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隸屬於屏東縣,是台灣最南端的鄉鎮,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布蝴蝶蘭,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清同治年間,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沈葆楨將其改名為「恆春」。

[琅嶠八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今三百餘年前,牡丹全境尚為一片原始森林,居民則以排灣族為主,少部份為阿美族,以漁獵為生,分居於茄芝萊(Jakachiral)、新保將(Sinvaujan)、高士佛(Kuskus)、四林格(Stagl)等地,由頭目領導的部落社會。清朝治台時未明確劃定原住民行政區,日治時期正式劃分本鄉為茄芝萊、牡丹、高士佛、牡丹灣、八瑤、四林格等六社。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實行地方自治,遂改「社」為「村」,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定名為屏東縣牡丹鄉。

牡丹鄉位於屏東縣東南方,北與獅子鄉及台東縣達仁鄉為界,西與車城鄉為鄰,南連接滿洲鄉與恆春兩鄉鎮,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全鄉面積為181.8平方公里,為台灣最南端的山地原住民鄉,居民善良純樸、環境優美宜人,有恆春半島後花園的美稱。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武督(泰雅語:Ma'oto/M'utu,人或物資匯集的地方),又稱錦山,台灣泰雅族的社名,在今新竹縣關西鎮東部山區,原為泰雅族馬里闊丸(馬里光)群馬武督社地。日治時期初期為新竹州新竹郡所管轄蕃地,分為大竹坑(東山里)、竹頭(東山里)、舊馬武督(金山里)、馬武督社(錦山里北部)、六畜(錦山里南部)、赤柯山(玉山里)等六個大字,後來漢人(主要是客家人)移入,1924年併入關西庄,今日為新竹縣關西鎮東山里、玉山里、金山里、錦山里。但泰雅族原住民並未完全離開此地區,兩個族群仍然彼此雜居,客家人稱該地為「錦山」,而泰雅族仍稱「馬武督」。

狹義的馬武督地區是指金山里和錦山里,西邊的金山里,門牌地名仍稱「馬武督」(舊馬武督),而東邊的錦山里門牌地名則稱「錦山」(馬武督社),造成原住民地名與客家地名共存的特殊現象。縣道118號羅馬公路的「馬」即是指該地區。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沿革]

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閔泉惠安縣人柳櫻隨鄭成功來臺,後裔即到東石開拓。康熙年間閔泉晉江縣人吳重燕、吳允秀昆仲渡海入墾,編漁戶,累世以蚵田為活計。同年代黃懷哲工支派第十一世孫黃生、黃聖昆仲,自閔泉晉江縣東石渡海來臺移拓樸仔腳東石寮,為東石地開基祖。康熙四十年(西元1701年)閔泉晉江縣人蔡某與陳、鄭兩姓先民入墾大坵田西堡。康熙末葉(西元1712年前後)閔泉晉江縣人黃某與吳、蔡兩姓先民合墾蔦松堡鰲鼓庄。同年代又有蔡搆入斯墾土。另有福建人林、鄭、唐、楊、姚五姓先民入墾栗子崙。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歸仁昔為平埔族西拉雅新港社的墾區,舊地在現今看東里「楊厝」庄東的「舊社街」一帶;,陳、李兩姓也在現今「歸仁國小」南側聚墾,因築紅磚蓋瓦之厝而居, 故初稱「紅瓦厝」,明鄭時期將此劃屬「歸仁里」,取其「天下歸仁焉」之佳意。日治初期相沿,一九二○年地方制度改革,始以此地為「歸仁里」舊地而改稱「歸仁庄」,屬「台南州新豐郡」轄。戰後據此改稱「歸仁鄉」,民國991225日改制為歸仁區。

