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北投雖已是台灣十二勝景之一,鐵道部更在北投圈出「北投八景」,很難得在網路上找到一些老照片請大家緬懷共用。日本在統治臺灣時期,相信是為了鼓勵本土民眾移民來臺灣,除了有許多獎勵政策之外,也利用對於臺灣風景的介紹,甚至昭和二年(1927年)八景十二勝的投票選拔選來達到宣傳目的。 早在1937年也已經在臺灣成立了三個國立公園,也就是陽明山,太魯閣,玉山國家公園的前身。

遺憾的是在民國時期,北投除了以酒家及色情文明之外,也極少在風景上有所著墨,近年來雖然已擺脫惡名,所為人知的不過是美麗獨特的捷運車站,與溫泉博物館而已。希望臺北市政府或北投區公所能夠以北投新八景的選拔,重振當年的雄風。

備註:部份網站將日期列為大正二年(1913年),應該是一項錯誤,因為公佈的投票記錄表上載明是昭和二年。首度亮相的「台灣八景募集活動審查員」報紙公告,述說著北投如何在七十多年前透過激烈的票選活動,榮登臺灣八景十二勝的精彩情節。1927年,台灣第一大官方報紙「台灣日日新報」舉辦票選台灣八景活動,以郵寄、人工計票方式進行,每日將統計票數公開刊登報上,這個首度舉辦的民選活動,競爭激烈全台沸騰,投票踴躍到當時只有四百萬出頭萬人口的台灣,在短短三十天裡竟湧進了三億六千多票。最後委員會決定,除八景之外,另增設十二勝,北投雖然沒有進入八景,卻仍受到委員會的青睞,與草山並列「臺灣十二勝」中的第二位,「北投」得票數4,666,604

八景之一北投之瀧:

俗稱不動瀧(本島人稱水咚咚,台灣光復後改稱「奇嶺瀑布」,位置於今日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旁的水磨坑溪頭),一九五○年代的文獻說明當時景況「水勢倒瀉,宏大狀觀,為林中山路蜿蜒盤行,峯迴路轉,森林蔽天,氣象萬千,步行上山頂,抵一夾穀,幽徑曲折,鳥語嘈雜,瀑布之聲,嘩嘩盈耳,仰觀岩谷,澗水由石崖湍下,形如銀帶,長達二十餘公尺,水質清甜,每逢炎夏之際,遊客抵山置交樽,引項高歌,令人樂不思去。」這幅景觀今已不覆見,瀑布水量減少很多,連遊客也沒有了。

lan-pt1.jpg   

  

八景之二屯山積雪:

昭和十二年(1937年) 十二月二十七日 「大屯國立公園」、「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及「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同時成立,當時只要到的寒冬季節,偶爾會降下瑞雪,而吸引遊客蜂擁上山賞雪,跟現今差不多。站在山頂往西南望去,新竹以北的風光盡收眼底,還有中央山脈的次高山(今雪山)、南湖大山等峻嶺,北面是連到天邊、波浪氤氳的太平洋,俯瞰東面金山、基隆近在腳下,氣勢大方,令人心曠神怡,因此自古以來就留有不少讚詠大屯山雪景的詩歌。據說日治時代裕仁皇太子草山行啟時至面天山賞景,當地居民立「皇太子殿下行啟紀念碑」(今存),目前查遍資料皆無記載,反而真有停留的草山貴賓館前「東宮駐駕紀念碑」卻早已消失無蹤。

lan-pt2.jpg   

 

八景之三三石頭陀:

皇民奉公運動教育中心「興亞園」內,今奇岩路上丹鳳山莊旁,三座樣貌像老僧大石(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倒比較像三角禦飯糰),傳說古時原是一塊巨石,有一天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巨石突然爆裂,從裡面跳出三個紅衣僧人,騰空飛到天上,巨石亦分成三個頭陀的形狀,到了日治時期還有許多善男信女前往參拜。

lan-pt3.jpg   

 

八景之四磺泉玉霧:

今地熱穀,日治時期稱硫汽口、硫磺穀、湯元、地獄穀(延用至一九七○年代,先改稱玉泉穀,後改地熱穀),當地人稱磺水頭、磺窟,北投青磺泉的發源地,位置在現今捷運新北投站出口前中山路底,也屬於新北投公園範圍。穀內溫泉因經年蒸氣瀰漫,熱流騰沸,是百年前凱達格蘭族認為女巫住的地方,北投地名的發端。地熱穀的青磺泉水溫高達90℃,蛋及地瓜很容易煮熟,民眾以往即在此煮蛋遊樂,造成水源嚴重破壞,一九九四年經市議會裁示,由自來水處以參觀方式對外開放,禁止煮蛋行為來確保水源。

lan-pt4.jpg   

 

