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教年代比較:猶太教(西元前586)---天主教(西元107)---東正教(西元325)---伊斯蘭教(西元610)---基督新教(西元1517)

基本上這五個教派源流應屬相同,甚至崇拜神祗及宗教經典也有其共通性,只是由於傳教者思想及信仰者民族性差異,進而分裂成不同的宗教派系,而且這種思想上的分裂,也繼續延申到現代的傳教者,以至於產生更多的宗教團體。

 

猶太教

猶太教(Judaism)這個名稱源於拉丁文的Iūdaismus,拉丁文是源自希臘文的Ioudaismos,字源是希伯來文(Hebrew)的人名「猶大」(Yehuda, Judah)。猶大是先祖雅各(Jacob)的第四個兒子,雅各又名以色列(Israel),雅各的後代被稱為以色列民,他十二個兒子成為十二支派。公元前第十世紀以色列國分裂成南北兩國,南國即以「猶大」為名。公元前586年南國被巴比倫(Babylon)滅亡,百姓精英被擄,從那時起他們被稱為「猶太人」(Judaism),猶太教就是猶太人所信的宗教。

猶太教是基督宗教(Christianity,包括基督教、天主教和東正教)和伊斯蘭教(Islam)的前身,是專屬於猶太人的信仰,猶太民族相信自己是雅威(Yaweh)神的「選民」,雅威是他們的神。分散各地的猶太人絕大多數都是猶太教徒,根據猶太事實圖書館(Jewish Virtual Library2014年的統計,全世界約有13,900,000位猶太人,居住在以色列(Israel)的佔總人口的42.9%,有6,103,200人,居住在美國(United States)的猶太人佔40.1%,有5,700,000人,居住在其餘地區的人很少,佔總人口百分比均是個位數目。

猶太教的歷史就是猶太人的歷史,記錄在他們的《聖經》(Tanach,即成文妥拉,是由聖經的三大部分:律法、先知和著作的第一個字母組成的新字,如同英文的Bible),這部經典也是基督宗教的經典,被稱為《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猶太人的先祖亞伯拉罕(Abraham)原來住在美所不達米亞(Mesopotamia,今天的伊拉克Irak),上帝呼喚他離開故鄉,「渡過」(avar)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亞伯拉罕被叫做「希伯來人」(Ivri),意即「渡過的人」,猶太人使用的文字稱為「希伯來文」(Ivrit)。另有一說指「希伯來人」是源自「哈比魯人」(Habiru)(字源也是渡過),哈比魯人是古代流動性的工人團體,以色列人可能只是哈比魯人中的少數。

猶太教有三個信仰基礎:「聖神」,除雅威外再無別神。「聖民」,除被擄歸回者外再無真正神的子民。「聖國」,惟有彌賽亞的國度將超乎萬國。猶太教還有三個信仰重心:「聖所」包括聖殿與會堂,後來會堂取代了聖殿。「聖書」即律法書,研讀《律法書》(Sefer Tora或稱妥拉,可指基督宗教的摩西五經或全本舊約)與禱告取代了獻祭儀式。「聖約」,忠於與神的聖約,守約的條件有四樣:行割禮(男孩子在出生後第八天割去生殖器的包皮)、不吃豬肉、守安息日(星期五日落至星期六日落)和不拜偶像。

在此時期猶太教發展出五個派別:嚴守律法的法利賽派(Pharisees原意分開)、祭司等上層階級的撒督該派(Sadducees)、激烈反抗羅馬的奮銳黨(Zealots),此派的人常隨身攜帶匕首,進行刺殺行動。還有隱居修行的隱士派(Monastic Sects),死海附近發現的愛色尼人(Essenes)和昆蘭社團(Qumran Community)是為此派,隱士派還有五旬派,又稱黨醫團(Therapeutae),強調研經和操練靈性。此外,有與耶路撒冷聖殿分道揚鑣的撒瑪利亞黨(Samaritans),以基利心山(Mount Gerizim)的聖殿為敬拜中心,只接受律法書,不接受其他的經卷。

亞(Jamnia),公元132-135年抗爭羅馬失敗後,移到加利利(Galilee),後來遷居巴比倫。當時最負盛名的經學教師是希列爾(Hillel)和沙麥(Shammai),所有與經學教師的問答集結成「口傳妥拉」(Oral Tora),因地制宜地改變猶太生活方式。《米示拿》(Mishna)就是公元70年至200年拉比(猶太經學教師的稱謂)話語的集成,是第一部口傳妥拉。接著有《革馬拉》(Gemara)集結了對《米示拿》的討論和註解。《米示拿》和《革馬拉》的合集成為《猶太法典》(Talmud),有《耶路撒冷他勒目》(Talmud Yerusalmi)(或稱巴勒斯坦他勒目)和《巴比倫他勒目》(Talmud Bavli),各集成巴勒斯坦地區和巴比倫地區的口傳資料,也被稱為《猶太法典》。此外,還有《米大示》(Midrash)收集聖經的各種傳說、解釋和講道等等許多典籍。

