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教---儒教---一貫道

道教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也是本土的宗教。主要以黃帝、老子的思想為主流,融合諸家學說,形成一尊奉「道」或「天道」的信仰。春秋時期,人們從敬拜天地神靈的多神信仰,發展至以「道」為萬物本源的思想。老子著《道德經》五千餘言,即在闡釋此一創生宇宙萬物的「道」。

戰國時代,興起黃、老之學,再而轉變為以老、莊思想為主,揉合儒、墨、名、法、陰陽諸家的道家之教。道教二字連用,首次見於《墨子》一書,卷9〈非儒下〉:「而儒者以為道教」及卷11〈耕柱〉:「先王之道教」,指涉出道教一詞,具有先王、儒者的宣道之教的涵義。

關於道教的發展,從西漢到東漢,起初是思想性的道家(philosophical Taoism)演變成宗教團體的道教(religious Taoism),這當中的關鍵,在於道教有其經典教義、奉道思想、神仙崇拜以及教團組織等外在形式。必須注意的是,在宗教的道教形成過程中,方仙道、黃老道深具影響力。方仙道是戰國時燕、齊一帶的方士,他們將神仙學說、方術及鄒衍的「陰陽五行說」結合,祈禱鬼神,追求長生不死。其次,黃老道起源於西漢講求經世治民的黃老之學。

東漢時,人們將神仙長生、鬼神祭禱、讖緯等方術雜糅在一起,視黃帝、老子為神仙,而蛻變為黃老道。由這些早期方士的活動,構成了道教的前身。倘若以時間的排序來看,我們很難區別從中國原始信仰到道教成立的分界點。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東漢末年來自民間的五斗米道、太平道,目前被學術界公認為道教教團成立的肇始,《太平經》是其代表經典,也是目前發現較早的道經。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漢時,「道教」一詞並非道教教團的專有名詞。五斗米道的經典─《老子想爾注》反對偽道教,指出:「道,教人結精成神。今世間偽伎詐稱道。」意思是說大道教人結聚精氣而成神仙,今世間有人以偽技詐稱是大道。又說:「真道藏,邪文出。世間常偽伎稱道教,皆為大偽不可用。」也就是說:真道隱藏,邪文出現。世間常見偽技假稱是道教,都是虛偽的,不可信用。

然而「什麼是道教?」此一問題有許多爭議,日本酒井忠夫、福井文雅等學者也就於公元1972年學術研討會結果撰寫論文,發表在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1983)一書,歸納道教的涵義有十三種之多。學者之中,有分道教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如日本學者福永光司提出:「狹義的道教」即具有特定教理和儀禮、教團組織的,做為中國民族宗教的道教;「廣義的道教」意味著是行古代聖王天子之道的教。

今臺灣高級中學教科書《選修歷史》,將「道教」的內容,分為三個層面:

(1)思想性的道家之教,主張修養心性、清靜無為,效法順應天地間的自然之道。

(2)組織性的教團道教,是道家之教加以宗教化、組織化,如五斗米道、太平道、上清派、靈寶派、新天師道以及全真道、淨明忠孝道等道派。

(3)大眾化的民眾道教,是流布民間的一種普及而諸教眾神並存的信仰,也有被稱為民間宗教。

唐朝天寶七年(748)詔令:「三皇以前帝王,宜於京城共置廟官。歷代帝王肇跡之處,德業可稱者,忠臣義士、孝婦烈女,所在亦置一祠宇。晉陽真人等並追贈,得道昇仙處,度道士永修香火。」這是道士供奉香火的相關記載。

就道教歷史發展而言,張道陵(34-156)於東漢順帝(126-144在位)時,在四川的鶴鳴山修道創教。奉道者須繳交五斗米,而稱為五斗米道。張道陵自言太上老君傳授他道法,任命他為「天師」,所以其道派又稱為天師道。又因太上老君所傳的道書以《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為主,宋代以後,又稱為正一道。

張道陵的教團以四川為發展重心,最初有二十四治,以應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後擴充為二十八治,以應天上有二十八宿。張道陵死後傳兒子張衡,張衡再傳其子張魯。祖孫三代在漢中建立長達三十多年政教合一的政權,奠定了早期道教教團的基礎。傳至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1897-1962),於民國四十九年(1960)到臺灣,死後,其姪張源先(1930-2008)繼承為六十四代天師。

