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此地的原來名稱「漳和」的台語音與「中和」近似,所以命名此地為「中和」;另一種說法是指,「中和」這個地名是從此地境內的「中坑」、「漳和」兩個聚落名稱中各取一個字而成的。中和因開發甚早,其風景優美,在台北地區自古就頗具盛名,再加上人文發達,故早有「中和八景」之稱。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鍾瑄、陳夢林《諸羅縣志》 康熙55年(1716

諸羅縣六景玉山雲淨、檨圃風清、北香秋荷、水沙浮嶼、雞籠積雪、龍目甘泉。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花蓮縣政府1949年時由當時花蓮縣志編撰委員會主任委員駱香林先生主導,著手訂定「花蓮八景」並登錄於縣志當時花蓮八景與現今可能的所在位置比對如下:(由北至南排列)

詩人蕭漢傑詠八景如下: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溪鎮古有八景之勝,因行政區調整或地理水文之變異,而有不同,其八景為︰

1.溪園聽濤-大溪公園臨大嵙崁溪,絕壁松濤與溪流清韻的雅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彰化縣位居台灣西部樞紐,早期是平埔族半線社之地,所以彰化古稱「半線」。

清朝年間,半線的行政區域遠遠超過現在的彰化縣,當時的半線包括了現今彰化、台中、南投三縣及台中市。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附錄:

高雄縣紀念建築或象徵空間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早於康熙57年(1718)李丕煜《鳳山縣志》有鳳山縣六景之說:鳳岫春雨、泮水荷香、岡山樹色、瑯嶠潮聲、安平晚渡、鯤身曉霞。

以後乾隆5年(1740)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新增台灣鳳山縣八景。分別是:「鳳岫春雨」、「瑯嶠潮聲」、「淡溪秋月」、「球嶼曉霞」、「岡山樹邑」、「泮水荷香」、「翠屏夕照」、「丹渡晴帆」。(其中安平晚渡及鯤身曉霞並未消失,是給新設的臺灣縣治給奪走納入了臺灣縣八景)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現在臺灣到處都可以見到成群的白鷺絲鳥,無論是鄉村的田野之間,或是城市的河流溝渠之內。在農夫用耕耘機翻土之時,這些鳥兒就推擠在轉動的車輪旁邊,啄食被迫出土的幼蟲,毫不畏懼會被耕耘機誤傷到。當然對於一些網友而言,這是很普通的事。

至於在河流或是溪邊的釣客,也經常會發現有幾隻鷺絲就守在一旁,等候撿拾釣客們會丟棄的小魚。在基隆河岸,新店碧潭湖邊,或是二重疏洪道的人工水池,應該都能發現這些現象,有時候連體色深灰的夜鷺鳥也會來參它一腳。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巷弄典故(***目前尚存戲館巷,挑水巷,米市巷。)

細姨街不見細姨—細姨街,錯身刹那臉兒紅—摸乳巷,雙手拉起那板車—土車間,鑼鼓喧天龍門陣—戲館巷,一種鹽百種滋味—鹽館,一根扁擔挑水喝—挑水巷,一路豐收米市巷—米市巷,豬哥巷中住財神—豬哥巷,鹹菜醃漬甘苦含—鹹菜巷,大小豬熱鬧趕集—豬埔仔。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閱讀了一本關於臺灣各地老街的介紹,發現居然在新北市新莊區也有老街,記得多年以前曾在新莊化成路附近工作過,倒是不清楚老街在哪里。前幾天又都是春雨綿綿的氣候,哪兒都沒得走,就決定搭乘臺北捷運過去瞧瞧。還真是不去不知道,去了還真嚇一跳,新莊老街的名稱,現在應該已經改為較為符合現狀的廟街,古厝雖然已經很少,倒是老廟,老店,老巷弄,老樹是處處可見,很是值得一遊。一條不算很長新莊街,可以有一間二級古跡,三間三級古跡的老廟,外加周邊總共有十四間廟宇的街市,在臺灣應該算是獨一無二吧。

建議廟街步行遊覽路線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