中古世紀(第七至十六世紀)有兩個主要的猶太社群,以德國為首的亞實基拿(Ashkenazim)和以西班牙為首的瑟法底(Sephardim),前者說伊第緒語(Yiddish),後者說拉帝諾語(Ladino)。這個時期反猶思想盛興,猶太人經常遭受政治迫害,公元1492年瑟法底社群被迫改信基督宗教或驅逐出境,保守估計有十五萬猶太人離開。十八世紀之後,新的猶太教派興起,請參照下表說明:猶太教宗派神學信仰差異)

正統派(Right Orthodox---嚴守律法和各種生活戒律,等待彌賽亞來臨

現代正統派或新正統派(Neo-orthodex),又稱改革運動派(Reform Movement---主張宗教多元,注重道德,不注重宗教儀式,對復國主義淡沒,不接受彌賽亞觀

保守正統派(Conservative Judaism---放棄傳統律法,不等候彌賽亞,但擁護基本信條與規律,宗教意義不拘形式,重視宗教的精神實踐

重建派(Reconstructionism---是保守派的一個分支    哲學觀拒絕超自然的上帝存在,主張猶太信仰不僅是宗教,也是不斷演變的宗教文明、族群意識、文化和信仰社群

 

每個宗派都有其中間、保守右翼和自由左翼,在不同的議題有自己的觀點,每個宗派內部都有爭論。近代又出現更新猶太信仰的運動,通常結合冥想,注重個人全然投入的宗教敬拜方式,藉由歡樂的儀式和研讀聖經與上帝、昇華的自我,以及其他信仰同道有更深的連結。

猶太教的宗教慶典大多源自《律法書》的規定,最重要的三個朝聖節期是紀念出埃及和春天來臨的逾越節(Pesach)、紀念領受《律法書》和春收的五旬節(Shavuot)和在曠野漂流和秋收的住棚節(Sukkot),此外新年(Rosh Hashana)和贖罪日(Yom Kippur)也是重要節日。還有修殿節,又稱獻殿節或燭光節(Chanukka),是紀念馬克比(Maccabees)獨立戰爭光復聖殿,以及歡慶逃過災難的普珥日(Purim)。每個猶太人從出生的第八天行割禮(Brit Mila),男子十三歲和女子十二歲行成年禮(Bar Micva),開始遵行誡命和負擔義務。日常生活守安息日(Shabat)、飲食法則(Kashrut)和潔淨禮(Mikva),婚禮要寫婚姻協議書(Ketubba),喪禮誦念神聖祈禱(Kaddish),一生過程均和信仰結合。

猶太教的經學教師稱為「拉比」(Rabbi),從前僅有男性能擔任拉比,近代也有許多女性拉比。拉比雖從事聖職,但地位與其他信徒相同。

猶太教有兩個重要的標誌,一個是「七柱燈盞的金燈臺」(Menora),這是上帝命令公元前十三世紀在曠野漂流的猶太人製造的。另一個是「大衛之盾」(Magen David),又稱「大衛之星」。公元1948年以色列復國,「大衛之盾」被放在以色列國旗的正中央,與金燈臺共同成為以色列國光明的象徵。

 

 

天主教

「天主教」(或天主教會)的英文正式全名是Catholic Church,此第一個字母均大寫的英文名詞之意譯是「公教會」,清代魏源的《海國圖志》又將它音譯為「加特力教」。因為Catholic這字來自希臘文katholikos,它的字源是katholou (意即整體的、普世的、普遍的或至公的),在希臘的經典如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著作裡就已使用katholikos這詞。把Catholic翻譯作中文的「公」是取自「天下為公」的「公」字,因為天主教徒認為天主教會是「向全世界開放的」教會。他們選擇「公教會」這名字,是因他們認為教會是開放給全部的人,而非僅為特定的種族或階級,聖伯多祿大殿廣場似兩臂的柱廊,便有此意。今日世界將天主教(Catholic Church)、正教(Orthodox Church)、基督教(新教、抗議宗或誓反教Protestant Church)等三大教派合稱為「基督宗教」(Christianity),三教派的信徒均稱為基督徒(Christian),而各教信徒則分別稱為天主教徒(Catholic)、正教徒(Orthodox)、基督教徒(或新教徒、或誓反教徒Protestant)。依2012年的統計,基督宗教總共大約20億基督徒,其中以天主教的信徒最多,約12億,它與伊斯蘭教成為兩個最大的世界宗教。

關於「羅馬天主教」(Roman Catholic)這個詞,是在新教的英國立法規定使用的名稱;但在歐陸和拉丁美洲各國正式的稱呼均是「天主教」(Catholic Church),而不使用「羅馬天主教」這兩個複合詞。事實上,全世界所有學校的歷史學家,為了簡潔起見,均稱之為「天主教」。

   天主教建基於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上,承繼猶太教的一神信仰和《舊約聖經》。耶穌基督的一生則記載於《新約聖經》的四部福音裡。他最初只向猶太人宣講福音,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祂復活、升天之後,以伯鐸(彼得)為首的宗徒們,立刻展開福傳工作,從猶太到小亞細亞,傳入歐洲,傳遍羅馬帝國,包含地中海四周各國及北非一帶,在各地建立教會,而有世界宗教的雛形。

