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設施篇

名稱:金樹歲月 

作者:王文志2001

地點:市民大道、松江路口西北側人行道

説明:

台北都會一直是許多人心目中的逐錢天堂;附近光華商場也經歷了舊書攤轉型成電腦城,作者以一棵金樹來代表台北人喜愛的「搖錢樹」,並把握時間流逝痕跡,以其慣用的「樹木」語彙,營造出一個具詩意的小廣場,中間的金樹混夾在七棵真樹之間,不再成長的情形反應出城市中自然環境的無奈!地面鑲嵌的銅葉和真實落葉混散在人行道上,隨著它們的動向行走,時光變化之旅在此展開,樹底下不同造型、顏色的花崗石,可以讓人坐下來約會及休憩,時間見證了成長空間的可貴,樹木紀錄了都會生活的軌跡。

市民松江交口-金樹歲月1.jpg

市民松江交口-金樹歲月2.jpg   

 

作品名稱:生

作者:賴純純2003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577號/臺灣銀行圓山分行大廳

説明:

台灣銀行圓山分行公共藝術設置著重於,以新時代的藝術造型語彙結合時代人文企業精神,新世代金融機構親民便民的時代趨勢。大廳上方作品「生」取自『和氣生財』之「生」的理念,以『發財樹』倒置生長的意涵象徵『發財到』及『生生不息』。茂盛的枝葉形成一半球體,透明玻璃水光瀲豔的綠意,延伸了空間的深度感,調合場域能量,而達到氣韻生動磁場效應。

臺銀圓山-生1.jpg

臺銀圓山-生2.jpg   

 

作品名稱:會思考的鳥

作者:林勝正2003

地點:台北市中山北路2442/臺北市中山區市民運動健康中心

説明:

「會思考的鳥」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對恩愛夫妻,他們政利用早晨時光,在樹下思考著「一日之計」。哲學性的淡泊生活,使他們具有藝術的獨特思維。 中山北路為臺北市最早的大街,據說在20年代的某個冬天,有人目睹了一對「會思考的鳥」從東門朝北凝睇著大屯山的山頂白雲。 把藝術作品當作朋友,可以進行心靈對話,視為心靈導師,個人內在能量也因而獲得善性的擴充,更容易感受精神上的歡愉與喜悅。

中山運動中心-會思考的鳥1.jpg

中山運動中心-會思考的鳥2.jpg

中山運動中心-會思考的鳥3.jpg   

 

作品名稱:和

作者:賴純純2003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577號/臺灣銀行圓山分行南側出入口半戶外空間

説明:

取自「和氣生財」之「和」的理念,造型上是以三個圓環相扣,代表圓融、圓通與圓滿、相容又相生。圓形中間透有孔有如古時候的錢幣,上面二環形成阿拉伯數字「8」即「發」的諧音,象徵吉祥大發之意。

臺銀圓山-和1.jpg

臺銀圓山-和2.jpg   

 

作品名稱: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作者:顏水龍1969

地點:中山北路4段與通河街交口/台北市中山區劍潭公園

説明:

作品以牛隻為主題,刻劃台灣農村的景象,由右至左呈現牛群、趕牛、吃草、犛田、收稻、牛車而後工業社會的圖像,約略可粗分為八件圖塊。右起第一景描繪的是五頭青白磁片拼貼而成的羊群和牛隻,愜意地飲水或吃草;第二景是一農人騎在牛隻上牧牛的情景,圖中可見兩頭牛分明的肌肉線條,第一二景皆以簡化的帶狀背景裝飾。第三景則是農人踩腳踏式水車灌溉農田的景象,背景不再單純,馬賽克拼貼出有幾何線條的農田。接著第四件是牛犁田,牛隻的用色與線條深具量感,後方的牛隻和背景營造出深遠的空間感,人物和牛犁線條簡潔有力,第三、四景中間有幾何簡化的樹木,增添線條的趣味性。農人秋收出現在第五圖塊,背景金黃的稻田和收割的農人組成更豐富、具空間感的構圖,以馬賽克拼出一束束稻穗,彷彿顏水龍的油畫筆觸,有著躍動的生命力;再往左看,第七件似與前一圖塊相融,農人與牛車留下令人嚮往的歷史圖像。第七景則是紀錄農事中使用風鼓[1]的過程,背景詳細地拼貼台灣農舍和綠林,穿插的帶狀馬賽克更營造空間的流動感,串連幾何簡化的樹林進入最後一景工業社會的榮景,以運轉的齒輪作為象徵。八景組成一長卷,由右而左描繪農耕、收獲,充分表現農村早晨、中午、夕暮的不同景色,帶領觀者一遊台灣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的成長。

