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二婆姐陣

「十二婆姐陣」是臺灣的神明中主司人間「生育」的「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廟衍生出來的藝陣,成員分別是:總管大娘、二官黃鷥娘、三宮方四娘、四宮柳蟬娘、五宮陸九娘、六宮宋愛娘、七宮林珠娘、八宮李枝娘、九宮楊瑞娘、十宮董仙娘、十一宮何鶯娘、十二宮彭英娘。外加「婆祖囝」及「婆姐母」及司鑼鼓的樂師:十四位成員都是由五、六十歲的老阿伯扮演。

十二婆姐的裝扮,都是臉上戴著水黑色髮髻的面具,其中除了婆姐母身著藍色的長衫外,其餘十三人都上身著紅色花布大陶衫、下著古式長裙,右手撐著傘。遊行表演時成一路縱隊,定點表演時自由自在,隨著鑼鼓樂聲起舞,誇張地扭扭擺擺,而眾婆姐母與婆姐囝一對「媽孫仔」穿越在眾婆姐中沿途製造笑料。

民間俗信婆祖有宗教上的壓勝作用,許多老人家都把小娃兒抱上去讓婆祖摸個頭,據說這樣能使「歹育飼」的孩子,平安健康,若是「好育飼」的娃兒則能錦上添花,變得更乖巧、聰膽明。有些婦女還會把娃兒穿的衣服放到地板上讓婆姐們踩過,也有同樣的效果。

十二婆姐陣.jpg

十二婆姐陣-2.jpg   

天子門生陣

「天子門生陣」包含「太平歌陣」與「七里香陣」。

「天子門生」相傳是明朝的大官鄭元和。有關鄭元和的故事,散見民間各種劇本,最早見於明人徐霖(一說薛近哀)所撰的《繡儒記》,純粹是一個小說人物。故事主要描述落第秀才鄭元和落魄於風雪中,為丐幫弟兄所救,並得李亞仙「以繡襦擁之而歸」,後相愛結為夫婦,且在其鼓勵之下,發憤上進,終考中狀元,位晉三公,死後被皇帝追封為「天子門生」;嗣後,丐幫弟兄便以此自稱,而南部鄉間也由此發展出一種名稱就叫做「天子門生」的「太平歌」陣頭,顯然這是一個「乞食陣頭」。

其實,台灣的乞食陣頭,除了「天子門生」之外,至少還有「才子弄」、「拍手唱」、「七響陣」和「文武郎君」等數種,它們的活動領域,都是在台灣南部,「天子門生」便僅流行在台南縣市一帶,大致是曾文溪兩岸,除了台南市十二佃有一團半職業性質的以外,其餘都在台南縣境,而且都是因應廟會而生的庄頭陣頭。

「太平歌」的樂器大致與南管相同,不過因為音樂風格比南管通俗化,樂器洞簫與笛子、月琴與琵琶並用,並有合唱的歌者十餘人;有的藝陣還加了詼諧逗趣的表演三個人物,逝著大肚皮的旦角「大食查婦」,蒼老的生角是「博局(台語音)翁」,丑角是「看命仙子」。「大食查婦」一天要吃五頓飯,外加點心。偏偏嫁了個「博局翁」遊手好閒睹博為業,樣的「翁婦(夫妻)」組合,想也知道天天有得吵,偏偏冒出個打岔的「看命仙子」想招攬個看相的生意......,於是一場短短的鬧劇,使得觀眾捧腹大笑。

「七里香」音樂也是管絃樂 有笛、二絃、椰胡、月琴、引磬及澎筒(漁鼓)。表演唱曲更為通俗化,並以三個絲普別扮演生、旦、丑三種腳色,並表演「打七響」,十多位樂工邊彈邊唱,另外還有十多位合唱的歌者。七里香的唱曲非常豐富,內容悉為傳統戲曲的濃縮,如陳三五娘、三伯英台等。

天子門生陣.jpg

太平歌陣.jpg   

鳳獅

「舞龍」、「舞獅」是人人耳熟能詳的藝陣,但是「舞鳳」就較少見到,而三者合一的「龍鳳獅陣」更是難得一見了。

「龍鳳獅陣」是臺灣獅陣的一種,它是龍由龍、鳳及獅三種舞組合成的藝陣,這種三合一的藝陣,早期在臺灣本就不多見,如今社會日趨工業化之後,祇剩北港鎮的「笨港德義堂」龍鳳獅一團而已,該館以傳授武藝及龍鳳獅陣舞技,不過如今人材凋零祗能演出文陣(龍鳳獅陣)了。

龍鳳獅陣的表演由兩人分別扮演「龍」與「鳳」,前者兩手分持「金印」及「龍珠」,「鳳」因兩手必需鼓動雙翼,不持任何器物。龍鳳表演要有「龍飛鳳舞」的美感,所以大都由老藝人扮演。

舞獅以「勇猛靈活」為主,則由青壯一輩操演,「獅」有三頭、分金獅、銀獅及綠獅,另有一人手持「寶珠」逗弄獅子,算是獅俑,這獅俑也與眾不同,是位身手矯健的年輕人,不戴「頭面」手持一顆寶珠把三頭獅子耍得團團轉,偶爾也露一手空中彈跳翻滾特技,演來熱鬧非凡。

