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中山區的花博公園,共區分爲三個園區如下:圓山園區,美術園區,新生園區。三個鄰近而分離的園區各具有不同的游覽性質,圓山園區適合辦理各種活動如燈會,花展等,且附有各種餐飲設施。而美術園區除了較多展覽館之外,也有較多的兒童游樂設施,尤其最近又增加了許多新穎的互動性設施。新生園區則是以花草樹木造景生態爲主,再加上散居整個園區的公共藝術雕塑作品。
新生園區又名中山4號公園或新生公園,規劃為歐式花園公園,主要用途與設施係作為平面式草花展示區、花圃、陽光草坪、迷宮、溫水游泳池。由於被劃為花博園區,目前公園劃為花博公園的一部分,主要做為花博林下庭園花海區、迷宮花園、怡情園使用。除了花園及雕塑之外,園區内還有不定時開放的展覽館爲天使生活館,典藏植物園,及夢想館。位置在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105號。
友愛和平雕塑
清楚的路綫標識牌
前後有兩隻巨型的毛毛蟲圖案,很是引人注目。
園區内有水生植物池
北側的古石墻造景,正好面對園區外的林家古厝,現爲林安泰古厝紀念館,可進入參觀。
玫瑰花植栽中的希望雕塑
不同路綫的步道導覽圖可評估熱量消耗
寬廣走道兩旁的花木造景
除了綠色圍籬之外還有夜間照明燈飾
怡情園内的各色玫瑰花植栽
怡情園説明牌
雕塑名家何恒雄的作品---欣欣向榮雕塑及石碑説明牌
園區内的花圃分別顯現不同的造型圖案
花海區的各種植栽在炎炎夏日略有遜色
東側入口的造景巨石
惟妙惟肖的雕塑作品---阿爸的話
雕塑作品---春天的走向
大樹綠蔭下的庭園座椅裝飾
特設的迷宮花園游戲區及市長馬英九的説明牌
休閑觀景臺上的各色彩繪陶甕
雕塑作品---悠游歲月
雕塑作品---祥和遍大地及國際獅子會捐贈説明牌
無名雕塑作品---猜想是男與女,説明牌已不見了。
雕塑作品---團結及説明牌
水利局的臺北好水圖案
夏天盛開的鳳凰花木,這裏是臺北市公園管理處推選的觀賞區。
蔣彥士題字的鶴字石碑---群立和平無爭,獨立安詳不亢。
雕塑作品---鶴群,對面可見到林安泰古厝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