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公共設施區

作品名稱:彩虹的故鄉

作者:    林玉慎2000

設置地點:    洲美街271/北投垃圾焚化場

説明:

藉由公共藝術美化建築,增添藝術氣息,改善民眾不良印象。

北投垃圾焚化場-彩虹的故鄉.jpg   

作品名稱:臥虎藏龍

作者:    陳正勳2001

設置地點:    台北市關渡路55/關渡自然公園人行步道接木棧橋頭旁

説明:

結合自然環境與生態。 呈現沼澤區生態形形色色種類繁多,猶如臥虎藏龍之域。

關渡自然公園7-臥虎藏龍1.jpg 關渡自然公園8-臥虎藏龍2.jpg 關渡自然公園9-臥虎藏龍3.jpg   

作品名稱:萬鳥歸巢

作者:    陳正勳2002

設置地點:    台北市關渡路55/關渡自然公園自然解說中心二樓屋簷

説明:

結合自然環境與生態。 若言鳥踏為暫停之地,鳥巢則為長息之處;一息,一憩,營造出主題門面的氛圍。

關渡自然公園19-萬鳥歸巢1.jpg 關渡自然公園20-萬鳥歸巢2.jpg 關渡自然公園21-萬鳥歸巢3.jpg   

作品名稱:生生不息

作者:    陳正勳2001

設置地點:    台北市關渡路55/關渡自然公園野溪生態區碎石步道側街木棧橋頭

説明:

結合自然環境與生態。 生態之旅的步道動線,採用招牌生物青蛙等的造型,綴滿整個陶塑的基座上,象徵著野溪生態區生生不息。

關渡自然公園23-生生不息.jpg   

作品名稱:鎮

作者:    林正仁2002

設置地點:    中央北路四段532/楓丹白鷺社區大樓廣場

説明:

作品以傳統鎮物及照的概念來構思,以舒緩現況在視覺及心理上所帶來的壓力與不安定感。取傳統民間吉祥物如獅子、祥瑞的雲氣及鎮石等元素,結合花崗石渾厚量體幾何造型的秩序感,以解構組合的手法,將具象與抽象、自然與人為、傳統與現代結合。

楓丹白鷺社區-鎮1.jpg 楓丹白鷺社區-鎮2.jpg   

作品名稱:月亮請坐

作者:    徐秀美2002

設置地點:    中央北路四段532/楓丹白鷺社區大樓廣場

説明:

以優質化的公共空間提昇文教空間的居住品質,改善環境氛圍。

楓丹白鷺社區-月亮請坐.jpg   

作品名稱:大地狩獵

作者:    林舜龍/張明風2003

設置地點:    北投中山路3-1號凱達格蘭文化館/建築物右側擋土牆上

説明:

原住民的男性狩獵生活充分表現出自然的生命力,圓形舞群的圖像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出征力量。月影下的雲豹和艷陽般的野豬,象徵著陰陽關係。

凱達格蘭文化館-大地狩獵1.jpg 凱達格蘭文化館-大地狩獵2.jpg 凱達格蘭文化館-大地狩獵3.jpg   

作品名稱:族群拼織

作者:    林舜龍/張明風2003

設置地點:    北投中山路3-1/凱達格蘭文化館本館入口地坪

説明:

原住民女性的染織生活,充分表現出絢爛的美。各族的織布圖騰,交錯於地面上,象徵各族柔性的融合。

凱達格蘭文化館-族群拼織.jpg   

作品名稱:反思

作者:    張光秦2003

設置地點:    北投區公館路198/岩山區活動中心前廣場

説明:

兩座不同尺寸和背面彎曲的造型,象徵二者內心思緒的繁雜差異,以石材平整光面的相互映射,如同平靜對話後沉澱澄清的思緒,以同理心的「反思」轉化對立為和諧。

奇岩區民活動中心-反思1.jpg 奇岩區民活動中心-反思2.jpg   

作品名稱:HELLO秀山花(秀山花與琥珀椅)

作者:    黃位政2003

設置地點:    台北市北投區中和街485/秀山里民活動中心:

説明:

「形塑一個人與環境共生、共榮的永續生態觀」。是本公共藝術的創作理念。藉由山櫻花及楠木葉的造型發展出本作品-- HELLO秀山花。夜經由本作品建構一個,可供休憩與接近自然的趣味空間,此作品兼具著生態教育意涵與環境共榮的精神。夜間配合光纖照明設計,營造另一種人與自然共容的詩意空間。

 秀山活動中心-秀山花1.jpg 秀山活動中心-秀山花2.jpg 秀山活動中心-秀山花3.jpg 秀山活動中心-秀山花4.jpg  

 

作品名稱:永恆的樂章

作者:不詳2004

設置地點:    台北市北投區致遠三路158/東華里辦公處建物外牆東西上方之兩側

説明:

此件作品以樹木來表現出養工處對綠化植物的呵護,連用色彩加上色光呈現多采多姿的北投溫泉景象。

北投東華里辦公處-永恒的樂章1.jpg 北投東華里辦公處-永恒的樂章2.jpg 北投東華里辦公處-永恒的樂章3.jpg   

作品名稱:火焰之舞

作者:    楊柏林/山石山象企業有限公司2004

設置地點:    台北市北投區洲美街271/台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中庭廣場

説明:

火在青銅雕塑藝術品的製作過程中,其實已經呈現新生命再生的壯麗形式,而「火焰之舞」的概念直接燃燒至青銅1200°C流動的狀態,同時,火的破壞性,出現能量漲潮的擴大張力。 關於垃圾,火的燃燒提供物質還原的迷人機制,因此,火就像舞蹈家、演說家、政客或是詩人,「火焰之舞」一如鳳凰再生。

北投垃圾焚化廠-火焰之舞.jpg 

 

作品名稱:向量

作者:    林政權/北院建築師事務所2005

設置地點:    台北市北投區文化三路3/文化區民活動中心

説明:

「向量」(Vector)是具有方向及大小的量,而地心引力是最自然而顯見的,本作品企圖以抽象的手法轉化並呈現人本及教育的精神。其所象徵的是人類的活動必須從自然的基礎做起,並且回歸到自然的定律

文化區民活動中心-向量1.jpg 文化區民活動中心-向量2.jpg   

作品名稱:手舞足蹈

作者:    江政恭/李哲凰2005

設置地點:    石牌路一段39100號北投市民運動中心/榕樹廣場

説明:

北投市民運動中心位於老舊社區裡面,巷道比較狹宰窄,建築物和停車均密集,所以創作思考採取較簡潔造型,明亮色彩為主,誇張的人物「手舞足蹈」運動造型搭配米黃色系,表現快樂、活潑、朝氣的氣息,整體視覺引導人們目光,朝向運動中心,適度的運動,可以讓人身心舒暢,自然而然的踩著快樂的步伐,手舞足蹈來囉~

北投運動中心-手舞足蹈1.jpg 北投運動中心-手舞足蹈2.jpg   

作品名稱:棋逢敵手

作者:    林仁信2005

設置地點:    石牌路一段39100/北投運動中心一、二樓層樓梯底部及牆面

説明:

運動不單只是身體的機能活動而已,亦包含心靈和智慧的運用,此作品採用中國的為期和西方的西洋棋作為創作體裁,設置於樓層間的樓梯部份,運用現有的建築鋼構恰似棋盤上的經緯線作為基礎,以空間顛倒的方式讓上下樓梯時增加趣味性,使樓梯間的氣氛活潑起來,而旗子的造型結合運動器材做為組構的元素,讓空間地域的屬性突顯,將樓梯的底部想像為楚河漢界,史東西方的思考運動做為一種交錯的心靈運轉

北投運動中心-棋逢敵手1.jpg 北投運動中心-棋逢敵手2.jpg  

 

作品名稱:音階

作者:    天工開物股份有限公司2008

設置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榮華里榮華二路19810/臺北市立圖書館石牌分館

説明:

本作品為一結合機械、聲音之互動裝置。包含牆面上的動態機械模組;以及樓梯間的隨著人上下行走而產生音響的環境互動。本作品以互動的趣味吸引人步行上下樓梯,做為具綠建築特色的公共藝術。

