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門區是高雄旗山區最古老的鄉鎮,也是以往台南府城衛星城市,開發極早,古時稱為「羅漢門」內門,旗山鎮則為「羅漢門」外門,當時內門區是鄰近四鄉八鎮的文教發源地,區內到處名勝古蹟和奇觀美景。境內群峰羅列,展現出許多美麗風景。清國康熙、嘉慶等時期,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及清廷官員至此,對羅漢內門壯麗的景緻,觸景生情留下許多美麗的詩篇,其中有很多都是對內門奇景的詠歎。根據台灣全誌記載,位於內東村西南隅的青灰岩山群,有如列隊飛行的群雁,煙雨濛濛,景色朝暮不同,晴雨有異,稱為「雁門煙雨」,為台陽八景之一。 位於觀亭村北方的系列山脈,雲山千壘,層層並列,至為特殊,稱為「內門列障」,為高雄縣八景之一。

羅漢門八景(古内門八景)如下:

紫竹生春,七星墬地,龍潭吐霧,虎岫生風,銀屏獻瑞,將軍卓立,金交獨座,石門聳翠。

紫竹生春

意指內門紫竹寺,已建寺有三百多年歷史,位於觀亭里,二仁溪與七星洋溝水的聚匯處,中間有形成一小盆地,其狀宛如一朵蓮花,因此被地理師稱為「蓮花穴」。乾隆七年(1742)水師提督吳必達路過此地,因聽聞紫竹寺香火鼎盛於是進入膜拜,看到此一蓮花盆地驚嘆之餘,便賜匾,匾文即是「紫竹生春」。這塊近300年的牌匾,仍然受到良好的保存。

内門-a1.jpg   

七星墜地

位於內門區觀亭里北方,是內門區人最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相傳古代有7顆流星墜落在內門,成為7個小土堆,排列形狀猶如北斗七星而得名。一直以來,居民都把這七座小土堆當成紫竹寺的龍脈保護著,到了日治時代有一日藉高官想要挖平土堆種植甘蔗,卻發生一連串靈異事故,工人無人敢施工,高官家人也突染疾病,最後只能向神威屈服,七星龍脈之說更不可撼動。現在紫竹寺已將這7座土堆,分別建造高4公尺的七星塔,白天醒目別緻,夜燈火通明,和天上北斗七星遙遙相對,互相輝映,是內門區的特殊景觀,遊客可在夜晚欣賞七星塔尖映七星的難得美景。

内門-a2.JPG   

龍潭吐霧

龍潭吐霧位於本鄉東埔村東南方,龍潭(或稱龍井、潭龍溝)的源流,有一小瀑布,水從高處沖下,於谷底形成一個大水潭,水潭的水甚深,水綠如藍,四周又是蒼蔭蔽天的樹林,其四周的山勢形如一條長龍,夾在龍潭兩邊的山嶺似是龍爪環報,因而稱為「龍潭」。每遇風雨或大寒冷的早晨,水潭中自然飄出如煙霧般白氣,若吞雲吐霧。故文儒書生給予「龍潭吐霧」的雅稱。龍潭在東,虎穴在西,是內門鄉山明水秀、地靈人傑的主要原因。

内門-a3.JPG   

虎岫生風

虎岫生風位於本鄉內東村東方,俗稱虎頭山隔小烏山與中埔村相鄰,夏梅林(花林)的北方。其地勢雄偉,形似虎頭,有人稱為「虎穴」,與東埔村的龍潭吐霧相提並論。虎頭山三面環水,山明水秀,堪輿師認為是興建墳墓好地理,目前設為內門鄉第七公墓。虎頭山是清時先民視其地形如虎頭而命名為虎頭山,而文儒卻用虎岫生風美雅其名。

内門-a4.JPG   

銀屏獻瑞

銀屏獻瑞位於本鄉瑞山村南方,俗稱馬頭山,因此山形狀似顆金元寶,於是也叫做銀錠山。後人見此山形如馬頭,也叫做馬頭山。馬頭向西,馬尾向東,在馬尾的地方有泉水終年不斷,而這泉水帶有馬尿的味道,故有人稱那泉水為馬尿。馬頭山與將軍山(將軍卓立)在老人的口中經常說是將軍追馬,因為北邊有將軍山,南邊有馬頭山的原因。馬頭山是內門鄉最南的山脈,亦是內門鄉南邊的屏障。為內門鄉與田寮鄉及旗山鎮的天然界線。黃昏從山上俯望,山腳下水田錯落有緻,反映著夕照美景,是內門鄉正南方一座天然吉祥獻瑞的屏風。

