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建築百景3(41-62)
雲林縣
41.西螺大橋---從雲林西螺跨濁水溪至彰化溪洲的縱貫線上
西螺大橋曾是「遠東第一大橋」。所以西螺大橋可說是西螺極為重要的標誌,更是昔日台灣西部縱貫公路的交通樞紐。
42.斗南火車站---雲林縣斗南鎮中山路2號
斗南車站是日本人在台灣建造的最後一個火車站,也是目前雲林縣境內佔地最大的車站,曾經是雲林對內對外最重要的交通樞紐。車站大廳部份作成重簷形式,上方以四斜屋頂構成,下方屋簷出挑,形成簷廊,強烈表現出日式風格,值得存留。
43.台糖虎尾總廠---雲林縣虎尾鎮中山路3號
一座建於1907年的糖業製造廠,其所屬營業車站最早的名稱為五間厝驛,自1920年以後改稱虎尾驛,是虎尾早年最重要的交通動線,也是日治時期虎尾最繁榮熱鬧的市街中心。
44.後厝鄭豐喜故居---雲林縣口湖鄉後厝村後厝路6鄰67號
為閔南式建築,是五間透尾的三合院,兩邊護龍的建築方式。建物之間隔和正前上半壁皆為竹編,隔間支柱及屋樑皆是全檜木。
嘉義縣
45.竹崎車站---嘉義縣竹崎鄉竹崎村舊車站11號
原名阿里山鐵道竹崎驛,約建於1906~1910年,主結構為檜木。為阿里山森林鐵路由平原爬昇高山的起點,1946年1月重新翻修,是阿里山鐵路僅存木造車站。
46.廣播文物館及日式招待所---嘉義縣民雄鄉民權路74號、50號
原為日治時期民雄放送所,建於1930年代。曾為日本心戰軍事用途,電波遠及江蘇、東南亞。建築為文藝復興風格的反動,並採防空色系與防震形式。
47.蒜頭糖廠火車站---嘉義縣六腳鄉工廠村1號
嘉南平原為台灣糖料產地,蒜頭糖廠火車站為糖業發展重要史蹟。近年製糖已不賴火車運輸,此站因結構堅固而改為台鐵火車載貨調配室。
48.阿里山慈雲寺---嘉義縣阿里山鄉香林村二鄰44號
原名阿里山寺。1915年森林火車出軌死傷五人,1919年由總督府託懇設立堂宇,成為曹洞宗佈教所。主祀釋迦牟尼佛,為少數日式獨棟木構佛寺。
嘉義市
49.紅毛井---嘉義市蘭井街83號
約建於1700年代,為荷蘭人所鑿。清乾隆27年諸羅知縣列「蘭井泉甘」為諸羅八景之一,大旱不涸,傳其時疫癘流行,居民飲之可免其災。
50.舊嘉義監獄---嘉義市維新路140號
建於1918年,看似日本風格之建築,又具中國極權威嚴之格局,建材為高山檜木,採用扇形分佈,其優點為中央監控。中央台後方閣樓的日照大帝圖騰,更是全台僅有。
台南市
51.台南師院紅樓---台南市樹林街二段33號
建於1922年,原為台灣總督府台南師範學校,紅樓是行政大樓,二次大戰末期曾遭美軍轟炸,整修屋頂為琉璃瓦,民86年才又恢復原貌為黑瓦。
52.東門美術館---台南市東門路二段95號
原為百年日式建築,具精美的巴洛克藻飾外觀和內部細緻的雕刻。民85年改為東門美術館,位在東門路及林森路交叉路口附近。
53.長榮女中長榮大樓---台南市勝利路52巷26號
原名台南長老女學校,創辦於1887年,1922年因人數漸增,獲英女皇、宣傳會、校友捐贈易地重建,兼有西方歷史折衷式樣及亞熱帶紅磚拱圈之混合體。
54.長榮中學校牧室---台南市林森路二段77號
建於1924年,初為長榮中學英籍校長萬榮華自費興建之宿舍,為二樓磚造西式建築,至今保留傳統的地板面磚。
55.南門公園碑林---台南市南門路南門公園
1935年配合台灣博覽會,於大南門設立台灣歷史館地三會場展示45塊古碑,又由赤嵌樓移來15塊,加上新出土形成今日61塊規模,蘊含珍貴史料。
56.台南神學院禮拜堂---台南市東門路一段117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建於1876年,屬長方形巴西利卡式,仿羅馬建築語彙,入口處為台灣宗教建築少見的玫瑰窗,外貌全用洗石,通氣孔則為台式釉面空心磚。
57.山上鄉水源地相關設施(快濾池操作室及淨水池)---台南市山上區山上里16號
1922年完工,為日治時期台南市民生用水的基礎建設之一,操作室為磚木構造L型建物,淨水池為RC構造長方型建築,展現西洋建築的古典趣味。
58.仁德保安車站---台南市仁德區保安里文賢路一段529巷10號
1909年由採自阿里山的檜木及來自日本的內地瓦建成,乃配合車路墘製糖所(今仁德虎山糖廠)運輸需要。現因「永保安康」而聞名全台。
59.新化老街---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366號
俗稱古雙鏈街的西邊街,建於1916年,為融合歐洲巴洛克式、文藝復興及新藝術建築風格的商店街,外觀採用華麗的浮雕及裝飾來表達特殊的立體感。
60.新化街役場---台南市新化區中正路500號
相當於今日的鎮公所,1934年建成,仿歐洲文藝復興後期建築。屋身以洗石子為主,搭配十三溝縫磚,結合西方與本土建築技巧,為彰化以南僅存的街役場老建築物。
61.後壁菁寮聖十字架教堂---台南市後壁區菁寮墨林里294-1號
為德國建築大師哥特佛萊德波姆的傑作,建於1960年。屬聖方濟教會,包覆鋁皮的銀色陡峭角錐型屋頂,直入天空,現為墨林社區的重要地標。
62.鹽水八角樓---台南市鹽水區中山路4巷1號
1847年由葉開鴻聘請唐山匠師建造而成。整棟建築由十二支福州杉支撐,樑、楹、門、窗全以榫接法完成,以大量格扇門做為壁體,屋頂八角分執,為台灣閣樓宅第的經典之作。
http://greenkite.pixnet.net/blog/post/18892869 歷史建築百景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