稍晚於張道陵的張角(?-184)創立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張角起兵反抗政府,史稱「黃巾之亂」。當他失敗被殺之後,徒眾消散,但《太平經》並未消失。其內容以陰陽五行說為主要理論,記載許多修鍊的方法,分別神仙的等級,並提倡世界太平。此書的價值,除了內容為後來的道派沿用外,更重要的是對許多問題的解答,代表了未受佛教影響的早期道教看法。

東晉時,北方淪於異族的統治。寇謙之(365-448)修道於華山、嵩山,得到北魏太武帝(423-452在位)寵信,太武帝接受寇謙之建議,改年號為太平真君,並於太平真君三年(442)親至道壇受籙,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信奉道教的帝王。此後,北魏帝王即帝位時均舉行受籙儀式,使道教成為北魏的國教。歷史上稱寇謙之的教團為「新天師道」。

在東晉王朝統治下,道教也有新的發展。楊羲(330-386)宣稱故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251-334)與眾仙真下降,授他上清經、諸仙真傳記及修行方法。楊羲等奉上清經為主要經典,以魏華存為祖師,尊奉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太微天帝君、太上老君等為最高主神。歷史上稱之為上清派。此派重視存神服氣,也強調誦經、修功德。上清派對於原先天師道的符籙、齋醮和煉外丹則評價不高,對男女合氣的房中術則加以排斥。

東晉末年,葛洪的族孫葛巢甫造作一系列的道經,即《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簡稱《靈寶經》。同時,又編造出上至元始天尊,下至葛玄、鄭隱、葛洪的傳承體系。陸修靜(406-477)整理出《靈寶經目》,確定其齋戒儀軌,使信徒日益增多,史稱之為靈寶派。此派融合天師道和上清派的教義,注重符籙和齋戒儀軌,但仍保有自己的特色:勸善度人。過去道教大多注意個人的得道成仙,而靈寶派則要普度一切人。靈寶派尊奉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為最高主神,此即道教「一氣化三清」的三清。

南北朝以來,道教高道輩出。而唐代開國帝王李淵(618-626在位)父子在爭奪天下時,宣揚是老子的後代子孫,利用老子神化自己。許多道士也鼓吹李淵當受天命的預言。唐朝建國後,道教得到帝王的支持,高宗(649-683在位)命道士隸屬于宗正寺,也就是說,把道士視同皇族。

宋徽宗(1100-1126在位)崇奉道教,自稱曾夢遊天上神霄府,後冊封自己為「教主道君皇帝」,成為人君、天神、教主三位一體的皇帝,道教也隨之成為國教。北宋滅亡後,王重陽(1112-1170)在金人統治下,開創全真道。在其弟子努力弘揚之下,元代時已成為北方影響力最大的道派。而南方的正一派從三十代天師張繼先(1092-1127)起,屢受帝王重視。元帝王令掌江南道教事。在元以後,正一與全真成為道教兩大派。而除了正一道、全真道以及若干道派之外,尚還有新出道派─淨明忠孝道,崇奉東晉道士許遜(239年-374年)為祖師提倡仙道不離世間忠孝,標榜忠孝倫理價值。

而明清之後,道教則以正一道、全真道為主流。而現今當代道教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兩岸的道教因地緣關係,形成中國大陸以全真道為興盛,並以北京白雲觀為知名;另有江西龍虎山為正一道的祖庭。而臺灣目前仍以正一派為大宗,但在交通便利及與大陸交流頻繁之下,全真道的影響力逐漸增加。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文化為中心,所開展出來的哲學思想與宗教體系,其特色是富有人文主義精神。它不僅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流,隨著歷代儒生、政府的教育、施政等模式,深入到民間,而成為國家禮制與民眾倫理價值觀的準則;也以文化交流的模式傳播到東亞及世界各地,開展出儒學、儒教等範圍的文化體系。

