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宇宙的大門

作者:   何恒雄1988

設置地點:    台北市文山區新光路230  臺北市立動物園入口區

作品説明:(無)

動物園-宇宙的大門1.jpg

動物園-宇宙的大門2.jpg

 

名稱:   與動物共舞

 作者:    羅傑

 設置地點:    台北市文山區新光路230  臺北市立動物園入口區

作品説明:(參考説明牌)

臺北動物園-與動物共舞1a.jpg

臺北動物園-與動物共舞1b.jpg

臺北動物園-與動物共舞2a.jpg

臺北動物園-與動物共舞2b.jpg  

名稱:   澤龜

作者:    曹寶曰2003

設置地點:    台北市文山區新光路230  臺北市立動物園非洲區

作品説明:

配合本園需求創作本土澤龜一隻,可供遊客觀賞、觸摸。

動物園-澤龜1.jpg

動物園-澤龜2.jpg    

名稱:   繽紛的旅程-風迎風精靈

作者:    陳美華2004

設置地點:    台北市文山區新光路230號/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圓柱入口意象

作品説明:

當每個人打開自己生命的記憶盒,這個圖騰深深烙印著,是每個人在向自然學習的旅程上對於「昆蟲」所畫下來的第一個印記,繽紛多彩的幼蟲,在風中招搖,向過往的遊客展現它生命的風華。

 動物園-迎風精靈.jpg   

名稱:   繽紛的旅程-水生命之源

作者:    陳美華2004

設置地點:    台北市文山區新光路230號/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生態水池廊道

作品説明:

潺潺的流水,吟唱著亙古不絶的生命之歌。 繽紛的花草,妝點著快慢不一的生命步履。 蟲鳴與蝶舞,是大自然樂章中跳躍的音符。 孕育及蛻變,則是生命樂曲中令人驚喜的變奏。 而同樣是旅客的我們, 又怎能不對大自然的這一切謳歌、禮讚呢?

臺北動物園-繽紛的旅程.jpg 

臺北動物園-水生命之源.jpg  

 

名稱:   繽紛的旅程-光迎光展翅

作者:    陳美華2004

設置地點:    台北市文山區新光路230號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挑高樓梯間

作品説明:

破蛹而出…. 別看我其貌不揚 我可是造物者的最愛 天地的精華與滿心的期待 緊緊擁抱 等祂揚起生命之光 我就展開絢爛的翅膀 彩染世界。

臺北動物園-光迎光展翅.jpg  

 

名稱:  

作者:    郭弘坤2008

設置地點:    臺北市新光路230號(鳥園廣場)

作品説明:

藝術品的功能除了心靈的交會,並兼具實用性。請坐著交談、賞鳥,關愛生活環境,維護我們的未來。

臺北動物園-話題.jpg  

 

名稱:   渾然天成

作者:    武德揚/陳璿安2008

設置場域:    臺北市文山區116新光路二段30號(動物園入口內廣場)

作品説明:

大約在四十多億年前,一團星雲凝聚成太陽,同時,圍繞太陽的各類天體也逐漸形成,地球正是其中之一。之後,經過了一段時間形成了大氣與海洋,並憑藉這樣的環境而孕育了生命。最初的生命大約在三十多億年前誕生,經過漫長的演化,人類的遠祖約在數百萬年前出現,到了幾十萬年前才大致演化成目前人類的模樣。在人類有幸利用大自然資源的同時,也有責任與自然和諧共處,把生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臺北動物園-渾然天成1.jpg

臺北動物園-渾然天成2.jpg  

 

名稱:   現代諾亞方舟

作者:    武德揚/陳璿安/蔡宛倫2008

設置地點:    臺北市文山區116新光路二段30號(兒童動物園區前)

作品説明:

"在《諾亞方舟》中,諾亞造了一艘大方舟,帶著一對對的動物上船,等到整整下了四十個晝夜的大雨所造成的洪水退去,才又和所有的動物們一起踏出方舟、開拓新的世界。 動物園一面把因面臨開發危機而瀕臨絕種的動物們帶進動物園內作復育,一面進行野外棲息地的復原,想辦法讓動物們能夠再度回到其原生的棲地。動物園所扮演的角色,正是《現代諾亞方舟》。 "

臺北動物園-現代諾亞方舟1.jpg

臺北動物園-現代諾亞方舟2.jpg

臺北動物園-現代諾亞方舟3.jpg    

名稱:   重返伊甸園-1

作者:    李國嘉2007

設置地點:    新光路二段30號(捷運動物園站出口至動物園售票口間之園界圍牆)

作品説明:

動物與人類和平共存才會為世界帶來希望,讓地球重現伊甸園的樂境。此作品中動物們列隊前進、走向未來,但是前方是福是禍,則有賴於人們對於保育動物之責的覺醒與否。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1a.jpg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1b.jpg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1c.jpg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1d.jpg    

名稱:   重返伊甸園-2

作者:    李國嘉2007

設置地點:    新光路二段30號(捷運動物園站出口至動物園售票口間之園界圍牆)

作品説明:

中央的海洋區有各種豔麗而多樣的珊瑚礁魚類群聚悠游,似與大家同樂;外圍的廣大陸地上有著各種飛禽走獸的足跡,提醒我們所擁有的大地本來就曾覆蓋著各種動物的足跡。希望大家在看見這些美麗足跡的同時,能更珍惜我們所踏著的這塊土地及其上的各種動物。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2a.jpg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2b.jpg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2c.jpg 

 

名稱:   重返伊甸園-3

作者:    李國嘉2007

創作年代:    96

設置地點:    臺北市文山區116新光路二段30號(動物園出入口處中央主牆面)

作品説明:

大約在四十多億年前,一團星雲凝聚成太陽,同時,圍繞太陽的各類天體也逐漸形成,地球正是其中之一。之後,經過了一段時間形成了大氣與海洋,並憑藉這樣的環境而孕育了生命。最初的生命大約在三十多億年前誕生,經過漫長的演化,人類的遠祖約在數百萬年前出現,到了幾十萬年前才大致演化成目前人類的模樣。在人類有幸利用大自然資源的同時,也有責任與自然和諧共處,把生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3a.jpg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3b.jpg   

名稱:   重返伊甸園-4

作者:    李國嘉2007

創作年代:    96

設置地點:    臺北市文山區116新光路二段30號(動物園出入口處中央主牆面)

作品説明:

大約在四十多億年前,一團星雲凝聚成太陽,同時,圍繞太陽的各類天體也逐漸形成,地球正是其中之一。之後,經過了一段時間形成了大氣與海洋,並憑藉這樣的環境而孕育了生命。最初的生命大約在三十多億年前誕生,經過漫長的演化,人類的遠祖約在數百萬年前出現,到了幾十萬年前才大致演化成目前人類的模樣。在人類有幸利用大自然資源的同時,也有責任與自然和諧共處,把生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4a.jpg 臺北動物園-重返伊甸園4b.jpg   

名稱:   廣袤「ㄇㄠˋ」無垠「ㄧㄣˊ」

作者:    董振平2008

設置地點:    台北市文山區萬芳交流道匯入木柵路四段右側山壁

作品説明:

「廣袤ㄇㄠˋ無垠一ㄣˊ」就字面意義而言,「廣袤ㄇㄠˋ」二字形容地理面積,東西稱「廣」,南北謂「袤ㄇㄠˋ」,「無垠一ㄣˊ」比喻寬無界線,包容力大,形容文山地區歷史主題開展特性,強調木柵平實務本下的多樣風采。對作者而言,垂直代表:人物、山岳、建築、樹幹、路燈等;水平則等同:桌椅、汽車、河流、飛鳥、飛機、雲朵。所以選擇「廣袤ㄇㄠˋ無垠一ㄣˊ」,題目意表的是以「柵」為本,提升柵、欄的概念至寬廣無界,深遠流長的意境,挪用這些輕鬆鮮活的實例,為交流道出口往返雙向緩慢車陣駕駛,吸引他們的關心,並與木柵之在地性萌復契合的功能。

萬芳交流道-廣袤無垠1.jpg

萬芳交流道-廣袤無垠2.jpg

萬芳交流道-廣袤無垠3.jpg    

名稱:   丘之組曲

作者:    黃承令2008

設置地點:    台北市文山區萬芳交流道匯入木柵路四段路口處之兩座槽化島

作品説明:

台北市文山區丘陵起伏、地形多變,是台北市民假日休閒旅遊的重要場所,重疊的山巒及丘陵上的茶樹,都是台北市民生活及記憶的一部分。本作品以地景表現的方式呈現文山區的地域風貌,由地面逐漸隆起的曲線造型,隱喻文山區的地形特質;交疊成組的地景雕塑,彷彿是從遠處觀看的層疊山巒;彩色金屬球或散或聚的漂浮在雕塑之上,隱喻了綿延在丘陵上的茶樹,鮮豔豐富的色彩亦增加了雕塑的趣味性,使開車或步行經過作品周邊的民眾,能感受到進入文山區的門戶意象,與作品有一短暫而美好的交流。

萬芳交流道-丘之組曲1.jpg

萬芳交流道-丘之組曲2.jpg    

名稱:   Hi!LIFE

作者:    不詳

設置地點:    木柵路四段96-98號間的人行道與公車亭區域

作品説明:

命名為《HI ! LIFE》,中文為「美麗的生活」,與HI-LINE諧音,也意旨對該地高生活品質的期望。 以本地最顯著的景點與特點 - 木柵動物園的意象與氛圍,作為此創作的主題;將動物園裡的許多動物、纜車、山林樹叢的綠色植物,以活潑生動的構圖,將圖騰連接起來,以鏤空的鋁合金板呈現,除美化在地建物景觀,也盡量將遮蔽範圍降至最低,因此圍欄高度以不遮擋鄰近高山的視野為主,一連串的鏤空屏欄,所形成的高低點落差,流暢的弧線,宛如與地景山貌的陵線相呼應,遠有山、近有景,層次分明,一路走來,在視覺上、環境上,也變得活潑豐富。

木柵路4段-hilife1.jpg

木柵路4段-hilife2.jpg

木柵路4段-hilife3.jpg

木柵路4段-hilife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