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屏東縣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鄉鎮,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清同治年間,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琅嶠八景]

1787年(清光緒四年)清朝總兵梁燕恆春八景詩云:「貓鼻龜蛇峙海邊、三台高聳入雲巔、龍吟雨化潭心月、虎嘯風清岫口煙、牛背躬耕歸野徑、馬鞍誰著出塵鞭、千秋洞鑑封猴績、雄振東南半壁天」,指的是貓鼻頭、三台山、龍鑾潭、虎頭山、赤牛嶺、馬鞍山、猴洞山以及關山,後人稱為「琅嶠八景」此八景應該是描繪由恆春城樓上,觀望四周的風景所得。猴洞山壁的摩崖石刻,現存于恆春三山國王廟「廣寧宮」旁。琅嶠八景如下:

1.貓鼻頭---貓鼻龜蛇峙海邊

貓鼻頭距白砂約3.5公里,因本區有一從海崖上滾落的珊瑚礁岩,其外形狀若蹲仆之貓,因而得名。貓鼻頭為臺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並與鵝鑾鼻形成臺灣最南之兩端。貓鼻頭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鳥瞰似女孩子的百褶裙,故有裙礁海岸之稱;受到長時間的波浪侵蝕、反覆乾濕、長期鹽粒結晶、砂粒鑽蝕及溶蝕等作用,產生崩崖、壺穴、礁柱、層間洞穴等奇特景觀,極具地形教學及研究價值。 本區海藻種類繁多;由於冬天適合藻類的繁殖,海岸邊處處可見到繁茂而綠油油的石蓴、褐色的馬尾藻、紅藻等隨波搖曳,與蔚藍清澈的海水、五彩繽紛的熱帶魚和猙獰的珊瑚礁岩相襯極富觀賞之美。貓鼻頭至後壁湖途中有一巨大崩岩稱為雷打石,鄰近的小海灘環境幽雅,為拾貝的好地點,並有世界級的灘岩地形景觀;依據專家的研究,灘岩之形成可能由於地下水溶解恆春台地石灰岩層流出沙灘時受熱重新凝結而來。

地址: 屏東縣恆春鎮水泉里下泉路100號。

恆春-1.jpg   

2.三台山---三台高聳入雲巔

如果您站在恆春古城東門上向東眺望,可以看見三個山頭峰峰相連,那就是三台山,三台山的命名也由此而來。三台山登山路線位於出火橋後方,山上有一潭清幽湖水,較適合登山健行的愛好者,從出火橋後走到湖畔約需要一個半小時,沿途風景秀麗,景色宜人,至山上可俯瞰恆春鎮,如果有導覽老師協同,沿途講解特殊生態及動植物,更是生動有趣!

恆春-2.JPG   

3.龍鑾潭---龍吟雨化潭心月

龍鑾潭距貓鼻頭約6公里,原本地勢低窪,每逢雨季附近田園皆成澤國,為農民帶來很大災害。日治時代雖曾計畫建為水庫,但終未實現,臺灣光復後,政府關懷民生疾苦,特於民國37年籌撥專款,將龍鑾潭建為水庫,不僅助益農田水利之灌溉,而且形成美麗的風景地區。潭水經附近溪流相匯由潭北人工洩水口北流,經四溝、頭溝而注入保力溪,由射寮出海。從前其流域水源豐富,帆船等小型船隻,均可從射寮溯水而上,是恆春對外主要交通線之一,目前僅供農田灌溉渠道。 潭面廣闊滿水面積為175公頃,水深平均3.5公尺,碧波蕩漾,景色幽美而恬靜,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許多候鳥如鷸、(行鳥)、雁鴨等由寒冷的西伯利亞、中國及日本等地從南遷移,部份留此過冬,為龍鑾潭的湖光山色增添不少自然情趣,也使當地更富觀光價值,本處已興建自然中心,內含鳥類生態展示、望遠鏡觀察、錄影帶欣賞等,提供高品質的旅遊活動。龍鑾潭南側鄰近核三廠之恆春麻場本處已改建為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供民眾了解瓊麻採纖過程,及對恆春早期經濟的影響。

