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觀音爲楊柳觀音, 龍頭觀音,持經觀音,圓光觀音,遊戲觀音,白衣觀音,蓮臥觀音,瀧見觀音,施藥觀音,馬郎婦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岩戶觀音,能淨觀音,阿耨觀音,阿摩提觀音,葉衣觀音,琉璃觀音,多羅尊觀音,蛤蜊觀音,六時觀音,普照觀音,魚籃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

 

4.圓光觀音

觀音4.jpg  

法像:

   身放光明,合掌而坐。其基本特徵是觀音背後有一輪熾盛火燄的圓光,「圓光」表觀世音菩薩的福德圓滿無缺。

 

願力:

   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載「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之觀音化身。乃觀世音菩薩的慈愛圓滿,光明赫赫的表徵,普門品有記載:『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這一段經文。「無垢清淨光」就是智慧之光,照耀婆娑世界,照除三惡道裡的種種黑暗;眾生之真本如明鏡,只因妄念使明鏡蒙上塵埃,欲令轉迷成悟,就得依觀音清淨智光,轉暗為明。「能伏災風火」的「災」是指眾生所受的內外諸苦,風、火則是內心的無名風與煩惱焰。眾生外來的災難,都是由內在的煩惱,驅使身、口、意造諸惡業的果報。觀音智慧光能照破眾生煩惱,消除心垢;內在之苦解決,外在災難也就不復存在。表其形有赫赫燄光,端坐岩石之上。「圓光」,是放在佛菩薩頂上的圓輪之光,代表光明之義。在一般佛菩薩圖像中,都可以看到圓光,圓光也叫頭光,是象徵佛菩薩,般若自性圓滿,所發出之佛光。《觀無量壽經》說:「彼佛國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在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觀音背負圓光,尤顯其法力無比,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梵王身。

 

小故事:

   相傳閩南有一山村,人們以打獵為生,但山中有一隻怪獸經常趁人們進山打獵時到村子傷害小孩。觀音菩薩知道後,便化身一個小孩來到村口,等怪獸進村傷人時,現出身後烈焰閃爍的寶像,將怪獸降伏。表示眾生只要臨危不亂,樹立必勝信念,觀音菩薩就會保佑眾生解除災難。

 

5.遊戲觀音

觀音5.jpg  

法像:

   安坐雲端之上,表觀世音菩薩的教化圓通無礙,不拘時處,示現遊戲自在。

 

願力:

   觀音菩薩教化的圓通無礙,不拘時處,示現遊戲自在,無滯無礙,故有此稱。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說的是即使被惡人追逐,只要向遊戲觀音祈禱,就會毫髮無損。遊戲觀音,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第釋身。

    佛經說,諸佛菩薩以專心救濟眾生為遊戲。又說佛菩薩遊於神通,化人以自娛樂為遊戲。按:戲者自在之義,無礙之義。

《智度論》七說: 「戲名自在,如獅子在鹿中自在無畏,故名為戲」。

《注維摩經》五說: 「什曰:神通雖大,能者易之,於我無難,獨如戲也」。肇曰:「游通化人,以之自娛」。

《慧遠疏》說: 「於神通中歷涉為游,出入無礙,如戲相似,故亦名戲」。

《嘉祥疏》說: 「外道二乘,神通即有礙,不名遊戲,今菩薩無礙,雲戲也」。據此合意,就是說遊戲觀音能遊於神通,圓通無礙,隨處點化,普濟眾生。緣此,作遊戲觀音,基本特徵是觀音閑適地乘坐於鯉魚背上遊於大海,右手按於魚背上,左手拂帔帛,呈遊觀法界之相」。

 

小故事:

   相傳觀音菩薩有一天雲游到洛陽城內,觀音菩薩就化作村婦的模樣,手拿一個錦匣,內中裝一面青銅寶鏡,在洛陽街頭叫賣。街上有不少人上前詢問寶鏡的價格,菩薩說:「我的這面鏡子是稀世珍寶,要賣一千兩銀子,少一文也不賣。」聽菩薩這樣說,有人就問寶鏡珍貴在哪裡。菩薩解釋道:「這面寶鏡,一能照見人心的善惡,二能照出過去的一切。就憑這兩點就值一千兩銀子。」

   有一個人不相信,就問:「這樣的寶物,能否讓我來試一試?」菩薩說道:「當然可以,但是借我的鏡子照一次,要付三文錢。」那個人馬上掏出三文錢遞給菩薩。菩薩取出寶鏡,告訴他:「照寶鏡時一定要聚精會神,不能胡思亂想,才能照出真形。」那個人點點頭,對著鏡子專注的照了起來。大約一袋煙的功夫,他果真從鏡子中看見了一幅幅畫面,都是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最後,他看見自己死後墜入畜生道,來生投胎為一條母狗。看完這一切,這個人非常驚駭。可是圍觀的那些人卻什麼也沒有看見。

