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十六尊者(或稱十六阿羅漢、十六羅漢)是釋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羅漢的名字早有佛經所載。後來十六羅漢傳入中國後,約于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演變為十八羅漢。而增加的兩位羅漢以後經過乾隆皇帝欽定爲降龍羅漢及伏虎羅漢。但在藏傳佛教中,第十七位羅漢為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第十八位羅漢為彌勒。“

按玄奘法師所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即漢語的《法住記》),十六尊者的資料如下:

第一尊者:賓度羅跋囉惰闍(Pindola-bharadvaja),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第二尊者:迦諾迦伐蹉(Kanaka-vatsa),與自眷屬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方迦濕彌羅國。

第三尊者:迦諾迦跋厘惰闍(Kanaka-bharadvaja),與自眷屬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東勝身洲。

第四尊者:蘇頻陀(Suvinda),與自眷屬七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俱盧洲。

第五尊者:諾距羅(Nakula),與自眷屬八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南贍部洲。

第六尊者:跋陀羅(Bhadra),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耽沒羅洲。

第七尊者:迦理迦(Karika),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第八尊者:伐闍羅弗多羅(Vajra-putra),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缽刺拏洲。

第九尊者:戍博迦(Svaka),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第十尊者:半托迦(Panthaka),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第十一尊者:羅怙羅(Rahula),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畢利颺瞿洲。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Nagasena),與自眷屬千二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半度波山。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Ingata),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脅山中。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Vanavasin),與自眷屬千四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Ajita),與自眷屬千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鷲峰山中。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Cuda-panthaka),與自眷屬千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持軸山中。

 

這十六位尊者的名號傳到中國民間之後,經過本地化的演變而有了其他稱號,這些稱號可對應各個尊者的法相,比較適合信徒們的稱呼引用,也成爲寺廟十八羅漢的來源。

降龍羅漢與伏虎羅漢的起源

十八羅漢的第十七位,即是嘎沙鴉巴尊者(Kasyapa 迦葉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據《法住記》說,以上十六位羅漢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們常駐人間普渡眾生。另一說法是第十七位羅漢是《法住記》的作者「慶友尊者」。 傳說古印度有龍王用洪水淹那竭國,將佛經藏於龍宮。後來降龍尊者降服了龍王取回佛經,立了大功,故稱他為「降龍尊者」。降龍羅漢乃佛祖座下弟子,法力無邊,助佛祖降龍伏妖,立下不少奇功。降龍修煉幾百年,卻始終不能得成正果,求教觀音,得知七世塵緣未了,便下凡普渡眾生,了結未了塵緣。

而伏虎羅漢是十八羅漢中的第十八位,即是梅呾利耶尊者(Maitreya 彌勒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另一說法是第十八位羅漢是「四大聲聞」中的「君屠缽歎」。傳說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廟外,經常有猛虎因肚子餓長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飯食分給這只老虎,時間一長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稱他為「伏虎羅漢」。

 

中國十八羅漢簡介

1.坐鹿羅漢(十六尊者中的賓羅跋羅多尊者):

出身于婆羅門貴族,原為拘舍彌城優填王的大臣。曾乘鹿入皇宮勸喻國王學佛修行,所以稱為“騎鹿羅漢”。

羅漢18-1.jpg   

2.歡喜羅漢(十六尊者中的迦諾迦伐蹉尊者):

是古印度著名的論師之一。“論師”即善於談論思想學説的演説家和雄辯家。有人問他什麽叫做“喜”,他解釋說,是由聽覺、視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的快樂之喜。又有人問何謂之“慶”,他說,不由耳、眼、鼻、口、手所感覺的快樂就是“慶”,例如誠心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他在演説和辯論時,常帶笑容,從容不迫,又因論“喜慶”而聞名遐邇,故稱慶喜羅漢或歡喜羅漢。

羅漢18-2.jpg   

3.舉缽羅漢(迦諾迦跋厘隋閣):

原是一位化緣的和尚。他化緣的方法與衆不同,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稱其為“擧缽羅漢”。此尊者慈悲平等,借托缽福利世人,予衆生種植福德,並為他們講説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衆生。

羅漢18-3.jpg   

4.托塔羅漢(十六尊者中的蘇頻陀):