内門-a5.JPG   

將軍卓立

將軍卓立位於本鄉內南村中北方,更稠崙南方,隔二層行溪或稱二仁溪與紫竹生春遙遙相對,南與馬頭山相望。其山形狀似一位雄壯威武的將軍佇立把守門關,故後人稱之為「將軍山」,今為陸軍油庫駐在地。

内門-a6.JPG   

金交獨座

金交獨座位於本鄉內南村東北方,俗稱金交椅。其地勢三面環山,中間凹地,像是一把金交椅,其凸出的山嶺似椅的靠手,凹下的谷地像是坐墊;兩邊有手把,後面有靠背,因此先民就依其地形而把此地命名為「金交椅」,而文人墨客卻稱為「金交獨坐」。

内門-a7.JPG   

石門聳翠

石門聳翠位於本鄉石坑村中心,座南向北的天然火山岩石聳立其間,東門溪自其中穿過,形成天然石門奇景。根據當地耆老相傳,當初朱一貴事件後,清朝政府下令內門居民全部遷走,為擔心居民去而復反,因此下令將當時的出入要道,也就是石門現今的位置用石頭填起來,石門之名不禁而走。現今石門周圍遍植青翠的竹林,猶如電影臥虎藏龍,主角展現輕功的綺麗竹林畫面。 

内門-a8.JPG   

新内門八景如下:

紫竹生春,七星墜地,石門聳翠,雁門煙雨,308高地,木柵吊橋,鴉母祠朱一貴,光明橋。

前三景即為前面提到的羅漢門八景。

雁門煙雨

在清朝就名列臺陽八景之一。由於該地是由青灰岩所構成的惡地地形,長年經風雨沖蝕後形成險峻的奇峰、峭 壁。加上二仁溪流經其間,造成一片群峰羅列,整個山區就 像列隊飛行的雁群而得名。雁門煙雨的朝暮景色相異,晴雨皆不同,尤其在煙雨濛濛的時候更顯幽雅綽約。走近點看,在青灰岩地形上凸出的小石堆,就好像爭先爬上天的木偶,因此又被當地人稱為「尪仔上天」。 

内門-4.JPG   

308高地

308高地因為海拔正好308公尺而得名,高地位於內門區和臺南市左鎮區、龍崎區的交界點,所以在這裡可以同時腳踩三地區域。308高地是鄰近群山的最高點,視野遼闊,可近看惡地地形、遠眺嘉南平原、臺南海岸線,從日出到日落,風光綺麗、變化萬千。相傳日治時期有一女孩,每天至此高地眺望出海的情人歸船, 因此又稱望哥台。

内門-5.JPG   

木柵吊橋

木柵吊橋位於木柵教會附近山腰的木柵吊橋,是石厝登山步道的一大特色,長約200公尺,遠望就如同繫在兩個山頭間的銀絲。站在橋上視野廣闊、風景優美,而橋下有一口經過水滴萬年滴穿而成的石井。另外,石厝登山步道還有巨石形成的石厝,與傳奇故事「寡婦鐘」發生地的鐘樓,沿途自然景觀相當清幽,行程來回大約需要半天的時間。

内門-6.JPG   

鴨母祠朱一貴

鴨母王朱一貴可說是內門最出名的人物,因為他是台灣的第一位皇帝。據說鴨母王為人豪爽好客,雖以養鴨為業但魅力驚人,不但能指揮群鴨佈陣,而且每隻母鴨生的蛋都有兩顆蛋黃。清初台灣官吏貪贓枉法,與明朝皇帝同姓又曾是鄭成功部將的朱一貴,率領憤慨的居民起義,不久就控制全台並建立國號,登基為帝。可惜後來因閩粵內鬨,最終被清軍擒殺。朱一貴的英雄形象深植人心,因此內門區民替其修廟建祠。如今鴨母祠與原本的興安宮已作一整體規劃,廟前規劃美麗的公園,提供民眾、遊客一個憑弔英雄與休閒的好去處。

内門-7.JPG   

光明橋

光明橋位在內門紫竹寺的前方,為內門新開發的一個景點,2005年動工興建2007年完工。「光明橋」橫跨二仁溪上,全長195公尺,設計融合「竹」與當地的文化意象。此橋連接古內門八景中「紫竹生春」與「將軍卓立」二景,民眾可藉由此橋由紫竹寺直接前往將軍山自然園區與環山步道。而民眾也可向紫竹寺廟方索取祈福心願卡,寫上祈福心願繫在光明橋上,可得觀音菩薩保祐,迎向光明。

内門-8.JPG   

http://www.neimen.gov.tw/?Guid=861f4b59-66e2-37d2-f58d-0e3b3d440ca3 内門區公所

http://nelmen.tacocity.com.tw/nelm25.htm 内門八景

http://www.nmzizhusi.org.tw/fun_06.html 紫竹寺

http://old.tncsec.gov.tw/wks/ks15/index.php 内門美學工作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