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布農族打耳祭:南投縣信義鄉/臺東縣延平鄉---國曆3/4

布農族人傳統居住於台灣中部地區海拔15003000公尺的山區,是台灣原住民的第四大部落。布農族人視狩獵和種植小米為神聖的工作,因此日常生活充滿了繁複冗長的祭典儀式和宗教禁忌;還發明自己的行事曆及原始字畫,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擁有自己文字的種族。布農族沒有頭目制度,是屬於父系氏族社會,領袖之下有部落長老會議,長老聯合主持部落事務,敬老的觀念相當深厚,大家族型態可多達4060人共住一屋。布農族人具有非常卓越的和音感,還孕育出蜚聲國際的「八部和音」唱法。

打耳祭(malahadisa)對布農族而言,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祭典,通常是一個月前由領導者宣布舉行的日子及地點。之後,男人便去獵場打獵,準備祭典所需的鹿耳和禮肉。祭典當天,由全年打獵成績最佳者點火烤獸肉;接著熄掉全社中所有的火種,再重新點燃(象徵薪火相傳之意);然後由全聚落男子輪流射鹿耳,每人一次,而且必須射中,否則不吉。年齡小而無法自行射者,多半由父兄協助。之後分食烤好的獸肉,每人一份,不可多或少。儀式中還有難得一見的巫師祭和被譽為天籟之音的八部和聲表演。

原祭-21.jpg   

22.嬰兒祭---布農族台東延平鄉

789月的月圓時舉行的嬰兒祭,又稱嬰兒節,是為了祈祝嬰兒平安長大的祭儀。 嬰兒祭是以家庭為單位舉行的祭儀,在祭儀的這天,過去一年內的有新生嬰孩的家庭,全家人都會盛裝打扮。在向天祈禱小孩能夠漲的又高又茁壯之後,嬰孩的父母會為嬰孩掛上項鍊,期望嬰孩能夠長得像項鍊一樣耀眼、美麗,所以嬰兒祭的布農語,也就是掛項鍊的意思。接著,父親要用手指沾酒給嬰孩沾,並口誦祝福嬰孩幸福長大,不要生病,而母親則須嚼gan的樹根塗在嬰孩的頭上,以驅邪避魔。再者,舉行嬰兒祭的家庭,還會在這一天個別舉行酒宴,邀請全部落的人來享用,如果有許多的家庭舉行,族人便可一家吃過一家,不僅沾喜氣,更可順便聯絡感情。嬰兒祭除了代筆著父母對嬰孩的祝福外,也是感謝祖先對新生嬰孩的關懷,而向每個參與酒宴的族人介紹嬰孩成為部落的一份子。因此,嬰兒祭是可遇不可求的祭典,只有嬰兒誕生時才會舉行。

原祭-22.jpg   

23(小米)播種祭---布農族台東延平鄉/花蓮卓溪鄉

在播種小米之前,先舉行播種祭祭儀,以祈求所播種的小米能有好豐收…… 播種祭約在每年十一月至十二月的播種小米食節舉行。祭儀舉行的單位,有的社群是以部落為單位,遊記斯主持祭儀,有的社群是以家庭為單位,由家長主持。至於確切的舉行時間,則是依夢占的方式來決定,若是吉夢則隔日播種小米,若是凶夢則不能播種,須等到吉夢出現才能開始播種。祭儀舉行的這天,主祭者在田地上耕一小塊地後,先用茅葉行驅邪的儀式,再播下小米的種子,這時,主祭者一面揮搖手中用豬骨串成的祭器,一面則口誦祈禱豐收的祭詞。接著回到家屋,灑酒於鋤頭上以祭,全家人並聚食芋頭。最後,以吟唱祈禱小米豐收割做為結束。祈禱小米豐收歌是播種祭中最重要的祭歌,因為族人們認為唱的好壞與否,與當年小米是否豐收有關。 而整個播種祭以吟唱小米豐收歌為結束,表示播種祭的所有禁忌至此結束。

原祭-23.jpg   

24.排灣族五年祭:屏東縣達仁鄉、臺東縣來義鄉---國曆1025日,每五年一次

竹竿祭又稱五年祭,是排灣族最重要的祭典。早先為三年祭,是排灣族先祖里莫基與創世女神德蘭歌約定每三年相會一次,即「人神盟約祭」,在每一次祭祀前十天都由巫師占卜時辰,藉著燃燒小米梗的煙為橋樑,引祖神降臨與族人相會。目前僅屏東縣來義鄉古樓村和台東縣達仁鄉土板村仍保有這項祭儀。

