close

佛教八大宗派
所謂佛教八大宗派,係指大乘佛法的八大宗派: 法性宗,法相宗,天臺宗,賢首宗(即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即真言宗)。也有將小乘佛法的成實宗及俱舍宗列入,為十大宗派。然而在臺灣得以蓬勃發展的佛寺,幾乎都是屬於禪宗的體系。
1。法性宗(三論宗)
依據經典-----鳩摩羅什譯的《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三論)
此宗以真、俗二諦為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為究竟。依從法性理體的叫真諦,依從緣起現象的叫世俗諦。依從俗諦說,事物存有。若依從真諦說,諸法皆空。所以真、俗二諦也叫空、有二諦。

2。法相宗(瑜伽宗)(法相唯識宗)(慈恩宗)
依據經典-----《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玄奘法師的《成唯識論》。
此宗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總綱,以轉識成智(轉依)為宗旨。
「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別、四正智、五如如;
「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二無我」是人無我和法無我。
人無我---每個有情或眾生都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
法無我---客觀事物也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

3。天臺宗
依據經典-----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
此宗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
五時教,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主張佛陀所說的經教不出這五個時期的範疇。
從教理的內容上把佛教分為淺深不同的四個級別,就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稱為「化法四教」。依佛陀說法的機緣不同,將佛陀的教法分為頓、漸、秘密、不定四種,稱為「化儀四教」。合稱為八教。
三觀是修行的觀法,即空觀、假觀、中道觀。此三觀可以於一心中獲得,名為一心三觀。
三諦圓融:真諦、俗諦、中道諦,叫做三諦。此三諦,舉一即三,雖三而常一,說三說一是圓融無礙的,所以叫圓融三諦。

4。賢首宗(華嚴宗)
依據經典-----《華嚴經》。
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它的中心思想。
所謂五教:一是小教,即聲聞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開始初級階段的教義;三是終教,即大乘終極階段的教義;四是頓教,即大乘中頓超頓悟的法門;五是圓教,即圓滿無缺、圓融無礙的理論。
六相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六相,同時表現在一切或一個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時具足、互融互涉、彼此無礙的。
十玄門是: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秘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法相即自在門,九.唯心回轉善成門,十.托事顯法生解門。這十玄門總括意義是顯示華嚴大教關於一切事物純雜(染淨)無礙、一多無礙、三世無礙、同時具足、互涉互入、重重無盡的道理。
所謂三觀:一.是真空絕相觀,二.是事理無礙觀,三.是周遍含融觀。

5。禪宗
依據經典-----初祖達摩《楞伽經》,弘忍、慧能《金剛般若》,以後《六祖壇經》及各種「語錄」。
北宗神秀一派主張漸修,今已沒落。南宗慧能主張頓悟,後世尊稱六祖。子弟分為兩大支系。
兩支系先分為五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臨濟宗再分出黃龍、楊岐兩派,合前五宗名為七派,雖都曾興盛一時,現僅存臨濟宗與曹洞宗

6。淨土宗
依據經典-----《無量壽經》。
提倡觀佛、念佛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修學此宗不需通達佛經,廣研教乘,亦不需靜坐專修,行住坐臥皆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7。律宗
依據經典-----聲聞戒《四分律》,出家菩薩戒《梵網戒經》,在家菩薩戒《優婆塞戒經》。
主要是學習和研究戒律。律師根據律藏分辨清楚確定開、遮、持、犯的界限。
出家菩薩戒《梵網戒經》有十重四十八輕戒。
在家菩薩戒《優婆塞戒經》有六重二十八輕戒。
聲聞戒中除四根本戒(殺、盜、淫、妄),或者還加十三僧殘(尼戒是八根本十七僧殘)。

8。密宗(真言宗
依據經典-----《大日經》、《金剛頂經》。
以密法奧秘,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別人,因此稱為密宗。
學者選擇最敬愛尊崇的一尊佛、菩薩、或者明王,作為學習成就的對象,就叫本尊。
修習三密瑜伽法。(身、口、意三業)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與本尊的身口意三業相應。
修法時,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態,手結印契,口誦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觀想。

其他宗派:
《俱舍論》為主的學派叫俱舍宗,專講《成實論》的學派稱成實宗。成實、俱舍都屬小乘教,唐以後不甚流行。八宗以外若加這兩派便成十宗。此外,還有弘揚《涅槃經》的涅槃師,專講《攝大乘論》的攝論師,專講《十地經論》的地論師。這些學派都曾盛極一時,但為時不久便失去傳承,或者自行融入至其他宗派中。

日治時期的八宗十四派
日治時期結束前,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來台傳教,其中仍以真宗本願寺派、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等派為主。
八宗係指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臨濟宗、曹洞宗、淨土宗、淨土真宗、日蓮宗。
十四派係指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高野派、真言宗醍醐派、臨濟宗妙心寺派、曹洞宗、淨土宗、淨土宗西山深草派、真宗本願寺派、真宗大谷派、真宗木邊派、日蓮宗、本門法華宗、顯本法華宗。

