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山,古名圓山仔(今台灣閩南語尚沿用)。位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大直間,為基隆河南岸的獨立小山丘,標高約36公尺,面積則約有數公頃。該土丘原名為「龍峒山」,其名來自此區域本來所住的平埔族分支凱達格蘭族「大浪泵社」的閩南譯音。後來因山丘平緩,被後人另取名為「圓山」且沿用至今。因該地為緊鄰台北盆地的第一處緩坡與大綠地,1897年,台灣總督府即於現址興建全台灣第一處都會公園。清末已有圓山八景之說如下:
神花朝曦、龍峒暮靄、稻埕春耕、芝山聚雨、星峰霽雪、古巢寒月、石壁絲虹、劍潭龍氣。
神花朝曦---神花無法確認地理位置,僅猜想可能代表芝蘭,即現在的士林。(古稱八芝蘭)
龍峒暮靄---應當是指大龍峒。(中山北路靠基隆河畔一帶,現在的圓山地區)
稻埕春耕---應當是指大稻埕。
芝山聚雨---現在芝山岩一帶。
星峰霽雪---七星山為北部最高峰經常被雪覆蓋。
古巢寒月---太古巢,台灣名儒陳維英所建別莊之地。位於現今「臺北市兒童育樂中心」右側山坡下,距基隆河約五十英尺處。現豎有1963年「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立「太古巢舊址」碑一座。因1906年日人在劍潭山(現圓山)築台灣神社而拆除。
石壁絲虹---在山仔腳﹝今劍潭﹞自來水蓄水的地方,昔時與台北市交界處,曾自石壁鑿開道路﹝今中山北路﹞,致使岩石突出河中。(類同士林八景的石壁漁舟)
劍潭龍氣---劍潭本指台北市基隆河流至士林與大直的轉彎處,地點約為現今台北中山新橋橋下的基隆河河段。因為基隆河此轉彎處,古時面積頗大,所以以潭命之。現在因為基隆河河道截彎取直的關係,所謂的"潭"已經消失。
圓山風景區是臺北市仙跡岩、圓山、指南等三處風景區之一,市民登山健身的熱門地點。北市大地工程處自2010年起,著手進行整體改造計畫,也選出「圓山十美」。分別是圓山飯店、藍鵲地景景觀區、林間樂活區、昆蟲之森、崗哨體驗區、繁榮台北、觀音夕照、老地方、飛羽的家及隧道體驗場等。
一美 圓山飯店:
1973 年10 月10 日, 14 層宮殿式建築物新建落成,向來是臺北市的地標之一。
二美 藍鵲地景景觀區:
利用現有三階坡地地形,創造空間特色,下平臺為藝術雕塑區;中平臺為輕食區;上平臺利用草花形塑臺灣藍鵲,地景景觀區。
三美 林間樂活區:
在鬱鬱蒼林間的木平台,可供民眾或坐或站沉思打坐,提供一處森呼吸及樂活悠閒的景緻。
四美 昆蟲之森:
位於好神及好美步道旁,林相豐富臨步道旁枯木落葉堆砌,利用環境特色營造「甲蟲的家」。
五美 崗哨體驗區:
早期圓山是軍事管制區哨點,軍事地理位置重要,兩側有廢棄崗哨及153 營舍,具軍事歷史意義,透過簡單復原,提供登山者了解圓山時代意義,形塑懷舊思古休憩空間。
六美 繁榮臺北:
可遠眺市區,如大直橋、基隆河,甚至是臺北101大樓,盡收眼底,同時也是欣賞都市夜景的絕佳地點。
七美 觀音夕照:
可遠眺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夕陽落日、洲美快及社子島,視野開闊景觀優美。
八美 老地方:
位於稜線親山步道上,是登山客中途休憩站,步道旁一長型木作涼亭,北側可觀看松山機場飛機起降,甚至可聽到飛機起降轟隆的聲音!
九美 飛羽的家:
位於通北街入口步道,停留於此,可聽五色鳥啄樹幹聲音,並觀賞臺灣藍鵲身影,非常有趣,以樹屋平台概念串連三、四株大樹,營造臺灣藍鵲、五色鳥賞鳥區。
十美 隧道體驗場:
位於圓山飯店入口處,仿圓山飯店內的戰備隧道,也結合太原五百完人及天文台遺址兩區,深具人文特色。
http://www.tcge.taipei.gov.tw/ct.asp?xItem=42933880&ctNode=28438&mp=1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