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俗---臺語童謠篇
[一的炒米香]
目前分類:臺灣民俗 (20)
- Oct 27 Tue 2020 22:47
台灣民俗---臺語童謠篇
- Oct 27 Tue 2020 22:42
台灣民俗---客家童謠選集
台灣民俗---客家童謠篇
(一) 月光光(有衆多的版本)
- Jul 28 Tue 2020 09:05
台灣民俗的廟會慶典---3.散樂戲曲陣頭
十二婆姐陣
「十二婆姐陣」是臺灣的神明中主司人間「生育」的「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廟衍生出來的藝陣,成員分別是:總管大娘、二官黃鷥娘、三宮方四娘、四宮柳蟬娘、五宮陸九娘、六宮宋愛娘、七宮林珠娘、八宮李枝娘、九宮楊瑞娘、十宮董仙娘、十一宮何鶯娘、十二宮彭英娘。外加「婆祖囝」及「婆姐母」及司鑼鼓的樂師:十四位成員都是由五、六十歲的老阿伯扮演。
- Jul 28 Tue 2020 09:01
台灣民俗的廟會慶典---2.清歌妙舞陣頭
鑼鼓陣
「鑼鼓陣」是一般迎神賽社或婚喪喜慶場合最常見的陣頭,所用的鑼,有大鑼(直徑約一百公分)中有鑼臍凸起,小鑼(直徑三十公分)以木槌蒙布敲擊;另外還有較小的銅鑼,臺灣民間藝人稱為「響盞」、「鈔」等。
- Jul 28 Tue 2020 08:59
台灣民俗的廟會慶典---1.鑼鼓喧天陣頭
舞獅
「舞獅」娛樂性極高,逢年過節,尤是在迎神賽會中,是不可或缺的遊藝,所以舞獅在早期即很興盛。傳統的獅陣大都由武術館組成,若是一般社團也都要聘請武師來教拳腳功夫,目的是藉以鍛鍊成員的身體。
- Jul 28 Tue 2020 08:43
台灣民俗---十二生肖本命佛的由來
最近在參訪廟宇之際,發現很多較爲新穎的廟宇,都出現了十二生肖的大小塑像。而且還把十二生肖與八位佛教神明挂鈎,然後也推出一些吊挂飾品,讓每位信徒都有自己的保護神稱爲本命佛,還能隨身繫帶以得到心靈的安慰。
根據佛教密宗典籍記載,傳說是觀世音菩薩閉關後,所派十二生肖守,護守護眾生,因立下功勞,分別賜封為十二生肖守護神。
- Jul 27 Mon 2020 22:10
台灣民俗---拜斗與點燈的意義
拜斗一般又稱之為「禮斗法會」。也就是拜請五斗星君,祈求星君消災解厄植福保泰。五斗星君就是東、南、西、北、中的五方斗宿之總名稱。「五斗星君」是道教所敬奉的五尊神祇,為世人對星宿崇拜而生的敬仰,與人的生死禍福有關,相傳「東斗星君」主掌記算、護命;「南斗星君」主掌渡人、延壽;「西斗星君」主掌記名、護身;「北斗星君」主掌解厄、延生;「中斗星君」為「圓明道姥天尊」又稱「斗母元君」主掌保命。
- Nov 14 Thu 2019 19:20
台灣戲曲界的神明及始祖---西秦王爺/田都元帥/歐來助/黃海岱/程長庚
先從戲曲音樂系統説起---南管與北管
南管與北管是台灣民間兩大音樂系統。南管音樂婉轉悠揚,其主要的樂器以以琵琶為主導搭配洞蕭、三絃及二絃輔助。演奏時,可唱可奏,搭配泉州古腔,演奏時感情豐富。曾獲康熙皇帝賜封「御前清客」的美譽。
- Dec 29 Sat 2018 16:10
臺灣民俗系列5---臺灣道教宮廟的平安符
- Oct 12 Wed 2016 19:10
臺灣宮廟奉祀的異國神明-3
21.屏東縣東港靈聖堂:三船太郎、山村敏郎、山村久美、驅逐艦
2012年12月屏東東港靈聖堂舉辦大型超度法會七天。除了準備豐盛的日式祭品外,更打造十一艘日本軍艦模型,讓日軍亡靈能搭船「返鄉探親」,全台罕見。廟方表示,法會結束後,超過八百桌的供品將贈送給地方上的弱勢團體。
