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共設施區
作品名稱: 舞春風
作者: 徐富騰2005
地點: 西寧北路28號玉泉公園/園區草坪上
説明:
以物質形態的語彙,經由探索知識的模式建構,配合兒童遊戲場之「擴延」形態建構作品。以邀約的姿態介入空間,作為公園主體的公共性「索引」,對應於公園形態的意義展呈。是另一種空間的形塑,開拓對話的擴延空間。
作品名稱: 一種接觸的美學
作者: 顏名宏2006
地點: 台北市酒泉街235號迪化污水處理廠/入口廣場正立牆面
説明:
「Anfassen=Touch」意指接觸、聯繫、接近、涉及、對待的住民美學。藝術家將傳統建築紅磚的特色,結合社區住民壓指紋參與活動,強調與社區住民的結合與期待。
作品名稱: 聽見水聲
作者: 劉國滄2006
地點: 台北市酒泉街235號迪化污水處理廠/附設休閒運動公園之服務台
説明:
藝術家以污水處理廠所在地衍生構想,將污水處理的過程與水的循環,巧妙變成藝術作品的一部分,讓民眾得以在此藝術作品中了解污水的產生、處理與回歸自然的歷程。
作品名稱: 大地重現
作者: 林龍如 、 熊宜一2006
地點: 台北市酒泉街235號迪化污水處理廠/西端天橋跨越環河北路
説明:
運用原有天橋結構,在視覺上轉化為隱喻大地延續、轉折、沉降的構成,於面對淡水河的端點豁然開朗,以喚醒潛藏於大龍峒記憶底層,曾經存在的人文步調與生活美學。
作品名稱: 途中瀑布
作者: 不詳
地點: 台北市酒泉街235號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園階梯
説明: (參見説明)
作品名稱: 藍鵲在迪化
作者: 無
地點: 台北市酒泉街235號迪化污水處理廠公園階梯
説明: (參見説明)
作品名稱: 引導一段無法到達的旅程---昨日重現
作者: 黃瑞茂 、 吳鼎武‧瓦歷斯2006
創作年代: 95
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酒泉街191號前人行道
説明:
藝術家對於大龍峒生活蹤跡與旅程軸線做深入的探討及測試,使步道系統深入大龍峒歷史、文化及生活,不管是居民或遊客,都可以對於此區有深刻的意象體會與重新定義。 酒泉花街這一段人行步道上僅有一棵行道樹,將既有狹小老舊的樹穴拆除後,配合著樹根的形狀設置不規則型的沖孔鑄鐵板,預鑄混凝土板刻印著由藝術家顏艾琳為大龍峒創作的詩文,透過此作品使行人經過或駐足於樹下就能感受到鳥鳴聲,為酒泉花街帶來些綠意、鳥語花香及人行步道開始綠化的開端。
作品名稱: 引導一段無法到達的旅程---邊緣之上
作者: 黃瑞茂 、 吳鼎武‧瓦歷斯2006
地點: 啟聰學校公車站
説明:
藝術家對於大龍峒生活蹤跡與旅程軸線做深入的探討及測試,使步道系統深入大龍峒歷史、文化及生活,不管是居民或遊客,都可以對於此區有深刻的意象體會與重新定義。 透過瓷磚的分割將原有的混凝土地坪與周邊做了一個區隔,形成一個專屬於過客或移動者的舒適等待空間。安山岩板的雕刻符號也讓鋪面的變化更活潑,同時也傳達了屬於地方的地區意象,讓候車空間將不再僅僅是候車空間,也有可能變成過客或遊客認識大龍峒地區面貌的起始點。
作品名稱: 引導一段無法到達的旅程─望見未來
作者: 黃瑞茂 、 吳鼎武‧瓦歷斯2006
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保安宮公車站
説明:
藝術家對於大龍峒生活蹤跡與旅程軸線做深入的探討及測試,使步道系統深入大龍峒歷史、文化及生活,不管是居民或遊客,都可以對於此區有深刻的意象體會與重新定義。 因北大同區特定的地理位置與飛機劃過天空的想像,故將候車站轉想為候機坪,勾勒的是一種被遺落的土地情感表現與對天空翱翔的夢想。該藝術裝置以方形鋼管彎成U型外覆不銹鋼板形體呈現,透過光影的效果投射飛機的影像,以保安宮為背景下與現存公車站共構並存,具有等候空間的功能。
作品名稱: 希望的力量
作者: 葉怡利2007
設置地點: 承德路三段287號台北數位產業園區/公園内
説明:
"承德勞動文化園區-勞工公園,是一個以職業介紹為主題的多功能園區。在設計風格上,黃色齒輪代表團結的勞工朋友,是社會結構運轉中重要的巨輪;藍色螺絲釘象徵藍領勞動者在各階層領域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堅;以藍色、紅色、橘色等各色的人偶,或坐或站或推動齒輪,象徵求職勞工及職業介紹所之間的互動依存關係。 本件作品以鋼鐵為創作材質,巧妙運用紅、橙、黃、綠、藍繽紛的色彩,抽象幾何與現成物的藝術形式,設置於勞工公園陽光草原區。期待藉由作品、陽光、草原及樹林芬多精的結合,帶動環境生命力,提供人們一個休憩與思考的空間,增添園區藝術人"。(現已變更爲台北數位產業園區)