早期教會約在公元107年,安提約基雅的聖依納爵首次將「至公的」(katholike, universalCatholic)與「教會」(ekklesia,Church)兩詞連在一起,他說:「耶穌在哪裡,那裡就是公教會」。公元2世紀後半葉天主教裡開始使用這一詞來表示教義上「正統」(orthodox),以區分當時在教義上的一些「異端」的團體;同時此詞也表示在組織上「合一」(unity)的天主教會,以別於在組織上「分裂」(schism)的教會。大約3世紀前半葉之前出現的〈宗徒信經〉,首次正式論及「神聖的公教會(Ecclesiam Catholicam)」。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為解決當時異端導致東西教會教義上嚴重分歧的問題,而在「尼西亞」(Nicaea)召集各地主教,舉行了天主教史上第一次的大公會議。此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並且要求各地方教會團體必須以此信經內容作為信仰的表白。此信經中說:「我信唯一、至聖、至公(Catholicam)、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Ecclesiam)」;其中的「至公」就是西文的catholic。直到今天,幾乎整個基督宗教(Christianity指天主教、正教、基督新教)三大教派都承認此「尼西亞信經」上所列的是共同的信條。

公元56世紀時的日爾曼民族入侵羅馬帝國,導致羅馬帝國的分崩離析;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隨後分裂為二;西方教會就是接受教宗領導而強調其普世性的「天主教」,東方教會便是強調其正統性的「正教」。天主教在這時期開始向蠻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化。從公元15世紀開始,西方民族受理性主義的影響,在思想上起了極大的變化,近代的民族國家不斷形成,紛紛爭取獨立自由。教宗的權力在天主教內雖然仍舊很大,但原本政教關係密切的歐陸,因著公元16世紀時民族國家的獨立及「基督新教」的產生,各國政教逐漸分立;另一方面,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天主教轉向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展開了傳教的工作,成了名符其實的「世界宗教」(world religion)。二次大戰後,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消長,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和生活上都起了重大變化,基督宗教均面臨危機和挑戰,而天主教梵二大公會議的各種文獻,則引導天主教走向現代化的改革之路。

「天主教」在西方至今依然稱為「公教會」(Catholic Church),它是指歷史上與新約的教會相連,一直傳承到今天的天主教會。至於今日其他自稱屬於基督的教會,在歷史上都是從這個古老的天主教(即公教會)分離出來的。若從教會已分裂的角度來看,天主教會同樣是基督建立的教會中的一派,它的歷史最悠久,它的身分比其他教派還特殊。雖然天主教與基督新教二者都是基督的教會,但兩者顯然不同。所謂「天主教」是指除了西方的天主教會之外,還包含在東歐的東儀天主教會(流行於烏克蘭、白俄羅斯,在蘇聯時代曾被迫併入東正教會),在黎巴嫩的馬龍派天主教會,在埃及的科普特天主教會。它們至今承認教宗的地位,與天主教有共融的關係。再者,有一些派別如美國信義會、加拿大信義會、聖公宗、老天主教等發覺自身的宗徒繼承性已中斷,乃試圖透過牛津運動等恢復運動來恢復宗徒的傳統,並嘗試與羅馬方面對話,尋找雙方可以互相接受的共識。此外,「公教會」或稱「大公教會」的原文意思雖然平常,但是在基督宗教的發展史上卻有許多教派與教會想擁有這個頭銜。其實「公教會」(Catholic)一詞在法理上只由羅馬天主教會所擁有;這就如同「正教會」的字面意思雖也平常,但是後來僅由正教會擁有一樣。儘管如此,仍有不隸屬於羅馬天主教會的教會在名稱上使用或是保有「公教會」(天主教會)之名,例如老天主教會、解放派天主教會(Liberal Catholic Church)、宗徒天主教會(Apostolic Catholic Church)、美國波蘭國立天主教會(Polish National Catholic Church of America)、東方公教會(東方天主教)、中國天主教愛國教會等都直接或間接與西方天主教相近,卻未能與教宗領導的「天主教」共融,因為他們不承認教宗的首席地位與權威。

天主教第266任即現任的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因他關心窮人、同性戀者、生態環境等當代問題,而被譽為「人民的教宗」。他曾多次與正教精神領袖巴爾多祿茂一世(Patriarch Bartholomew I)對話,討論合一議題。

到底為什麼「公教會」(Catholic Church)在明代會翻譯為「天主教」?原因是這樣的:「天主」一詞最早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裡,古人稱「天」、「上帝」是個按正義賞善罰惡的至上神、位格神。當這個教宗領導的「公教會」,在明神宗萬曆年間,它的耶穌會士羅明堅(M. Ruggieri, 1543-1607)和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神父等傳教士傳入中國時,曾與當時的信徒禮部尚書徐光啟詳細討論之後,一方面為了與中國傳統宗教所信奉的神作區別,另一方面根據中國古代經典和儒家「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的說法,而稱自己所信仰的獨一無二的至上神為「天主」,取其意為「天地真主,主神、主人、亦主萬物」。也因此他們在明代便將自己所信奉的「公教會」(Catholic Church),正式譯成中文「天主教」,或「天主教會」。可見「天主教」這個名詞不是直接出自《聖經》,而是因為「公教會」是個崇拜天主的宗教,明代才會特別譯為「天主教」。簡言之,中文的「天主教」就是西文的Catholic Church(公教會)。

