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福隆濱海公路上的靈鷲山聖山寺,是屬於心道法師霛鷲山系統下的新建廟宇,由於法師是主張以三乘合一的法教本懷,因此聖山寺内可同時見有南傳,漢傳,及藏傳的佈置,不同於一般佛教寺廟,很值得前來瞭解比較。
會場大門
園區入口
靈感放光玉佛
金佛殿園區
金佛殿圓形建築表示圓融無礙,是漢傳佛教之顯現;而屋頂頂端有鈴、杵與寶瓶,此三項法器乃藏傳佛教顯現。
多寳臥佛
金佛殿建築
泰王贈送三座金佛---成功佛,圓滿佛,平安佛。
在南傳佛教的泰國,釋迦摩尼佛有許多分身,可以為信徒達成不同的心願。這一點就與我們漢傳佛教有很大差異。
金佛殿宮殿上方的蓮花及梵文圖案
有萬字符號及法輪圖形的佛足圖案
位在三金佛背面的高大屏風上中央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環繞周圍為百八觀音。(108不同造型的觀音畫像)
觀世音菩薩為十面十手代表,頭上有釋迦摩尼像,蓮花座下的由左至右分別為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金剛手菩薩。
供桌上後排(較爲高大的)是稱爲八吉祥擺件,前面較低的一排是稱爲吉祥八供。
八吉祥:寶瓶,華蓋,蓮花,法輪,寳幢,海螺,雙魚,無盡結(吉祥結)。
吉祥八供:水供養x2,花供養,凃香,食子供,香塔供,燈供養,樂供養。
霛鷲山創辦人心道法師
善法大樓建築及霛鷲山開山36周年紀念
善法大樓入口
釋迦摩尼佛神像及後方臥佛涅槃圖
地藏王菩薩神像及後方的地藏菩薩本願經
左右入口的兩扇門分別爲八吉祥圖案
右側為寳幢及海螺,左側為雙魚及無盡結。
右側為寶瓶及華蓋,左側為蓮花及法輪
一般西藏寺院的廟頂都會有左右雙鹿與中央法倫的標識。象徵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首次說法,宣說四聖諦(苦、集、滅、道)。
雙鹿法輪(祥麟法輪)的故事記載如下:
當佛陀在證覺後到一個隱蔽的地方。當他在那裡修定時,大梵天王持著一個千輪幅的金輪,另外,帝釋天王也拿了一個右旋的白海螺出現。
他們以此向佛獻供,並請求傳授佛法。佛說他將以三個階段轉法輪。就在此時,有兩隻鹿從附近的林中出現,並且直視著金輪。因此,金輪便像徵著佛陀的教法,而代表大梵天和帝釋天的鹿則像徵其弟子。
此外鹿的姿態亦具有其特殊的意義,例如上仰的臉表示聆聽,專注的凝視代表思考,而坐跪的姿勢則表示禪坐。為了將此事做一個具體的展現,法輪和雙鹿便常出現在西藏寺院的廟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