作品名稱: 豆豆座椅
作者: 耕者有其田國際藝術有限公司2008
設置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大橋市場-環河南路與延平北路間台北大橋下
説明:
"「豆豆座椅」這件作品,取四種民間常用食穀: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為題材,作品除具備視覺雕塑造型物的裝飾性外、並可當行人或市場顧客的休憩座椅。取「豆豆」的意象,一則來自佛家既有「五榖米」的涵義,有者消災去厄、淨化心靈、為地方祈福之意;二則因為大橋頭地區本身就是台北市傳統南北貨、食糧的聚散地,具有地緣的親切性。 以石材製作的豆豆座椅既堅固又具實用性,是一件富創意的公共街道傢俱,搭配馬賽克拼貼鑲嵌的植物圖騰,形成一種可遊可坐的童趣風格。"
作品名稱: 夢想輪轉
作者: 李岳庚2009
設置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136號/揚雅立體停車場牆面壁畫及管理員室上方
説明:
本件作品「夢想輪轉」的主題,在表現追求與實現理想過程中,小小的動力將帶來大大的改變,如同小齒輪的轉動,層層轉動後,能帶動車輪轉動,最後帶動車子的前進,帶領我們到想去的地方。 以輪子的造型,象徵性的點出停車場的屬性。又如同齒輪一般的接合在一起,說明本停車場為機械塔停車場。其中一圓內部的圓形圖案是以彩色熱熔玻璃為材質,圖案內容以花草樹木為主,而隱約中有汽車的造型可辨視,意為規劃良好的停車空間,將可為社區及住宅空間提供更多的綠意空間,轉化我們的生活品質。
作品名稱: 鎮金之寶
作者: 葉怡利2001
地點: 臺灣銀行資訊大樓設置公共藝術建築物外部公共空間
説明:
針對臺灣銀行承德大樓設置公共藝術的個案,藝術家延續個人的創作風格,將一貫的創作形式主題帶入此公共藝術的設計中,設計了六件一組名為「鎮金寶之LIFE IS GOLD」的組件,做為此基地公共藝術的規劃。鎮金寶之LIFE IS GOLD 是2個白色吉祥物造型和一些似金塊造型的物件組合而成的作品,由於這是一個銀行公共藝術設置案,所以藝術家設計了許多的金塊設置在此基地上,象徵著財源滾滾的意義,而金塊上印著LIFE IS GOLD,則是意味著人生就是財富,金塊有著雙重的意義。而財富有了銀行的管理,生活更加精彩有保障,在這經濟不景氣與通貨膨脹的年代,希望能以大大小小塊的金塊來振奮人心,帶來祝福,鎮金寶之LIFE IS GOLD是件有著吉祥意義的公共藝術作品。
作品名稱: 家‧夢想的城堡
作者: 不詳
地點: A區:鄰接承德路、與勸學小徑交錯出的三角區塊。B區:鄰接勸學小徑與至聖公園間的三角區塊。C區:鄰接勸學小徑、後方則為公營住宅之活動中心。
説明:
1.作品A:《家.城堡》/A Castle-like Home 《家.城堡》像一棵大樹,樹上同時交疊著好幾個房子結構,它就如同一座高聳入雲的飛行城堡,或是公園裡讓孩子攀爬的大玩具。《家.城堡》延伸了家的感覺,家正是醞釀夢想的園地。
2.作品B:《城市的誕生》/"The Birth of a City" 「蛋」的形狀寓意了生命有其開端,其上又群聚著多個矩形塊體,因而彷彿像一座為型城市,在這座城市的中心,圈圍了一座具三進結構的傳統建築原型,呼應著大龍峒特有的歷史脈絡。
3.作品C:《牆》/"The Wall" 《牆》彷彿古老城牆遺跡,卻又能產生多重視覺層次的韻律感,透過「銜接」的機構設計,牆的彎折意味著它不再是單純的界線,這堵牆等待人們的穿越,以迎向充滿挑戰的未來。
作品名稱: 大稻埕碼頭-風華再現
作者: 不詳
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底五號水門內-内墻彩繪
説明: 無
作品名稱: 大稻埕碼頭-萬里晴空
作者: 不詳2006
地點: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底五號水門內---外墻彩繪
説明: (參見説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