恆春-3.jpg   

4.虎頭山---虎嘯風清岫口煙

虎頭山位於恆春古城東北方,因山型如同虎頭而得名,是昔日恆春八景之一,目前已被列為軍事演習基地,一般民眾難以上山,但登上恆春古城遠眺觀賞,仍可發現其雄偉之處。恆春縣志中記載「虎頭山,勘輿家以為縣城白虎,居右」、「由三台山北行67里,曰虎頭山,崒嵂如踞,直對北門,為縣城白虎」,可見當時虎頭山的風水意義大於旅遊用意,可說是恆春古城東北方的屏障。

恆春-4.jpg   

5.赤牛嶺---牛背躬耕歸野徑

赤牛嶺是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所形成,高283公尺,居高臨下,在此地可以鳥瞰恆春縱谷平原,北至車城,南至貓鼻頭,視野絕佳。日治時期,在軍事戰略上它有著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一些路段上,還能可看到日治時期所留下來的軍事遺跡,如今的赤牛嶺前段現在也是恆春人晨昏最喜愛健行去處。

恆春-5.jpg   

6.馬鞍山---馬鞍誰著出塵鞭

位於馬鞍山南麓的南灣,在日據時期是漁獲豐富的捕鯨場;民國五十年代,曾計畫在此設國際港,成立自由貿易區(後來選擇高雄);今天,南灣則是恆春半島,設備最完善的海水浴場,遊人如織,商機無限。(台電核三廠位於南灣馬鞍山麓)

恆春-6.jpg   

7.猴洞山---千秋洞鑑封猴績

猴洞山位於西門旁,為高20公尺之珊瑚礁岩,原為猿猴棲息之地,故名猴洞山。猴洞山原為原住民奉獻祭品、祭祀祖先之處,清朝時期為文人雅士聚集之處,經鎮公所整建規劃後改名石牌公園;山上保存有日據時代的忠魂碑、兵器整備紀念碑,鎮公所整建後將植栽綠化、美化外,並增設了觀景台及登山木棧道,並設有解說牌。由於恆春建城時設此地為恆春龍脈,因此山麓建有廣寧宮(三山國王廟)、天后宮(媽祖廟)、福德祠(土地公廟)、龍泉巖(觀音廟,俗稱佛祖廟)及文廟(孔子廟),為恆春的信仰及活動中心。

恆春-7.jpg   

8.關山---雄振東南半壁天

山位於屏東縣恆春半島西南方,以前叫『高山巖』,海拔甚高,視野良好,由上往下俯瞰景色甚美,整條紅紫坑海岸線盡收眼底。因位處西邊,居高臨下,很適合欣賞落日景色。夕陽西下之時,海面泛起絲絲的霞光,襯托珊瑚礁景觀,別具蒼涼之美,因此有關山夕照之名,名列南台灣八景之一,欲目睹聞名的關山夕照以福德宮旁一座雙層涼亭為最佳眺望據點,佇立於上,視野遼闊。1號省道,過楓港接26號省道,經車城、恆春,即可到達關山。

恆春-8.JPG   

[恆春八景]

1894清光緒廿年)陳文緯、屠繼善的恆春縣志,記載「猴洞仙居第一名,三台雲嶂列第二,龍潭秋影第三名,鵝鑾燈火最神奇;龜山印纍有故事,馬鞍春光令人愛,羅佛仙莊出貢茶,海口文峰尚美麗」。則僅保存了琅嶠八景的四個景點:猴洞山,三台山,龍鑾潭,馬鞍山。另外加上有鵝鑾燈火龜山印纍,羅佛仙莊,海口文峰

1.猴洞仙居(山在西門城內,距縣署五、六十步)

同儕小約上層巒,仙洞玲瓏仔細看;避俗尚須無俗客,偷閒應許得閒官。

披風陡覺襟期爽,賞月偏教眼界寬;最好澄心亭畔望,嫏嬛不讓此山觀。

2三台雲嶂(縣城坐山)

