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觀音爲楊柳觀音, 龍頭觀音,持經觀音,圓光觀音,遊戲觀音,白衣觀音,蓮臥觀音,瀧見觀音,施藥觀音,馬郎婦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岩戶觀音,能淨觀音,阿耨觀音,阿摩提觀音,葉衣觀音,琉璃觀音,多羅尊觀音,蛤蜊觀音,六時觀音,普照觀音,魚籃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
19.能淨觀音
法像:
立於水邊岩上,雙手安置作靜寂相。
願力:
坐在岩石上沈思,法華經普門品讚美能靜觀音,擁有拯救海難的法力,使波浪平靜之意,也有滅諸眾苦的意思,是稱讚具有肅靜功德的『觀世音菩薩』。能靜之名,蓋使蒙難者遠離災難,獲得安靜之意。相當於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載之「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之觀音化身。所以能靜觀音因能救護遭難者,使得平靜安穩而得名,為海路守護神。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長者婦女身。
若以廣義解釋,巨海譬喻茫茫人海,龍魚諸鬼難則如愛欲的波濤,若失去清明理智,招來情慾摧殘,此時若能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洞悉諸法皆空,則迷惑遠離,顯現安和祥靜的避風港。能靜觀音能使遇難者平靜;「靜」也可解釋「淨」。清淨、潔淨,故又名能淨觀音
小故事二則:
1.宋徽宗崇寧年間,戶部侍郎劉達,給事中吳大人,一同出使高麗國。至群山,經四晝夜,月黑雲翳,冥濛不知所向,船長大為驚怖,遙叩普陀,口誦觀音名號,不一會,只見神光滿海,如同白晝,遠遠看見招寶山方向,遂得平安登岸。《冥祥記》亦載:「劉宋元嘉年間,顧邁,乘船自石頭城出發,途中狂風怒號,波濤洶湧,情況危急,急誦《高王觀世音真經》十餘遍,隨即奇蹟出現,不但風浪即止,而且更聞得陣陣檀香撲鼻而來,遂安然抵達目的地。」
2.《夷堅志》亦載有觀音救海難神蹟,其載如下:「宋徐熙載之母程氏,素來虔誠禮敬觀世音。紹興四年,熙載與兒子,自外地返鄉,其所乘大船突遭暴風雨襲擊,怒濤掀天,船身不穩,幾遭傾覆。於是急率眾人,齊聲持誦觀音名號。不久之後,海上漂來巨桑一株,眾人合力將其急繫於船身,船即安穩不動。翌晨視之,則船不知何時,已停泊在沙灘上。再四周搜尋,復不見巨桑蹤影。抵達家門,其母出迎,笑曰『昨夜夢見觀音菩薩,引導汝父子平然歸來,今日果然靈驗。』徐熙載父子,這才明白,原來是觀音菩薩顯化垂救。」
20.阿耨觀音
法像:
其像為立右膝坐於岩上,平靜而作觀海之狀
願力:
『阿耨觀音』,梵名為「阿耨多羅」意思是無上優異,說此尊之名,常見於各部佛經之中,如《金剛經》云:「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常生如是之心。『阿耨觀音』,具備水源女神的特質,擁有拯救海難,消除災禍的功德。『阿耨觀音』雙眼不停眺望水流去向,住在酷熱地方的印度人,正期盼救世神『阿耨觀音』,趕快降臨,印度人肯定『阿耨觀音』,是法力無邊,因無明而求明,阿耨是以整個宇宙為視野,重新整理追求明的真諦。普門品記載︰「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蓋以巨海、龍、魚於阿耨達池有因緣,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 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居士婦女身。
小故事二則:
1.依照古代印度的傳說:大雪山 之北,香醉山之南,有一大湖,流經四大靈川,有金、銀、琉璃裝飾其岸,水波清徹如鏡,惠育眾生,而後流入大海。有說這是喜馬拉雅山中的水源,結合自古以來印度崇拜河川的思想,因此有阿耨觀音之說。據〈普門品〉所載,阿耨觀音也是「救湖海水難之身」。巨海亦可指無邊生死大海,龍魚諸鬼為內心煩惱,煩惱在眾生心中興風作浪,致使眾生漂流在生死海中,不能到達涅盤彼岸。如眾生念此菩薩法號,仰仗阿耨觀音神威之力,縱使海澇波濤,也不致被諸波浪淹沒。
2.在《觀世音菩薩感應錄》中,曾舉證《法苑珠林》之記載說:「晉朝山東瑯琊縣人徐榮山,有一次到東陽營生,還鄉時,走水路,途經定山附近,船家不熟水道,誤墜海中漩渦之中。船眼看即將沉沒,汲汲可危。」徐榮山,無計可施,惟有誠心念誦觀音佛號。此時,奇蹟突然出現,像似有人,將船拉出漩渦。頓時,脫離險境,沿江而下。彼時,已近傍晚,夜幕低垂,天色昏暗,狂風暴雨,一時之間,迷失航向,而江浪兇猛,怒拍船身,幾度差點翻覆。徐榮山趕緊不斷地高聲持誦佛經。忽見山頭有火,烈焰熾盛。照徹江心,迴舟向前,安然抵達岸邊。翌日問岸上人家,昨夜山上何火,皆不知也。乃知此係觀世音菩薩,佛力護佑也。
21.阿摩提觀音
法像:
阿摩提觀音,又作、阿摩<齒來>觀音。意譯無畏觀音、寬廣觀音。即無畏觀自在菩薩。形像為三目四臂,乘白獅子座,面向左方,頭上載寶冠,以白蓮花妝飾,前二手執持鳳頭之箜篌,另左上之手掌托摩竭魚,右上之手持白色吉祥鳥,左足彎屈於獅子之頂上,右足垂下,通身發光燄,面貌慈祥。
願力:
阿摩提乃梵語,意為「全然無懼的人」或是「令人安心、平靜者」,因掌施無畏之德故名,又稱為無畏觀自在菩薩。〈普門品〉:「是觀世音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施無畏。」又因乘坐獅子,故稱獅子無畏觀音。佛教有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輪迴之說。據天台教義,六觀音指大悲觀音,大慈觀音,獅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其中獅子無畏觀世音破畜生道三障,獸王威猛,現大無畏相,菩薩則呈慈悲相。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為密宗所奉,表無畏之義。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毘沙門身。
小故事二則:
1.傳說宋末明初,流寇李全殺進河南登封縣少林寺,觀世音化身燒火的和尚,打退賊寇,少林寺僧眾就依當時菩薩所顯化的寳相,塑成金身,另闢觀音殿供養,這就是阿摩提觀音。據《阿摩提觀音》儀軌記載:「即使犯無間重罪,兩日夜精進,勤唸誦,即得見菩薩尊相。」賊寇打家劫舍,本當死罪,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此相,有救援與警告之意。
2.『阿摩提觀音』法相,是三目四臂,乘白獅,目視左膝下方,頭戴寶冠。以白蓮花嚴飾,前二手執鳳頭箜篌,左手持摩羯魚,右手持吉祥鳥,全身白色,左腳彎曲位於獅頭上,右腳下垂,著嚴整天衣瓔珞,全身火焰,面貌慈悲,向左手邊看,最明顯特徵是騎乘白獅。手持摩羯魚、吉祥鳥、以及箜篌,坐騎白獅是濕婆神,要去斬殺阿修羅之時,雪山天神送給他,摩羯魚吉祥鳥等,各種武器是眾天上之神所送,其造型,乃意謂衝鋒陷陣的勇猛者,箜篌是中國古代樂器,三十三弦之一。現在的『阿摩提觀音』,日本由勇猛的造型,改為坐在水邊的岩石上面,豎起單膝的『白衣觀世音』,也有雕刻螢幕上,三眼的法相。
http://blog.xuite.net/cocobookstory/cocobookstory/4689066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