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參見觀音菩薩

觀於善財童子的五則小故事

善財是九世紀陳宰相之子,原來陳宰相年過五十尚無一子,因此偕同妻子前往普陀向南海大士求子。由於他命中註定無子,觀音便賜給他一位賜福天官座下的侍童—招財童子做兒子,以便讓這父親可以因兒子未來的開悟而獲益。這孩子很早就顯露出非凡的學習能力,父親便允許他在黃龍真人門下學習。黃龍真人是妙善的摯友。

  觀音請黃龍真人出現在靠近男孩家的洞窟,成為他的師父並為他取名「善財」。三年過去了,善財的表現很好,也不曾回家。為了要測試他的道心,師父佯稱要出外訪友,交待善財照料洞窟內外諸事。恰巧這天是善財的父親六十大壽前夕,寂寞的善財決定回家探望父親,但是,就在他離山之前,不幸陷入蛇魔所設的陷阱。蛇魔扮成一名女子向善財求救,待善財解救她之後,女子回復成一條大蟒蛇,並揚言要吃掉善財,因為她已經餓了十八年。善財與蛇魔為了人是該「以德報德」或該「以怨報德」的問題討論了很久,他們請很多人作證,其中包括莊子,最後觀音救了善財,並且利用計謀讓蛇魔爬回先前曾關著牠的小瓶子裡,然後觀音將瓶子放在潮音洞內(普陀山 兩個有名的洞窟之一,朝聖者會到這裡祈求親睹觀音),並告訴蛇魔要淨化心中的毒素。因此,蛇魔修鍊七年後,轉化為龍女,充滿毒素的心也淨化為獻給觀音的夜明珠。

 

2.   善財是個孤兒,他在大華山過著苦行的生活。為了驗證他的誠心,妙善要求土地公找其他眾仙假扮成強盜、惡棍來欺凌她之後,她被迫跳下斷崖,善財也毫不猶疑地隨她跳了下去,當他白日升天時,觀音要他往下看看躺在地上的身體。接著,作者又說了龍女的故事。觀音曾經救了龍王的第三王子,因他化為鯉魚時被漁夫捉到了,觀音吩咐善財用一串銅錢把他贖出,並放他回大海。龍王為了感謝觀音,想送祂一顆夜明珠,這樣祂就可以在晚上誦經。三王子的女兒,也就是龍王的孫女,獻上這顆寶珠給觀音,並要求成為祂的弟子。觀音答應了她,並告訴她把善財當作師兄看待

 

3.   莫高窟第72窟西側上方山口處四阿頂建築前,畫立佛、菩薩像多幅。其中有一幅榜題為"龍王現樓閣時"的,其西有一菩薩乘雲而至,屋內一童子合十迎拜,榜題   "觀世音菩薩度童子時",童子迎拜下山方麓,一羅漢合十跪雲中。原來是善財童子拜師。善財童子,佛教菩薩名。《華來經•入法界品》載,福成長者有五百童子,其一名善財。

    善財童子是『華嚴經入法界品』裏所講的故事人物。故事中,善財童子出生於印度覺城。他出生的時候,有多種寶器出現,因此父母為他取名『善財』。是一個虔誠的佛化家庭。

    某一年,文殊菩薩到覺城弘揚佛法,善財童子向文殊菩薩請教如何修善菩薩。文殊菩薩教導他到南方去拜訪各位善知識。(註善知識:說正法,導人為善道而得解脫之賢者,稱為善知識。)善財童子遵照文殊菩薩指導,向南方各山漸次尋訪,共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他所參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識就是觀世音菩薩,善財童子接受觀世音菩薩的教誨最多,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的脇侍。在一些大寺院,大雄寶殿釋迦如來本尊佛背後,往往塑有南海觀世音菩薩腳踏鰲魚,手持楊枝和淨瓶,善財童子與龍女脇侍在觀世音菩薩的身邊。例如杭州靈隱寺供奉的海島觀世音菩薩,又稱為渡海觀世音菩薩,十分壯觀。