天主教徒相信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的天主,天主所啟示的一切,主要都記載於《聖經》裡;祂創造世界和人,以分享祂的愛,原祖父母卻違逆天意,而天主仍派救主耶穌降生成人,宣揚天主的愛,使人重獲永恒的生命。天主教徒為走向天國,進入永生,除了相信聖經、信經之外,還得透過在教會施行的七種聖事(Sacraments)及各種聖儀,教友依天主教的禮儀年曆由將臨期、聖誕期、常年期、四旬期、復活期等不同時期,參與主日(星期日)或節慶的彌撒感恩祭。在靈修上,天主教徒除了祈禱、默想、避靜、念玫瑰經、朝聖等各種靈修活動之外,還可透過各種不同的靈修傳統,如本篤靈修、方濟靈修、依納爵靈修、以及聖女大德蘭、聖十字若望等改革的加爾默羅會的神秘隱修傳統;遵行十誡五規,並遵行修訂的天主教法典(Canon Law);此外,天主教徒敬禮聖母及聖人,並不拜聖母,也不拜偶像,只崇拜天主。

天主教組織的基本聖職人員是教宗、樞機、總主教、主教、司鐸(俗稱神父)、執事。各國(教省)之內劃分數個教區,由主教管理;教區內的各鄉鎮設有堂區,堂區由神父負責管理教友(即信徒);男女修會則各有會長、會士(神父、輔理修士)或修女;教省(或教區)、修會都設有大小修道院(院長、神師、理家、神父或修女、大小修生)。在世界各地的天主教會積極關懷社會,投入窮人、勞工、監獄、原住民、街友、愛滋病、未婚媽媽、醫療、老人、兒童及青少年、婦女等等的服務,在公元1979年獲諾貝爾獎的德蕾莎修女就是最好的例子。

天主教藝術方面,它的教堂建築遍佈全球,如法國巴黎聖母院及德國科隆教堂的哥德式建築,以及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的巴羅克建築;它的聖樂,如額我略聖歌(Gregorian Chant葛麗果音樂),巴哈(J. S. Bach)和舒伯特(F. Schubert)的作品。它的繪畫如達文西的最後晚餐,它的雕刻如米開蘭基羅的聖母哀子像等等均馳名全球。

  

東正教

「東正教」,為一般人對「東方正統教會」(The Orthodox Eastern Church)的俗稱,正式稱呼為「正教」,也有人稱為「東方教會」(Eastern Christianity)。其是以耶穌基督為(教)主,和天主教(也叫羅馬公教、拉丁教會、西方教會)、基督新教(Protestants)一樣,尊崇耶穌基督為主。

正教目前全世界各地正教信徒約近二億人,其中人數最多的是俄羅斯正教信徒,約有八千萬人;羅馬尼亞有近二千萬人,希臘有八百萬人,在亞洲也有三百萬左右信徒。正教內有兩大系統,一為東方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及東部正教會(Oriental Orthodox),前者以承認教會史上前七次大公會議(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公元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公元451年卡爾西頓會議、公元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680-681年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公元787年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為正統,後者只承認教會史上前三次大公會議(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公元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的教義為正統。

正教的地上教會分神職與信徒兩層,神職中又分:宗主教(也稱「牧首」Patriarches)、都主教(metropolites)、大主教(archiepiskopos)、主教(espiskopos)、司祭(普通神職人員)。傳統上有四宗主教區: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亞歷山大(Alexander)、安提阿(Antioch)、耶路撒冷(Jerusalem),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後,莫斯科(Moscow)、貝爾格勒(Serbia,塞爾維亞正教會)、布加勒斯特(Romania,羅馬尼亞正教會)、布達佩斯(Budapest)、索菲亞(保加利亞正教會)也成為宗主教區;另外賽普勒斯(Cyprus)、希臘(Greece)、喬治亞(Georgia)、波蘭(Poland)、捷克(Czech)、阿爾巴亞尼(Republic of Albania),以及西乃山(Sinai)為獨立自治區,設總主教;自治教會有芬蘭(Finland)、拉脫維亞(Latvia)、立陶宛(Lithuania)、日本、美國也有移民而來的各式正教徒;以上這些宗主教區、國家的東正教會稱為東方正教會。至於東部正教會的成員為:亞美尼亞(Armenia)、科普特(Coptic)、敘利亞(Syria)、衣索匹亞(Ethiopia)、東方亞述教會、馬蘭加拉敘利亞印度正教會。

正教的經典是《聖經》,根據七十士希臘譯本的內容,共有舊約39卷加上《次經》,以27卷新約,和天主教的聖經卷數一致,而和基督新教66卷內容稍有不同。東正教從聖經內收集九首聖經聖頌(Nine Biblical Odes):摩西凱旋歌(出151~19)、摩西之歌(申321~43),哈拿頌謝詩(撒上21~10)、哈巴古詩詞(哈31~19),以賽亞預言(賽269~20)、約拿感恩歌(拿22~9)、三章禱文(但326~56/次經三章歌3~34)、三童贊主歌(但357~88/次經三童歌35~66)、馬利亞遵主頌(Magnificat)、撒加利亞讚美歌(Benedictus, 路一:46~5568~79),這九首聖經聖頌是正教會所有「聖頌典」(canon)的基礎參考。

