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山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是臺灣第一個會展建築。其落成於臺灣日治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接管臺灣的盟軍將公會堂更為現名,亦通稱臺北公會堂。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華民國政府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
現在除了以古跡方式展示及有專人介紹導覽之外,也經常舉辦與文化歷史有關的特展,另外有會議室,表演館,餐廳等。展覽節目安排可上專屬網站查詢 https://www.zsh.gov.taipei/
館内留存的古跡建築及設施
大門入口
演藝廳設施
整體建築正面景觀
已登錄爲國家二級及臺北市市定古跡
會議廳設施---爲國民政府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第十五受降區的地點。
光復廳入口迴廊
大門入口保留日治期的洗脚池---當時臺灣百姓仍有多數未穿鞋子,要求入内時需先洗脚。
早期的演藝廳售票口
臺灣著名雕塑家黃土水的著作
館外廣場綠地及周邊設施
抗日戰爭及臺灣光復紀念碑
廣場建築意義説明
團圓池
山墻水榭
雙環池
此地爲清朝布政使衙門舊址
老樹遮蔭的休閑綠地
清代臺灣巡撫衙門舊址
國父孫中山先生塑像---名家蒲添生作品
臺北古城門圖片展示
中山堂廣場周邊的歷史演變
本次舉辦的特展---福爾摩沙印象。介紹1855年至1895年外國人來臺後的影響。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