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省道八景
台灣公路原點
台灣公路原點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的行政院西南大門前,忠孝東路一段(台5線)、忠孝西路一段(台1線、台3線共線)、中山南路(台9線)、中山北路一段(台1甲線)交叉路口。
台8線天祥~燕子口
中橫公路在太魯閣峽谷充分展現前人不畏艱難、人定勝天的精神,臨崖穿鑿、遇水搭橋,奮力的穿梭於高聳斷崖與湍急的立霧溪之間。多少年來總讓眾多中外遊客流連忘返,讚嘆自然與人工的偉大。
台9線九彎十八拐
一提到「北宜公路」,大家總是會想起位居台北與宜蘭交界的「九彎十八拐」,一路翻山越嶺之後,蘭陽平原的廣漠水田以及隱隱浮現海外的龜山島跳入眼間,彷彿在對你輕聲呼喚:宜蘭到了。
台9線和仁~崇德
早年名列台灣八景的清水斷崖,位置台9線蘇花公路的險峻路段上,渾然天成的絕壁直探海底,底下驚濤終年怒吼,自古至今都是蘇花公路代表性的景像。
台9線德高~武陵
很少人知道全台最長的直線公路段就座落於台九線上,這條直線全長約14.5公里,站在至高點還可望見筆直的公路如入無人之境般直搗縱谷深處,再加上起伏如波浪的地形,更讓人期待公路的盡頭。
台14甲線清境農場~落鷹山莊
台14甲線別稱中橫霧社支線,全台公路最高點武嶺就在其上,沿線風景氣勢滂沱,雲海壯麗草原迷人!冬季降下大雪的銀白世界,更是台灣少有,讓這條公路在台灣人心中佔有很重的份量。
台20線埡口
位於南橫公路最高點的埡口,海拔2722公尺,為台灣西部與東部氣候的分水嶺。由大關山隧道東口望去,知名的向陽大崩壁赫然矗立在前,雲霧時而騰然升起,時而平坦而成雲海,如置身飄渺仙境之中。88風災時此處遭逢重創,如此美景不知能否恢復往日的光彩?
台21線夫妻樹
原為新中橫水里玉山線的台21線水里塔塔加段,又稱為玉山景觀公路。由兩棵成對紅檜枯木形成的神木景觀--「夫妻樹」即為本路段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自1963年大火以來,緊緊相依且屹立不搖的神木不僅見證愛情,也一路見證了新中橫公路的開築。
2011年縣道八景
102線九份~不厭亭
102線沿著稜線蜿蜒,360度廣角視野如站在雲端般虛幻。芒草不懼強勁的東北季風恣意的佔領整個山頭,風吹來如海浪般洶湧。無論是天晴的彩霞,或是天雨的雲霧繚繞,變化萬千皆有一番風味。
120線合興~內灣
120線自合興至內灣,與台鐵內灣線相纏繞。支線鐵路沒有電桿的紛擾,單線行車以及臂木式號誌機,讓時光停留在回憶的往事中;每當山櫻花開時,美麗繽紛的景象更是縣道120最迷人的風景。
145線西螺大橋
在過去,西螺大橋的交通地位至為重要,完工當時有遠東第一大橋之稱,舊台一線便經過此橋。隨著時間推移,西螺大橋也轉型為觀光大橋,以其豐富的歷史和特殊的紅色橋體,吸引往來遊客駐足。
152線集集綠色隧道
152線的這一段集集綠色隧道,是台灣最早被命名為「綠色隧道」的公路路段,全段和集集線鐵路大致平行。綠隧樹種多為樟樹,遊客來到蔽蔭的枝葉下閒步,享受獨特的綠隧景緻和鄉間的悠閒時光,實為一大樂事。
162甲線梅山36彎
「梅山36彎」全長13公里,共上升900m,爬升至頂端有時可觀雲海,景色秀麗。沿線計有36處髮夾彎,每個彎道上均設有號碼牌,近年來已成為鐵馬族夢寐以求的勇士路線。
186甲線義大世界路段
縣道186甲是一聯絡大社與大樹兩鄉的縣道支線,全線呈東西走向,路寬二線,橫越兩鄉中間的丘陵區。雖然是兩鄉之間的聯絡道路,本支線僅能通抵大樹鄉的姑婆寮、大坑一帶,需由台21的舊線聯絡其他地方。不過由於知名的觀音山風景區和義守大學都位在本線上,除了直接促成本線的升格外,也替大社帶來不少人潮。
197線寶華~鸞山
到了廿一世紀,很難想像竟然還有這樣的道路在服務著人們。但為了保護生態,刻意留下這14公里「石」在難行的奇景,除了成為少數人前往探險的密徑,也讓人們茶餘飯後聊起公路,有個特別的話題。
203線澎湖跨海大橋
澎湖跨海大橋跨越吼門水道,讓車輛可從馬公一路駛入西嶼。而大橋入口的門拱也早已成為澎湖地標,是許多觀光客爭相合影留念的地方。
2011年鄉道暨專用公路八景
北34線水湳洞~金瓜石
竹60-1線髮夾彎
苗62線下半天寮路段
投71線武界路段
屏202線酋長岩
花75線古風~崙天
嘉專1線祝山林道
花專1線慕谷慕魚
http://www.twroad.org/event/8views/story.html 省道/縣道/高快速道路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