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再介紹除了安溪地區以外的其他閩南地區的俗間祖師神明。

 

普庵祖師簡介

普庵祖師---(1115年-1169年),諱印肅,號普庵,禪門臨濟宗高僧,又稱普庵禪師、普庵祖師等。於袁州南泉山建造慈化寺,故又稱南泉寺。在日本臨濟宗寺廟,常在後殿供奉普庵禪師神位,用以降妖伏魔。
傳說普庵禪師有許多玄妙的事蹟:普庵禪師出生時,家中就有異香遍布。普庵禪師幼時夢見一位僧人,以手指點其心窩,隨即不見。普庵禪師從此對佛法產生興趣。如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一次普庵禪師舉辦法會,人潮鼎盛,公家認為有惑眾之嫌,於是派遣捕快前來調查,突然狂風暴雨,天上顯出巨龍之像,捕快不敢調查,於是折返。
還有一次,普庵禪師應信徒陳天章之邀,為其家舉行水陸法會,只帶領僧徒念了一次《金剛經》就要結束。陳天章不悅,認為普庵禪師太敷衍,普庵禪師於是就又再念了一次《金剛經》。後來陳天章暴斃,但卻在三日後復甦,自稱「被帶到地府,判官責備他『對普庵禪師不敬,多念了一次《金剛經》』」。後來,陳天章又拿了五百兩香油錢捐給普庵禪師,而普庵禪師在陳天章背部寫上「施財功據」四個字。最令人嘖嘖稱道的是,陳天章過世之後,一戶甘姓人家的新生兒,背上竟然也出現了「施財功據」四字的痕跡。
據說一個李姓道士修雷法有成,認為普庵禪師是妖怪,到禪師處,請求暫住幾時。禪師允諾,李道士便在寺內招雷,欲劈死禪師,然無動靜。三日後李道士向禪師告別,禪師說『你要走,我擊天鼓相送。』就以手杖指天,電閃雷鳴,李道士跪地求饒。
普庵禪師在監造慈化寺時,窯工跑來說磚瓦變黃用不了,應該是離此不遠的一個道士作邪法。普庵禪師讓窯工拿自己的舊袈裟圍繞燒窯的煙囪,窯工照辦。燒窯的煙直衝道士家,道士抵抗不了,到了第三天,道士到普庵禪師前懺悔,禪師說『以後不准害人。救人時念我名號,我會助你』。從此當地的道士尊普庵禪師為「教主」,經過閭山派的道士將這種信仰帶到閩南、台澎金馬、南洋等地。
普庵禪師甚崇《金剛經》,據說普庵禪師曾花費五年光陰,以血調合金粉,血書了一部《金剛經》,後被供奉在江西宜春慈化寺。此部《金剛經》與臨江慧力寺的蘇東坡《金剛經》碑,號稱江西兩大金剛經寶。普庵不僅神通廣大,其禪學功底亦不比尋常,一冊《普庵語錄》,明成祖朱棣嘆為「其精深也,非想像之可求;其神妙也,非虛空之可似」。明進士鄒元標讀之,認為其「直接如來正宗」。
普庵禪師圓寂後,依然大顯神威,屢屢為民禳災去病,救旱抗洪。南宋嘉熙元年,因祈雨封「寂感禪師」;淳佑十年,因救旱加封「妙濟禪師」;因禳疫加封「真覺禪師」。咸淳四年,又封「昭賜禪師」,大德四年,加「大德禪師」,皇慶元年加封「慧慶禪師」。明朝永樂年間,普庵被抬高到菩薩的地位。明成祖評說普庵:「萬行圓融,六通具足,端嚴自在,變化無方,哲學悟於群迷,普利益於庶類,如溥甘霖於六合,膏澤均沾,猶現滿月於千江,光輝旁燭。」永樂十八年(1420年)加封「普庵至善弘仁圓通智慧寂感妙應慈濟真覺昭貺慧慶護國宣教大德菩薩」。
在日本臨濟宗寺廟,常在後殿供奉普庵禪師神位,用以降妖伏魔。每月六日與廿日,日本臨濟宗僧侶要向普庵禪師神位禮拜誦經,祈禱寺院平安。由於普庵禪師的神異性,有些非佛教的閭山派和湘、贛等地道士奉普庵禪師為祖師,號稱「普唵教主」,即「普庵派」(普唵派)。他們供奉的普庵禪師,有無限化身,故其造像有多種:有比丘像,道士像、將軍像、帝王像等。
從事漁業、航海者也常會在船上供奉普庵禪師神位,以保水上平安,神像也常常是短衣戴笠如涉水之像,普庵禪師也被認為具有某部分海神的功能性。民間信仰,以紅、黃等色紙寫上「普庵到此百無禁忌」八個字,持至奉祀有普庵禪師之廟中,繞過其香爐,或者取線香呼請普庵禪師,再以此紙繞過香爐,即成為化解禁忌的香火,貼在家中可以改善風水,攜帶於身,可以趨吉避凶。而普庵禪師在世時所說的真言「普庵咒」,除了被認為可以保佑平安以外,甚至可以驅除蚊、蟲。
http://blog.xuite.net/rock_on630800/twblog/180978902 全臺普庵祖師廟宇
蘆洲普庵寺及普庵祖師神像(新北市蘆洲區中興街85號)