八景之五仙人奇跡:

位於北投西端嗄嘮別山(今貴子坑至小坪頂一代),舊名石頭厝上面的圓仔湯嶺,有一大池叫仙掘,池中有一塊大石頭,上面有仙人腳印。相傳古時候有一位老神仙,欲化緣尋找一位老實人為其徒弟,便化身為盲眼老翁,在此地掘土搓湯圓叫賣,謂一文錢吃一顆,每個食客皆欺瞞盲眼老翁占盡便宜,飽食湯圓後,僅付一、兩文錢,經過了三年,老神仙仍然找不到有緣人,只好嘆息踏石騰空而去,老神仙搓湯圓所掘的土坑,經天雨積水,遂成仙掘。

lan-pt5.jpg   

  

八景之六關渡分潮:

大屯山及觀音山二山支脈交會的峽門處,也是新店溪與基隆河二濱水交流處。平時水分兩色,每逢淡水海潮漲滿時,海水逆流而上,這時會變成三種顏色,西邊望去有獅頭山(又稱獅頭崖),北有象鼻山,登高觀賞河海相突,潮浪非常壯觀,但此種分潮勝景在一九六四年時,因實施淡水河防洪計劃,鑿寬關渡門,加上河床淤淺,使得「關渡分潮」勝景不再。

lan-pt6.jpg   

 

八景之七帽山銜翠:

今陽明山前山公園旁,山上古木參天,百鳥巢居中央凹地,古時為大屯火山群的噴火口之一,山勢孤高聳立,因為形狀像古時官員的烏紗帽,故名紗帽山。由前山公園出發,約二十分鐘行程即可到山頂,大臺北風光一望無際,風景之佳筆墨難以形容。

lan-pt7.jpg   

 

八景之八別有洞天:

據記載為日本人山本所建立的花園,位置在陽明山東北角,幽靜深雅茂林古木,幾乎看不見天空,走入深處豁然開朗,簡直就是世外桃園別有天地,可惜今日已消失。

 

日治時期北投八景之外,還有一物是特別記錄的,大正十二年(1923年)皇太子裕仁親王殿下蒞臨北投公共浴場,詢問台灣有何名貴物產,本地人呈獻一具四方形八尺長的檜木,獲得皇太子的嘉許後,立於天狗庵對面北投溪第一瀧溪畔(推測今日湯煙天狗碑位置),高約五尺,其上書有「天然記念物」,風吹雨打數十年,北投耆老說一九五四年時仍見堅固未朽,不過後來還是消失了。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expert/?PMD=index05&PID=content054

 

以下是我個人推薦的北投新八景,希望能對於遊客們有些幫助。

臺北市關渡宮及關渡水鳥自然保育區

  清順治18年(西元1661年)由開山石興和尚以茅草立廟,康熙51年,淡水通事賴科改建,易茅以瓦,五年後,諸羅知縣周鐘瑄修建,題匾「翌天昭佑」,嘉慶173次修建為現址,題匾「關渡祖宮」,臺灣光復後,再擴建,迄今已有340年歷史,為臺灣北部最早之媽祖宮,與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並稱為臺灣三大媽祖廟。

  關渡宮位於淡水河、基隆河匯流之濱,依山傍水,前有紅樹林及水鳥保護區,可供休閒賞鳥,宮後靈山設有公園乙座,公園內假山流水花木扶疏,遨遊其中悠然自得,由公園遠眺關渡大橋、淡水河出海口,天然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lan-pt8.jpg 

 

北投溫泉浴場(溫泉博物館)及溫泉旅館區

  北投溫泉浴場建於日治時期大正2(西元1913),系臺北廳仿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館構建,一樓設有大、小青磺溫泉浴池裝設櫥面,二樓為瞭望台,使用雨淋板式的木結構,由當時臺北廳公共衛生單位管理經營。

   臺灣光復後開放民眾浸泡溫泉浴,改名為「中山堂」。並做為臺北縣議會招待所,二樓四面瞭望角樓加設玻璃窗,始成為一封閉型建築物。

   建築物的構造以磚木及鋼筋混凝土完成,屋頂為了透氣設有通風窗,整座建築頗似英國的鄉間別墅,外觀典雅與北投公園融為一體。

  北投溫泉的泉質屬於硫磺溫泉,可分為青磺泉、白磺泉與鐵磺泉。泡湯前先瞭解不同泉質的特性及泡湯禮儀,才能盡情享受泡泉的樂趣!

