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基隆市北寧路446巷101號 網頁:http://www.nmmst.gov.tw/
參觀資訊:星期一休館//主題舘全票200老人100//海洋劇場全票120老人60//探索舘免費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基隆市北寧路446巷101號 網頁:http://www.nmmst.gov.tw/
參觀資訊:星期一休館//主題舘全票200老人100//海洋劇場全票120老人60//探索舘免費
一般觀光客駕臨這個游覽勝地,以有限的游覽時間還要配合導游的購物需求,大概就衹能參觀這裏的常展(也就是主要館務性質的展覽)---蔣公文物展示室,然後配合時間觀看每小時一次的衛兵交換儀式。而國内游客除了配合每年的梅花櫻花季節,來此賞花觀景游池休閑假日,亦或是參與自由廣場的盛大活動之外,也應該不可能再次走入這個中正聖地。
中正紀念堂的室外有兩個大水池,自由廣場左側爲光華池,右側爲雲漢池。兩池都分別有人造假山、瀑布及半圓形拱橋,景緻十分優美。池內飼養各色各樣、紋彩斑斕的錦鯉,經常可見有鷺鳥及秧雞進駐水池。多處的梅花區由十二月至二月分別有白梅,芳香果梅,及宮粉梅依序綻放。而由一月至三月盛開的各種櫻花,更是全臺灣唯一首選,除了緋寒櫻,八重櫻,河津櫻,吉野櫻之外,還有來自日本獨特的大漁櫻及修善寺寒櫻。其實如果仔細在花園各處綠地巡游,虎背生態園區,耐陰植物區,熱帶雨林區,彩葉植物區,多肉植物區等等,明顯的植物名稱標示牌,可以提供有趣的植物知性之旅。
難得中正紀念堂有這麽一個大型的特展,主要是以大型的油畫作品展示對日抗戰的過程,標題爲對日抗戰真相當然就是針對對岸在去年辦理七十周年紀念時,所持的扭曲事實居功態度表示不滿,但可惜的是在現場并未對於大陸一再强調的所謂百團大戰及太行山大捷,未予以揭露實際的戰史或其對於抗日整體的成效,難得有此對岸觀光客衆多之際,也應該給予正確的思想教育,實在令人扼腕。
多年前就曾經來此一游,對於它的八二三炮戰體驗區印象很是深刻,在小房間内聆聽震耳欲聾的炮彈聲及觀看銀幕上的劇烈爆炸畫面,帶來真有驚天動地的臨場感。這個位于西門捷運站附近的展覽館,卻是來訪的游客甚至聞名知曉的國人都不多,所有的道路指標都寫的是國軍英雄館,然後你上網谷歌一查,原來是軍方經營的旅館,而且連它的網頁都不曾介紹這個展覽館的存在。展覽館的門口面對的是貴陽街,而不是八綫車道寬敞的中華路,就更難招引人車的眼光注意。
展覽館共有三層,五間常展室及一間特展室,總面積450坪。常展室的固定主題分別爲黃埔軍校的建軍及發展,對日抗戰,戡亂及臺海戰役,國軍武器研發,國軍輕型兵器陳列室。另外除了有各種不同主體的影片放映之外,還可電腦查詢各種陸海空軍事裝備的性能及動態展示,當然更加吸引游客的是原有的八二三炮戰體驗區,及增設的有三種不同型號步槍的射擊體驗區。一般游客在星期一會發現大部分的展覽館都在休館很是掃興,然而這個國軍歷史文物館卻是衹有周日休館,正好可以彌補失誤。
去年就已經來過這裏,過了半年于雨中再次來訪,感覺改變不是太多,好像衹是多了一個可以選擇與喜歡總統合照的互動設施。展館位置在總統府的正後方,門口挂的招牌是國史館,内部幾個展覽室仍然是以總統文物爲主,而且展覽品是遠遜于總統府,唯一好處是這裏周一至周六都可參觀,不像總統府每個月衹有一天。假日帶小孩子來這裏參觀,讓他們感受總統選舉及宣誓就職的場面,因而立下長大後要做蔣總統的志願。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剝皮寮”之名始於戰後的1950年代,而“剝皮寮”的地名由來有爭議,其來源有二說,根據《臺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牲制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意即剝獸皮而得名。但根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臺灣清治時期,而臺灣日治時期實行“市區改正”將原本窄小彎曲的道路拓寬、拉直,自臺灣清領時期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除了有歷史背景之外,該街道亦為唐景崧力主臺灣民主國,1895年(清光緒21年)5月27日發起臺灣仕紳遊行的起點。
我來這裏前後參觀了兩次,現在整體已經區分爲兩部分,歷史街區與鄉土教育中心。前者缺乏文物又似乎沒有組織管理,比不上後者有市政府團隊在用心經營,而且加强了與學生兒童的互動安排,優勝劣敗可想而知.建議家長或學校多安排學生來此課外教學增長見識。
中山樓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的陽明山,是由臺灣建築師修澤蘭女士所設計,起造於1965年10月,1966年11月竣工。在總統辦理全民直選前,皆是由國民大會代表選出。該樓則是前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執行職務之所在,因此中山樓除歷經多次總統選舉,也是歷次增修中華民國憲法的場所。
中山樓所在區域是昔日臺灣日治時期的草山林間學校所在地,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的草山分館(草山觀光館)即設在目前講堂之處。興建之初,由於地基為堅石、軟泥與硫磺土混雜,建築師在設計時將每根主要立柱依地勢與地質加長、加大,使之深入至硫磺土層以下,最深可逾12公尺。為防止硫磺土對建築之侵蝕,以熱柏油澆灌柱子與柱礎,再以鋁箔油毛氈包覆,隔絕硫氣。中山樓亦是全世界迄今唯一一棟蓋於硫磺口的建物,硫磺口是日治時代的草山溫泉湧泉地,位於大會議廳之講臺正下方,早年供應附近溫泉旅館使用,為減低地熱,則以十數根圓管鑽入講臺下方,使地熱沿管線噴出。