是釋迦牟尼所收的最後一位弟子。他因懷念佛陀而常常手托佛塔。七層寶塔,佛法通靈,威而不怒,道行超群。塔,是取梵文“塔婆”一詞的第一個音而製成的漢字。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中國是沒有塔的,也沒有“塔”字,翻譯佛經時特造此字。佛教中的塔,本是載佛骨的器具,後來也就成爲了佛的象徵。此蘇頻陀尊者已修得“五神通”,又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他爲了紀念釋迦牟尼,特地把佛塔隨身攜帶,作爲佛祖常在之意。

羅漢18-4.jpg   

5.靜坐羅漢(十六尊者中的諾距羅尊者):

又為大力羅漢,因過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無窮。他曾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後來出家,佛祖讓他靜坐,放棄從前當兵時的那種粗魯、野蠻性格,於禪坐中瞑思世界宇宙的真理,證悟後說法度眾。

羅漢18-5.jpg   

6.過江羅漢(十六尊者中的跋陀羅尊者):

身負經卷,東渡傳經,跋山涉水,普度衆生。梵文“跋陀羅”的意思是“賢”,但這位羅漢當初取名跋陀羅,其實是另有原因的。古印度有一種稀有的樹木,名叫跋陀羅。此尊者的母親懷孕臨盆,就是在此跋陀羅樹下產下的他,因此就為他取名為“跋陀羅”,並將他送去出家。相傳東印度群島的佛教最初就是由此跋陀羅尊者傳去的。傳説他由印度乘船到東印度群島中的爪哇島傳播佛法,以此稱之爲“過江羅漢”。民間也有指“過江羅漢”為西天二十八祖、東土禪宗初祖,達摩大師。

羅漢18-6.jpg   

7.騎象羅漢(十六尊者中的迦理迦尊者):

本是一名馴象師。騎象軒昂,誦經朗朗,心懷衆生,目及四方。“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騎象人”之意。“象”也是佛法的象徵,用來比喻佛法像大象一樣威力大,耐勞又能緻遠。迦理迦尊者本是古印度的一位馴象師,后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騎象羅漢”。

羅漢18-7.jpg   

8.笑獅羅漢(十六尊者中的伐闍羅弗多尊者):

原為獵人,因學佛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有此名。此尊者原是一位勇猛的獵人,連獅虎也能獵殺。后出家戒殺,將證得阿羅漢果時,有兩只小獅子走到他身邊感激他放下屠刀。成道后,他就將這兩只小獅子帶在身邊,故人稱“笑獅羅漢”。據説,他往生以來從不殺生,廣積善緣,故此一生無病無痛,并有五穜不死的福力,故又稱他為“金剛子”。雖然他有如此神通,但勤修如故,常常靜坐終日,端然不動。而且能言善辯,博學強記,通曉經書,能暢說妙法;但他難得説法,往往終日不語。他的師兄,阿難尊者,詫異的問他:“尊者,你爲何不開一次方便之門,暢說妙法呢。”尊者答到:“話説多了,不一定受人歡迎,儘管你句句值千金,卻往往會令人反感。我在寂靜中可得法樂,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羅漢18-8.jpg   

9.開心羅漢(十六尊者中的戍博迦尊者):

他原是中天竺太子,其弟想與他爭王位而作亂。他對弟弟說:“我心裡只有佛,從來沒有想當國王。”遂打開衣服,弟弟見他心中果然有一尊佛,於是停止作亂。戍博迦尊者出家後證得羅漢果,被稱為“開心羅漢”。

羅漢18-9.jpg   

10.探手羅漢(十六尊者中的半托迦尊者):

又名般陀,譯成漢語即“路邊生”,原來這位羅漢是個私生子。其母為大富長之女,與家奴私通,逃到別國,久而有孕,臨產思歸,于中路產兩子,長名莫訶般陀,弟名周羅般陀。長子即半托迦尊者,他打完坐後即雙手舉起伸懶腰,長籲一口氣,又稱“探手羅漢”。

羅漢18-10.jpg   

11.沉思羅漢(十六尊者中的羅怙羅尊者):

