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間呂成家(1796-1820)澎湖八景詩首次出現澎湖古八景:
天台勝景足凝眸, 奎璧聯輝接斗牛。 霧起香爐迷古渡, 霞飛西嶼燦芳洲。
龍門浪湧蛟宮幻, 虎井淵澄蜃室浮。 夜靜案山漁火近, 更聞太武白雲謳。
清光緒年間秀才許晉纓也有類似的<澎湖八景詩>,詩曰:
奎璧雙輝列宿聯,天台遠眺擬遊仙;香爐起霧凌霄達,西嶼落霞映水妍。
夜靜龍門聽鼓浪,秋高虎井看澄淵;案山漁火如星斗,太武樵歌叶管絃。
澎湖古八景---奎壁雙輝,天台遠眺,香爐起霧,西嶼落霞,龍門鼓浪,秋高虎井,案山漁火,太武樵歌。
奎璧聯輝 (澎湖縣湖西鄉)
奎壁山位於湖西鄉北寮村海邊,即為舊澎湖八景中的「奎壁聯輝」。從奎壁山可以遠眺雞善、碇鉤以及白沙鄉員貝、鳥嶼、吉貝諸離島。用以鎮風避邪的石敢當,孤獨的處立於山頂上。廢棄的的軍事設施、碉堡以及迂迴狹窄的壕溝,顯現此處在戒嚴時期也是一處軍事要地。奎壁山除了美麗的風景外,近年來從沙灘到赤嶼之間的海底步道,已成為夏日遊客於退潮之際最喜愛從事的踏浪地點之一。
太武樵歌 (澎湖縣湖西鄉)
同樣位於澎湖縣的湖西鄉。太武山高約42公尺,然澎湖因東北季風強盛,又無高山遮擋,林木難以存活。「太武樵歌」究竟是詩人的想像之作,或是真有其景,已不可考。太武山北側目前尚有許多菜宅,南側則為養牛之牧場,晨昏景緻,靜謐宜人。山頂目前為軍事管制區,一般人難以議窺全貌。
龍門鼓浪(澎湖縣湖西鄉)
龍門位於澎湖本島東部,也是在湖西鄉。冬季時,強勁的東北季風吹襲著海浪,捲起層層白色浪花,真有如萬馬奔騰,十分壯觀。龍門裡正角附近的海邊且為1895年日軍登陸澎湖之地。
香爐起霧(澎湖縣湖西鄉)
香爐嶼位於湖西鄉尖山村外海,滿潮面積0.0015平方公里,乾潮0.0432平方公里,周圍0.0728公里。昔日,夏季的清晨煙霧瀰漫香爐嶼若隱若現,有如海上之蓬萊仙島,引人遐想。黃昏時,香爐嶼隱沒於大海之中,更添一分神秘之感。然香爐與曾為軍事演習炸射之標地,已無法恢復昔日風采。
天台遠眺(澎湖縣望安鄉)
天台山是望安島的最高點,位於該島的西岸北方,其高度雖僅53公尺,但登上山頂,遠望四周,澎湖諸島,歷歷在目。放眼無垠的草原,望著成群的牛隻,令人有宛若置身塞外牧野的感覺。山頂西北方一石塊上有一個尺許長的右腳印,人稱「仙腳步」。傳說八仙過海時,呂洞賓(另一說為李鐵拐)內急要出恭,便跨蹲在天台山和閩山間行事,其「仙屎」撒落蛻為澎湖列島,了事後,呂仙的腳用力一踩,於是把原是浙江的天台山降落到望安,另一腳則將原來和福建相連的花嶼也踩開了,所以在花嶼也遺留一個左腳印,這當然只是傳說。但自古以來,天台山已成為澎湖八景之一,所謂「天台遠眺擬遊仙」、「天台勝景足凝眸」,詩人們對她的歌詠迄今仍傳頌不已。
虎井澄淵(澎湖縣馬公市)
澎湖舊八景之一-虎井澄淵,形容退潮時,從海崖上可以看見清澈的景象。山上一根根的電線杆述說著防止敵人從天而降的可能性。大型的觀音像佇立其上,信仰的力量力不可擋,象徵居民的虔心以及心靈的慰藉。小學前一條小石階,路途中的「成功路」石碑,讓人感受到此路的地形與不達的目標即將來到。另外,島上的自然資源也是特色之一,裸露的玄武岩以及澎湖少有的蕨類植物。
西嶼落霞(澎湖縣西嶼鄉)
西嶼落霞變化多端,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澎湖著名的觀光景點,除有澎湖八景之美稱外,更有臺郡八景之稱號,眾多文人莫不以之為題。只要在西嶼鄉的西海岸,便能欣賞西嶼落霞的美景,然又以下列幾處的視野較好:跨海大橋上、小門鯨魚洞、大池村北邊的鼻頭角、赤馬村路旁的青少年遊憩區、內垵遊憩區、西嶼燈塔。
案山漁火(澎湖縣馬公市)
指馬公市的\漁港在夜晚的時候,眾多漁船靠岸,在夜晚亮起船上燈火的美李景致。這畫面只要來澎湖幾乎都看得到喔!