排灣族五年祭的儀式非常繁複,早年的祭期往往持續半個月以上,近來隨著社會的脈動,祭期也逐漸縮短,台東土阪部落的五年祭為期十天,屏東古樓部落則為期五天,儀式的內容大同小異,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即前祭、刺球祭和送神儀式。

刺球祭是五年祭中的重頭戲,刺球竿依刺球者身份的尊卑,而有等級差別。從竹竿長度、表面雕飾及尖端刺針多寡,可以分辨得出來,等級高者,竹竿較長,雕飾美觀,刺針亦多。早年的刺球祭,隱含未來命運的吉凶,充滿神秘與玄機,今日的刺球活動,神秘的意味已逐漸褪去,所有參與刺球的動機,是想藉著刺球以求取福份的競賽行為。刺球比賽相當精彩有趣,當刺球被奮力拋上天際,所有刺球者莫不聚精會神凝望天空,雙手操控十幾公尺長的竹竿,忽左忽右,忽前忽後,要在數十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刺中直徑不過十公分的籐球,不僅須要高超的技巧,更要幸運之神的眷顧。每當有人刺中籐球,現場立即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若有連續刺中籐球者,更被視為有如英雄一般的崇敬,整個刺球過程氣氛熱烈,興致高昂,場面活潑、熱鬧。「六年祭」又稱為五年後祭,傳說中,五年祭回來的祖靈中有一部分最好的神靈會被留下來,直到第六年才會被送走,因此在第六年會有送靈的一連串儀式,過程和五年祭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六年祭並沒有刺球的活動。

原祭-24.jpg   

25.排灣族豐年祭:屏東縣三地門鄉---國曆8月中旬

排灣族在每年七、八月間小米收穫後舉行豐年祭,在排灣族而言,可說是一年的開始。因小米是排灣族傳統的主食,故慶祝豐收的祭典格外受到重視。傳統的豐年祭一連有五天,期間儀式繁多,屬綜合性的祭祀。祭場四周搭建許多傳統的草屋,展示傳統日常用品、器具與食物,會場中央則搭設鞦韆架。

歌舞活動是祭典的重點之一,伴隨著各項儀式進行的祭祖舞、祈福舞、豐年舞、農耕舞等,將排灣族祖先的信仰、習俗、英勇事蹟及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鮮活的表現出來。全村族人跳傳統歡慶豐年舞時,年幼的小孩跳內圈,青少年第二層的內圓圈,成人外圍的第三圈,顯示了部落團結的凝聚力,而男女青年也藉此祭典攜手共舞,互表愛意,結為良緣。

最後一天舉行運動會,有鋸木頭、射箭、摔跤等傳統競技,另外,負重競賽是豐年祭典中饒富趣味的餘興節目,與賽的排灣族男子扛負四、五百斤的小米,比比看誰走得遠,而四周圍繞的排灣族女子也趁機瞧瞧誰家男子最驍勇健壯。

原祭-25.jpg   

26.毛蟹祭---台東縣達仁鄉

每年的三到六月是東排灣族捕抓毛蟹的季節,在這之前族裡的頭目與巫師會為捕蟹人舉行一場「毛蟹祭」,先是以樹葉與小米酒灑向大地,並以母語唸誦告知祖先、神靈,即將展開捕蟹的活動,以期盼捕蟹順利、豐收。

 原祭-26.jpg  

27.阿里山鄒族戰祭(凱旋祭):嘉義縣阿里山鄉(北鄒)---國曆二月十五

鄒族人舉凡農作、狩獵、出征或工事,大都會進行祭祀活動,以祈求神靈賜福消災,順利完成任務。一年一度屬於全部落性的戰祭祭典,目前分別由達邦與特富野部落輪流舉辦祭典儀式,典禮在「庫巴」會所舉辦,過去庫巴會所是男性專屬的聚會場所,現改為祭壇之用,主要是為了感謝庇佑鄒族的神祇與祖先,並藉以訓勉年輕族人努力光耀鄒族。

