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應該會覺得很奇怪,這是用來强調在2017年年底封館整理後,重新開放的臺灣博物館。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三樓重新佈置了發現臺灣系列,把與博物館有關的歷史人物,以及對於臺灣全島的動植物發現,歷史資料整理,有特殊貢獻的人物,從早期的西洋專家,到晚期的日本專家,分別予以詳細介紹。這才是真正的臺灣博物館,不像是以前的政治考量作法,把這些資料予以封存,結果衹能以一些簡單又沒有博物深度的小型特展充數。即使你以前曾經來過這裏,那强力建議你再來走上一趟,讓你真正的發現臺灣。
今年新完成的三樓展示----發現臺灣系列。
1908年設立的博物館,至今已有110年歷史。
首任博物館館長川上瀧彌,建館完成即因勞成疾,開館次日殉職。
這是國民政府接收後,首任的博物館長陳兼善。難得本身爲魚類專家,并非政治人物。
著名的龍宮貝展示,曾經造成了博物館的參觀熱潮。
唯一能以臺灣地名作爲命名的北投石。
博物館原名爲兒玉總督及後藤民政長官紀念博物館。
日本侵臺前先來臺灣收集情報資料的兩位專家。
清朝統治曾經來過臺灣并建立博物資料的西洋學者。
英國生物學家柯靈烏---發現臺灣的鳥類
英國植物學家奧徳漢---采集臺灣植物樣本
加拿大傳教士馬偕醫生---收集動植物標本及原住民器物。
英國動植物專家斯文豪---系統性收集臺灣動植物資料及樣本。
英國攝影師湯姆生---拍攝臺灣早期住民生活影像。
英國生物植物學家古里馬---曾經登陸綠島及太魯閣山區。
英國鳥類學家拉圖許---發表福爾摩沙島鳥類文章。
打狗海關醫生英國人亨利---臺灣南部的植物采集。
美國博物學教授史蒂瑞---走訪臺灣中南部收集蛇類蕨類樣本,還記錄原住民語言及生活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