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隸屬臺北州的基隆市内,共有12所神社,僅有基隆神社及基隆女中校内神社兩處值得游覽,另外有臺灣極少見到的末廣稻荷社神社狛狐,位在紅淡山的三角點旁,若體力許可也建議一游。(可順游寶明禪寺)
臺北州/基隆市(共12所)
基隆神社/基隆市信義區/縣社-----1912年鎮座。原名基隆金刀比羅社,原址在今中正公園忠烈祠(壽山路内),有被改造的鳥居,一對狛犬,石燈籠,及玉垣殘跡。http://theericel.blogspot.tw/2012/04/0443.html
中正公園的牌坊就算是鳥居的改造,不過似乎已完全被美化而失真了。
連續兩段漫長的階梯還真累人,忠烈祠的牌坊勉强算是第二鳥居吧。
第二段階梯旁的社區民宅前,就是貨真價實的石燈籠,可惜看不到有年代身份記載。
右方的閉嘴狛犬及旁邊的破損石圍欄(玉垣)
左方的開嘴狛犬及旁邊的破損石圍欄(玉垣)
狛犬座刻有大正八年六月的捐獻時間(1917年)
旁邊這兩對市政府後期製作的戲球小石獅實在太遜了吧,還不如旁邊的狛犬雄偉,那個紅色的球搭配起來,你説怪不怪。
這個忠烈祠正殿位置是原來神社的拜殿。
這個烈士堂位置是以前神社的主殿。
兩種不同結構的石墻,應該可區分是戰前還是戰後的吧。
這個位在左側的儲藏室位置,應該是原來神社的神樂殿。
地上僅存的一組旗杆座,就難説是何時製作的?
胡適先生手植的老樹及紀念碑。(差一點他就成爲傀儡總統,人家後期的嚴家淦就跟他不同,趕緊笑納了。)
基隆女中校内神社/基隆市信義區-----1936年鎮座,原址在今基隆女中(東信路324號)校内後山蔣公銅像附近。遺跡有基壇,參道的階梯,及石燈籠。
http://blog.udn.com/chenkwn/5143569 (照片引用)
http://blog.goo.ne.jp/jinjya_taiwan/e/d6f3eaad3165ab654345bfba5edc4553
參道階梯及下方半毀的石燈籠
蔣公銅像坐落在原有神社的基壇上,不知有何想法?
末廣稻荷社/基隆市信義區-----1899年鎮座。原址在今仁一路37巷底(狐狸廟),殘跡一對狛狐移往紅淡山三角點附近。http://blog.xuite.net/richard.tw/twblog/108266053
可能是臺灣唯一的稻荷社狛狐,它是稻荷神的使者。彌習彌佳四個字請不要自作聰明以字面解釋,上網就知道它的來歷及意義。
210公尺高的紅淡山三角點也是名列臺灣小百岳的名山,辛苦一下吧。
臺灣寺廟能保有正版山門的應該不多。
基隆名寺---寶明禪寺(1933年建立)
海南製粉基隆工場構内神社/基隆市安樂區-----1934年鎮座,原址在今安楽路1段69巷15號附近。殘跡有參道的階梯。http://blog.goo.ne.jp/jinjya_taiwan/e/b6cb2f5f142f561e0aac03f438b757b7
基隆天滿宮社/基隆市仁愛區-----1921年鎮座。原址在今銘傳國中右前方南靈宮(劉銘傳路95巷6號)現址。已無殘跡。http://blog.xuite.net/richard.tw/twblog/108266065
惠美須社/基隆市中正區-----1922年鎮座。原址在今中正路、正榮街一帶,已無殘跡。http://blog.goo.ne.jp/jinjya_taiwan/e/bc00e4cb4bc8ae196529b3773c77c3c3
鼻子頭社/基隆市中正區-----1925年鎮座。原址在今中船里鼻仔頭一帶,已無殘跡。http://blog.goo.ne.jp/jinjya_taiwan/e/6c0dbcfe46261d2b5a99b454a2e53427
仙洞弁天宮/基隆市中山區-----1911年鎮座。原址在今仙洞巖(仙洞里仁安街),原爲佛教臨濟宗基隆佈教所,已無殘跡。http://blog.goo.ne.jp/jinjya_taiwan/e/121c37d069739a4acaa392ecc131e6d5
富貴稻荷社/基隆市中正區-----1930年前鎮座。原址在今基隆富貴市場(信六路21號),已無殘跡。http://blog.goo.ne.jp/jinjya_taiwan/e/75b3633a806083656f00930be74d47ae
基隆中學校内神社/基隆市暖暖區-----1938年鎮座。原址在今基隆中學(源遠路20號)校内後山上(富建山公園),已無殘跡。
http://blog.goo.ne.jp/jinjya_taiwan/e/47cfecc059e01fae0a7e6a9d2d04d50a
臺灣電化構内稻荷社/基隆市中山區-----1938年鎮座,原址在今臺灣肥料公司基隆廠(中華路171號),已無殘跡。*金子展也書籍資料。
惠比壽社/基隆市-----原址在今中船路與中正路80巷路口西側,已無殘跡。http://theericel.blogspot.tw/p/blog-page_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