「儒」是春秋時代從巫、史、祝、卜等古代知識分子中分化出來的,出於周朝職司教化的官制,必須熟悉夏、商、周所傳下來的詩、書、禮、樂等王官之學,成為掌握這些專門知識、協助貴族治理百姓的教化人員。隨著周朝封建制度逐漸名存實亡,儒者的知識也開始隨著沒落的卿、大夫、士等階層流傳到民間,其中的代表人物即是孔子(約公元前551-479年)。孔子首開民間講學之例,把周朝的王官之學帶入民間,經過孔子及其弟子們的傳承,形成以詩、書、禮、樂為基礎的全套禮教;傳承者即以「儒」為名,特指嫻熟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等專門技術,並以此為職業者。先秦時期開始將各種思想進行歸類,以某「家」稱之,於是儒者被劃歸於「儒家」,原本只是諸子百家之一,但從漢朝開始,卻在儒生的努力下取得朝廷的認可,甚至在漢武帝(公元前157-公元前87年)時獲得獨尊的地位。漢代的儒家藉由國家的官學教育體制與國家禮制的推展,掌握了進入仕途和文化傳播的主流權力,因而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成為治國的標準。

儒家將孔子視為開創者,尊崇孔子為聖人,以五經、四書為經典,以「君子」為人格典範,將成聖賢作為理想;為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等社會關係定出規範,以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禮、相見禮等「六禮」為社會禮制,透過飲食、衣服、事為、異別、度、量、數、制等「八政」形成生活制度;又經由國家的官學與地方的鄉學等學制而傳播到民間,形成整個國家的教化體系。其中的思想內涵也因應時代的變遷而產生種種的變化──在孔子之後,有孟子(約公元前372-289年)提出性善之說,標明民本的主張;荀子(約公元前313-238)則主張性惡,因此特別強調教育的重要性。漢代的儒學與陰陽五行之說、讖緯之學結合,武帝時董仲舒(公元前179-104)提出「天人三策」,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學在當時成為顯學。魏晉南北朝以後,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為三教,融合道家的老、莊之學後形成玄學;至唐代並正式列為官學,成為科舉考試中的科目,但安史之亂後國勢漸衰,韓愈(公元768-824年)、李翱(公元772-841年)等儒者在社會環境的劇變下,重新回到儒家經典去尋找解決之道。宋、明以後,由程顥(公元1032-1085年)、程頤(公元1033-1107年)、朱熹(公元1130-1200年)發展出理學,認為「理」是宇宙萬物的起源,主張「存天理、滅人慾」;陸九淵(公元1139-1192年)、王守仁(號陽明子,公元1472-1529年)發展出心學,提倡「心即理」之說;經由這些大儒的重新闡釋,並融入佛學、易學,試圖從心性入手,以達到經世致用的目標。朱熹更節錄《儀禮》、《禮記》等古代禮經,選取「冠」、「婚」、「喪」、「祭」諸禮,加上地方習俗編寫為《家禮》,將傳統禮學普及為民間日用禮俗之用。明代以後,因應民間教派的勃興而發展出民間儒教,也有顧炎武(公元1613-1682年)等大儒出於明亡之痛,開創出奠基於考據學的「樸學」,希望從儒學的根本徹底改革,務求經世、明達以達實用。民國以來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學者們又融合中、西哲學而開展出民國新儒學,並將傳統的儒、道、佛思想重新詮釋,試圖使傳統的中國文化得以現代化。由此可見儒家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往往因應時局而被歷代儒者重新詮解,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隨著西學東漸,民國成立之後,西式的知識及教育體系取代了傳統塾師的教育內容,儒家文化喪失了官方主流思想的地位,甚至在民國初年還有「打倒孔家店」的運動,將研習儒學視為落伍之舉。後來到了國民政府時期,又重新將孔廟的祭祀列為國家祭祀,但在國家制度中則因政府組織的改變而喪失了教化的權力,禮、樂制度也不再施行於官方的禮制裡,只能透過地方儒生以「家禮」等形式落實在民眾的生命禮俗之中;在教育體系方面更只侷限在傳統的文、哲領域中傳播,只能透過民間機構的力量繼續流傳。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的官方否定儒家思想,並發起「批孔揚秦」等運動;在臺灣則為了強調政權的正統性與連續性,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並試圖以「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方式,重新將儒家思想納入正式的教育體系中。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的國勢漸強與逐步開放,為了強調民族主義,儒家文化重新獲得教重視,並以官方之力在世界各地成立「孔子學院」;在臺灣則隨著政黨輪替及獨立意識的興起,使得儒學而越來越不受到官方系統的重視。但在民間,傳統儒家祀典所封的媽祖、關公等神明仍有崇高的地位,融合了道教、佛教的信仰也依舊為民眾所信奉;地方儒生所組成的鸞堂以新的宗教化模式重新詮釋了儒學,甚至以「儒宗神教」、「中國儒教會」之名標舉正統儒家的大旗。民間的一貫道等宗教團體則以「真儒復興」、「以儒為宗」的名號進行各種講經活動,也配合各宗教的基本信仰而將儒家思想進行了不同的解讀與詮釋,並伴隨傳教活動傳佈到海外各地。