德義堂武藝早期以習硬拳「太相拳」為主,故奉宋太祖為祖師爺,每一次出陣都要請出巨碩的祖師爺神像押陣,神像壯嚴威武不同凡響,伴奏的樂器除了一般獅陣的配備鑼、鈸及鼓外,又加上了噯仔(小嗩吶),樂聲且有一種高亢明亮的風格,這也是德義堂的特色。

龍鳳獅陣.jpg   

麒麟獅象陣

「麒麟獅象陣」是臺灣獨一無二的藝陣,麒麟是兩頭巨型紙與布複合糊成的動物,每頭由兩人撐弄,由一人持著長桿頂著金珠引懊,並有戴著「頭面」的笑佛及一對打扮詼諧的老公、老婆,在鑼鼓樂聲中表演。

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藝陣,兩頭「麒麟」,一個類似舞龍陣裡龍珠的「金珠」,帶著頭面的「笑佛」與舞獅的獅俑相似。一對逗的老公老婆;這是綜合了舞龍舞獅以及民間小戲角色。最早「麒麟獅象陣」的形態,是包含了「麒(公的)「麟(母的)」及獅、象等四種動物,由於陣容龐大,才把它縮編成剩一對麒麟。

麒麟獅象陣全台灣祇有新竹縣新埔鎮四座里一這個純樸的客家庄保有著「糊紙」的手工藝,所以能以布、紙糊成這一對色彩斑斕巨碩的「麒麟」充為表演的道具。

表演成員以四座社區居民為主,他們先人來自廣東,把藝陣原封不動的移過來,客家人對先人的傳統向極重視維護保存,縮編了又加上小戲,想必是在故里就是這個樣子。由於兩頭「麒麟」體徵巨碩,行動非常遲緩,表演動作變化極為有限,所以才穿插小戲表演,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民俗藝陣。

麒麟獅象陣-1.jpg   

水族陣

「水族陣」顧名思義是以裝扮水族–魚、蝦、蟹、貝一類動物為主的藝陣,既與河海有關,當然少不得有龍龜在內。

這些水族由於體積不都由青少年裝扮,像龜、蝦、鯉魚都祇是象徵性把道具揹在背上,但是龍及蛤蚌則較為巨碩,與蚌相爭的也都很具象化,是因為表演「鷸蚌相爭」是重頭戲的綠故。「水族陣」可大可小,大者七八種水族都有兩三人扮演,小者大都祗有鷸、蚌及漁夫三人,表演「戰國策」書裡趙燕爭戰的典故亦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

大規模的水族藝陣較為少見,大概祇有南部才有,把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演得很生動,載歌載舞之餘,還真的有漁翁把網一拋,牢牢地網住了鷸蚌,娛樂之外還帶點啟示,象徵性的故事具體化了,是寓教於樂的典型。

水族陣.jpg   

跑旱船

「跑旱船」常與水族陣聯合演出,事實上「跑旱船」本是獨立發展而成;它也稱為「划旱船」、「採蓮船」。旱船以竹木架為框,再以彩布蒙上,船就由「坐在」船上的的船姑娘撐演,船邊另外有一位艄公、手持木漿作划船狀,配合鑼鼓樂聲兩人邊唱邊舞。

與「跑旱船」常搭配的藝陣最常見的是水族陣,兩者相輔相成,倒是熱鬧非凡,不過布馬陣也有搭配跑旱船的,如宜蘭的林榮春布馬陣就加了彩船,還唱著歌仔,此外,桃竹苗客家庄的布馬陣也有加上跑旱船表演,唱的則是客家山歌。

跑旱船.jpg   

公鞅婆

「公鞅婆」的「鞅」是臺語音唸如央,是「揹負」的意思(「廣雅釋名:鞅,負也」)。既是公鞅婆即為兩個角色,卻是由一個演員唱獨腳戲。

最早看到這種藝陣是臺灣光復初,那時候街頭常有許多走江湖的賣樂商人,其中有一個賣「種子丸」的獨行客,就是扮演「公鞅婆」,被「揹」著的「婆」頭繫包頭巾,穿著紅花大陶衫,滿面花粉嘴唇還塗著紅胭指,揹的「公」頭面是紙糊的,戴了個破尼帽,一襲大陶衫兩隻袖子朝後面做成環抱揹人狀,「婆」的腳往後蹺起穿著三寸金蓮,當然它是道具。

沒有配樂,祇是「婆」自說自答,記憶最深刻的是「公」揹著「婆」在場中來回走了幾次,「公」就跑不動了,於是「婆」就用扇柄敲敲「公」的頭說:「哎呀!才走幾步裝跑不動了,看你身體虛弱,該吃『種子丸』啦!」–「種子丸」是補腎藥,當年的小孩子沒有這麼早熟,不知是賣藥人的雙關語,現在就懂了。

也不知什麼時候起「公靶婆」變成了藝陣,還自成一個「陣」雜在其他藝陣中表演,沒有樂器聲,純以動作及口白取勝,一忽兒嬌滴滴,一忽兒又粗聲粗氣「婆」選會向「柴頭(公)」恃賴(撒嬌)呢!

