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由於連續寒流來襲,原來應該在12月就需現蹤的梅花,多數均延後開花,且花苞長成稀少花況不佳。反而在2月農曆年後,重瓣的白梅,紅梅,臘梅表現良好,很值得贊賞。
最早盛開的仍然是12月的桃園復興賓館,隨後爲1月份的士林官邸,中和紫竹寺梅園,中和烘爐地,陽明山王陽明銅像及下方隱潭,士林志成公園,中正紀念堂梅園,故宮至德園。
今年烏來高砂紀念公園的梅花區土石流淹沒,三芝北星真武寶殿,淡水三空泉及臺北國父史跡館也都花況極差,不值得一游,衹能期待明年了。
2月底開始美麗的重瓣紅白梅花及臘梅陸續接棒,應該可以一直延續到3月底,與晚開的櫻花及早開的杏花同賞。今年的觀賞地除了原有的中正紀念堂宮粉梅(紅梅)及重瓣白梅,土城大墓公重瓣紅梅之外,又增加了天元宮後山的重瓣白梅及紅梅,各地均已初開可賞。其中大墓公梅園規模最大,其次爲中正紀念堂梅園,天元宮是今年初開而已。
可惜目前尚未發現有數量較多的臘梅種植,幾乎都是一兩棵而已,當然臘梅樹通常是花葉并行,且花朵較少很難以吸引人,我衹有最近在南港媽祖廟對面發現有4棵并排且花朵盛開美麗。
土城大墓公梅園的宮粉梅-----20160229
中正紀念堂宮粉梅
天元宮梅花-----20160216
南港媽祖宮的臘梅---20160222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