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民俗公園---新竹縣竹北市東平里4鄰六家24號。(其實就在下面新瓦屋客家園區的對面而已,很適合兩地同游)
六家民俗公園內有幾棟古蹟、歷史建築構成一個完整客家聚落,這幾年陸續獲得上級單位補助,將逐漸修復完成,讓居民喚起古老的記憶,除保存具客家特色的傳統建築資源,並將辦理建築空間及環境之再利用,公開徵求經營管理單位進行經營管理,希望促進在地居民投入參與的意願,建立在地文化資產自主經營管理觀念,帶來傳統建築新生命、新文化產業休憩場所。將與毗鄰的交大客家文化學院、新埔褒忠義民廟形成客家鐵三角,結合傳統和現代,將是學者、文史和藝文工作者認識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的重要據點。
入口處為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
古跡忠孝堂建築
忠孝堂説明牌
古跡問禮堂建築
客家文化學院建築
土角厝構造土墻
古跡大夫第
大夫第旗杆座
林家祠建築及説明牌
花院子餐廳
已經乾枯的風水池
古跡問禮堂建築及古井
説明牌
古跡忠孝堂建築
園區一角
新瓦屋客家園區---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
竹北新瓦屋興建年代:清嘉慶10年(西元 1805年)。新瓦屋林家,來台祖為孫檀公,隨同林孫漳、林先坤父子(六張犁林家)一同渡海來台,於芒頭埔一帶開基,聚落形成較六張犁林姓為晚,因較六張犁大夫第為新,故稱為新瓦屋。新瓦屋是一座封閉型的村莊,四周建有圍牆與外區隔,圍牆門樓則題有「西河世第」,圍牆內有數座古宅,以「忠孝堂」公廳圍聚落中心。現「新瓦屋」被納入高鐵新竹站特定區的都市計畫範圍內,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六家居民的共同呼籲與努力下保存下來,經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與地方政府協調之後,劃設為全國第一處「客家文化保存區」,同時進行水田景觀復原計畫,這塊水田區域是高鐵特定區中僅存的三分田地,為竹北六家農村的歷史留下了見證。
新瓦屋忠孝堂入口牌樓
新瓦屋文創舘
新瓦屋忠孝堂建築
泥磚屋保留區
花鼓故事舘
門樓故事説明
客家文物展覽館
新瓦屋客家園區導覽圖
荷花池
裝置藝術---此時此刻新竹
裝置藝術---慢漫步吹吹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