祭典儀式包括迎神祭、團結祭、送神祭、路祭及家祭五個部分。儀式開始先把山豬(代替傳統敵首)抬出來,置於神樹一旁,然後眾人用刀刺入豬身,再把豬肉和豬血塗抹在樹上,接著砍除樹葉到只留下三根枝葉,籍以引導天神降臨。

接下來主祭人帶領男性高聲歡唱,進行送神儀式,並往村外移動,沿路展開路祭;一邊用刀砍下路邊象徵生命的茅草,一邊綑草代表族人生命的團結。路祭回程須到各大家族奠酒,以祭拜土地神及粟神(家祭); 各家族也都會準備好小米酒請眾人暢飲。待拜訪結束後再折回會所,開始舉行熱鬧的聯歡舞會。

原祭-27.jpg   

28.小米收穫祭 (Homeyaya)---鄒族

屬於家族性的祭儀。在每年的小米收割完後舉行,大約在七、八月左右。主要祭祀小米神,感謝牠對農作的照顧,並藉著祭典強化家族的凝聚力。以小米祭屋為主要祭祀場所,每一個家族的成員都必須回來,再藉著聯合家族之間的互訪達到聯誼的情感交流。是鄒族最重要的祭典,也是鄒族人的過年。在小米收穫祭結束後,各家長老齊聚頭目家的小米祭屋開會決定今年是否舉行凱旋祭,是當天最重要的會議。達邦社的小米收穫祭為二天,特富野社則集中於一天舉行。  

原祭-28.jpg   

29.小米播種祭 (Miapo) ---鄒族

通常在聖誕節後至元旦期間舉行,藉著小米的播種儀式祈求今年的小米豐收。鄒族的生活祭儀中,排在一年之使的是播種祭,也就是說鄒族人以播種小米的祭儀來迎接一年的到來。鄒族人以農獵為生,夏季農耕,冬季狩獵,而一年之初,便是農耕活動的開始,在開始耕作之前,必須先舉行播種儀式,求得栗女神與土地神的佑助。因為族人認為若無祂們的佑助,未來一年會無所獲,甚至會災禍連連。 負責播種儀式的人須禁食蒜、蔥等禁忌食物,以表潔身。並且須由長老前往預備播種的耕作地做儀式,並在該地過夜,藉著托夢的內容,決定是否在此播種。祭儀當天,參加祭典者須穿著傳統服飾,先從祭屋內取出小米後,再前往耕作地播種。在播種後,為求風調雨順,須由祭司進行祈雨儀式。緊接之後的是,由各家族個別舉行報戶口活動,以茅草做為人口的記號,綑綁後置於會場中央,再點燃周圍的火柱,以火苗燃燒的方向來預測未來一年的運勢。 過去的播種祭大約要六、七天才完成,後為了配合現代的生活步調,已簡化為二、三天,有些甚至已不再舉行了。為求風調雨順,在播種儀式舉行之後,須由祭司緊接著舉行祈雨儀式。 在播種之後,祭司在田地中央挖一小洞,將代表神靈所管轄的天的姑婆芋葉片平舖在上面,並在葉片上倒入水,此時,祭司手持茅草唸誦禱詞,祇佑耕作能夠順利。接著,又用茅草刺破姑婆芋葉片,讓水能夠滲入土中,代表著神靈賜下豐沛的雨水,祈求雨水滋潤大地使萬物興盛,如此,才能享用水中的固魚。因此,祭儀是以享用固魚做結束。

原祭-29.jpg   

30子安貝祭 (Miyatjgu) ---鄒族(南鄒)

高雄縣桃源鄉沙阿魯阿族特有的祭典,每二年舉行一次,已失傳多年,在西元一九九三年才恢復。傳說沙阿魯阿族的祖靈藏在子安見()裡,平時收藏在一個小壺裡,到祭典時才拿出來供奉。其原意接近祖靈祭。                        