在世界文明的脈絡中,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文化被並稱爲世界上的三大文明。從早期中華帝國的「天朝」觀出發,儒家文化便被視為「上國文明」,隨著周遭國家的朝覲制度與漢化的影響,慢慢讓各國的使臣與知識分子接觸了儒家文化,也影響了古代的韓國、日本及越南等國家,又隨著移民的文化傳播的過程進入了東南亞等地。例如儒學在西元五世紀以後傳入日本,影響了政治、法律、文學、哲學、宗教與藝術,大儒輩出,尤以江戶時代的山崎闇齋(山崎闇斎,公元1619-1682年)最為有名。他服膺朱子之學,創立垂加神道,主張神儒一體,主張以日常人倫的實踐及切實的體認為修學的根本。現今東京、栃木、岡山、佐賀、長崎、琉球沖繩等地皆設立孔廟供奉孔子及日本的知名大儒。神道教吸收中國儒家的信仰和禮儀之後,結合為祈年祭、鎮花祭、神衣祭、三枝祭、大忌祭・風神祭、月次祭、鎮火祭、道饗祭、鎮魂祭、神嘗祭、相嘗祭、新嘗祭、踐祚大嘗祭、追儺、奉幣等歲時禮儀。天理教也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不僅在教義中涵括了儒家仁愛、四海一家等精神,鼓吹夫妻應相敬如賓的家庭文化;還在各地教會的神殿中設立父母神、教祖、祖靈的神龕,龕中即以儒家文化的方式供奉神主牌。韓國從高麗王朝的光宗(公元925-975年)開始推展儒學,成立成均館、推行科舉制度;後世有大儒李滉(이황,號退溪,公元1501-1570年)為朝鮮的儒學泰斗,創立退溪學派以發展朱子之學,在日本被稱為東方朱子。至今首爾、江陵市、星州郡仍設有孔廟,不僅在五恩(天地君親師)、先賢等民俗祭祀方面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許多韓國學者也對儒學思想深入研究,還成立了「儒教學會」。當代的韓國儒學學者甚至以實現儒教的系統化、現代化、大眾化為職志,從事儒學的研究與發揚。越南的河內、延慶、順化、錦揚、邊和、高領、興安、永隆等地也設有孔廟或文廟,儒、道、佛三教融合的思想甚至影響了戰後越南的新興宗教如高臺教等等。現今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更成立了孔教會(MAKIN),其宗教活動包含了中國傳統的漢人節日的祭孔儀式,並出版各種儒家經典以及《孔子聖跡故事》、《孔教聖歌》、《禮儀手冊》、《中國文化》等書籍進行教育與傳播,在各地設有數百個分會組織。印尼的孔教徒甚至把曲阜看作「聖地」,希望一輩子至少能夠前往朝聖一次。

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具現在傳統中國的各種制度中──上自朝廷的禮儀制度、政府的組織和法律,下至學校組織、社會禮俗、家法族規、人際關係準則、個人道德修養等,皆涵括在儒家文化的教化體系中。孔子所標舉的「士君子」成為知識份子的榜樣;禮教深入民間與各地風俗合流,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準繩;甚至在明、清以後影響商業倫理,形成民間特有的「儒商」風潮,也使華人企業強調員工的道德操守甚於工作能力,重視情義甚於建立制度。儒家文化也影響了民間宗教如一貫道、慈惠堂、儒宗神教等;這些宗教往往將實踐儒家倫理思想視為一種實質的修行。

