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生涯中,先後接觸過各種電子產品,當然也就會看過許多不同形態的電路。我一直最有興趣的是無線通訊以及測試儀錶兩種不同形態的電路,前者是在調整檢驗與特性測試上很有技術挑戰性,後者則是在電路以及元件的變化極大,很有增加見識的感覺。以前如果這家工廠有較為新奇特殊的儀錶,我一定會要求借來使用,至少也要把儀器說明書拿來重點影印或閱讀。但是我對於購買高級測試儀錶反而興趣不大,如果工程師申購使用機率不大的貴重儀錶,經常會被我斥責退件,花大錢買來展示有意義嗎?往往我會把一些公司多年庫存不用的儀錶,整理出來檢修使用,雖然會被多年累積的灰塵弄到全身,不過把一台老舊的儀器能恢復功能,成就感說實在的就如同解決了一個電路問題。對了,沒有人知道以前我還曾經擔任過飛巨集電子儀器工廠的廠長呢,這就是我跟儀器深深結緣的開始。

 

以前在聯美電子掌管品管單位,儀器採購維護校驗也屬於本單位的職責,因而與臺灣儀器製造廠商來往密切。那個時候臺灣儀器廠商的能力,也只限於交直流電源方面的製作。記得受邀去飛宏公司參觀時,還真的讓我嚇了一大跳,所謂廠房是一間在臺北市住宅區的公寓,幾個技術員在地上或坐或蹲,旁邊一堆散裝機殼,端子,電路板等零件,每個人負責自己裝配一台機器,人員經常要走來走去,找尋適用的工具或螺絲。難怪每次訂貨都得兩個星期以上,還不能保證交貨,而且經常發生品質問題。飛宏老闆林中民自己也對於這種電器行方式作業很不以為然,希望我能以電視廠的作業模式幫他徹底改善。此外他已經在三重工業區裏,租下了一層標準廠房,還配置了一條近三十米的皮帶流水線,就這樣我成為了應該是臺灣第一家以生產流線組裝方式的儀錶廠廠長。雖然這只不過是電源類小儀錶的生產,但是在後期交換電源模組產品的大量市場需求,也就因為有這種流線模式的經驗,使得公司的成長加速。

 

這次應該算是我真正以過去工廠的成長經驗,運用在一個新廠的整體作業上,不同於以前只是一個責任單位的狹窄面管理。剛接手我就向倉庫索取了一份現有產品的庫存表,以及這兩年來的所有產品出貨紀錄。目的除了要對於所有銷售產品的型號規格予以瞭解之外,也可以根據出貨紀錄瞭解市場的需求變化,一則用以選定數量適合排線量產的機型,二則用以預估每季需求的現貨供應及特殊零件的事前採購安排,三則可以借此將產品機型減少且規格標準化。當然可以預估一些老員工對於流線作業的排斥,認為儀錶只能由技術老手組裝才能確保品質,問題是這些老手的工作效率會隨情緒變化,產品交期根本難以把握,尤其有退修品返廠必須優先處理時。

 

當然流線作業的配合措施需要很多,每個作業站的作業規範,完整的材料清單及標準編號,工具物料準備及人員教育等等。我堅持流線上的組裝都使用非技術人員,而將原有的技術人員分配到,流線產品的功能檢驗工作,退修品的售後服務,以及一些技術資料文檔的建立。以現在的眼光回看三十幾年前的努力,覺得也不過如此稀鬆平凡,應該還可以有更好的表現,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成長吧。換句話也可以說當年儀錶的銷售利潤超高,因為很多高價零件都是取自高雄港的拆船裝備,像是直流電源供應器裏面的大功率管2N3055,當時新品價格60元台幣還買不到,拆船品每個幾乎10元不到。暴利的電子儀錶業缺乏生存競爭壓力,就不會尋求經營理念的進階了。

 

另外我覺得在儀錶工廠工作過後,似乎對於儀錶比較親近而無畏懼之心。只要工廠儀錶出現問題,就勇於拆殼修理,即使沒有電路圖也敢下手,也幾乎都能很是奇跡的完成任務。在一些產品的必要測試制具方面,也時常可以經由儀錶製作的經驗,以較低費用的做法去達成目的,這些都算是意外的收穫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