公鞅婆.jpg   

七番弄

「七番弄」為鹿港特有之藝陣,由七個「番(胡)人」表演歌舞彈奏七種樂器,相傳這是漢代王昭君和番,由於王昭君到了番邦(匈奴國)時,不習慣番邦的生活加上水土不服,終日悶悶不樂,匈奴王呼韓邪單于為了取稅王昭君,就到中原邀請了她的鄉親匈奴國去,一面與她閒話家常解悶,也表演歌舞同樂。其中有一項是由七個懂得弄樂器的胡人騎在馬上表演歌舞。傳到閩南之後,胡人原先操作的樂器都改為南管樂器,原是騎在馬上表演,也改以木為架,由人掮扛,表演者在架上表演。

以上祇是傳說,不過與車鼓弄的「肩頭坪」、「車鼓馬」表演相似,兩者誰影響了誰就很難查考,大約在清同台末年,鹿港的玄天上帝廟集英宮回故里閩南去進香,看了這項表演,就把它的演技藝及樂舞譜引進臺灣來,成了鹿港特有的藝陣。

表演的「七番」身著「番邦」的服飾與傳統中原古裝不同,祇是當年番邦的服飾是否如此,想必已經有了變貌,操作的樂器以南管的噯仔(小嗩吶)為主奏,其他有小鑼、四寶、響盞、鈴鼓、扁鼓、拍板等,表演的「舞台」雖不大,但是有豐富的動作,不過大都以兩手為主,由於它是以人肩扛,類似早期的藝閣,所以也稱為「竹閣番」,有時候看來又似是傳統藝閣的一種。

七番弄.jpg   

文王拖車陣

文王拖車取材於「封神演義」,周文王姬昌帶領大夫散宜生和武德將軍武吉等,前往渭水禮聘姜子牙下山,親自為姜子牙拉車,走了八百八十步後,已經精疲力盡無法再走,姜子牙只好下車,向文王說:「周朝八百八十年矣!」周文王一聽精神百倍,要再請姜子牙上車,姜子牙搖搖頭說:「天機已洩,再拉無用矣!」果真,周朝立國八百八十年。周文王為了表示禮賢下士,以天子身分親自為姜太公拉車的故事,廣泛被民間藝術當作素材,又寺廟的裝飾稱為「渭水訪賢」,也有動態的戲曲。而藝陣「文王拖車陣」以浩大的排場取勝,有樂隊、儀仗,開始有執旗幟的士兵及執兵器的衛士,姜太公高坐在車上,文王拉車,還有象徵性的文武百官,可謂一路浩浩蕩蕩,在所有的藝陣中獨樹一幟甚為醒目。

這也是一種寓教於樂的藝車,亦有一點點藝閣的味道,民間藝陣本就多采多姿,也是互相影響發展,所以常常發現許多不同名稱的藝陣,有些特徵是似曾相識。

鹿港武聖宮文王拖車陣.jpg   

咬臍打獵陣

「咬臍打獵」是扮演古色古香的南曲「白兔記」–劇的片段。這是敘述劉知遠與李三娘和他們孩子「咬臍郎」的故事。

劉知遠與李三娘是一對苦命鴛鴦,由於三娘的哥哥與嫂嫂重富欺貧,藉故攆走了劉知遠,又逼三娘改嫁,三娘不肯,於是兄嫂便想盡辦方法來折磨她,白天挑水,夜間磑磨。不久三娘生下了一個男嬰,沒有人替她助產,由她自己咬斷了臍帶,所以就把孩子的名字取為「咬臍郎」。兄嫂知道她產一子,又想加害這孩子,為了防範不測,三娘託請義僕竇老把「咬臍郎」帶去給劉知遠。這時劉知遠已經官拜「九州安撫使」又娶了岳家小姐,「咬臍郎」就被留在那兒養育。

十八年後,「咬臍郎」已經長得一表人才,能文能武。有一天他心血來潮到山林中打獵,父親特派了一隊士兵護衛,打獵隊伍在山中為了追逐一隻白兔子,居然追到李三娘做苦工的磨房,「咬臍郎」不知三娘是母親,但她卻認得他是兒子,於是寫了一封血書託他帶回去給丈夫。劉知遠看了大為感動。便親自來把李三娘迎回去官邸,一家人終告團圓。

南曲的故事多半帶著傳奇性,「白兔記」的「白兔」是神仙變成,因李三娘命中該受的苦難已屆滿,所以白兔的目的在引導「咬臍郎」去見他的母親,促使一家人團圓。

鹿港忠義廟的咬臍打獵陣據傳由來已久,由三、四十名國小學生扮演兵將,手拿兵器或肩扛獵得的獵物分列兩排,「咬臍郎」騎馬在後英姿威武,是鹿港 獨特的陣頭,可惜已久未出陣。

咬臍打獵陣.jpg   

文章取自民俗思想起  http://www.boe.ylc.edu.tw/~ylc04/mu/T07/acrobatic/emperor_student.html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