正教教會不似天主教是金字塔型的中央管理室的結構,四個古老的宗主教區和許多完全獨立自治的教區,並無中央指揮的系統,可是全連結在同一的信仰和禮儀傳統內,在相同的教義、聖禮(七件:洗禮、聖餐、婚姻、聖秩、告解、傅油、堅振)內,從二千年前使徒傳下來的神聖傳統及信仰,在普世教會和合一的教會信念下,不斷朝差異中的合一邁進,這是相當獨特的現象。當今正教領導性人物,以Johm D. Zizioulas1931~ )和Timothy Ware1934~ )受西方世界較為熟悉。

公元九世紀時東、西方的基督教會,在佛提烏斯(the Patriarch Photius,約公元820-公元891年)宗主教任內有過一次短暫的分裂,到了公元1054年才是羅馬、君士坦丁堡所代表的西方、東方教會正式大分裂,自此,東方教會強調自己乃「正統」教會;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以拜占庭帝國為依據的東正教,受土耳其伊斯蘭信仰所統治,東正教的信仰和規模逐漸移轉到俄國並以莫斯科為中心。從此開啟了正教另一種風貌。俄羅斯正教成為現今東正教會最大的宗主教區,也是正教信徒最多的國家;十八世紀末,第一批希臘正教信徒移居新大陸,二百多年來,世界各地的東正教徒往新大陸移民的人數越來越多,如今美國境內存在各種不同稱呼、源自不同宗主教區和自治教會的東正教信徒,形成一種頗特殊的東正教流派多元呈顯之現象。

正教從漫長的禮儀和教堂建築、聖像畫、神祕主義(追求信徒與上帝、耶穌、聖靈之間的直接體驗與心靈上的合一,並依據這種修習風格而發展出各種哲學與神學理論)氣息,展現和羅馬天主教、基督新教較顯著的差異: 

(一)教堂建築

正教的教堂屋頂基本上有一座或多座穹拱頂,有的是尖頂有的是圓頂;在穹拱頂的頂部,有洋蔥狀的圓拱頂這是俄羅斯正教教堂的特色,讓信徒想到燭焰燃燒的形狀,向著天堂燃燒。穹拱頂上都有一具十字架,較常放置的是三重橫木十字架:第一重寫著「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第二重主橫木是釘著耶穌的手,第三重橫木是耶穌的腳釘在其上,拜占庭式的穹拱頂十架底部橫木不斜放,而俄羅斯式的則斜放。

教堂有的模仿船樣的矩形或橢圓形,象徵傳引人從風浪中送抵安穩的港口內,基督帶給世人這樣的平安;也有教堂蓋成十字架的形式,象徵信徒因十字架上的基督得救。基本上教堂以東西向來建築,由西端為入口,象徵著信徒進到真理的東方亮光中。 

(二)神祕主義氣息

教堂內或崇拜儀式,整個正教的靈修氛圍,無不充滿神秘主義的風格品味。教堂內的音樂非常單純,不以樂器伴奏,只有僧侶團體唱出的人聲,象徵天人一體的聯結,教堂內滿是燃香,燭台的馨氣,讓人彷彿置身於天上的感覺。四處是聖像所代表的信仰故事,藉由繪像描述一則一則見證的事蹟,正教強調在禮儀中聖神的引導,信徒在參與崇拜之中經歷三一神(Trinity)同在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家中放置的聖像、燭台、念珠,正教流行的「耶穌禱文」(Jesus Prayer)和「靜息靈修操練」(hesychasm),讓信徒們在極簡易的方式下,可以培養不斷祈禱的習性和享受祈禱所帶來的氛圍。在正教的信仰區域內,教堂和修道院對一般信徒的影響來自於對於修道人的尊重,在隱修士很少說話開口之下,透過生命、祈禱等潛在的方式,指導信徒追求靈性生活的作為。 

(三)傳統所具的崇高地位

「傳統」(Tradition)是維繫正教信仰一股凝聚的精神力量,在傳統中發展,創新是正教所墨守的原則,堅持信仰中的精髓而加以保存,護守初代信仰的風範,這是正教徒一貫的主張。福音的精神、七次大公會議的信仰原則、聖禮所帶來的屬靈生命祝福、聖經的真理、教父信仰的傳承等,是正教歷代神學家、教會領導人、信徒所共同意識和傳遞給後人的信仰寶庫,他們不隨意更改、放棄這些基本的信念和判準。即使不同宗主教區首牧一起,他們的禮儀方式、過程都是彼此一致,有時只在聖袍的顏色、裝飾上略有差別而已。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Islam),是普世性的宗教之一。伊斯蘭在阿拉伯語的字面原意為「順服」,一般常稱「回教」,又有「回回教」、「回回教門」、「清真教」、「清淨教」、「天方古教」、「大食法」、「大食教度」等別稱,與佛教、基督宗教,公認為世界三大宗教。