蘆洲普庵寺-廟宇.jpeg  

蘆洲普庵寺-普庵祖師.jpeg  

 

三坪祖師簡介
三坪祖師---(781年-872年),唐朝佛教禪宗高僧,俗姓楊,今福建福州市福清縣,修道於閩南漳州三平山,人稱三平祖師,或作三平義中禪師,封號廣濟大師。年少聰明好學,「多窮經史,長於周易,博覽儒、釋諸典,過目不忘。」年十四時,旅經宋州(今河南商丘),投玄用和尚,出家直他二十七歲才受具足戒,成為比丘。
他先修三摩缽提,做得安心慮;後修奢摩他禪那,達到正定寂止的境界。於是他頓明心要,肩槓錫杖,雲遊天下,拜師修證。先到中條山百家巖拜謁懷暉禪師,次依西堂智藏禪師,後到洪州百丈山謁見懷海禪師。他在這一高僧名師的門下,恭恭敬敬地巾侍十年,通悟了禪宗要旨,修證上層禪學,這才去撫州拜見石礬禪師。石礬經常張弓架箭,來接佛子。義中登門詣法,石礬高聲喝聲:『看箭!』義中見狀,立刻開襟懷,挺胸當箭。這正符合達摩祖師的禪學:『直指人心,見成佛,不立文字』。於是石礬禪師就收起弓箭,‘稱讚’道:『我三年來,張一枝弓,掛兩隻箭,而今只射得半個聖人』。義中進一請教道:『怎樣才能做到全聖?』石礬只彈弓弦三下作答。從此,中又隨侍石礬禪師左右,達八年之久。最後,義中又南遊到了潮,參見了大顛禪師。大顛禪師一見義中就說:『卸掉甲冑來。』義中領悟,就退一步立定。從此義中參悟了佛法禪機,大徹大悟。這十八年間,他遍訪海內高僧,不僅精研了佛教的經、律、,也修證了禪學義理,經歷了世事滄桑,終於使他『妙造空中,深了無礙』了。並結識韓愈,並與韓愈成為知己。
唐穆宗李恆長慶四年甲辰〈公元八二四年〉,大顛禪師無疾圓寂,年九十三歲。次年,唐敬宗李諶即位,改元寶歷,義中離潮州游漳水。他見到新興的漳州人文地理均好,就選定開元寺 後面的三山〈即今之紫芝山〉半雲峰下,建立『 三坪真院』,自立門戶,聚徒傳教。直至會昌五年乙丑歲〈公元八四五年〉,唐武宗李炎下令毀滅佛,強迫僧尼還俗。
其時『義中彈師』早已有所覺察,並做好準備,雖然他這時己年上花甲,仍堅定不移地率領一干僧尼,徒步循澗進入平和,避居化外蠻荒之地,以堅持佛法禪學。他們在深山林中披荊斬棘,日夜鑽行,好幾天難見天日,僧尼們皆巳精疲力,還找不到一處可立足存身。有一天,他們在溪澗中盥櫛淨身,『義中禪師』忽見水面上飄浮著無數樟花在迴旋,心中大喜,對僧們說;『上游有樟樹林,定是個好去處。』於是,僧尼們精神振,溯流上行,果然來到大柏山麓,只見四圍青山,中間一片肥沃,山水極佳。『義中禪師』選定龜蛇峰間建立寺院,開荒辟田。又續收容逃難來的僧尼,達三百餘人。從此在深山密林中,聚徒講學,保護了大乘一脈真傳。
原先這一帶居住著一種被稱之為『蠻獠』的少數民族,他們過刀耕火種的生活;還有一種更為原始的民族,被稱為『大毛人』『毛氏』,他們以搜集野果和狩獵為生。起初,他們對於侵入自己領域的漢族僧侶極為恐慌,產生惡感,便肆意襲擊、騷擾,想把攆走。但唐時僧侶皆習武護院,『義中禪師』武藝尤為高超,輕易治服了蠻獠和毛人。因此流傳著祖師公斗於鬼窟,降伏眾祟,擒蛇侍者和毛侍者的神話。所謂『蛇侍者』,‘大概’是指當地崇拜蛇圖騰的『蠻獠』,而『毛侍者』就是大毛人。
宣宗李忱即位後,改元大中,三年已巳歲〈公元八四九年〉,降詔恢復禪教。漳州重建開元寺 ,有巡禮僧常肇、惟建等二十人向朝廷推薦:『義中禪師』是位『嗣達摩正統,繼南宗衣缽』的高僧。於是漳州刺史鄭薰恭請『義中禪師』主持開元寺 ,完成修繕之事,使寺宇煥然一新。鄭薰又將『義中禪師』的事跡上奏朝廷,宣宗皇帝敕封義中為『廣濟大師』。至鹹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義中已逾八十高齡了,他思己所創建的三坪寺,毅然重返九層巖修葺三坪寺。鹹通十三年歷 十一月初六 日,『廣濟大師』歸寂,享年九十二歲,僧臘六十五。
『廣濟大師』示寂後,門人弟子在三坪寺後修建了祖殿,單簷重簷,面闊三間,殿中塑『廣濟大師』金身。春秋祀之,旁立四尊蛇侍者。又奉骨及舍利子葬於塔殿的石龕下,至今香火鼎盛,歷千年而不衰。三坪祖師廣受漳州民眾的奉祀,在福建、臺灣等地域都有香火、廟宇。
http://blog.xuite.net/a0933904496/twblog1/125781409 三坪祖師
http://chanorg.blogspot.com/ 各地三平祖師廟會香