古歸仁十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歷史的記載,關廟區早期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舊墾地,在明鄭時期因漢人自臺江內海(今安平),溯航新港溪(今鹽水溪),及其上游許縣溪(今之許縣溪)進入新豐里,墾荒聚落稱香洋社(明鄭氏臺灣軍備圖記內之小香洋民社)。明永曆15年鄭成功來臺驅荷,在台灣實施屯田制,當時的關廟是隸屬萬年州,1718(清康熙57)台灣府台灣縣轄制,先民在此設立「山西堂」,主祀關聖帝君,廟堂一帶便俗稱為「廟街仔」,也稱為「關帝廟街」到了光緒年間又改制為台南府安平縣,清日甲午戰爭後臺灣割讓給了日本,使關廟隸屬日治時期台南縣,明治時期又改為台南廳關帝廟之廳,大正九年時則隸屬台南州新豐郡,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將此地易名為「關廟」,設「關廟庄」,劃歸台南州新豐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關廟鄉,20101225日改稱關廟區。

關廟(山城十景)如下: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門區是高雄旗山區最古老的鄉鎮,也是以往台南府城衛星城市,開發極早,古時稱為「羅漢門」內門,旗山鎮則為「羅漢門」外門,當時內門區是鄰近四鄉八鎮的文教發源地,區內到處名勝古蹟和奇觀美景。境內群峰羅列,展現出許多美麗風景。清國康熙、嘉慶等時期,就有不少文人墨客及清廷官員至此,對羅漢內門壯麗的景緻,觸景生情留下許多美麗的詩篇,其中有很多都是對內門奇景的詠歎。根據台灣全誌記載,位於內東村西南隅的青灰岩山群,有如列隊飛行的群雁,煙雨濛濛,景色朝暮不同,晴雨有異,稱為「雁門煙雨」,為台陽八景之一。 位於觀亭村北方的系列山脈,雲山千壘,層層並列,至為特殊,稱為「內門列障」,為高雄縣八景之一。

羅漢門八景(古内門八景)如下: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士林地名的演變

士林是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人之社域Pattsiran(八芝連林)地方,意思是「溫泉」。位置是指士林區北方「三角埔」到北投區「頂北投」一帶(陽明山~北投:永平、倫等、大屯、泉源、湖山等里),此地的山區一帶為溫泉湧出的地域,譯其音並因其環境森林蓊鬱,而稱「八芝蘭林」,後簡稱「芝蘭」。嘉慶8(1803)淡水廳同知胡應魁巡視蘭林街時,見當地山明水秀、慨然曰:「宛如芝蘭之室,堪稱名勝之區。」遂命頭人吳奮揚等,將「蘭林街」改名為「芝蘭街」,此可能係士林最早官方命名之由來。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入冬開始的賞楓,接著賞梅,賞櫻,再接上早春的賞杜鵑,又是臺灣各地的賞花季節了。其中最困難的是賞梅,一般只有短短的一個多月花期,要想抓到盛開的美景,可能不過一兩個星期而已。再加上全島南北溫差大,等到新聞媒體開始報導時,稍微再遲疑個幾天,就已經繁花落盡小葉初現了。畢竟梅花比不上有花梗的櫻花李花,及有花托的桃花,難以在枝上久留。

先來段笑話吧。劉家昌梅花歌曲裏的歌詞,越冷它越開花,讓大家產生誤解,以爲室外溫度較低的北部會先開花,其實還是較爲溫暖的地區會搶先開花。應該是寒冷低溫的地方,花朵比較不易成熟凋謝,所以留在樹上的花朵會比較多而已。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將台灣原住民文化與南投特色名產結合在服務區內,讓用路人充分體驗服務區的原民特色與南投農特產美食。服務區山壁上方的巨型招牌『LAMUNGAN』,根據南投縣政府之考據發現,南投服務區現行的地理位置為布農族之遺址,而且還有一個美麗又動聽的名字-『LAMUNGAN』,源自於布農族語,意謂「啞口」,即是以這裡的地理景觀取名而成,讓用路人來到南投服務區都可以感受到這裡的歷史與文化。

南投服務區十景如下:(這是我命名的,參考就好可別給當真了。)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