原祭-30.jpg   

31.播種祭---邵族---農曆三月初

播種祭的原始意義是祭栗之意,後來陸稻取代栗之後,便成了祭播陸稻之意,所以祭祀的日期,為配合陸稻的生長期而改在農曆的三月初舉行,為期四天。播種祭的原始意義是祭栗之意,後來陸稻取代栗之後,便成了祭播陸稻之意,所以祭祀的日期,為配合陸稻的生長期而改在農曆的三月初舉行,為期四天。第一天,部落的所有族人都休息,飲酒作樂,但忌時豬肉與水果。且由部落中各戶帶七、八歲至十四、五歲還未吸食過煙草的孩子上山,做為象徵性的播種。上山的人,都不可吃鹽,以避免作物枯死,而且在往返的途中,亦不可攀折花木,否則會招來野獸侵害作物。在這一天同時進行的活動是架設鞦韆。每年只有在播種祭時,邵族人才會架設鞦韆,因為它象徵著作物將來能生長得既高大又茂盛,當風吹稻穗時,就像盪鞦韆不僅祈求作物豐收,也祈使身體健康,如未婚女子在播種祭時盪鞦韆,便能在婚後早生子女,若是已婚而尚未生育者,則能迅速懷孕。因此,既是祈福,又是娛樂,所以部落中,不論男女老少都會去盪一盪鞦韆。第二天,由先生媽(女祭司)主持告祖祭儀,祭祀邵族的祖靈,祈求作物能順利成長,以及族人能平安健康。第三天,族人仍休息不工作,依舊飲酒為樂。直到第四天的清晨,族人才上山播種,才是真正的播種,當播種至一半時,須由先生媽再主持一次祭祀儀式,以糯米糕做祭品,續求作物的成長極為族人祈福。至此,播種祭始告全部結束。日月村的邵族人,仍依著傳統,年年舉辦播種祭。只是,在儀式上做了調整,如祭儀時間,都定在農曆三月初一,而不再是由頭人依照陸稻生長期來決定祭儀的日期,就連盪鞦韆的儀式也中斷了近三十年,直到一九九八年才又恢復。

原祭-31.jpg   

32.拜鰻祭---邵族---農曆七月初

原是狩獵民族的邵族,因徙居日月潭而發展出漁撈文化,所以狩獵祭儀便轉化為以漁獵做供品的祭儀形式,「拜鰻祭」則可說是邵族由狩獵文化轉化為漁撈文化的見證。拜鰻祭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三舉行,每一戶都要將祖靈籃集中到祭場,同時每一戶都要將糯米作成白鰻魚造型的麻糬為祭品來祭拜祖靈,並由先生媽來主持,祈求平安團圓。結束祭儀後,所有的白鰻麻糬都切成兩半,頭部的部分由各戶人家帶回,尾部的部分則是送先生媽的謝禮。相傳早期拜鰻是由真正的鰻魚,後來才改用糯米為材料做成的白鰻魚造型麻糬。其製作方法,是先將糯米用水浸泡後,放入木製的蒸桶內蒸熟,然後倒入杵臼內樁搗,做成鰻魚狀的麻糬,頭部用龍眼籽做眼睛,並插上圓仔花。在早期,由於吃不起零食,所以拜鰻祭時,便成了小孩子打牙祭的時候了。

原祭-32.jpg   

33.豐年祭---邵族---農曆八月

在豐年祭的前一天晚上,即先由「舂石音」奏出邵族豐年祭的前奏。所謂的舂石音,係指族人圍繞著杵石,所發出音階不同的聲響,再加上一旁族人手持長短不一的竹筒擊地附和,便形成迎接新年的美妙聲響。在早期,舂石音只能由部落的婦女為之,男子是連舂石音的場地都不能踏入的,而今,已無此限制,男女族人一起持杵同舂,以傳承這項別具特色的文化風采。而過年期間,無論男女老少都要戴上用李氏和草以及鮮豔花朵編成的頭飾。在過年的第一天,除了由先生媽主持祭祀祖靈的儀式外,部落內所有的男性族人都要參加擦手臂除檅儀式。而在擦手臂儀式後,族人便舉行部落會議,推舉該年豐年祭的主祭。而豐年祭祭期的長短,與該年有無產生主祭有關,若無主祭,則歡樂整個月。不過,長達一個月之久的祭期,族人並非皆不工作,在過了月半之後,年輕族人於白天工作,夜間才繼續歌舞為樂,而老年人則是整日都在飲酒作樂。整個祭儀期間,還分別有為八歲至十二歲孩童舉行的鑿齒儀式,期間經過鑿犬齒的儀式後,孩童的學業能夠進步;而蓋祖靈屋則是先生媽的專屬工作;豐年祭進行一半,須舉行甜酒祭祖靈的儀式,並將代表邵族最高祖靈的日月盾牌,供奉在祖靈屋內。然而,不論豐年祭舉辦多久,結束的那天,從入夜開始的歌舞必須通宵達旦,也就是所有族人歡唱、飲酒,直到次日清晨…。