   『華嚴經入法界品』載:彼有菩薩,名觀自在……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在方便。善財至於彼山,求覓此大菩薩,見西面巖谷之中,樹林蕾郁,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石上,結咖跌坐。善財見已,歡喜踴躍,作如是念,善知識者,氣切法雲,善知識者,無盡智矩,善知識者,福德根芽。海島塑的右下角有一渡船和小孩表現善財去參拜觀世音的情景。相傳觀音為試善財是否有誠意,便化身船夫,起大風浪,勸他回去。但善財決心渡海,毫不動搖,矢志不渝。這是佛經上的說法。

 

4.   善財為一窮得用牛皮紙糊住竹籃挑水的苦孩子,他懷著一顆善心,把觀音菩薩關在小瓶裡的黑蛇精救了出來。當蛇精恩將仇報欲吃掉善財童子時,他們找到老樹、青蛙評理,但都沒有定論。後遇一小姑娘,小姑娘忽而變為觀音,怒斥蛇精,重又把它裝入淨瓶之中。觀音對善財童子說:"你雖然心地善良,可是善惡不辨,還是到普陀山 去修煉吧。"於是善財童子成為觀音的助侍。

 

5.   黃山天都峰前有兩塊石頭,人們稱之為"童子拜觀音"。原來南海觀音被黃山的美景吸引,她化作一個老太婆與一個揀來的小孩共度時光,把這個小孩撫養成人。後來這個叫桐仔的小孩看見奶奶的眼睛瞎了,就爬山越嶺去尋眼藥水。他用自己的鮮血調好了眼藥水先治癒了一個素不相識的老大爺的眼睛,又再次用自己的鮮血調好眼藥水治癒了瞎眼的奶奶即觀世音。奶奶要走了,童子一把扯住奶奶,跪倒便拜。祥雲絛繞中站著的觀音帶著童子走了,她們的肉身化做兩塊大小不同的石頭。

    最後的重點是,善財童子既為觀音的弟子,當然也以普渡眾生為己任。中國民間賦予善財童子以這樣或那樣的職能,善財童子可以解救危難申的人們。《高僧傳初集》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姓宋的人墜人江中,他就念誦觀世音菩薩,這時忽見一可愛的童子來牽他的衣襟,把他救助到岸上。善財童子幫助觀音給人治病,據《究州志》記載,當某人被盜寇挖去雙眼時,觀音答應讓他再見光明,觀音   "向空中一喚,即見童子攜籃,覆以蓮花,揭開皆羊睛也。拈兩枚賜吞之,兩眼復明。"又《觀音菩薩頌》載,某人妻產後病危,夢見觀音執楊枝,蘸水酒己身,說偶雲。起死回生甘露水,一點善心感化來,金石堅心登極樂,唯恐塵緣解不開。爾後病癒。在中國民間,楊枝淨水為觀音手持的靈丹妙藥,在此傳說中,善財童子也持楊枝淨水,成為悲天憫世的觀音的代言人。

 

龍女拜觀音的小故事

    在觀音菩薩身邊,有一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的寵愛。一天,她聽說人間玩魚燈,異常熱鬧,就吵著要去觀看。

龍王捋捋龍須搖搖頭說:“那裏地荒人雜,可不是你龍公主去的地方呵!”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龍王總是不依。龍女嘟起小嘴巴:心裏想道: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好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一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踏著蒙隴月色,來到鬧魚燈的地方。

   這是一個小漁鎮,街上的魚燈多極啦!有黃魚燈、鼇魚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忘情地往人群裏擠。不一會來到十字路口,這裏更有趣哩!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五顔六色,光華璀璨。龍女似癡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看得出了神。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不偏不倚正潑在龍女頭上。龍女猛吃一驚,叫苦不已。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了。龍女焦急萬分,怕在大街上現出龍形,招來風雨沖塌燈會,於是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群,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剛剛跑到海灘,突然“忽喇喇”一聲,龍女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