一、郵政博物館簡介
(一)館址:台北市重慶南路2段45號2 - 6樓
現階段臺大博物館群成員館計有十處,分別為:臺大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館、物理文物廳、昆蟲標本室、臺大農業陳列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檔案展示室及醫學人文博物館等館室。
地質標本館
國立臺灣大學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由日治時期迄今已屆八十年。自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校以來,為支援研究、教學所需,校內各系所單位於學術研究領域內,廣泛蒐集各式獨特珍貴且豐富的文獻史料、標本與藏品,並設立標本/文物陳列等館室進行蒐集典藏,為本校不可忽視的珍貴寶庫及資產。2007年11月15日校慶當日,「臺大博物館群」由李嗣涔校長正式宣布敲鑼啟動。
現階段臺大博物館群成員館計有十處,分別為:臺大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館、物理文物廳、昆蟲標本室、臺大農業陳列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檔案展示室及醫學人文博物館等館室。
在東北季風下,連綿陰雨潮濕的天氣,還能到哪裏去,當然是找個展覽館逛逛,不然嘞要怎樣。位在北投公園旁的凱達格蘭文化館,裏面的佈置讓人親切且驚艷,可以感受館務人員的用心,找個時間帶領家人進去瞧瞧咯。
除了前述的5個名人紀念館之外,園區内還有嶺南美術館,歷史文物陳列館,民族學博物館,以及數位典藏展示中心等展覽館。
1. 嶺南美術館---周二至周六 1200-1700(近美大樓3樓)
以前從南港中央研究院大門前路過時,被它像是軍事設施的陣仗給嚇到,後來從網路上知道,原來游客是可以隨時進入參觀的,我這個戒嚴時期長大的腦袋真該更新了。它在網頁上已經自稱是中研院博物館園區,裏面有3個文物及藝術展覽館再加上5個名人的紀念館,這五位名人應該都曾經是中研院的院長吧。比較麻煩的是,由於開放參觀的時間各館都有差異,需小心配合以免錯過。
那就先來介紹這5個紀念館的開放時間及内部文物,至於確實位置可在園區内的標示地圖找尋。(如果開車前來則可直接在門口換證進入)
臺北賓館就是日治時期的總督官邸,就如同現在的總統府就是日治時期的總督府。這是個每個月只開放一天遊覽的景點,與它附近的總統府在同一天開放。在總統府網站查好日期後還得耐心等待,也希望不要臨時又被一些突發事件給錯過了。雖然就在228公園的旁邊,這麽多年下來我還是第一次有機會進入拜訪呢。雖然依然人潮衆多,由於參觀動綫規劃嚴謹,加上庭院寬闊不至於有壅塞之苦。而且逛完還能繼續進總統府續攤,不過記得開放時間是0800-1600要小心抓緊時間。
臺北賓館歷史---最初總督官邸都是臨時選用一些清朝遺留的官府建築,1899年開始策劃總督官邸的建設,由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下令興建。兒玉總督認為總督官邸是要顯示總督的威嚴以及威服人民,因此在設計之初便要求要盡量氣派華麗,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也贊同此想法。1901年9月26日官邸落成,最終花費高達21萬7000日幣,由於花費過大是由日本國庫直接撥款興建。由於空間不敷使用在1911年開始改建,一直到1913年3月31日改建完成為止。預算為15萬日幣,總司營繕的建築師是森山松之助。賓館也從最初的總督住宅機能轉變成接待貴賓、迎接皇室成員為主要功能,改建後最重要的一次招待便是1923年裕仁皇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來訪。
大家應該都知道臺北新公園(現在改名為228公園)内,造型特異的228紀念碑,以及在紀念碑附近的二二八紀念館。但是即使是長居臺北市的人,恐怕也不知道有另外一個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這個纔是真正國家級的紀念館,而新公園内的是臺北市的二二八紀念館。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是在2011年才成立的,它位于建國中學對面的南海路54號,以前是日治時期的教育會館,後來被美國新聞處使用(或佔用?),當然這個建築物也算是臺北市的三級古跡了。記得以前我家住在南機場國宅的時期,還經常來這裡看英文雜誌以及欣賞每周固定時間的電影放映,更深刻的印象是在電影中偶然聽到了全段共產國際歌的演奏。等到美國退出臺灣之後似乎這裡就一直封閉,直到現在搖身一變成爲國家級的二二八紀念館。三層樓的歷史建築,沒有充分的利用空間,展示品也不如臺北市的二二八紀念館較多,倒是辦公人員還真不少,又不用收取門票費用,這一點果然是像國家級的氣派。這裡三樓沒有開放,只有二樓兩側為固定的常態展示,以及一樓的右側為定期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