原祭-33.jpg   

34.海祭---撒奇萊雅族磯崎部落

東海岸部落在每年三、四月間東北季風歇息後,都會舉辦海祭,豐濱磯崎村的撒奇萊雅族海祭,祭典供桌上,除了米酒外,還拜豬頭、雞、魚等,甚至還燒金紙,飯前禱告又是基督教儀式,可說融合漢俗等多種文化。

海祭是磯崎部落的年度盛事,全磯崎村有十四艘膠筏,膠筏主人都要贊助金錢,作為海祭的經費。漁民說,雖然飛魚季還沒開始,但漁民已經開始陸續抓到飛魚了,顯示海神有保佑!

傳統的捕魚祭是以小米蔴糬、米酒及山豬肉祭神,惟現在海祭的供品已經有變化,不但仿照漢俗,以豬頭、全雞、全魚的「三牲」祭海神,包括祭司、頭目也都拿香拜拜、口念祈禱文、燒金紙,還將拜好的香插在供品上,與漢俗無二致。

有趣的是,海祭告一段落,族人聚集在一起吃飯,飯前禱告卻是依基督教習俗,禱告完一聲「阿門」,眾人才舉筷。

早期撒奇萊雅族的祭典是以小米為祭祀中心,按照小米生長時節,分為播粟祭、捕魚祭、收成祭、豐年祭與收藏祭。

原祭-34.jpg   

35.祖靈祭---太魯閣族

每年七月小米收割後,是太魯閣族祖靈祭的重要季節。屆時由頭目或長老議訂時間,當日天未亮時,全社男子均抵祭場,每人手持插有黏糕、豬肉之竹棒,是為奉獻祖靈之供品。俟祭典完畢,即須當場食用完祭品,且沿途返家時需越過火堆,而與祖靈分離。

原祭-35.jpg   

36.頭社平埔西拉雅族夜祭:臺南市大內區---農曆1014

臺南縣大內鄉頭社村之「太祖夜祭」與東山鄉東河村的「吉貝耍夜祭」,同列為境內兩大平埔祭典,是台灣平埔諸族中西拉雅族之傳統祭典,兼具原住民之豐年祭與漢人神明聖誕之特色。夜祭的對象,是西拉雅族(屬平埔族之一)的至尊神明「阿立祖」,又稱為太祖。

農曆1014日的夜祭活動,約開始於晚上七、八點,一直持續到天亮。一般分為上半夜的「拜天公」與下半夜的祭「阿立祖」。祭典開始先由乩童進行「開向」儀式,迎領眾神來到公廨(平埔族祭祀與信仰中心),為祖靈阿立祖休憩的處所。 進行「祭阿立祖」,並由「三壇」引領乩童於祭壇前生吃供品,先飲公廨內的豬血,後食公廨埕中之內臟,若有搶食現象,則表示阿立祖欣然接受獻禮。至十五日早晨,會由牽曲的少女們,到各家庭牽曲,為眾人平安祈福。

原祭-36.jpg   

37.東河平埔西拉雅族嚎海祭:臺南市東山區---農曆 9 4日~ 5

台南縣東山鄉的東河村,在荷蘭時期屬台南平原蕭壟社群的一支,村人大都有西拉雅族的血統,在每年農曆 9月初五阿立祖的生日這一天,族人都會依照傳統舉行夜祭和嚎海祭,祭拜阿立母的祖靈與當年渡海來台的祖先。曾經是台灣平原上最活躍的族群 - 平埔族,在歷經數百年來與漢民族的相互融合後,其傳統文化的面貌已逐漸模糊。「嚎海祭」,是吉貝耍部落獨有的告慰祖靈儀式,不僅是最具「原」味的平埔族祭典,也是後代西拉雅族人與祖靈相遇、尋求自我認同最珍貴的線索。

東河的嚎海祭大致分兩天舉行。九月四日晚上先舉行夜祭,主要儀式為點豬、開向、牽曲等,過程神秘而悲愴。九月初五下午二點在大公西南方的稻田中開始進行嚎海祭,村民們早已虔誠地備妥朝拜的祭品,沿著田埂擺放著。祭場中央鋪著芭蕉葉,並在上面放置一個盛滿水的水缸,缸內插有甘蔗葉數支,水缸前則放滿「阿立矸」。嚎海祭開始後,尪姨(平埔族的女巫)即行敬酒禮,手持「尪姨拐」 ,口唸禱文請神降臨,然後以剖半的檳榔「卜筶」,問諸神是否已至。再來進行牽曲儀式,由女孩們交叉牽手圍繞並歌唱。最後在女孩們逐一抓取一把青草行「採青」儀式後,一年一度的吉貝耍平埔祭典即告結束。