   觀音菩薩從他手中取回鏡子,問道:「三文錢照一次這鏡子,值得嗎?」那人嚇的面如土色,連聲說:「值得,值得。」周圍的人聽他這麼一說,都紛紛要照鏡子。先後共有三千人照了鏡子。照過之後,大部分人或面露驚恐之色,或愁眉苦臉,只有一少部分人興高采烈。

   轉眼天已經黑了,菩薩對眾人說:「這面寶鏡,只賣一千兩銀子是不貴的。可惜大家都是俗眼,沒有識貨的人啊。」說罷,菩薩將寶鏡放回匣子中,在眾人面前現了法相。眾人這才明白原來是觀音菩薩來點化眾人。只是在現場不同人的眼中,菩薩呈現出的是不同的法相:在惡人眼中,菩薩呈現出的是金神七煞相,十分可怕。在平常人眼中,菩薩呈現的是嗔怒之相,也令人膽戰心驚。在善人眼中,菩薩呈現的才是慈眉善目的觀音菩薩相。於是,大家商議用剛才他們每個人拿出來的而菩薩沒有拿走的錢,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寺廟,供奉觀音菩薩像。只是這尊菩薩像有三面,正面是菩薩面,左面是大憤怒面,右面是含嗔面,手中則持著一面寶鏡,世人稱之為「三面觀音」或者「遊戲三昧觀音」。

   此外也表示觀音菩薩告誡眾生不要以為做了惡沒人知道,要多做善事,所謂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沒有人逃得了因果報應。

 

6.白衣觀音

觀音6.jpg  

法像:

   白衣觀音又稱白衣觀自在母、大白衣觀音、白處尊菩薩、白處觀音、服白衣觀音、白衣觀自在母。大白衣觀音是「胎藏界曼荼羅」的蓮花部母,密號離垢金剛身穿白衣,左手持白蓮花祈求息災,右手作與願印或結定印。即伸出五指,掌向外而安置於腰前,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表示觀音胸懷菩提之心。按《圖畫普門品》所繪,因觀音身穿白衣,又在白蓮之中,故就其衣飾名為「白衣」,就其住處名為 「白處」,亦稱 「大白衣」、「白處觀音」。在日本稱慈母大觀音。

 

願力:

   白衣,梵名 Paravsin,西藏名 Gos-dkar-mo,音譯作伴陀羅縛字尼、半拏囉嚩悉寧、半拏羅縛悉、跛拏縛悉尼,意譯作白處、白住處。常著白衣在白蓮花中。白色為眾色之本,白色意指純淨,象徵菩提心,表萬德具足。意即住此白淨菩提心。《大日經疏》說: 「半孥羅縛悉寧,譯雲白處,以此尊常在白蓮花中,故名白衣觀音,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處也」,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自在天身。如右手是結定印以為是比丘與比丘尼的化身,就為三十三身觀音中的比丘、比丘尼身。

    《白衣大士神咒》是最著名的觀音經咒之一,常念誦,可消災解厄。在藏傳佛教中,傳說觀音悲眼看娑婆世界,發覺世人在貪、瞋、癡的輪迴業網中無限痛苦,一時憂傷流下兩行淚珠,左眼滴落的淚珠幻化成溫柔的白度母,右眼滴落的淚珠幻化成兇猛的綠度母。度母對觀音說:「你不要憂傷,讓我來助你一臂之力渡化眾生。」從此,度母成為觀音悲心的化現。觀音菩薩隨類應身,所謂:「現種種形,說種種咒,現形說咒,皆以無畏施於眾生。」觀音聖像之多不可計量,然流傳世間最多者,為現比丘身持淨瓶的白衣觀音。

 

小故事五則:

1.民間相傳中原兵亂,無辜百姓死傷無數,到處都是孤魂野鬼,不得安寧。觀音菩薩在鬼節的那天來到中原,現出一襲白衣的寶相,超度冤魂。表示觀音菩薩懷有純淨的菩提之心,接引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2.《鹹淳臨安志》載:晉朝天福四年,得到奇木,雕刻成觀音大士像。錢忠懿王晚上夢道,白衣人說要找一居住的地方,王有所感悟,就建了天竺看經院,白衣人就是毗陀天女,後人稱名為白衣觀音。

