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仔古道」亦稱為「尾寮崎古道」,是大溪街區與尾寮聚落(今大溪美華里)的重要通道,為一條優美的石板古道,石板古道沿河階崖修建,古道寬闊平緩,石板保存良好,入口在大溪鎮中華路121巷的巷口,沿石階而上,上端出口為「桃58線公路」,古道全長800公尺。尾寮附近的山區,林木茂盛,是昔日大溪人撿柴火的地方;而山區又盛產煤炭,當年,勤儉的大溪人都是自己上山到礦坑購買煤炭,然後再挑回家當燃料,也有專為富裕人家挑煤炭的窮人,賺取辛苦而微薄的工錢。
小角仔古道位於桃園市大溪區美山路口(桃58),小角仔是大溪李家的發跡之地,大溪知名舉人李騰芳的曾祖父李善民,於乾隆35年來到小角仔開墾,從事米穀運輸買賣,後成為大溪地區的富商,而小角仔古道即是昔日小角仔地區居民至大溪街區的聯絡山徑。古道被桃58公路取代,僅存的一小段的古樸石階路,也已改建為水泥階梯,循級而上約300公尺即可走完,終點接上小角仔農路,續行即可抵達美山路一段,
大溪街口溪生態步道就位於桃園大溪國中正門口至中華路121巷段,因為原先舊有設計無法提供生物良好的棲息環境,桃園市水務局進行「街口溪生態水岸步道工程」,護岸改建220公尺以及新設423公尺的步道,沿途綠意盎然,讓週邊民眾有個水岸綠廊休憩空間,並榮獲桃園市政府首件公共工程金品獎特優殊榮以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優等。
古道説明牌
田心仔莊煤礦開采意象
煤車及礦工意象
田心仔古道入口
古道石板道路
古道旁黃蝦花盛開
田心仔古道終點
美華路上彩色陀螺裝飾
小角仔古道入口
古道階梯石板路
小角仔古道出口
經過大溪國中後,續行街口溪水岸道路。
步道旁野菊花盛開
取水階梯可連接跳石區道路
跳石區
紅磚拱橋説明牌
翠鳥圖案
金魚圖案
拱橋形狀休閑椅
雙孔拱橋
回到古道出發點,續行至福德祠休息。
田心里福德祠
大溪國中彩繪及生態步道生物介紹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