    正巧,海灘土來了一瘦一胖的兩個捕魚小子,看到這條光燦燦大魚,一下子愣住了。“這是什麽魚呀!怎麽會擱在沙灘上呢?”胖小子膽子小,站得遠遠的說:“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魚,怕是不吉利,快走吧!”瘦小子膽子大,不肯離去,邊撥弄著魚邊說:“不管它是什麽魚,扛到街上去賣,准能賺筆外快用用?”兩人嘀咕了一陣,然後扛著魚,上街叫賣去了。

    那天晚上,觀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打坐,早將剛才發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覺動了慈悲之心,對站在身後的善財童子說:“你快到漁鎮去,將一條大魚買下來,送到海裏放生。”善財稽首道:“菩薩哎?弟子哪有銀兩去買魚呀?”觀音菩薩笑著說:“你從香爐裏抓一把去就是了。”善財點頭稱是,急忙到觀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著一朵蓮花,飛也似地直奔漁鎮。

    這時,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觀魚燈的人圍住了。稱奇的、讚歎的人問價的,磯磯喳喳,議論村紛,可是誰也不敢貿然買這麽一條大魚。有個白鬍子老頭說:「小子,這條魚太大了,你們把它斬開來零賣吧?」胖小子一想,覺得老頭說得有理,於是向肉鋪借來一把肉斧,舉起來就要斬魚。突然,一個小孩子叫開了:「快看呀?大魚流眼淚了。」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魚果然流著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丟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鑽。瘦小子怕外快泡湯,趕緊拾起肉斧要斬,卻被一個气喘吁吁趕來的小沙彌阻止住了:「莫斬!莫斬!這條魚我買下了。」衆人一看,十分詫異:「小沙彌怎麽買魚來了?」

    那個老頭哼了一聲,翹著山羊鬍子說:「和尚買魚,怕是要開葷還俗了吧?」小沙彌見衆人冷語譏笑,不覺臉紅了,趕緊說:「我買這條魚是去放生的!」說著,掏出一撮碎銀,遞給瘦小子,並要他們將魚扛到海邊。瘦小子暗自高興:「外快賺進了!扛到海邊,說不定等小沙彌一走,依舊能把這條大魚扛回來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魚,跟著小沙彌向海邊走去。

    三人來到海邊,小沙彌叫他們將大魚放到海裏。那魚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個水花,遊出老遠老遠,然後掉轉身來,同小沙彌點了點頭,倏忽不見了。瘦小子見魚遊走了,這才斷了再撈外快的念頭,摸出碎銀,要分給胖小子。不料攤開手心一看,碎銀變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陣風吹得無影無蹤。轉眼再找小沙彌,也不知去向了。

    再說東海龍宮裏,自從不見了小公主,宮裏宮外亂成一窩蜂。龍王氣得龍須直翹,海龜丞相急得頭頸伸出老長,守門官蟹將軍嚇得亂吐白沫,玉蝦宮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顫…一直鬧到天亮,龍女回到水晶宮,大家才松了口氣。.龍王瞪起眼睛,怒氣衝衝地呵斥道:「小孽畜,你膽敢犯宮規,私自外出!說!到哪里去了?」龍女一看龍王動了怒,知道撒嬌也沒有用了,便照實說:「父王,女兒觀魚燈去了,要不是觀音菩薩派善財童子來救我,女兒差點沒命!」接著將自己的遭遇講了一遍。龍王聽了,臉上黯然失色。他怕觀音將此事講了出去,讓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個“教女不嚴”的罪名。他越想越氣龍女,一怒之下,竟將她逐出水晶宮。

    龍女傷心極了,茫茫東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來到蓮花洋。哭聲傳到紫竹林,觀音菩薩一聽就知道是龍女來了,她吩咐善財去接龍女上來。善財蹦蹦跳跳來到龍女面前,笑著問道:「龍女妹妹,你還記得我這個小沙彌嗎?」龍女連忙揩掉眼淚,紅著臉說:「你是善財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說著就要叩拜。俯身便拜。觀音菩薩很喜歡龍女,讓她和善財像兄妹一樣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個岩洞裏,這個岩洞後來稱爲-善財龍女洞。

