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早於康熙57年(1718)李丕煜《鳳山縣志》有鳳山縣六景之說:鳳岫春雨、泮水荷香、岡山樹色、瑯嶠潮聲、安平晚渡、鯤身曉霞。

以後乾隆5年(1740)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新增台灣鳳山縣八景。分別是:「鳳岫春雨」、「瑯嶠潮聲」、「淡溪秋月」、「球嶼曉霞」、「岡山樹邑」、「泮水荷香」、「翠屏夕照」、「丹渡晴帆」。(其中安平晚渡及鯤身曉霞並未消失,是給新設的臺灣縣治給奪走納入了臺灣縣八景)

直到光緒20年(1894)盧德嘉《鳳山采訪冊》,「瑯嶠潮聲」因「瑯嶠」改隸恆春縣,改以「龍巖冽泉」替換。「鳳山八景」變成:鳳岫春雨(今鳳山)、龍巖冽泉(今壽山)、淡溪秋月(今高屏溪)、球嶼曉霞(今小琉球)、岡山樹色(今大崗山)、泮水荷香(今左營蓮花潭)、翠屏夕照(今觀音山)、丹渡晴帆(今高雄港)等。

王賓所作鳳山八景(廖振富編校)

丹渡晴帆:     濟川求用楫, 渡海自揚帆。 風起浮雲卷, 潮平落日銜。赤分君子膽, 紅映美人衫。 蓬丈諸天外, 方舟願一監。

岡山樹色:     鬱鬱千尋樹, 蔥蔥大小山。 影移滄海裏, 色射碧雲間。蒲柳秋彫質, 松杉雪老顏。 折枝如不棄, 躐磴敢辭艱。

泮水荷香:     薰風吹泮水, 荷芰發清香。 澹蕩煙波裏, 氤氳臺榭傍。敢誇君子質, 幸藉聖人光。 尚願扶搖力, 微馨獻玉堂。

淡溪秋月:     淡淡滄溪夜, 溶溶皓魄秋。 浪恬光不動, 波澈影同浮。畫黛何勞鏡, 收鰲可當鉤。 清平無一事, 對酒且優遊。

球嶼曉霞:      滄海藏殘月, 青山出曉霞。 松門增景色, 荻岸帶光華。似霧堪文豹, 非霜自潤花。 更看紅濕處, 球嶼萬人家。

瑯嶠潮聲:     水闊煙生雨, 濤高浪作聲。 震翻琅主嶠, 環拱鳳山城。不藉馮夷力, 能教海若驚。 乘秋長一望, 絕勝廣陵情。

翠屏夕照:     紫氣含殘照, 流霞映翠屏。 海波原自碧, 山色向來青。隱見蛟龍窟, 虛無鳥獸形。 餘光難極目, 直欲上天庭。

鳳岫春雨:     翠岫噓雲暖,青嵐送雨春。 三陽開泰象, 萬物暢生辰。既足歌王政, 知時頌帝仁。 更疑仙霧裏, 猶有九韶陳。

 

另有鳳山十三勝之說,鳳山縣采訪冊記載:「鳳山,首昂如冠,最為圓秀,旁列二小峰如翅,又有一崙戴石要石如冠【即鳳冠也】,形若飛展翅,山南為馬鞍山【即鳳頸也】,北為朝天嶺【即鳳臀也】;鳳山內有鳳山洞【即鳳肚也】,其洞適當山腰,中有泉,下注鳳山池【即鳳腎也,今鳳山水庫】;又北為大坪頂山【即鳳脊也】、鳳彈山【即鳳卵也】,下考潭、蛟龍坑、龜仔潭、尚書林、山仔頂、拔仔林、總舍陂諸山【皆鳳尾也】。」「鳳山」山上有鳳山洞、向天池、金面盆、清水巖、石翁媼、石鴝鵒、石牛椆、石鐘、石鼓、石船、石棋盤、仙人洞、獅子喉等勝蹟,共十三景。其實這個鳳山指的是今高雄市小港區與林園區、大寮區接壤的丘陵地帶,形似飛鳳展翅,故名:「鳳山」。也就是這片丘陵上的十三個景點。(如下圖)

鳳軸-1.jpg

  

民國48年重定的高縣八景有:鳳岫織雨(原「鳳岫春雨」)、淡溪秋月、超峰晚鐘(原「岡山樹色」)、翠屏夕照、貝湖春曉(鳥松澄清湖)、龍岡觀雲(美濃茶頂山)、內門列嶂、汕尾歸舟(林園)主要的變更為排除了並非屬於高雄縣管轄的龍巖冽泉球嶼曉霞泮水荷香,及丹渡晴帆。再補上鳥松,美濃,內門,林園四鄉鎮景點。

 

鳳岫織雨

鳳軸.jpg

  

淡溪秋月

淡溪.jpg

  

超峰晚鐘

超峰.jpg  

 

翠屏夕照

翠屏.jpg  

 

貝湖春曉

貝湖.jpg  

 

龍岡觀雲

龍岡.JPG  

 

內門列嶂

内門.jpg

  

汕尾歸舟

汕尾.jpg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