後來曾經出現民間新八景的版本,但似乎並不流行。即:
赤崁晨曦,小門仙洞,姑婆嶼,七美嶼,通樑古榕,時裡海水浴場,觀音亭,跨海大橋。
赤崁晨曦
赤崁碼頭清晨曦光乍現,鵝卵石上泛著金光,很具情調,黃昏時,波光瀲豔,海天一色,踏海而 行,更足以令人心醉。
小門仙洞
島上遍佈奇形怪狀的玄武岩,黑色岩石間有一個海蝕形成的的大岩洞,相傳有巨鯨在此受困,故名。洞內寒冷陰森,好似洪荒之地,洞內巨濤拍岸,氣象萬千退潮時,在此聽潮音,效果十分震撼。
姑婆嶼
姑婆嶼北邊是著名紫菜產地,東側是丁香魚魚 場,在島上還有罕見的珍貴鳥雀棲息。同時,這裡也有很多人到此從事水上活動,例如拖曳圈、香蕉船、小快艇、浮潛、海釣等。
七美嶼
為澎湖群島中最南端之島嶼,島上石砌古厝饒富特色,柱狀玄武岩奇觀。相傳明初倭寇入侵,島上七位女子不甘受辱,相偕投井自盡,事後居民填井為墳,墳上長出七株香楸樹,經年長綠,故改名為『七美』。
通樑古榕
通樑大榕樹位於白沙島,緊鄰跨海大橋,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是澎湖最老最大之一顆神木。
時裡海水浴場
海水浴場為貝殼沙灘,水域廣大,水清浪靜,沙白細潔,是戲水弄潮的好去處。海水浴場位於馬公市南方西南側、紗帽山南面的海灣內。
觀音亭
澎湖灣畔的觀音亭,是一座主祀南海觀音菩薩的佛寺,中法海戰時一度被毀,光緒十七年重行改建,造型古樸,環境清幽。寺正前方即是著名的海水浴場,夏日擠滿弄潮的紅男綠女,偶有風浪板玩者,撿拾海螺的婦女,憑添幾許愜意。浮潛、海釣等。
跨海大橋
漫步橋面,觀壯闊海景,聽雄偉濤聲,誠人間一大樂事。
配合上述的版本,也另有2005年謝霞天的澎湖八景詩:
(一)林投拾翠
宿霧初收霽色融,林巒聳翠蝶翩風;池邊楊柳絲絲綠,籬畔櫻桃簇簇紅。
小鳥枝頭歌短調,寒蟬葉底噪長空;踏青人海爭先後,始信名園點綴功。
(二)水庫迎曦
覽勝客來興亦同,聘懷日出上成功;晨曦影落山容白,曙色光涵庫水紅。
港底夜深魚讀月,林頭天曉鳥吟風;遊人省識朝陽面,五彩繽紛造化工。
(三)魁樓映月
登瀛高閣聳天中,月魄光緷相映紅;墨客尋詩朱貝闕,素娥耐冷廣寒宮。
騷場卻見人文盛,鯤海猶存鄒魯風;繼起芹香游泮水,鰲頭獨占是英雄。
(四)貓嶼翔禽
貓嶼翔禽陣首雄,鷹揚燕剪祝盤空;梳翎鶴映雲拖白,逐浪鷗翻夕照紅。
一字征鴻橫碧落,數聲啼鳥破蒼穹;鸞飛鳳翥鶯求友,契合煙波浩蕩中。
(五)漁翁飛霞
西瀛勝地客流連,漁島風情獨占先;孤鶩落霞相媲美,長天秋水共澄鮮。
彩虹倒影吟眸爽,暮靄光涵入畫妍;翹首太平洋外望,無窮奇氣壯山川。
(六)小門湧浪
小門湧浪景澄妍,風送濤聲叶管絃;遠看雪花飛夏日,近聞雷雨落晴天。
賞心旋听焦桐弄,駐足寧忘陡石巔;疑是鯨魚穿破壁,待乘際會出重淵。
(七)榕樹遮陽
漫說遮陽大樹妍,濃陰匝地翠參天;靈根獨戰寒霜古,勁節高標歲序遷。
蓊鬱飛黃篩月影,扶疏搖綠曳風煙;騷人到此饒詩思,杯酒高歌樂謫仙。
(八)虹橋跨海
排空雁齒下晴天,疑是長龍海上眠;悸目潮平車慢駛,驚心浪惡鳥高騫。
長堤新月空波外,西嶼斜陽落照邊;安得尋幽鰲背上,何當弱水渡飛仙。
澎湖新十景的產生