    從此,龍女就跟了觀音菩薩。可是龍王反悔了,常常叫龍女回去。龍女依戀著普陀山 的風光,再也不願回到禁錮它的水晶宮去了。

 

觀世音菩薩與白鸚鵡

觀音收服白鸚鵡的小故事二則:

1.故事發生在太平盛世的唐代,舉國上下奉行佛教,朝臣與地方官員都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士卒們也樂於誦經與行善。在隴州(陝西)西隴縣有棵覆滿常綠葉的娑訶( saha )樹,鸚鵡一家三口在這棵樹上築巢而居,父母與牠的羽色都是純白的。這隻年輕的鸚鵡非常聰明,牠不僅能誦經、持念佛號,還會作詩。一天,牠的父親到南方花園採水果,被兩名獵人—王家兄弟射殺,當牠的母親去找父親時,雙眼也被射瞎了。年輕的鸚鵡撫慰牠的母親,自願到西方花園採荔枝給母親。當找到荔枝時,牠先誦了一卷《阿彌陀經》,以感謝有這麼好的運氣,牠採了七顆荔枝,一顆留給自己,其餘六顆留給母親,祈望母親的傷能早日痊癒。但就在牠飛回家之前,不幸被王家兄弟捕獲,並馬上以三十貫錢的價格賣給一名欣賞牠作詩能力的仕紳。待回到家裡,主人要求鸚鵡以畫在屏風上的白鷺鷥為題吟一首詩,牠就順口成章地吟出:「鷺鷥生來象雪團,卻在屏峰後面安,有翼要飛飛不得,看來共我一般般。」

  主人高興地請妻子過來,她見了這隻鸚鵡,也非常喜歡牠。她要求鸚鵡作一首詩,倘若她滿意的話,就會釋放牠。鸚鵡即刻作了一首詩,將她比擬成觀音:「青絲細髮一捻腰,行來好像順風飄,背後只少三根竹,便是觀音不畫描。」

  女主人獎賞牠一碗櫻桃,鸚鵡的名聲就此傳了開來。後來刺史知道這個消息,便想盡辦法得到這隻鸚鵡,將牠當作貢品獻給皇帝,並向皇帝報告王家兄弟如何捕獲這隻珍貴的鳥。鸚鵡被帶到皇宮,皇帝命牠作詩,牠為了要替死於獵人手中的父親報仇,便假裝不會作詩。暴怒的皇帝遣人傳來了兩名獵人,並處以死刑。滿願的鸚鵡這時才開始在皇帝面前展露牠作詩的才華,皇帝也獎賞了牠幾碗櫻桃。但是鸚鵡要求回家,因為牠已經離開母親兩個月了,不過,就在牠回到家時,發現母親已去世了。在玉帝的親自指示之下,鸚鵡完成一場隆重的葬禮以盡孝道,由和尚與道士同時參加,許多種鳥類也都前來。但是牠仍然極感哀傷,土地公指引牠去禮拜觀音,觀音感動於牠的孝心,接引牠的雙親往生淨土,同時也答應帶鸚鵡到南海,留牠終身做自己的侍從。

 

2.故事內容是說鸚鵡的父親死了,而母親罹患重病,想吃僅生於東土的櫻桃。雖然母親警告鸚鵡,東土的人都很邪惡,但孝順的牠仍不顧一切地飛去採櫻桃。牠不幸地被獵人逮捕,他們發現牠會說人話,就把牠賣給一位富有的地主。牠便開始講道,結果捉牠的獵人們放棄打獵,許多人皈依了佛教,惟有這富有的地主鐵石心腸,不肯釋放牠。一天,菩提達摩降臨提示牠以裝死來逃脫,富人看到瀕死的鸚鵡,就把牠丟到地上。鸚鵡飛回家去看牠的母親,但母親已經去世,牠悲傷地昏了過去,觀音為牠的孝心所感動,以淨水灑在牠身上,牠醒了過來,觀音也幫助牠的雙親往生善趣,為了報恩,鸚鵡請求終身跟隨觀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