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區名之由來,本於舊地名「大安庄」。爰光緒元年,臺北設府,轄二十二街庄,其中之大安庄(大安、龍安、坡心)、下內埔庄與六張犁庄均在大安區內。民國九年改市制時,除上述三庄外,包括古亭、東門之一部,分即以後之錦町、古亭町、昭和町、福住町亦在大安區轄內。光復後,將上述區域合併為區,因大安庄佔地廣且位於中心,故命名為「大安區」。
林安泰古厝大安區初闢於康熙末年,最初至大安移墾的,多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人,當時較顯赫的家族有陳姓、林姓、周姓、廖姓、凌姓等數家。各家族曾擁有幅員寬闊的田產,建了不少棟相當考究的華麗古厝。今日在原地仍保有昔時風貌的已不多見,陳姓古宅、義芳居、芳蘭大厝及黃家古厝,則是少數僅存之古厝。至雍正、乾隆時範圍漸大。時為農業區,農作之成長首重灌溉,先民初乃利用天然池沼築坡造埤,下雨時儲水,利用雨水灌溉田園,類此儲水池沼,昔時稱埤或陂(坡),故有上陂、下陂、土地公陂(今金山南路郵政包裏大樓北側)、柴頭陂等。後因陂水不敷使用,於雍正、乾隆間築第七股圳、繼築塯公圳,圳道陂池遍佈全區,農事大興,居民以種植水稻為主,蔬菜次之。
位于大安區的寺廟共有15座,這是在臺北市民政局的網站上有正式記錄的。由於大安區地域為高地價的住宅區及商業區,因而寺廟的規模都不大,其中值得推薦的是:
1.台北市圓通學苑 潮州街58之1號 主祀釋迦佛
2.台北市天德堂總堂 和平東路3段596號 1972創立主祀蕭昌明宗師(天德聖教)
3.台北市福佑宮 安東街32號 1826年創立主祀土地公(近兩百年)
4.大安車層景福宮 延吉街77號 1927年創立主祀土地公(近百年)
5.夏教養聖堂 建國南路1段44巷7號主祀三一教主林兆恩
其他下面的,感覺就很普通了。一般都是私人的佛堂,或是鄰坊的街廟而已。
6.一心寺 建國南路2段11巷6號主祀釋迦佛
7.法雲寺 新生南路1段165巷5之1號 1958年創立主祀釋迦佛
8.九龍蓮社 四維路52巷1之1及3號 1958年創立主祀釋迦佛
9.台北市白雲禪寺 安和路2段20巷2號主祀釋迦佛
10.觀音禪院 新生南路1段137巷6號 1979年創立主祀觀音
11.泰安宮 潮州街98巷1、3、5號主祀媽祖
12.台北市大安區福安宮 臥龍街61號主祀土地公(下内埔)
13.福景宮 光復南路698號主祀土地公
14.福興宮 延吉街263號主祀土地公
15.仙童廟 基隆路二段路旁未登記的小廟
通化堂 復興南路2段179號四樓主祀彌勒佛---私人佛堂
參考網頁:
http://www.mygod.tcg.gov.tw/tp90-1/mygod/ 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