- Oct 12 Wed 2016 16:30
臺灣宮廟奉祀的異國神明-2
11.嘉義縣中埔鄉開凰宮旁小廟:千葉少尉(憲兵千葉太久馬)
嘉義縣中埔鄉深坑村境「開凰宮」右側,有一座供奉「英勇護庄千葉少尉」的小廟。根據中埔鄉公所官方網站「文化古蹟:英勇護庄千葉少尉」的說法,該廟是「為了紀念日本時代,一個憲兵千葉太久馬少尉要去打土匪的故事」。該文說:「現今往三層村隧道紅水泉仔,當時那裡是一處險峻之狹路。土匪正埋伏在山洞上面,往下看的一清二楚。千葉少尉與軍隊一行人正好走到此處,忽然間彈藥四起,十四個憲兵與土匪經過一番激戰。結果犧牲掉十三個,一個人回來報告。今於嘉義縣中埔鄉深坑村境開凰宮右側建廟恭奉。」
- Oct 12 Wed 2016 15:50
臺灣宮廟奉祀的異國神明-1
用民胞物與這四個字來形容臺灣人對於宗教的寬容態度,是再適合不過了。不僅是各教派信徒之間沒有紛爭,廟門對所有人開啓歡迎。而祭祀的神明不論其位階高低,也許還是來自其他宗教教派的神祗,都有可能被安排在主殿内供奉。更有趣的是連曾經來過臺灣的外國人士,也會在死後藉由某些托夢或顯靈事跡,得以在宮廟内取得一席之地,這在國外應該是極爲罕見之事。經過網路的搜尋結果,將這些存在於臺灣宮廟的異國神明事跡介紹如下。
1.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八寶宮:荷蘭八寶公主瑪格麗特
- Nov 29 Fri 2013 22:56
台灣原住民祭典縂整理-2
21.布農族打耳祭:南投縣信義鄉/臺東縣延平鄉---國曆3月/4月
布農族人傳統居住於台灣中部地區海拔1500~3000公尺的山區,是台灣原住民的第四大部落。布農族人視狩獵和種植小米為神聖的工作,因此日常生活充滿了繁複冗長的祭典儀式和宗教禁忌;還發明自己的行事曆及原始字畫,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擁有自己文字的種族。布農族沒有頭目制度,是屬於父系氏族社會,領袖之下有部落長老會議,長老聯合主持部落事務,敬老的觀念相當深厚,大家族型態可多達40~60人共住一屋。布農族人具有非常卓越的和音感,還孕育出蜚聲國際的「八部和音」唱法。
- Nov 29 Fri 2013 22:47
台灣原住民祭典縂整理-1
1.賽夏族矮靈祭: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南庄鄉---農曆10月15日前後
相傳在古代賽夏族和矮人大隘族毗鄰而居,矮人傳授賽夏人農耕的知識,給他們種子,並且教導他們祭祀儀禮和歌舞,所以賽夏人將其視為恩人;每當有祭典節慶之時,就請矮人前來飲酒作樂。有一次豐收祭之夜,矮人調戲賽夏少女,賽夏族人憤怒之餘,於是設計將所有矮人殺死。沒想到,往後年年歉收、災害頻繁,賽夏人認為這是矮靈作祟,於是將原來的豐年祭改為「矮靈祭」,祈求矮靈不再降禍於賽夏族人。時間訂在每年農曆10月15日前後,由於祭司朱姓大宗住在「南賽夏」的苗栗縣南庄鄉,因此由南庄起祭,隔天,新竹縣五峰鄉的「北賽夏」續祭,祭期同為三天。在日據時期,改為二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每到祭典之日,外地的族人都會趕回來,以最虔敬的心來參與祭典。
- Oct 28 Mon 2013 09:15
臺灣民俗系列4---臺灣的土地公