三峰高聳峙霄間,鼎立嵯峨未許攀;勢擬天人連地鏁,形如日月貫星環。

煙深絕少樵蹤過,風急曾聞牧唱還。到此云梯期共上,仰看咫尺近天顏。

3.龍潭秋影(南門附郭)

晴潭風漾縐微茫,恍有神龍水窟藏,兩道溝渠農父路,一池波鏡釣翁鄉。更深玉免浮晶彩,夜半銀蟾吐炬光。漫道西湖多勝景,桂香滿處話吳剛。

4.鵝鑾燈火(縣南三十里,山臨海際,距海三十里,有七星石為患商舶。今仿西洋照海之法,建有燈樓,晝夜點燃,洋人司其事;俾渡海者望而知其為星石之處,永免觸礁之害,真善政焉。旁有大石高數丈,兀立海中,名船帆石,奇偉異常)

鵝鑾山勢撲濤頭,力挽飛篷眼底收;日午青波沈暑氣,夜深明月滾寒流。

危樓百尺燈常耀,巨石千尋影半浮;碧海汪洋迷遠眺,癡情偏欲問閒鷗。

 恆春-a4.jpg  

5龜山印纍(龜山臨海,其平如印,故名。距縣西十四里)

寶印誰教付此山?神龜背負自安閒;渾疑玉璽從天降,料想金章指日頒。

策杖西游尋野徑,扶笻北望繞仙鬟;同行詞客誰嫌倦,相對斜暉未忍還。

龜山位處恆春半島的西北方,以型狀似龜殼而得名,高約72公尺,龜山是以珊瑚礁岩所組成,高度不高 龜山景緻之美,唯有到過親身體驗過了之後才能有真正的感動觸動心靈。

 

6.馬鞍春光(距縣城南七里)

山形如馬障東南,馳驟風云興會酣;准備雕鞍迎旭日,安排金埒擁晴嵐。

一鞭駕馭無雙士,萬里騰驤過兩驂。省識命名應取義,游觀勝地助高談。

7.羅佛仙莊(距縣城東北二十五里。光緒元年,周大令購茶教民種植。其味清香,倍於他處,惜未能推廣焉)

羅佛佳名自昔傳,當年曾否遇神仙?龍團款客香如許,雀舌留人嗜豈偏?

牧返春云常戴笠,樵歸夕照每隨肩。偶來勝境徘徊久,得否金剛誦百篇?

老佛山, 又名羅佛山, 此山是屏東縣恆春鎮、滿州鄉, 以及恆春半島的最高峰, 羅佛仙莊便是指此山,其南側有七孔瀑布。

恆春-a7.jpg   

8海口文峰(縣西四十里,臨城)

情移海口興尤添,浪擁奇峰玉筍尖;放眼危巔疑漢插,縱觀絕頂似天黏。

直衝島嶼形偏秀,倒影波瀾景倍妍。料想文風應丕振,名題雁塔韻同拈。

這個地點就存在有爭議,有説是車城鄉的海口,又有說是里龍山。

恆春-a8.jpg   

[恆春新八景]

從過去的恆春民謠卻發現,許多歌誦恆春半島歌詞,八景又是另種版本,有墾丁鵝鑾鼻、車城四重溪、牡丹石門隘口、車城海口、龜山、小尖山大哥洞、獅子鄉獅頭山小姐墓、墾丁奇石公園(佳樂水)、南岬貓鼻頭等等,屬於更貼近民眾生活的版本。另有新八景版本如下:

四重溪溫泉,赤牛嶺,猴洞山孔子廟,貓鼻頭,鵝鑾鼻,龍鑾潭,石門古戰場,墾丁公園森林遊樂區。

 

參考網頁:

http://hsulolo.pixnet.net/blog/post/87431684琅嶠八景景點介紹

http://blog.xuite.net/jjlu07/mount/102107754 恆春八景相片

http://www.guoxue123.com/tw/02/075/019.htm 恆春八景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