 劍潭公園-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1 .jpg

劍潭公園-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2.jpg  

 

作品名稱:行雲

作者:鄭明賢2007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2932340號間永盛公園內

説明:

古有神以雲為車的傳說,「行雲」比喻汽車像雲般優遊自在,來回穿越時空和城鎮,載著人們遊歷和連絡感情,打拼事業與夢想。俐落的線條象徵車速如飛梭,多變的色彩比擬雲霞以及夜裡絢麗的車燈景象。

永盛公園-行雲1.jpg

永盛公園-行雲2.jpg   

 

作品名稱:繽紛人生

作者:林昭慶2009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三段39號榮星公園入口廣場左側草地

説明:

「繽紛人生」是一件以群組式的現代雕塑造型手法溶入都會型生活的現代藝術,以色彩繽紛、飄動的彩帶作為意象,意指現代都會生活多重、多元的豐富景像,曲線躍昇的緞帶,富有多種不同的色系:紅、黃、藍、綠、橙;彷彿是川流不息的市容和穿梭於繁華閙市的路人寫照,而公園亦是人和環境最密切的社區活動之地,因此將置入運動中的人形剪影做設計,象徵著迎接榮星公園廣場運動中的紅男綠女,更借此標示出運動公園的特質性,更呈現出都會型生活多彩多姿的環境與熱閙活潑的人文氣息。 作品透過多彩、活潑、動人的彩帶造型,展現出中山區五光十色的熱閙景觀,從而反映出當地豐富的青春人文氣息、熱閙的地景風貌與五花八門的都會生活與商機,結合成一處休閒活動空間,更是一處迎賓的地景藝術。

榮星公園-繽紛人生1.jpg

榮星公園-繽紛人生2.jpg   

 

作品名稱:大愛無礙 -- 心靈之窗

作者:林昭慶2015

地點:臺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15/伊甸基金會臨長安西路5巷花台前右側牆面

説明:

「窗」它觀注著室內人們的生活風景,也照映著室外的人生百態。作品以多彩的玻璃窗,象徵生命的開口,透過直與橫的交錯,切割出不規則的窗框,窗框內局部透空,局部融入經由身心障礙藝術家的玻璃彩繪,讓作品呈現光影間的虛實變化,將「窗」的璀璨風景,轉化為心靈上的愉悅與豐美。「窗」是風景,也是人生;是「開」、也是「觀」........

伊甸基金會-心靈之窗1.jpg

伊甸基金會-心靈之窗2.jpg   

 

作品名稱:大愛無礙 -- 美麗的飄遊

作者:林昭慶2015

地點:臺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15/伊甸基金會臨長西路5巷花台前右側牆面

説明:

以「自在飄揚」及「落地生根」等不同生命歷程的蒲公英造型,結合口足畫家的作品彩繪,象徵身心障礙人士旺盛的生命力道以及勇敢無畏、跨越障礙、追求夢想與希望的實踐精神,乘著「愛」與「希望」隨處飄遊、飛向未來!

伊甸基金會-美麗的漂流1.jpg

伊甸基金會-美麗的漂流2.jpg

伊甸基金會-美麗的漂流3.jpg   

 

作品名稱:承諾

作者:李國嘉1999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與撫順街交口/撫順公園内

説明:(無)

撫順公園-承諾1.jpg

撫順公園-承諾2.jpg

撫順公園-承諾3.jpg   

 

作品名稱:青蛙的天空

作者:陳健2009

地點:台北市中山區捷運內湖線劍南路站地面廣場天花板面及柱身牆面

説明:

青空沾染上霓虹喧囂掩蓋住蛙鳴,水色不遠,堤防偏高,環繞的林野處,換作高樓遍植,如今的天空下,是雲影山色共徘徊,還是霓虹燈影的浮動,水面上的映照,是藍天與浮萍,還是奔忙的橋上車影,當夜染上丰艷多變的色彩,不變的只剩湖光山影,卻遠在高樓堤防之外。 以十四根柱上方的天花板為舞台,塑造編織山景、流水映象及池塘角落,三種反轉人與青蛙視點的連續場景,藉由這些以金屬及人造燈光所塑造出的虛擬自然場景,表達對城市開發後人與自然環境日漸疏離的無奈與反思。

劍南站-青蛙的天空.jpg

劍南站-青蛙的天空山景編織.jpg

劍南站-青蛙的天空流水映像.jpg

劍南站-青蛙的天空給青蛙的角落.jpg

劍南站-青蛙的天空説明.jpg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