其主要宗旨在教導一種靈性的宇宙與人生觀,以及人應當遵守與修學的具體言行規範。接受教義而能奉行的人,不但能在這輩子獲得祝福,靈魂更能在死後進入天園淨土,得到下輩子永恆的福樂。根據伊斯蘭教義:創造宇宙、化育萬物的獨一真神(Allah,中文一般音譯為「阿拉」或「安拉」,意譯為「真主」),為使人類由蒙昧走上覺悟之路,曾多次派遣高等的靈體(俗稱天使)與世人接觸。神以祂所派遣的靈體為媒介,向這些被選上的人傳達啟示。這些人便成為「神的使者」,從此負起神聖而艱鉅的使命:為天下傳遞神的愛與福音。換句話說,使者的任務,是要向全人類佈達來自於神的真理。「神的使者」遍佈於以往各時代與各民族中。但這些人的「使命」常遇阻撓,受世俗無情迫害,所要傳達的信息也每遭後人誤解或扭曲。如猶太教經典《舊約》中,所記載的摩西(Moses)等歷代先知,以及基督教經典《新約》四福音書中的耶穌(Jesus),只是這些使者當中比較有名的人物;此外還有許多使者,但他們的名字與工作,有可能並不為世人熟知。

時在公元610年,出身阿拉伯西部城市麥加(Mecca)的商人穆罕默德(Muhammad,公元570年~公元632年),在麥加城郊一處山洞中靜坐時,無預期地受到神所派遣的天使召喚、接到使命,成為神在阿拉伯人中所選的先知。在某種特殊精神狀態下,他受神啟示以阿拉伯語所吟詠出的靈性話語,經其追隨者記錄和傳誦,成為教義的依據。最終,這些話語在穆罕默德去世後,經整理、集結為《古蘭經》,也就是今日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此外,穆罕默德個人生活的言行與處事原則,也為追隨者所傳述並且記錄下來,日後稱為《聖訓》,成為《古蘭經》外最重要的教義依據。

然而,由於穆罕默德傳佈的教義,對其出身地麥加的地方世族勢力來說,不僅與其世代相傳的多神信仰衝突,更大大有礙於他們的既得利益,這導致穆罕默德的後半生被迫捲入政治糾葛。然而,歷經了人身迫害、離鄉流亡到麥地那(Medina,公元622年)、三次主要戰事:巴德爾之役(Badr,公元624年)、烏胡德之役(Uhud,公元625年)、壕溝之役(公元627年),先知與其追隨者終能得勢,領眾重回麥加,贏得麥加地方勢力的擁戴歸順。原為多神信仰中心的麥加,也因此一變而為伊斯蘭的聖地(公元630年)。

穆罕默德去世後,其社群領袖之位,接連由四位知名人士繼承,史稱正統哈里發(Khalifah,阿拉伯語意為「繼承人」),此四人雖然都是穆罕默德生前所親信之人,但因無人能盡孚眾望,社群內部的不和與對立日漸擴大,終而爆發內戰。四大哈里發之末,是穆罕默德的堂弟暨女婿阿里(Ali,公元600年~公元661年),其人為穆罕默德忠誠追隨者之一,先知逝後潛心修學,在早期伊斯蘭社群歷史上為一慷慨豪俠的人物典型,頗受愛戴。由於社群內鬨紛擾,阿里最終也遇害去世,社群領導權又被原麥加地方世族勢力(此時業已加入伊斯蘭社群)所取得,建立世襲制的倭馬亞王朝(Umayyad,公元661年~公元750年),且沿用「哈里發」之名,此一稱號從此成為其政權的君主頭銜,並為往後的政權所沿襲。

伊斯蘭社群日後基本分裂為兩大派系:順尼(Sunni)與什葉(Shii),溯其根本,其實也就是為了爭議「誰有資格繼承社群領袖之位」。簡言之,什葉派認為:阿里及其後裔,論血緣與傳承,最有資格繼承此位,外人不可取代;而順尼派則承認其他人士的繼承資格。由於什葉派認為「哈里發」的傳承已不純正,遂自設其政教領袖「伊瑪目」的譜系(Imam,意為「領導者」),以阿里及其後裔為宗主,並融合神祕信念元素,形成獨特體統。簡言之,兩派基本上實是先有政治分歧,而後才走向宗教課題與理念的各自發展。今日的順尼派佔穆斯林的絕大多數(8790%);其餘則主要為什葉派,多數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與印度等國家。