民國初年,新文化運動的新一代知識份子大多抨擊儒家思想,認為儒家傳統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甚至視儒家為一種政治意識形態,只服務傳統的專制威權,箝制個人的思想與發展,乃至有「吃人的禮教」之說,因此要「打倒孔家店」。西方學者也一度認為儒家屬於「適應現世的理性主義」,講求人與社會、宇宙間的調和適應,強調品德修養,要求穩定,卻缺乏資本主義的神動力,以致造成工商業受阻、科技發展遲滯,與現代世界並不相容。直到二十世紀中後期,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工業化發展與經濟成長現象,才證明儒家傳統與現代化並不衝突。社會學家開始認為經濟發展得力於儒家倫理,這種「中產階級儒家」與傳統官方的儒學不同;但民國86年(公元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又改變了學者對儒家倫理的正面評價,認為「亞洲價值」與重視人際裙帶關係的作風正是金融危機的成因之一。而在臺灣,隨著本土化與民主化的發展,儒家文化中強調尊卑倫理而非普遍權利觀念的部分被視為統治者奴化人民的工具,阻礙台灣民主進程,現今社會應該更強調公民教育、公民社會、普世價值、人權教育、法治教育、多元文化等。但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認為臺灣在民主化與政權轉換過程中之所以能夠相對平順,主要即在於儒家文化所發揮的影響,因此既是阻力也是助力。而現在的學界大致認同儒家文化是人類文明主要精神遺產,可以為現代化的過程提供精神動力,對於現代人安身立命、道德修養、團結精神與公民責任的培育都可提供重要的參考。

 

一貫道 

   一貫道是新興的中國民間宗教,以羅教先天派為主,並融合儒、釋、道三教教義,早期有借竅臨壇、開沙等類似於道教的扶乩等儀式。其信仰者稱為「道親」,表示「因道而親」;彼此間謙稱「後學」,稱對方為「前賢」,以表尊敬別人、願意虛心受教的態度。

   信奉明明上帝(俗稱無生老母、無極老母)是創造天地者,全名為「明明上帝 無量清虛 至尊至聖 三界十方 萬靈真宰」,簡稱「道」,以「先天母字」符號象徵,主張是「道」不是「教」。一貫道相信回歸「道」是各宗教的共同目標,「道」也可以透過各種形式顯現,故世上五大宗教儒、釋、道、耶、回其實是殊途同歸,引用了中國禪宗「一花開五葉」的「五教同源」理論。一貫道道統溯源遙尊伏羲氏、黃帝、孔子、孟子、曾子等上古聖賢及釋迦牟尼佛、漢傳佛教達摩、惠能禪師等人為其祖師。該教的宇宙觀將人類歷史分成青陽、紅陽、白陽三期,含有末劫救贖思想,相信無極老母派遣彌勒佛(轉世為祖師路中一)拯救凡間。亦祭祀濟公(轉世為祖師張天然)、南海古佛、關法律主、呂法律主、孔子、穆罕默德、耶穌等仙佛神聖。主要儀軌典籍是1930年由張天然頒訂的《暫定佛規》,提及信徒應祈禱、懺悔、茹素並修行「三寶」獲得解脫。

   該教原本僅在中國山東省流傳,民國年間,張天然將之傳布開至全中國大陸,後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銷聲匿跡。1946年傳入臺灣,戒嚴時期被指意圖推翻國民黨,為國民黨政府所忌,1987年才被允許合法立案。今日臺灣有紀錄的一貫道信徒約有80萬人。

   一貫道的名稱為其第十六代祖劉清虛取《論語》〈里仁第四〉中「吾道一以貫之」之義而名。在中華民國境內,以「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的名義登記立案。

   王覺一是一貫道實際創始者。1886年其弟子劉清虛將教名改為現名。教務後來傳給路中一(經典敘述為彌勒佛轉世),在其逝世後由妹妹路中節(即部分典籍所稱「老姑奶奶」)暫時掌理。民國19年(1930年),以濟南為傳教根據地的張光璧(又名張天然,經典敘述為濟公活佛分靈倒裝轉世,在臺灣地區占多數的「師母派」認為張與孫素貞共獲指示)飛鸞時獲最高神祇無極老母指示,領導一貫道。兩人弘法足跡遍布中國,時值日軍侵略,大量民眾遂信奉一貫道。民國年間,一貫道各地的道堂公益慈善事業做得很多,如施粥、施茶、舍藥、助葬、濟貧、救難等善舉。較有名的有「崇華堂慈善會」、「中華慈善道德會」,對慈善事業的推行績效卓著,尤其是對戰時傷患的醫療及難民救助貢獻極大,屢蒙當局的獎勵。