塔樓三坪祖師廟及三坪祖師神像(屏東縣里港鄉塔樓村塔樓路54-2號)

里港塔樓三坪祖師廟.jpg  

里港塔樓三坪祖師.jpeg

屏東市慈鳳宮及三坪祖師神像(屏東縣屏東市中山路39號

屏東慈鳳宮-廟宇.jpg  

屏東慈鳳宮-三坪祖師.jpg  

三代祖師簡介
三代祖師---(1164年-1203年),宋朝福建禪門臨濟宗高僧,俗名林珌,法號自超,福建永泰人,生於德化(今泉州市德化縣),自超十二歲在南京少平出家為僧,後遵師囑遠遊四方。他遍歷名山大川,南宋‧慶元戊戌〈一一九八年〉十五歲時到德化‘太湖山’,見四山環抱,一水纖回,宛然小天竺,在鄉人盛情挽留下,便擇址創建龍湖寺。自此,通曉法術和天文地理的自超,熱心為眾善信擇福、選吉日,治病驅邪,造福四方,有是聲名大振。
南宋‧嘉泰二年〈一二零三年〉 十二月初四 ,自超坐化於‘龍湖寺’,“紫雲結頂,神光貫天,跏趺不依,顏若生時”,時年三十九歲。眾人稱奇,謂為『再生佛』,塑像奉祀,尊崇為『臨濟正宗,龍湖法派,萬代碧天一卓錫開基碧水三代祖師』,成為龍湖寺鼻祖。
南宋‧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年〉,前來參加『三代祖師』成佛五十年慶典的四方善信,將三十六尊祖師塑像迎回本境,建廟奉祀,自此『三代祖師』分爐遍佈閩南各地。元‧文宗至順年間〈一三三零至一三三一年〉,普庵祖師由江西宜春傳入‘龍湖寺’,成為鎮殿祖師之一。在德化縣太湖山弘法,創建龍湖寺。人稱祖師是三代佛(過去七佛中第三佛,毗舍浮佛)轉世,故稱其為「三代祖師」。今日臺灣、南洋等地皆有祖師分香。(嘉義縣鹿草鄉龍湖宮)(新北市樹林寶寧宮)
http://leasing3939.pixnet.net/blog/post/16168513 三代祖師佛像集錦(三代祖師國際聯誼會)