2011年暑假期間,澎湖縣政府為因應建國百年,讓澎湖的景色能重新給予定義,於是揮別舊八景,推出「澎湖新十景」徵選活動。並且透過網路票選,讓全國民眾重新選出澎湖新十景,總共推出 30個推薦景點參與徵選,最後選出如下:
1奎壁山遊憩區
奎壁山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你從海上遠眺山壁時,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巨龜,先民稱此地為『龜壁山』,漲潮時,潮間帶會被水掩蓋住,退潮後會露出一條 S型的玄武岩步道連接到赤嶼,彷彿摩西闢紅海般壯觀,在夜晚月色映照下宛如天上繁星閃爍,因此又有奎璧雙輝之稱,也是舊八景之一。
2隘門沙灘
隘門沙灘總長 3000多公尺,是全澎湖最長的沙灘。沙質綿密、海水清澈,是一片潔淨的白珊瑚沙灘,點綴於沙灘上,有種唯美的感覺。
3小門鯨魚洞
鯨魚洞,黑色玄武岩因海蝕之故而形成的大空洞。傳說是明清時代,一條鯨魚不小心撞上所留下的蝕洞,雖然誇張卻充滿了許多鄉情。
4觀音亭園區
澎湖縣政府為了行銷澎湖,每年都會在觀音亭園區舉行花火節,成為澎湖夏季的重要盛事,也因此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夏季黃昏時,也是遊客欣賞西嶼落霞的好去處。內有許多遊憩設施如西瀛虹橋、兒童遊樂區、風帆訓練中心以及自行車道等。
5桶盤玄武岩
桶盤嶼是一座玄武岩地質發達的島嶼,玄武岩以節柱狀且紋理分明的石柱桶盤玄武岩呈現。在石柱與海邊的坡地上,蔓生著粗大的仙人掌,為如此壯麗的玄武岩,更增添風情。
6山水沙灘
山水沙灘是由一片珊瑚貝殼及有孔蟲的碎屑所組成的。近年來,許多民宿業者也在此興建民宿,山水沙灘的民宿業也非常興盛。蔚藍的天空及海水,以及淨白的沙灘,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往。
7雙心石滬
雙心石滬原是澎湖漁民賴以維生的經濟工具之一,因造型唯美,保存完整,轉化為觀光資產,成為無數戀人許下諾言的熱門景點。
8吉貝沙尾
吉貝嶼是澎湖北海最大的離島,吉貝沙尾成一彎優美弧形,堪稱為水上活動的天堂,擁有各式各樣的遊憩設施,只要是喜愛水上活動的遊客必定能在夏季留下暢快回憶。
9二崁聚落
二崁位於西嶼鄉的小聚落,全村居民都姓陳,有一棟被列為三級古蹟的陳家大宅,聚落內保留了許多鄉土文化,並有傳統生活博物館、童玩館、褒歌館等,古早味結合趣味,為二崁古厝載入了新生命。
10中社古厝
中社古厝舊稱花宅,因村落中有一突起小丘,突起的小丘又稱花心,因此此聚落舊稱花宅,後期因為古厝的位置為於望安島中央,改名為中社。
參考網站:
http://www.phsea.com.tw/travel/index.php
http://www.ksdg.com.tw/peng/1001604/scenicspot/scenicspot-11.htm
http://203.68.253.130/~nature/master/1/05/poet/8scener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