   日本二戰投降後,中國國民黨政府、中國共產黨政府因為政治問題,先後取締一貫道。   後來他們積極傳習儒家思想、強調孝道,並力行公益,利用各種方式進行宣傳,終於為一貫道正名。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遂由內政部出面宣布其合法化。19883月成立臺灣一貫道最高組織「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成為解嚴後首個改變非法地位、被承認為宗教的信仰集團目前台灣一貫道徒有幾百萬之眾,1996年於美國洛杉磯成立一貫道世界總會。海外的道務為戰後由於孫素貞師母及許多支線的前人、點傳師、人才經由香港避居台灣成為一貫道的大本營,許多國家的道場都由此開出。各道場主要開荒地區有韓國、日本、東南亞、南亞、澳洲、紐西蘭、美國、加拿大、中南美洲、非洲、歐洲等。許多國家也設有一貫道總會。

一貫道傳來台灣的師母派可分為十八組線,另有師兄派的正義輔導委員會(後來的天道)。

基礎組---源於中國上海基礎壇,於1946年及1947年傳入。

文化組---源於天津文化壇,於1946年傳至臺灣。

法聖組---出自南京韓順祥的忠恕壇,1938年由孫德椿傳入。

乾一組---1947年,天津乾一壇派聞道弘抵台,在台北市設堂成立此一支線。

天祥組---源自天津天祥壇,1948年,由劉懋忠等傳入。

金光組---1947年,上海金光壇莊祥欽及李孚生來台在台北設堂。

天真組---1948年,天津天真總壇的張文運來台,在台北市古亭區成立此支線。

慧光組---出自安徽六合慧光壇,1947年由張繼勤傳入在台北設堂。

浩然組---來自天津浩然壇,1948年有金寶璋牛從德陳耀菊梁華春等先後到台灣傳道。

中庸組---來自中國四川成都,分為三支線

安東組---源自安東(今丹東)教化壇,1950年由高金澄、柳人漢傳入。

寶光組---出自上海寶光壇,19351947年由陳文祥、楊永江、林夢麒、周素玲(女)、張志祺、劉長瑞、蘇秀蘭(女)等來台開辦。

明光組---出自浙江寧波明光壇,於1947年由於宗瑤及俞境長(女)傳入。

浦光組---其人員來自寶光組玉山道場,後改隸香港浦光組汪友德。

常州組---源自江蘇常州博德檀。19467年之際由匡佩華徐昌大、顧愛珩等傳入。

發一組---源於天津道場,1947年由劉振魁率先到臺傳教。該組由韓恩榮老前人(19011995)創建。埔里天元佛院為總道務中心。發一組在一貫道十八組線中是較有系統架構的宗教組織,亦是一貫道知識份子最多的一組。其下有陳鴻珍開創的發一崇德、祁玉鏞開創的發一天恩、劉振魁開創的發一靈隱、張玉台開創的發一天元四個較大的支線,及發一光耀、林廷才創辦的發一德化、發一同義、發一慈濟、發一慧圓(慧音)、發一慈法七個較小的支線,共有點傳師一千二百位,佛堂二萬餘堂分布在三十多國。

闡德組---1982年由緬甸闡道場傳入。

興毅組---出自天津興毅壇,1947年何宗好率孫正陽、王春茂、馬仲齡、張常江等人由天津至台,在台南市設立純陽壇,成立該組道場。

師兄派(正義輔導委員會)---正義輔導委員會又稱正義組,是師尊張天然歸空後不服孫慧明領導而擁立劉率真和張英譽的組線,由孫錫、徐衡甫、董玉泉、李育坤等人在杭州成立,1946年由吳信學、鄭德祥、張德福、葉遜眉、鄧明坤等人傳至台灣。當前有六支支線: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