自穆罕默德團結皈信的群眾,成為一有力的社群,不但其宗教理念吸引新社群加入,其社群勢力也迫誘了許多其他不同社群與之合作、或尋求庇護,確保了伊斯蘭教的傳佈與發展,終於形成了阿拉伯人由社群而國家的政權基礎。穆罕默德去世後,從他身邊四位親信人士的接力統治,到日後社群領導權轉型為倭馬亞王朝政權、再到阿巴斯王朝(Abbasid,公元750年~公元1258年。穆罕默德叔父的後裔所建),其更迭興衰,可說是這一股早期社群力量的主要發展史。蒙古人滅亡阿巴斯王朝後,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Osman,公元1290年~公元1922年。又常譯為「鄂圖曼」)逐漸興起,其君主之後也沿用了「哈里發」的稱號,很長的時期裡,它自居為眾多伊斯蘭社群的共主,與伊朗地區以什葉派為國教的薩法維帝國(Safavi,公元1502年~公元1736年)、蒙古人後裔在印度建立的莫臥兒帝國(Mogul,公元1526年~公元1857年),同為伊斯蘭社群主要的政治力量。

伊斯蘭教得此經營,其文化土壤得以深廣地鋪展開來,形成了所謂「伊斯蘭世界」。而今日所謂「伊斯蘭世界」,主要是指西起西北非、中非、北非、東非、阿拉伯世界、土耳其、伊朗、中亞、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馬來世界、維吾爾斯坦(Uyghurstan,中文或俗稱「新疆」)等區域,以伊斯蘭社群為主體之國家或地區,據公元2009年的統計數據,全球伊斯蘭信徒約十五億七千萬人,占全球人口23%,主要分布在南亞、東南亞、中東和北非。漫長時間與廣大地區裡,伊斯蘭的理念,成為支持各類學科與藝術發展的文化背景;也成為政治領袖與學術人士解決世俗問題時,重要的準則或參考資源;甚至是別有圖謀者所利用的工具。

伊斯蘭社群在先知去世後,社群內為了意見分歧產生不和而爭鬥、對外則開始政治與軍事勢力的擴張。然而先知穆罕默德留下的生命典範,其人的素樸生活與靈性追求,並未為虔敬的慕道者所遺忘。約由公元七世紀末開始到九世紀,伊斯蘭社群中「蘇非(Sufi)之道」的興起,可說是一種回歸於「努力提昇自身精神境界」的靈性運動。在早期,蘇非的先驅人物常以克制慾望、勤儉刻苦的面貌出現,日後的蘇非修行者並且開展出唱誦、音樂、舞蹈的修行儀式,廣為流傳至今。他們吸引了許多追隨者,建立了師生關係密切的蘇非社團,在共同生活的基礎上共同修學。首創今日土耳其迴旋舞儀式、並以波斯語寫下大量詩歌的魯米(Rumi,公元1207年~公元1273年),便是蘇非修行者中一位舉世知名的人物。不分順尼與什葉,兩派都有受到蘇非影響的社團與人物,對伊斯蘭影響甚大的順尼派神學家噶札里(Ghazali,公元1058年~公元1111年),便對蘇非之道有深刻的心得。嚴格來說,蘇非之道並非特定的政治或學術派系,它是一種個人自身靈性面的修行理念與實踐方式。

蘇非的興起,可說是一種在靈性追求上試圖返本歸源的潮流,其關懷在於提升精神層面的高度,其修行儀式不拘泥於成規。然而另一方面,由於伊斯蘭教發展日久,受到許多內外因素影響,在其宗教信念、儀式與行為上,也有變得繁雜甚至駁雜不純的趨向,這有時使得伊斯蘭的基本信念在傳遞上易遭扭曲;基於此關懷,試圖回歸伊斯蘭早期的簡潔形式,以更準確地傳遞伊斯蘭基本信念,是另一股返本歸源的潮流。兩大潮流其實都出於以信仰修持身心的根本關懷,各有所見,也各有其衍生的流弊,它們在歷史上的興起、相互激盪、對話與調整,對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社群文化,有甚深遠的影響。

  

基督新教

廣泛的基督教包含了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以及許多其中衍生的教派,狹義的基督教稱為新教,就是對應舊教(天主教),新教同時有許多的其他的名稱,每個名稱都代表著對天主教的區別和改革,因此新教也稱為抗羅宗或更正教等等,而這個分裂的過程被稱為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的起源與興起和中世紀晚期對權威的看法、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humanism)的興起和天主教神學的問題都有關係,它是在歷史時期的脈絡下發展的,雖然多數人將新教的起源定位於公元1517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公元1483年~公元1546年)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路德所代表的是在德國地區和之後北歐地區的信義宗,但在路德以,改教的氛圍早就已經出現,在天主教的內部、社會文化對權威的觀點,以及人文主義用回歸早期原典的方式研究各個學科(包含了科學、藝術、文學、哲學,甚至是宗教)等都顯示出來;中世紀的神學是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它是一種整理神學的獨特方式,運用亞里斯多德的理性思辨來證明天主教神學的內在合理性,並且系統化其神學,天主教中世紀以來的神學體系發展在面對反權威和人文主義的衝擊下也是有了新的研究典範,即回歸聖經原典和早期教父的著作。因此,新教改革的土壤已經醞釀成熟,直等到路德在德意志的改革,改革如同野火燎原,有加爾文(John Calvin,公元1509年~公元1564年)在日內瓦的改革,主要代表的是荷蘭的改革宗和蘇格蘭長老會,統稱為改革宗長老會,還有慈運理(Ulrich Zwingli,公元1484年~公元1531年)在瑞士的改革以及英格蘭從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公元1491年~公元1547年)、他兒子愛德華六世(Edward VI,公元1537年~公元1553年)到著名的伊利莎白一世(Elizabeth I,公元1533年~公元1603年)的改革,宗教改革在英國代表的是聖公會,以上這些改革後來擴及到整個歐洲地區和美洲,像是浸信會就是改革宗到美洲之後所發展出來的。