臺灣的土地公也就是客家的伯公,正式神界名稱為福德正神,他的神界官位不高,卻是與百姓的關係最親善,也得到民家最多的供奉。土地公只是鄉村的守護神,因此在神界的位階僅高於家庭的地基主/灶君,雖然在神界的地位很低,但是所享受的供奉反而更多,除了每年兩次的春祈秋報(生日與升天之日),每個月還能有店家的兩次作牙。當然土地公所掌管的土地範圍,也有大小盛衰之分,有的是落魄到三塊石頭為家,有的是旺到住高樓大廈,還有一群神明陪祀替他辦事。
- Oct 24 Thu 2013 17:22
最早的臺灣文學---台灣竹枝詞2土番竹枝詞
- Oct 24 Thu 2013 17:21
最早的臺灣文學---台灣竹枝詞1臺海竹枝詞
台灣竹枝詞是一種文類,在傳統台灣文學當中多以風土詩的內涵呈現。形式上為七言體的韻文,內容上則以歌詠台灣的地方風光、習俗為主。目前最早的台灣竹枝詞出現於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從郁永河的竹枝詞可以了解清朝時期的臺灣地物及人文景色。
台灣的竹枝詞淵源於中國唐代劉禹錫、白居易的文人竹枝詞,元末楊維楨開西湖竹枝詞之唱和,一時之間相從者不下百家,竹枝詞遂逐漸形成歌詠地方風光、習俗的文類。清代結合時代文化特色,出現大型的連章竹枝詞、大量的詩加自註,創作客觀的筆調,使得竹枝詞原本詼諧趣味的特殊風貌,更與地方風土詩的采風觀念及方誌編纂的風氣,結下了不解之緣。台灣竹枝詞承此遺緒,在竹枝詞的發展上另外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 Oct 21 Mon 2013 23:28
臺灣民俗系列3-----舞獅(在臺灣叫做弄獅,當然是另有特色)
臺灣的迎神廟會活動少不了要有舞龍舞獅的節目,不過可能是舞龍的道具較為麻煩,而且操作人數需要較多,不容易展現個人技巧或是夥伴默契,似乎只能偶爾出現在特定的過年節日。傳統的獅陣大都由武術館組成,若是一般社團也都要聘請武師來教拳腳功夫,目的是藉以鍛煉成員的身體。你知道嗎?舞獅的種類據我所知有臺灣的北部獅,南部獅,客仔獅,以及廣東醒獅,大陸北方獅。一般而言在獅頭裝飾,獅嘴形狀,舞獅動作上都有很大差異,就看你能否內行看門道,而不只是看熱鬧了。
臺灣的獅陣大概以新竹為界分「北部獅」與「南部獅」,以及客家莊特有的「客仔獅」。外來的獅陣則有常見的廣東「醒獅」,以及較少見的大陸「北方獅」或稱北京獅。
- Oct 21 Mon 2013 23:19
臺灣民俗系列2-----佛教四大天王
前面提到門神部份,我就對於其中的四大天王很是好奇,幾乎略有規模的廟宇,需要更多更強的神明警衛來赫止妖魔,靠秦尉兩人大概撐不起場面,因而我們可以看到幾乎都是由他們天王級的四人承當。當然這四位到了不同的國家,也被迫入境隨俗的有不同的相貌,服裝,甚至個人武器配備----劍琴傘蛇都弄亂了。
- Oct 21 Mon 2013 23:05
臺灣民俗系列1-----廟宇門神的由來
現在是臺灣冬天細雨綿綿的擾人季節,沒辦法外出爬山走古道,只好到熱鬧的廟宇閒逛,也注意到了隱藏的臺灣民俗,尤其經常被廟宇門口鎮守的門神十分好奇,好像每個廟宇的門神都長得不太一樣,甚至連武器裝備也大不相同,就算自由發揮也不能太過離譜了吧。閑也閑著,就下定決心上網訪查資料,必也正名乎。
話說門神分為武門神和文門神兩種。一般廟宇的大門通常雕刻或彩繪全副披掛、手執兵器的武門神為多;常見的武門神有『神荼、鬱壘』、『秦瓊、尉遲恭』等。至於第二道門或其他房門則雕刻或彩繪文門神為多,常見的文門神有三星、五子登科、狀元及第、加官進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