樹林寶寧宮及三代祖師神像(新北市樹林區光榮街4巷15號)

樹林寶寧宮-廟宇.jpg  

樹林寶寧宮-三代祖師.jpg 

鹿草龍湖宮及三代祖師神像(嘉義縣鹿草鄉碧潭村18號)

鹿草龍湖宮-廟宇.jpg  

鹿草龍湖宮-三代祖師.jpg   

定光祖師簡介
定光祖師---五代末、宋初的高僧,俗名鄭自嚴,閩南泉州府同安人,十一歲時出家,十七歲得道,有許多神妙事蹟,如以法術除蛟、伏虎等。在宋太宗淳化年間圓寂,享壽八十二。民眾尊稱其為定光古佛,人稱是定光佛(燃燈佛)化身,因而廟宇多稱其爲定光佛。
一般傳說,定光出生於五代的後唐,俗姓鄭,名自嚴,泉州同安人。十一歲出家,後雲遊天下,遍訪名僧,修得佛法與神通。十七歲到汀州傳法時,為當地除蛟患,收猛虎、巨蟒。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隱居汀州府武平縣南岩,前後駐錫五十年,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八十二歲時坐逝圓寂。在他逝世多年後,汀州城遭賊寇圍攻,相傳他顯靈退敵,於是朝廷賜匾,將庵寺命名為「定光院」,而他被尊為「定光佛」,成為閩西汀州人的守護神。目前寺內殿前廊下的牆上,除了一般常見的龍虎祥獸的彩繪之外,還有以定光和尚除蛟,伏虎故事為主題的泥塑,如文獻所記載定光古佛生平事蹟。
在台灣,主祀定光古佛的廟宇不多,最有名的兩座分別是二級古蹟--新北市淡水區的鄞山寺,與三級古蹟--彰化縣彰化市的定光佛廟。配祀定光古佛的廟宇則有板橋接雲寺、大溪福仁宮等。http://john380920.blogspot.com/2013/09/blog-post_27.html

淡水鄞山寺及定光佛神像(新北市淡水區鄧公路15號)