3.《觀世音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這樣的說法: 「若造像觀音…下作毗陀天女,互跪坐,手奉花冠,著白衣,上向菩薩」。元代有位陶氏十六娘,是江蘇常熟徐村人。她年方二十六遍失去了丈夫,膝下無子女,獨子寡居,一心願往生淨土,平時日日誦讀《觀音普門品》。有一次她夢見一位白衣人,手持一朵白蓮花給她吃。醒來後,心神大異於往常。她便開始每天面對西方,唸誦《彌陀經》。唸佛剛三年,見佛性光明,佛經的函套上有一個像彈子大小的火團。她怕火團燒著佛經,連忙用手去撲滅。手碰到火團,火團卻變成了一顆舍利。當她壽終彌留之際,聲稱看到白衣觀音來迎,便含笑別眾而去,似乎對死沒有一點恐懼和遺憾。緣此,作白衣觀音,基本特徵為身著白衣,雙手合拱於天衣之內。

4. 一日,觀音菩薩與善財和龍女師徒,化身為尼姑與道童來到鳳凰山 芙蓉鎮,於市集裡行醫濟世。芙蓉鎮上有位花老爺,為人狠毒殘暴,無法無天。鳳凰山 下數百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稱花老虎。這天,花夫人的胞妹(美娘)來訪,說不出話來,只是一逕地抱住她的姐姐嚎啕大哭,丫環巧兒報告說:「不知怎地,昨夜有黑衣女子進入美娘房內,待她發現時黑衣女子已逃跑,美娘小姐不省人事,今早起來,喉嚨已發不出聲音。」

    花老虎見此便要家丁延請觀音菩薩化身的尼姑來治美娘的病。 尼姑被迎到花家的廂房,察看美娘的喉嚨後,只見她取出銀針替美娘針灸,不到一會兒,美娘便可出聲說話了。花老虎見此尼姑醫術高明還頗有姿色,便備酒席宴請觀音菩薩師徒並且請她們留宿。觀音菩薩像似預料到有事發生,便留宿花家。

    隔日清晨,美娘的左廂房裡,只見丫環巧兒癱軟在地,美娘在床上昏迷不醒,兩眼流血,觀音菩薩拿出藥物給她們服用,見她們醒來後,師徒三人就走了。幾日後,鎮上來了賣唱的父女三人,聲音美妙動聽,人們無不叫絕。這天,花家又延請這父女三人至府上彈唱助興,晚上,賣唱的父女三人被安排在花家西廂房安歇,半夜時分,只見美娘的廂房內發出打鬥的聲音,經過美娘的呼叫,大家趕至她的房內,只見花老虎與一黑衣女子倒臥血泊之中。揭去蒙面人的黑紗,原來是丫環至香。賣唱的老者,此時拿出藥給花老虎與至香服用,只見二人漸醒,但至香眼睛看不見,花老虎說不出話。花夫人於是向老者磕頭道謝,此時,只見老者變成前幾天那位尼姑,大家才明白原來賣唱三人是那尼姑師徒幻化而來。

    花夫人見此便求觀音菩薩三人治好花老虎二人,觀音菩薩說可以令他們復原,但要至香說出原由。原來,至香早與花老虎勾搭上,但因美娘的到來,至香遭受冷落,以致於妒火中燒,於是第一次在美娘的杯中放啞藥,第二次在她眼中撒石灰,第三次想置美娘於死地,但錯殺了花老虎。

    觀音菩薩於是平靜地念著《金剛經》、《大悲咒》為兩罪人消災去疾。之後,觀音菩薩一行來到院中,三人腳踩祥雲扶搖直上,只見菩薩身著白色袈裟赤足,左手持柳枝,右手作與願印,飄然而去。花家從此在家中供起了「白衣觀音」法像,此次菩薩顯化的法象,世人稱做「白衣觀音」。

5.清朝光緒年間,有一位青年叫余少習,得眼病,到處求訪名醫,但是病情毫無起色,而且日漸惡化。有一天到觀音寺拜觀音菩薩,主持贈給他白衣觀音神咒,勸他耐心每日不斷虔誠持誦,如果能虔誦一萬二千遍,必然有效驗。

    回家後,每日早晚焚香,至誠頂禮,然後虔誦神咒。第五天睡夢中,見一隻大白鳥由窗外飛入房中,啄去他的眼睛,痛極驚醒,忽覺視力較五天前大有進步,於是更加專心虔誦神咒。到他念到一千遍,眼睛已經恢復視力,完全康復了。虔誠繼續念至一萬二千遍完,立即印一千二百本白衣觀音神咒,送到觀音寺,以答謝觀音菩薩賜他雙目復明的大恩大德。

    自此以後,依然不間斷地日日早晚虔誦神咒。原來余少習四十歲,尚無子女,虔誦神咒之後,四十二歲時,妻子生了一個男孩,幾年後,又再添一男一女。子女均聰慧,讀書名列前茅。余少習得此福報後,家境漸佳,繼續虔誦神咒,印贈神咒。念念不忘觀世音菩薩的大恩大德。

http://blog.xuite.net/cocobookstory/cocobookstory/468906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