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壢仁海宮,是位於臺灣桃園市中壢區新街里的媽祖廟,由觀音亭改變,其媽祖稱為「中壢媽」,與平鎮褒忠祠共領中壢、平鎮和楊梅十三庄祭祀圈。

客家人因閩客械鬥後轉入中壢街東搭建草屋,當時地方士紳與十三庄鄉民為感謝觀音庇佑終止械鬥,於道光六年(1826年)搭建觀音亭,之後自北港媽祖廟請來天上聖母。廟方主祀的媽祖,被稱為「中壢媽」。同治三年(1864年)續建後殿,於同治九年(1870年)完成。重建完成後正式命為仁海宮。1890年、及1926年再度重修,大殿兩側石柱所雕刻出自石匠蔣玉昆之手。

戰後時期位地址為延平路198號,屬新街里。由於位處新街,又有「新街廟」之稱。1962年二進改建完成。立廟以來經多次改建和增建,但無區分內外的牌樓。1963年報導,廟方計畫以新臺幣兩百餘萬,將廟身從兩進改為三進,第一進提高為拜庭。1964年進行重建,1967年10月間興建完成。三進二樓為元辰殿,奉祀斗姥元君,兩側奉祀六十星宿。2017年因廟頂水泥年久脫落,廟方斥資4千餘萬進行翻修工程,並整修廟門口前,以臺灣產的觀音石替換紅寶大理石,讓整體廟宇形象更具一致,屋頂則用剪黏、交趾陶裝飾。

新建牌樓 

中壢仁海宮1-牌樓.jpg

熱鬧街道前的廟宇

中壢仁海宮2-廟宇.jpg

一樓正殿的媽祖神位有千里眼順風耳護駕

中壢仁海宮3-一樓正殿媽祖.jpg

一樓右殿三官大帝

中壢仁海宮4-一樓右殿三官大帝.jpg

一樓左殿注生娘娘

中壢仁海宮5-一樓左殿注生娘娘.jpg

一樓後殿中央的沉香媽祖(沉香木雕刻)

中壢仁海宮6-一樓後殿中央沉香媽祖.jpg

一樓後殿右側的軸玉媽祖(玉石雕塑)

中壢仁海宮7-一樓後右殿軸玉媽祖.jpg

一樓後殿左側的藥師佛菩薩

中壢仁海宮8-一樓後左殿藥師佛.jpg

二樓前殿中央的関聖帝君有關平及周倉護駕

中壢仁海宮9-二樓前殿關聖帝君.jpg

二樓前殿右側的神農大帝

中壢仁海宮10-二樓前右殿神農大帝.jpg

二樓前殿左側的文昌殿有右側至聖孔子,左側亞聖孟子,中央文昌帝君。

中壢仁海宮11-二樓前左殿文昌至聖亞聖.jpg

二樓後殿中央的斗姆元君(太歲殿主神)

中壢仁海宮12-二樓後殿斗姆元君.jpg

二樓後殿右側的財神爺

中壢仁海宮13-二樓後右殿財神.jpg

二樓後殿左側的月老星君

中壢仁海宮14-二樓後左殿月老.jpg

太歲殿内左右兩排六十位太歲星君

中壢仁海宮15-二樓太歲殿太歲星君1.jpg

中壢仁海宮16-二樓太歲殿太歲星君2.jpg

三樓正殿觀音佛祖

中壢仁海宮17-三樓正殿觀音佛祖.jpg

三樓右殿文殊菩薩

中壢仁海宮18-三樓右殿文殊菩薩.jpg

三樓左殿普賢菩薩

中壢仁海宮19-三樓左殿普賢菩薩.jpg

木蓮尊者的木雕像

中壢仁海宮20-三樓木蓮尊者.jpg

文昌祈願亭整排信徒奉獻的金牌

中壢仁海宮21-文昌祈願亭.jpg

後院兩隻水牛及黃牛的雕塑

中壢仁海宮22-水牛塑像.jpg

中壢仁海宮23-黃牛塑像.jpg

各個樓層的神位標識

中壢仁海宮24-神位表.jpg

彩繪雕塑---天上聖母怒海救民

中壢仁海宮25-彩繪媽祖怒海救民.jpg

彩繪圖---湄山飛昇圖(媽祖成道升天)

中壢仁海宮26-彩繪湄山飛昇圖.jpg

彩繪五子戯佛圖

中壢仁海宮27-彩繪五子戯佛.jpg

彩繪圖---四聖參菩薩(四聖在佛教為四大天王,在道教則爲魔家四將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四兄弟)

中壢仁海宮28-彩繪四聖參菩薩.jpg

彩繪羅漢圖

中壢仁海宮29-彩繪羅漢圖.jpg

天后本傳記載---媽祖的身世事跡介紹

中壢仁海宮30-媽祖介紹.jpg

廟門外的中壢媽標識圖案

中壢仁海宮31-中壢媽標識.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g3309 的頭像
    weng3309

    weng3309的部落格額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