沉思羅漢的形象特徵為面相豐腴,蠶眉彎曲,秀目圓睜,敦厚凝重的風姿中帶有逸秀瀟瀝的氣韻,亦稱“羅怙羅多”。他本是佛陀身為太子時與妻子耶輸陀羅所生之子,后跟隨佛陀出家,成爲以密行成就的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羅怙羅多”是古印度一種星宿的名稱。古印度認爲日食月宜是由一顆能遮蔽日月的星(羅怙羅多)所造成的。這位尊者是在月食之時出世,故取名“羅怙羅多”,即以該蔽日月之星而命名。沉思羅漢沉思冥想,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超凡脫俗的真理,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動時能行人所不能行。他的沉思,就是獲取智慧的行動。

羅漢18-11.jpg   

12.挖耳羅漢(十六尊者中的那迦犀那尊者):

閑逸自得,怡神通竅,橫生妙趣,意味盎然。“那迦”譯作中文名“龍”,“犀那”譯作“軍”,“那迦犀那”即“龍的軍隊”之意,比喻法力強大,猶如龍的軍隊一般。這位羅漢住在古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曾是一位論師,且以論“耳根清淨”而聞名印度。所謂耳根,是由於醒覺而生認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六種根源之一。佛教中強調除不聼各種淫邪聲音以外,更不可聼別人的秘密。因他論“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淨。

羅漢18-12.jpg   

13.布袋羅漢(十六尊者中的因揭陀尊者):

常背一布袋笑口常開。又有名稱為布袋和尚。他原是古印度的捕蛇人,經常攜一個布口袋進山捕蛇,以免行人被蛇咬傷。他捉毒蛇後拔掉毒牙將其放生,最終以善心修得阿羅漢果。

羅漢18-13.jpg   

14.芭蕉羅漢(十六尊者中的伐那婆斯尊者):

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用功。伐那婆斯的意思是雨。據稱他出世時正碰上天下大雨,雨點打得後園芭蕉葉沙沙作響,所以取名叫“伐那婆斯”——雨。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世間的喧嚷煩惱不能侵擾他的心。

羅漢18-14.jpg   

15.長眉羅漢(十六尊者中的阿氏多尊者):

慈祥老者,得道高僧,通察大千,心領神會。“阿氏多”是梵文“無比端正”的音譯。這位羅漢的特徵是生下來就有兩條長長的白眉毛。原來,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為修行到老,眉毛都脫落了,待脫剃兩條長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轉世爲人。他出世后,有人對他的父親說:佛祖釋迦牟尼也有兩條長眉毛,你兒子有長眉,是佛相。因此,他的父親就送他入寺出家,後來終于修成羅漢果。南北朝的梁武帝,據說是其化身受難。

羅漢18-15.jpg   

16.看門羅漢(十六尊者中的注茶半托迦尊者):

又名周羅盤陀。爲人盡忠職守。威武標杆,警覺凝視,禪杖在握,勇弒邪魔。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釋迦牟尼親信弟子之一。相傳他到各地去化緣,常常用拳頭叫門乞食,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不慎被他打爛,結果他要認錯道歉。後來他回去乞問釋迦牟尼時,佛祖說:“我賜給你一根錫杖,你以後去化緣,不用打門,用錫杖在人家門前搖動,有緣人自會開門,如不開門就是無緣之人,改到別家去好了。”原來這錫杖上有幾個環,搖動時發出“錫錫”的聲音,人家聽到這聲音,果然開門佈施。

羅漢18-16.jpg   

17.降龍羅漢(慶友尊者):

慶友是難提密多裡的意譯。傳說古印度有一個惡魔叫波旬,他煽動那竭國人殺害僧人,並將所有佛經劫持到那竭國。龍王用洪水淹沒那竭國,將佛經藏於龍宮。後來慶友降伏了龍王取回佛經,立了大功,所以被世人尊為“降龍羅漢”。有説法該人就是濟公。

羅漢18-17.jpg   

18.伏虎羅漢(賓頭盧尊者):

傳說他所住的寺廟外,常有猛虎長嘯。賓頭盧認為是老虎肚子餓了,便將自己的的飯食分一些喂這只老虎。時間一長,猛虎便被他降伏了,常和他一起戲耍,所以又稱“伏虎羅漢”。   

羅漢18-18.jpg   

http://balance818.blogspot.tw/2011/02/blog-post_7161.html 文章資料來源

http://a5717543.pixnet.net/album/list圖片資料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