原祭-37.jpg   

38.高雄縣原住民聯合豐年祭:高雄市---國曆4

高雄縣茂林鄉的魯凱族 、桃源鄉的布農族 、三民鄉的鄒族,每年都會採輪流的方式 ,舉行三族的聯合豐年祭。

祭典中,魯凱族穿著華麗的服飾,進行小米祭(以石板舖地,燒熱後將小米麵糰放在上面,覆以香蕉葉,再壓上石板,三十分鐘左右,將石板及葉子拿開,看小米餅烤出來的現象作為今年農作與狩獵的卜問)和祖靈祭(象徵魯凱族勇士精神的一項祭儀,頭目並親自宰殺豬隻獻給祖靈,參與祭儀的男子聽到豬被宰殺的嘶叫聲,便衝向河邊撿拾代表敵首的大石頭,婦女則煮熟豬內臟給完成任務的勇士食用);布農族以打耳祭和狩獵祭(展演從前族人出發狩獵→山區打獵→返回部落→部落男女迎接獵人回家的歌舞歡慶場面)為主,並表演獨一無二的八部合音;鄒族舉行除草祭、拔摘祭,並有傳統的歌舞表演。三個族群舉行聯合豐年祭,各自呈現出特有的傳統文化,也蘊含了不同族群和諧相處的不凡意義。

原祭-38.jpg   

39.播粟祭(mitway---撒奇萊雅族

共舉辦7天:

第一天(palili):不工作,不吃蔬菜及魚,衹以食鹽拌飯。淨身不洗澡的祭主(Cilisinay)殺豬奉神,召集全部祭司(malapaway)舉行帕塞里儀式(pasayli)向瑪拉濤神(Malataw)祭祀祈求神明保佑部落安全幸福。

第二天(mitway):開始進入播種期,每一戶都要請一位祭司至家中祭拜祖靈(odit no mama ato ina)祈求祖先保佑豐收。

第三天(molikuhpa』):不吃蔬菜、魚和雞肉,但不限制豬肉、鹿肉等獸肉。同時準備播種。

第四、五天(misalasikuhpa』):這兩天播完種子,不論男女均須盛裝播種,可以喝水。但是不能洗澡,甚至吃飯前也不能洗手,且直接以手抓飯吃,因為撒奇萊雅人認為將土洗掉種子就不會發芽。

第六天(palunges):解除禁忌。全部落男子一起下溪捕魚。回來後進行親族團圓晚宴(malusulusu)。

第七天(mizuk):出去獵鹿,將捕到的鹿連同小米送給祭主。

 

40.豐年祭---撒奇萊雅族

慶豐收(patongi』):在收割小米前,全家人聚在一起到戶外喝酒、吃糯米飯,然後去砍山棕葉(balidas,嫩莖可以食用的野菜),用來綁在小米穗上,準備慶祝豐收。完畢後,每一戶準備糯米糕(tono』)、酒、檳榔迎接祭司,祭司會將這些食品分享給有親友剛去世的人家。

豐年祭(malaliki』):用木鼓敲擊,並在瞭望台上喊叫集合,參加豐年祭的年齡階級者要馬上到集會所集合。由頭目會交代舉行時間。預備階級者則在集會所練習跳舞。所有人都盛裝參與。第二天舉行盛宴(paklang,關於好事情的聚餐請客),全部落的人到河中捕魚,然後在家中吃糯米團,配著抓來的魚吃。

收藏祭:將收成的小米或旱稻(tipus)收藏,禁止讓小孩子看到,也禁止沒有下過田耕作的人碰觸。完成後,做糯米糕,此時,只能吃樹豆和豬肉,做好的糯米糕用來祭拜稻神。 年終時,每戶人家須將當年狩獵物全部拿出來烹煮,並和部落的人共同分享,迎接新年開始。