淡水鄞山寺-廟宇.jpg  

淡水鄞山寺-定光佛.jpg  

彰化定光佛廟及定光佛神像(彰化縣彰化市光復路140號

彰化定光佛廟-廟宇.jpg  

彰化定光佛廟-定光佛.jpg  

慚愧祖師簡介
慚愧祖師---(817年- 861年)福建沙縣人,俗姓潘,名了拳,佛教高僧。長居三十載,少時出家為僧,雲遊四方。後在粵地陰那山廣教弟子。將圓寂時,認為一世未能廣度眾生,心覺慚愧,故令弟子在自身的靈骨塔寫上「慚愧」兩字,因稱「慚愧祖師」,又稱蔭林山祖師。清朝臺灣總兵吳光亮節度臺灣,時常遭受蕃人(臺灣原住民)出草,軍中奉祀慚愧祖師作為守護神。
傳說他出生時左手拳曲不能伸張,父母於是命名為拳。當他彌月時,有名遊方僧人前來,在他的拳上寫了「了」字,拳竟然自開,是以名為「了拳」,這名遊方僧人還預言了拳日後將成為得道高僧。潘了拳的名字除了和他出生的異相有關外,也和他日後駐錫地陰那山有關,因為陰那山的別名是五指峰,其山型亦同拳開五指,是以傳記中的敘事也暗示了他的神異。
潘了拳十二歲時父母雙亡,依叔母過活,十七歲在大埔縣地為人放牧,據說他牧牛時劃地為圈,牛隻就自動在圈內活動,不敢 擅自越界,把烹煮過的魚放到水裡,魚就復活了,還經常獨自一人在大石上打坐冥想。後來他又繼續流浪,到了陰那山附近依附於一黃姓人家。有一天,黃家婦人帶 著他去向一位神僧求嗣,神僧和了拳似乎是舊識一般,並要黃家依止於了拳,以之為師。後來潘了拳辭別黃家,住到陰那山裡有三十年之久。他駐錫的地方也蓋了廟,名為靈光寺,臨終時他對弟子開示,表示自己未能如同佛祖弘法度人,甚感慚愧,他要門人謹守戒律,並自號慚愧。是以人們後世名為慚愧祖師。
慚愧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主要分佈於中部地區,據2001年內政部所編之《全國寺廟名冊》,全台以慚愧祖師為主祀神者約在29-40座之間,分佈於嘉義、雲林、南 投、彰化、台中等縣,南投縣有25座,其中又以鹿谷、中寮最多。在這些地方除了寺廟以外,還有設於家中的神明會,也有許多家戶立有自家奉祀的祖師公。由此觀之,稱慚愧祖師在台灣為南投地區的獨特信仰實不為過。
http://blog.xuite.net/aqw9258/twblog/152218746 鳳凰山寺

鹿谷鳳凰山寺及慚愧祖師神像(南投縣鹿谷鄉鳳凰村廟口巷10號)

鹿谷鳳凰山寺-廟宇.jpg  

鹿谷鳳凰山寺-慚愧祖師.jpg  

鹿谷寶興宮及慚愧祖師神像(南投縣鹿谷鄉中正一路1號)

鹿谷寶興宮-廟宇.jpg  

鹿谷寶興宮-慚愧祖師.jpg  

扣冰祖師簡介
扣冰祖師---(844年- 928年)福建建寧新豐人,又名扣冰古佛,俗姓翁,名乾度,法號藻光,在福州、武夷山等地視為鄉土保護神。父翁承欽,為河西節度使幕府推官。傳說其母夢辟支佛而懷孕,鄉人皆言其為辟支佛化身轉世。後其一出世,見佛像而笑,少時即能誦憶諸佛經,十三歲即願出家修道,大中十年(856年)在福唐清潭寺受戒為僧,為學精進,日間掃地伐柴,夜間修禪誦經,力修苦行。後詣禪月貫休、雪峰義存、鵝湖大義、鼓山神宴等著名禪師,在武夷山山心庵得道。得道後神蹟不斷,能降蛟伏虎,並有山中獼猴取水果供應禪師。冬日不用熱湯洗浴,扣冰以盥沐,時稱扣冰大師。
扣冰禪師注重內心的修為,而非外在的儀式。嘗有人問曰:「何不誦經?」師曰:「心心常念。」又曰:「何不禮佛?」師曰:「念念常敬。」「又曰:「何不升堂?」曰:「空空說無。」
扣冰禪師喜好飲茶,曾以茶道啟示閩國君主王延鈞禪法,教王心如茶杯,唯有虛心者能得道,並且勸說「王以百姓為念,勿濫殺無辜。」被閩奉為國師。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二日,扣冰禪師開堂說法,宣講律詩:「人生無永歲,佛亦無長年。但得靈長在,何妨國變遷。鼓山留勝跡,瑞岩香火綿。此日清輝化,萬里樂光天。」言畢圓寂坐化。
臺灣并無祭祀扣冰祖師的廟宇,然而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吳屯鄉排頭村有千年古跡瑞岩寺,爲扣冰祖師生前所建的廟宇。
https://read01.com/GAB0oM.html#.W2-AXM4zbIU 扣冰祖師事跡
https://baike.baidu.com/item/瑞岩寺/12208 瑞岩寺

武夷山市瑞岩寺及扣冰祖師神像

武夷山瑞岩寺-廟宇.jpg  

武夷山瑞岩寺-扣冰祖師.jpg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