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v 13 Tue 2018 14:14
臺北市城市公園之旅5---中山區花博公園圓山園區
- Oct 31 Wed 2018 15:40
臺北市城市公園之旅4---中山區臺北花博公園美術館區
花博公園的美術館區,除了有臺北市美術館,臺北故事館以外,另外具有較多原住民風味的設施及餐廳,還有場地寬大且較爲新穎的兒童游樂設施,這裏就很適合進行親子互動的各類游戲。
亮麗的入口招牌位在中山北路上
- Oct 31 Wed 2018 07:38
道教神明系列8---閩南地區的俗間神明(應惠靈天十二神明)
應惠靈天,是閩南地區十二尊知名鄉土神祇的通稱,包括了之前已經介紹過較爲知名的三應祖師---清水祖師,顯應祖師,及惠應祖師。
應---三應祖師:昭應祖師(清水祖師陳普足,泉州安溪、永春鄉土神)、顯應祖師(泰山祖師黃惠勝,安溪)、惠應祖師(泰湖祖師孫道源,安溪)。
- Oct 29 Mon 2018 14:58
展覽館之旅---臺北市立美術館3館内特展部分的手燈影作品
記得小時候,有一天表哥利用臺燈的燈光,以雙手在臥室墻壁上顯現出狼狗的頭部身影,讓我覺得非常有趣。這一次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内,就看到有許多顯現動物造型的手影(手燈影)圖形創作,勾起許多童年的回憶。現在的家長們應該都已經忘掉了這個,可以在小孩入睡前玩的游戲了。
手影游戲
- Oct 29 Mon 2018 14:16
展覽館之旅---臺北市立美術館2館内正在進行的特展部分
臺北市立美術館内的二樓,三樓,及地下層共有三個展區,經常會更換展品的陳列,而且多數爲具有藝術流行象徵的特質,很值得前往瞭解國内外專家們的作品及流行趨勢,當然除了讓參觀者驚艷之外,像我這種屬於外行的參觀者,即使不見得能完全瞭解,至少也會覺得此行不虛,畢竟還沒有走完的人生,總是更要多走走多看看,不是嗎?
李子勳異星系---我個人以爲是以童話的角度來欣賞互動機構的組合設計
- Oct 13 Sat 2018 20:59
展覽館之旅---臺北市立美術館1館區周邊的公共藝術陳列
位于臺北花博公園之内的臺北市立美術館,擁有地面三層樓及地下一樓的展覽空間,都是屬於短期特展的性質,不時更換國内外名家的作品。比較少人注意到除了館内的展覽之外,圍繞美術館園區周邊還陳列了許多大型雕塑類的公共藝術作品,這些可都是國内外著名雕塑師的精心作品,很值得前往瀏覽觀賞。
郭清治作品---大地
- Oct 11 Thu 2018 09:58
道教神明系列7---其他來自閩南地區的祖師爺
- Oct 11 Thu 2018 07:44
道教神明系列6---來自安溪地區的祖師爺
佛教在漢朝就已經傳入中國,但一直到唐末五代才傳入福建,宋代達到鼎盛時期,也是快速世俗化時期,與其它地區相比,福建佛教的世俗化色彩比較濃厚。福建至今仍有不少影響民間的俗間神明,一般被稱爲祖師或真人,諸如:清水祖師、三平祖師、顯應祖師、扣冰古佛、慚愧祖師、定光古佛等等。首先介紹移民來臺灣的福建安溪人所主要供奉的俗稱三應祖師,也就是顯應祖師,昭應祖師(即爲清水祖師),及惠應祖師共三位。
顯應祖師簡介
- Oct 09 Tue 2018 08:20
臺北市城市公園之旅3---中山區花博公園新生園區
臺北市中山區的花博公園,共區分爲三個園區如下:圓山園區,美術園區,新生園區。三個鄰近而分離的園區各具有不同的游覽性質,圓山園區適合辦理各種活動如燈會,花展等,且附有各種餐飲設施。而美術園區除了較多展覽館之外,也有較多的兒童游樂設施,尤其最近又增加了許多新穎的互動性設施。新生園區則是以花草樹木造景生態爲主,再加上散居整個園區的公共藝術雕塑作品。
新生園區又名中山4號公園或新生公園,規劃為歐式花園公園,主要用途與設施係作為平面式草花展示區、花圃、陽光草坪、迷宮、溫水游泳池。由於被劃為花博園區,目前公園劃為花博公園的一部分,主要做為花博林下庭園花海區、迷宮花園、怡情園使用。除了花園及雕塑之外,園區内還有不定時開放的展覽館爲天使生活館,典藏植物園,及夢想館。位置在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105號。
- Oct 04 Thu 2018 09:03
老人漫游---新北市新莊區的街道彩繪(中泰里/挑水街/福祿公園)
新北市許多村鎮也開始流行在街道巷弄裏,增加一些彩繪作品用來美化市容。以新莊區而言,目前已經找到三處較爲具有規模及特色的部分,有廟街的挑水街内以兒童戲水抓魚爲主軸,有中港路396號左側巷子内的新泰里社區以十二生肖/花花世界/海洋世界爲主軸,及桃園捷運三重站附近福慧路旁的福祿公園以動物爲主題。建議可以搭乘捷運到達新莊站,先去廟街挑水巷欣賞,然後在新莊站對面的ubike自行車,依序沿著中港路直行到新泰里參觀,最後續行到福祿公園。然後ubike放回三重捷運站。如果時間充裕,也可到附近的大臺北都會公園游覽。
廟街挑水巷彩繪---雖然算不得精緻美麗但活潑童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