原祭-40.jpg   

41.巴拉瑪火神祭(Palamal---撒奇萊雅族

200671日,撒奇萊雅族在停辦火神祭128年後,在花蓮市國福部落恢復舉辦。 巴拉瑪火神祭與傳統豐年祭不同,為撒奇來雅族後人對祖先的追思祭典。  祭典中共有七道法禮,並以紅、綠、藍、白、黑五色使者祈福。

紅色使者以紅花在額頭開啟靈魂之眼,迎接火神,傳承智慧;

綠色使者以刺竹除穢,藉由刺竹拍打,去除厄運及晦氣;

藍色使者以酒解除族人心靈與智慧的鳩渴;

白色使者代表火神光照,透過點燃火把,表示祖先交付的薪傳,並為族人點燃光明的未來;

黑色使者則以炭塗黑表示隱身,讓惡靈、厄運無法靠近。

儀式中祝禱司為族人以酒沫蕉葉表示護身,而族人持火把巡禮繞圈,體驗及追緬先民落難情境。 在祈福儀式後,舉行火葬儀式燃燒火神太花棺,祈求火神的靈魂能與族人一起浴火重生。

原祭-41.jpg   

42.海祭(Sbaw tu razing---平埔噶瑪蘭族

是一種祈求豐年「部落性」的祭儀,每年在刺桐花開,田裡插好秧苗、除草後舉行。此儀式在祈求海中的靈魂保佑捕魚豐收、生命平安。

每逢春夏季節的時候,花東海岸的樟原、大峰峰、立德、新社等部落,會選擇一到數天的時間,在部落鄰近的海灘上舉行祭拜祖靈以及祭祀海洋神靈。 各部落舉行海祭的日期不一,新社部落約在三、四月飛魚季來臨之際;大峰峰、樟原部落約在七月;立德部落則在八月豐年祭之前舉行。

新社部落舉行海祭的前幾天,噶瑪蘭族青年們開始採集海邊與部落周邊的食物,保括貝類、魚類、青菜等。舉行海祭當天,年輕的漁夫必須在海祭之後,才能開始出海捕魚,並且將當天所捕獲的漁獲分享給參與海祭的族人。

海祭都選擇靠海的沙灘, 地上舖放數片香蕉葉,當祭品供席, 青年負責殺豬,並將最好的部位(豬心、豬肝、里肌肉)取出一小段當成主要祭品,並在竹筒杯上添滿糯米酒, 參祭者隨地拿起石頭, 在香蕉葉前,坐成一列,倒酒獻肉, 向祖先與海神禱告, 祈求海神能讓漁民捕魚時風平浪靜, 魚貨滿載而歸,長者將其切成小塊狀,穿進長約三十公分的細竹籤。長老們一起拿著祭品,走到靠近海浪的地方謙卑地蹲下,面對海洋將祭品一塊一塊的拋入海中,獻祭給祖靈與神靈, 當海浪席捲而來,將肉塊帶走時,代表海神正在飲食,已經接受酬祭。

樟原海祭, 祭儀用三牲(魚、雞及豬肉)和酒,女人負責三牲,但不能參加祭海儀式,由頭目或長者主持,用簡單的置物籃當供桌朝向大海,香、紙錢及鞭炮都來自漢人習俗,唯一不同的是噶瑪蘭語的禱祝詞,內容大約是感謝海神賜予豐富的漁獲,並祈求未來一年繼續保祐及賜予。海祭活動接近尾聲,下午是慶祝歌舞活動,場地在部落廣場,穿著傳統噶瑪蘭服的族人一一出現。來自各處的賓客(包含行政長官)都前來參與,歌唱、跳舞及晚宴一直從下午到晚上。

原祭-42.jpg   

參考網頁:

http://www.ktus.ttct.edu.tw/%E5%8E%9F%E5%91%B3%E5%AE%B6%E9%A3%BE/new_page_25.htm  原委會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E8F97E390107602E&type=1EE2C9E1BA3440B2D0636733C6861689   原委會

http://media.huayuworld.org/local/web/Chinese/native/list.htm 全球華人網路教育中心

http://210.241.123.26/dispPageBox/SNCP.aspx?ddsPageID=EVENT& 原住民文化園區

http://www.e089.com.tw/page/taitung/page/n1/h2.htm 飛魚祭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mar/30/today-north6.htm 海祭 

http://www.senwanture.com/religion/religion-folk%20dgi-sar%20chi%20lai%20iy%20zu.htm 國家之窗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