lan-pt9.jpg   

 

吟松閣古跡旅館

  位於北投溫泉地帶的吟松閣,建於西元1934年,為一座人文風格強烈的日式木造旅館。主體建築多為鋪黑瓦平房,外景觀極為幽靜典雅。

   屋前入口木門樓、魚池、小拱橋、石階與造型小巧的石燈籠,反映了日本大正與昭和年間的庭院設計風格。整座旅館利用地形,沿山坡配置飾物,視野良好。屋內運用大量檜木裝修,彌漫著一股高貴典雅的氣氛,為臺灣第一家古跡旅館。

lan-pt10.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及陽明山公園

北區唯一國家公園,轄境遼闊,約11,455公頃,以七星山、大屯山等火山群為中心,東面至磺嘴山,五指山;西面至面天山、烘爐山;南面至紗帽山,北面至竹子山,土地公嶺等,其間有硫磺穀、小油坑、冷水坑、大屯自然公園等景觀區,動、植物,溫泉、花田、果園等應有盡有,是休憩、娛樂、健行、登山的好去處。

陽明山舊稱草山,公園分前山、後山公園,前山公園,多小橋流水、亭閣假山,呈現一派古樸自然的景像。後山公園占地廣闊,如若隱若現的小隱潭、噴水池、大花鐘、展現台、光復樓是著名據點。

lan-pt11.jpg   

 

新北投公園地熱谷

地熱谷位於新北投公園旁中山路底左側的山谷窪地,系日式地名,本地人則以「磺水頭」或「鬼湖」稱之。地熱谷溫泉為鹽酸酸性,俗稱「青磺」,腐蝕性極強。又因泉水清澈微綠似玉,所以有人稱為「玉泉谷」。地熱谷經年彌漫濛濛蒸氣,光影變化萬千,如幻似夢,有如仙境。故有「礦泉玉霧」的美稱,為日治時代臺灣八勝十二景之一。

lan-pt12.jpg   

 

不動明王寺石窟

創建於1925年代,系旅館星乃湯經營者佐野莊太朗為祈求生意興隆創建,與北投溫泉區之開發關係密切。不動明王為大如來之化身,屬密教之真言宗。此寺為本市少見石窟形式寺廟,有人工瀑布、石窟及各時代建立的石碑等石造遺跡,頗具文化宗教之價值。

lan-pt13.jpg   

  

新北投捷運車站

「新北投捷運站」與一般的捷運車站不同,臺北市觀光局為了吸引一般民眾前往探訪"北投溫泉區區",特別將整個捷運系統塑造溫泉情境氣氛,呈現北投地區自然、人文風貌。

在「新北投捷運站」大廳層以"大型的地面彩繪地磚""立體裝置藝術"來呈現『溫泉之源』的意象。同時"新北投支線"的列車也彩繪成「我與地熱谷」、「泡湯與美食」、「回到從前」三個主題的車廂,進入車廂內還有與車體外三大主題相呼應的裝置設備,並且透過影音設備的播放,介紹北投的自然生態、吃喝玩樂、人文與歷史,讓前往"北投溫泉"泡湯的遊客,可以在抵達目的地前對北投就有初步的認識。

lan-pt14.jpg   

 

北投森林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是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座落于林木茂密、生態環境豐富的北投公園內,與溫泉博物館比鄰,地下一層、地上二層,樓地版總面積650坪的圖書館。

本分館座落於在綠意盎然的北投公園內,室內書香,戶外鳥語,相映成趣,閱讀成了一件愜意、享受的活動。

屋頂為輕質生態屋頂,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發電16千瓦電力,並采大量陽臺深遮陽及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綠化屋頂及斜坡草坡設計可涵養水分自然排水至雨水回收槽,再利用回收水澆灌植栽及沖水馬桶,達到綠化與減少水資源浪費。建物使用木材及鋼材,該建材皆可回收再利用,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在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方面,對於木材建材除做白蟻防治外,並使用生態塗料及免除不必要的裝修工程,減少污染及有毒物質的釋放,避免影響人體健康。

lan-pt15.jpg   

http://www.btdo.taipei.gov.tw/np.asp?ctNode=4562&mp=12408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