北圖石牌分館-音階1.jpg 北圖石牌分館-音階2.jpg   

作品名稱:藏寶石

作者:    李岳庚2008

設置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1/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説明:

配合圖書館建築之理念及北投公園當地環境,以自然的溪石造形結合圖書文字意象,表現出知識如同埋藏在地底的礦脈探頭顯露,待人深掘;以一組多件的形式配置在圖書館的內外區域,傳達知識隨處都在,只要有心發現與用心探究,每個人都能挖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北圖北投分館-藏寶石1.jpg 北圖北投分館-藏寶石2.jpg 北圖北投分館-藏寶石3.jpg 北圖北投分館-藏寶石4.jpg   

作品名稱:北投的記憶

作者:    朱芳毅

設置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 /北投溫泉博物館A1A2 展示區

説明:

作品以吟詠古詩的概念出發,形似書法的表現方式,讓造型陶器的排列取代文字性的詩詞曲賦;造型陶器來自於民眾參與的過程,創作者考察北投特有的記憶與文物,以藝術性的語彙內化在地文化和精神。透過抽象幾何化的物件描述出北投的人文內涵,將北投特有的自然氣息和歷史人文具體化、語言化,成為另一種言說的可能,與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古蹟建築互相輝映。當微風吹拂窗簾,作品在幽靜的展示空間裡,喃喃細語北投道不盡的故事。

溫泉博物館-北投的記憶.jpg   

 

作品名稱:尋找彩虹女巫

作者:    水內貴英

設置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6 號溫泉館斜對面/北投二號公園迷宮區

説明:

作品以雨過天晴的「彩虹」作為希望和夢想的象徵,透過材質的特殊性,將自然現象以具體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創作回溯至過去北投「女巫」的緣起。女巫,是在地記憶和心靈上一個非具象的象徵,藝術家以捕捉自然的手法為隱喻,藉以邀請觀者追溯過去的在地文化特色。而設置於兒童樂園裡,為的就是要讓孩子們在尋找、學習的過程中,細細尋覓出傳說中「女巫」的存在,在雲霧繚繞之中,發現北投獨有的一抹彩虹。

北投二號公園迷宮區-尋找彩虹女巫1.jpg 北投二號公園迷宮區-尋找彩虹女巫2.jpg 北投二號公園迷宮區-尋找彩虹女巫3.jpg   

作品名稱:趣北投

作者:    黃清輝

設置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中山路5 12 /北投社區大學斜對面中山路人行步道

説明:

作品以北投過去的女巫、信仰作為靈感,聯想出此地也許存在著許多精靈或生命,每日潛息在眼睛看不見的地方,像是溫泉的雲霧水滴,蘊含在空氣之中。藝術家藉此構想來描繪出一種可愛可親形體,一個個帶著圓形的眼睛,在平時人們行走的路徑之中座落並且串聯起來,看似有趣童心的造型,也帶有座具的機能作用,讓棲息在北投的眾多生靈們,在人們日常生活之間,守護著自然資源,也悄悄守護著北投人們的每一天。

北投社區大學-趣北投1.jpg 北投社區大學-趣北投2.jpg 北投社區大學-趣北投3.jpg   

 

作品名稱:綠意盎然

作者:    黃文慶

設置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與中山路交叉口---銀星橋橋身

説明:

作品以藍綠交錯的彩磚玻璃設置人們每天都會經過的橋墩欄杆,經不同陽光照射角度而產生不同的光影色彩變化。之於藝術家,北投如同臺北的後花園,不只自然資源豐富,也是適合民眾慢活、忘卻匆忙生活的美好環境。作品與自然景觀互相輝映,在橋的兩端連結起人與自然的友善橋樑,讓現地的公共空間因為公共藝術的存在,而擁有了日常生活的美麗意象,也投射出嶄新的北投光景。

銀星橋-綠意盈然1.jpg 銀星橋-綠意盈然2.jpg 銀星橋-綠意盈然3.jpg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