日治時期的四大法脈、四大道場
這些都是傳承禪宗的臨濟宗或曹洞宗的法脈世系而有大量衍生的派下寺院者。其中基隆市靈泉禪寺開月眉山派,由江善慧主持;臺北縣五股凌雲禪寺開觀音山派(凌雲寺派),由沈本圓主持;苗栗縣大湖法雲寺創法雲寺派,由林覺力主持;高雄縣岡山超峰寺開大崗山派,由林永定等人開山。

二戰後的四大山頭及九大門派
一般將新興且較具規模的四大佛教事業道場,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和慈濟功德會稱爲臺灣佛教四大山頭,但也有將新北市靈鷲山無生道場和苗栗九華山,分別併入為五大或六大山頭。
九大門派為台灣傳統佛教傳衍主要派別,係指戰前已有的主要佛教寺廟叢林,包涵四大法脈(大崗山派、月眉山派、觀音山派(凌雲寺派)、法雲寺派)和開元寺派、大仙寺派、萬佛山派、清涼山派及東和寺派等。

臺灣具代表性的佛教寺廟
1。六大山頭:
佛光山---臨濟宗---高雄市大樹區興田路153號。1967年星雲法師所建。

佛光山.jpg  

中台禪寺---臨濟宗---南投縣埔里鎮中台路1號。2001年惟覺老和尚所建。

中台山.jpg  

法鼓山---臨濟/曹洞宗---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法鼓路555號。1989年聖嚴法師所建。

法鼓山.jpg  

慈濟靜思精舍---自稱慈濟宗---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精舍街88巷1號。1969年證嚴法師所建。

靜思精社.jpg  

靈鷲山無生道場---臨濟/曹洞宗---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7-1號。1984年心道法師所建。

無生道場.jpg  

九華山大興善寺---無---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183號。1965年福慧尼師所建。

九華山.jpg  

2。九大門派代表性佛寺:
基隆靈泉禪寺---曹洞宗月眉山派---基隆市信義區六和路1號。1898年善智、妙密禪師開山。

靈泉禪寺.jpg  

五股凌雲禪寺---觀音山派(凌雲寺派)---新北市五股區凌雲路三段116號。1909年寶海法師。

凌雲禪寺.jpg  

大湖法雲寺---法雲寺派---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法雲寺11號。1913年覺力禪師開山。

法雲寺.jpg  

岡山超峰寺---大崗山派---高雄市阿蓮區崗山5號。義敏老和尚1905開山。

超峰寺.jpg  

台南開元寺---開元寺派---台南市北區北園街89號。1690年。曾為臨濟宗在臺灣的本山。

開元寺.jpg  

白河大仙寺---大仙寺派---台南市白河區仙草里岩前一號。1710臨濟宗參徹禪師開山。

大仙寺.jpg  

霧峰萬佛寺---臨濟宗萬佛山派---台中市霧峰區萊園里仁德巷7號。1971聖印法師開山。

萬佛寺.jpg  

清涼山護國妙崇寺---清涼山派---高雄市六龜區舊潭3之3號。1984釋宏安法師開山。

清涼山.jpg  

東和禪寺---曹洞宗東和寺派---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21之33號。1908日本禪寺。

東和禪寺.JPG  

3。其他特色佛寺:
臨濟護國禪寺---臨濟宗---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9號。1911年臨濟宗妙心寺派所建。

護國禪寺.jpg  

台北市善導寺---淨土宗---台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23號。1929年淨土宗知恩院所建。

善導寺.jpg  

北投普濟寺---真言宗---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112號。1905年原為臨濟宗妙心寺派日本禪寺。

普濟寺.JPG  

高野山真言宗臺北光明院---真言宗---台北市中山區通北街165巷18號。2012年昌大阿闍所建。

臺北光明院.jpg  

終南山净律寺---律宗---南投縣鹿谷鄉初鄉村中村巷27之2號。1983年照因法師開山。

淨律寺.jpg  

埔里圓通寺---律宗/淨土宗---南投縣埔里鎮觀音路80號。1970年聖照法師開山。

埔里圓通寺.jpg  

華嚴蓮社---華嚴宗---台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44號。 1952年成立。

華嚴蓮社.JPG  

樹林福慧寺---華嚴宗/法相宗---新北市樹林區三興路77號。1955年慧三長老開山。

福慧寺.jpg  

玉泉山法濟寺---天台宗---新北市石碇區隆盛里吊橋一號。1956年—斌宗法師所建。

 

參考資料:
http://www.muni-buddha.com.tw/dakuanQA/buddhism21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