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

新教的另一個重要的口號是「唯獨聖經」,由於中世紀末期,天主教在解釋教義時有兩種來源,一是聖經,二是沒有成文的傳統,其中後者強調的是一種有別於聖經,在聖經之外的,來源可以追溯自初代教會,並且是教會內代代相傳的,當時認為聖經有些東西沒有說明,因此需要這沒有成文的傳統來補足,而唯獨聖經就是對傳統權威的挑戰,認為聖經的權威是高過一切的傳統,在改教初期,特別是馬丁路德在德意志的改革以及約翰加爾文在日內瓦的改革都是屬於溫和的改革,意思是雖然強調唯獨聖經,但也不抗拒傳統,只要傳統沒有與聖經相違背,因此新教是接受初代教會大公會議的決議。天主教則在公元1545年的召開天特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公元1545年~公元1563年)中正式表明其立場不同於新教,在天特會議中的《稱義通諭》(the Tridentine Decree on Justification)正式譴責了以路德為主的新教觀點,並在會議中藉著雙重來源說來贊同權威的來源同時來自聖經以及沒有成文的傳統。新教因著強調「唯獨聖經」的緣故,不同於天主教對教會傳統權威的重視,導致有所謂許多的教派的產生。「唯獨聖經」雖然將聖經的地位抬高,但是同時會面對到誰詮釋的聖經才是正確的問題,天主教可以訴諸教會傳統,然而新教沒有更高的來源可判斷,因此儘管新教強調唯獨聖經,但在詮釋聖經上反而產生各式各樣的觀點。

除了唯獨聖經外,基督新教還有唯獨信心以及唯獨恩典的立場,唯獨信心強調只有信心是討神喜悅的方法,信心是依靠神的工作;唯獨恩典強調人沒有任何條件能配得神的喜悅,人從神那裡所得到的任何祝福都是不配的,神之所以接納人單單只是恩典而已,人沒有任何的功勞或美德可以賺取神的接納。這三唯獨是馬丁路德在公元1521年所確定的宗教改的的信仰大綱。

新教的聖禮,或稱為教會中的禮儀,只有兩個,就是洗禮(baptism)和聖餐禮(the eucharist),洗禮是一個人當他願意皈依新教信仰時所受的禮,聖餐禮是新教徒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工作。聖餐禮因著新教自身對聖餐中的餅和杯所代表的意義的有不同的解釋,導致了路德和慈運理的改教無法成為同一個教派;此外新教自身而對洗禮的對象和方式也有爭論,導致了有的教派願意給嬰兒洗禮,像是路德代表的信義會,而有些則反對,像是重洗派(Anabaptist),而洗禮的方式也因著有的要求要洗禮要整個人浸到水裡面,像是浸信會(Baptist),有的則同時可以接受點水和浸水的方式。除了聖禮以外,新教在組織制度上也不同於天主教的主教制,天主教教會的制度有著階層的關係,從最上層依次往下的分別是教宗、紅衣主教、主教與神父,新教的組織制度很多元,英格蘭為主的新教仍然是主教制,但是其他新教則有長老制(代議制)和會眾制,意思就是教會的決策權要嘛在被選出來的長老群身上,不然就是在所有會友身上,教會的牧師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權力。

新教在經過宗教改革運動之後的變化仍然是劇烈的,隨著新教與天主教的關係明朗化,新教本身也系統化其神學觀點,然而新教接下來的變化反而是在內部,除了因著神學的解釋和著重點不同導致教派越來越多以外,也因著舊有制度和神學的僵化也產生許多新的改革運動。神學的爭辯首當其衝的就是加爾文主義代表的改革宗和亞米念主義(Arminianism)代表對神的主權和人的自由意志(freedom of will)之間的爭論,到底一個人會願意皈依信仰的主動權在於神抑或人。後來也有因著新教僵化的狀況而發展出來的敬虔主義(Pietism),帶出了親岑道夫(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公元1700年~公元1760年)的摩拉維亞派(Moravians)、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公元1703年~1791)的衛理公會(Methodism)以及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敬虔主義可以說是對新教在實踐方面的一種反省,當新教過度在鑽研神學上時,反而忽略了個人的信仰追求和教會的宣教熱情。新教到了19世紀的發展更是多元,新教的神學思想加入了更多近現代的哲學元素,許多在研究歷史、語言學、人類學和考古學等等的研究成果也被納入了新教的研究,到了20世紀之後新教面對了更多元的理論學說與實際處境,許多心理學的理論、社會學的理論,舉凡各種與人相關的人文社會學科都可以跨及信仰的領域,新教在現代的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包含了更多的政治和人權的議題,因應著時代的變遷,新教本身除了要維護自身的傳統外,回應時代的需要更是不可避免。

 

參考資料:(内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