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風景最早出現于周鍾瑄《諸羅縣志》 康熙55年(1716)的諸羅縣六景中---水沙浮嶼。

由於當地屬於原住民的生活領域,文人不敢深入只能吟詩歌頌而已,以後日治時期才再度入選臺灣八景而聞名。

清朝的日月潭八景:

潭中浮嶼,潭口九曲,萬點漁火,獨木番舟,水社朝霞,荷葉重錢,番家杵聲,山水拱秀。

(一)潭中浮嶼

即拉魯島,又名光華島。原名珠或珠子山,由於日月潭蓄水後,水位升高,只有山頭未被淹沒,而成小島。位於日月潭中央,原為邵族祖靈聖地,震災後受損嚴重,現在已不提供遊客上岸。

(二)潭口九曲  

往日水社海尚未築堰堤前,水社水尾溪連接水里溪流水潺潺曲緩而流,美妙異常,就是「潭口九曲」的由來。

(三)萬點漁火

「萬點漁火」是指入夜後,漁民乘獨木舟,張四手網沿潭邊撒網以待,燈火與湖水相映,點點燦爛。但現已少見。

(四)獨木番舟

邵族人所使用的獨木舟,為大木從中兩相剖開為舟,邵族人乘其捕魚。「番」字事實上為以往習於貶低原住民的稱呼。

(五)水社朝霞

日出後日月潭,在霧中群山環繞隱約。隨著朝霞、薄暮有一連串不同的變化與風情。

(六)荷葉重錢 

重錢指「菱角」,原來日月潭上到處可見荷花與菱角,目前正復育中。

(七)番家杵聲

邵族過年時的儀式之一---舂石音(杵音)活動。由婦女拿長杵搗之,其杵聲清濁低昂不一,與杵歌相和,韻味十足。目前伊達卲每日有三場表演,可供參觀、體驗。

(八)山水拱秀

水社大山環繞,山峰層層疊疊,四周郁郁蒼蒼。青山綠水相應,四季早晚各有不同風情,姿態變化萬千。

 

民國以後日月潭成爲臺灣重要的風景區,建設完成了環湖公路,並加強一些觀光設施,有好事者將這些環湖景點稱爲日月潭六勝(孔雀園、玄奘寺、光華島、德化社、石印鳥、文武廟)

孔雀園

日月6-1.jpg   

玄奘寺

日月6-2.jpg   

光華島

日月6-3.jpg   

德化社(網路上誤稱德北莊)---現在伊達邵的部落

日月6-4.jpg   

石印鳥(網路上誤稱石印島)---以前石印社遺址現在土亭仔位置,鳥則是貓頭鷹。

日月6-5.jpg   

文武廟

日月6-6.jpg   

日月潭風景管理處推出的現代「日月潭經典八景」:

第一景:「涵碧相逢」,沿著湖邊親水歩道,梅荷園、水社碼頭、耶穌堂、涵碧樓紀念館等景點一路串連,盡情體驗日月潭最具人氣的TOP景點。

日月8-1.jpg   

第二景:「日出貓囒」,清晨時分登上貓囒山沿步道而上,於茶葉改良場前觀景平台,靜靜等待山中日出的到來,不僅可以近覽明潭光影,更可遠眺埔里盆地,旖旎風景美不勝收!

日月8-2.jpg   

第三景:「珠嶼湮波」,登上環湖遊艇,帶您近距離體驗潭中變化萬千的極致景色,潭上明珠--拉魯島,為邵族祖靈所在,長年守護著日月潭與邵族的人民,值得一訪。

日月8-3.jpg   

第四景:「文武朝聖」,文武廟為日月潭必遊景點之一,廟宇建築採中國北朝宮殿式工法,展現磅礡氣勢,殿內神祇結合儒釋道等宗教,表現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意境。

日月8-4.jpg   

第五景:「青龍取經」,沿山勢建立的青龍山步道,由玄光寺碼頭可依序造訪玄光寺、玄奘寺與慈恩塔,登上海拔1,000公尺的慈恩塔頂,遼闊的360度視野帶您享盡不同角度的日月潭美景,碼頭邊亦可順道品嚐聲名遠播的阿婆香菇茶葉蛋。

日月8-5.jpg   

第六景:「伊纜山水」,沿著伊達邵親水步道漫步前往伊達邵部落,可體驗傳統邵族文化與風情。而時下最夯的日月潭纜車,纜車站就位於日月潭中心大門正對面,全長1.87公里,短短七分鐘,卻能俯瞰明潭,將美麗的水沙連景致盡收眼底!

日月8-6.jpg   

第七景:「光漾明潭」,入夜後的水社碼頭,璀璨的燈光造景與湖面兩相照映,一幅有別於白天的浪漫夜色就此上演。

日月8-7.jpg   

第八景:「鐵馬逐鹿」,長約33公里的環潭公路,盡覽湖光山色美景,乘風慢騎,譜一首屬於自己的日月潭練習曲。 

日月8-8.jpg   

參考網頁:

http://epaper.cyh.org.tw/article/01102.html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