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教年代比較:耆那教(西元前9世紀)---佛教(西元前6世紀)---印度教(西元4世紀)---錫克教(西元16世紀)

基本上這四個教派源流應屬相同,甚至崇拜神祗及宗教思想也有其共通性,原始發展區域也具有其相同民族及地域性。

耆那教

耆那(Jaina)這個詞,依語源學,意謂「征服者」,後來成為耆那教(Jainism)祖師們的通稱,意謂他們已征服感情,而獲得解脫。此教有二十四位祖師,第一位名叫「爾夏巴德瓦」(Ṛṣabhadeva),最後一位名叫「筏馱摩那」(Vardhamāna,約公元前599-公元前527年),人們尊稱他為「瑪哈維拉」(Mahāvīra,意思是「偉大的英雄」)。據說除了公元前九世紀的第二十三祖「巴西宛納特」(Pārśvanātha,約公元前872-公元前772年)和西元前六世紀的第二十四祖「筏馱摩那」外,其餘祖師皆是傳說中的人物。教徒們懷念祖師「筏馱摩那」的苦行,認為凡是有助於為自身解開束縛、使自己的苦業能消除,這樣的行為就是好的行為。

耆那教跟佛教有許多相同之處,例如,兩者興起與發展時代重疊、宣教範圍相近、教祖皆是剎帝利種性(王族)、教理與術語相似、聖典語言皆由地方俗語發展至梵語、皆是強烈批判婆羅門教的新興沙門集團、教團組織以出家僧為中心等等。因為雙方存在不少類似之處,還曾被西方人誤以為耆那教跟佛教是同一派。耆那教與佛教同樣在公元十二世紀末遭受伊斯蘭教的打擊,佛教由於這個打擊逐漸在印度消亡,但耆那教現今仍然在印度本土一脈相傳,細水長流,對印度文化和思想上有多方面的影響。耆那教教徒不分在家與出家都嚴格遵守「不殺生戒」,認為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不能被殺或被傷害。因此,信徒不能從事與此相關的職業,以免犯戒。例如,不能從事農業,由於泥土中有許多小蟲,傷害小蟲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耆那教教徒們不愛從事農耕,他們把全部心力放在商業方面,加上因為他們也奉行「不妄語」的戒條,誠摯不欺、講求信用,因此經商很成功,也大都能致富。

耆那教歷代以來,修建許多石窟、寺院。至今仍被耆那教奉為聖地的巴里塔納(Pālitāna)位於古吉拉特邦(Gujarat,印度最西部地方)境內的一座山城裡。這裡共有耆那教寺院863座,多用大理石築成,雕琢精細,巍峨壯觀,屬於印度建築雕刻藝術中的瑰寶。著名的埃勞拉石窟群(Ellora Caves)中也有耆那教的洞窟。

耆那教在布拉克爾特(Prākṛta)經書之中保存著十分豐富的文獻,這部權威著作據說包含最後一位祖師「筏馱摩那」的教義。而目前耆那教聖典的豐富資料也漸漸出現在國際間,例如,Hermann Jacobi(公元1850-1937年)已將《東方聖書》(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系列第2245冊裡的重要耆那教聖典翻譯為英文;The Internet Sacred Text Archive網站已發布一些耆那教重要聖典的電子檔;日本學者金倉圓照(公元1896-1987年)、中野義照(公元1891-1977年)及中村元(公元1911-1999年)等人也都對於耆那教有相當重要的研究成果。

其教義哲學可分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及宗教三大部份討論。倫理及宗教是此教哲學最重要的部份。知識論與形上學只是用來幫助他們獲得正確行為以達到「自救」(Moksa)。所謂「自救」,在消極方面,在於解除靈魂所受一切束縛的痛苦;積極方面,則在於獲得究竟的自由。解脫聖者的生活與教義,證明了解脫的可能性,也指出了解脫的道路,其主題是耆那教的「三寶」:第一「正信」(Samyag-Darśana),完全信仰耆那教祖師們的教義。耆那教教徒不信仰上帝,他們只信仰他們的祖師──信仰的創造者,他們以理性的態度相信每一個靈魂現在都是被束縛著的,只有追隨他們祖師們,才能像祖師們一樣獲得究竟的知識、力量與快樂。第二「正知」(Samyag-Jñāha),正確理解教義的知識。知識是最初信仰的唯一來源,所以知識是耆那教教徒們的基本教義。第三「正行」(Samyag-Cāritra),為了阻止新業的流入、消除舊有的業力,必須做到如下規定:行五大誓願:不殺生(ahimsa)、不妄語(satya)、不盜竊(asteya)、不淫(brahmacharya)和無所有(aparigraha)、練習動作極端輕柔、練習抑制身語意的行為、實踐道德生活、冥思最大的真理、透過禁戒征服痛苦與不安以及獲得絕對無貪的行為等等。耆那教教徒們認為積極地參加正信、正知、正行的活動,可以阻止情欲、移除靈魂中之業力所滲進的物質。當障礙一移除,靈魂就可獲得他本來的自由與完整,這就是解脫的境界。

耆那教的出家僧侶在時間的演變中分為兩大派:一為「廸甘布拉」(Digambara);一為「西維坦布拉」(Śvetāmbara),兩派都接受耆那教的基本教義,但是在信仰與實踐方式上有所差異,例如,在「穿不穿衣服」的問題上。「廸甘布拉」較為嚴肅、嚴格,認為要徹底捨去所有的一切(五戒的最後一條——無所有戒),要一身赤裸裸,甚至連耆那教的聖典也不要,亦稱作「天衣派」、「空衣派」或「裸行派」,這一派的教徒現在仍有裸體者,有的僅繫一根腰帶,以遮私處,手裡拿著一把孔雀毛的撢子,用以驅拂自己周圍的小飛蟲。此派主張苦行、裸體、放棄一切,認為已達到解脫的聖者,不需要食物,而且因為女性無法裸體修行而被認為無法得到解脫,必須等到來生投生為男性,才能修行解脫。這一派的教理或知識皆相當出色,以半摩竭陀語(Ardha-māgadhī)書寫的經典流傳到現在;「西維坦布拉」則較迎合群衆,壓抑裸行派過份偏激的情形,此派主張可以穿一件白布長衫,可以拿一只鉢(乞食用)、一把孔雀毛的撢子,為防止小飛蟲進入口中還可以戴口罩,也護持著聖典,並且不分男、女性,皆可身著白衣出家修行,亦稱作「白衣派」,此派重要經典有《劫波經》(Kalpa Sutra,亦稱為《儀軌經》)。目前在印度以白衣派的出家修行者為居多,約有近二千多位;天衣派的出家修行僅有上百位。

現今在印度的耆那教信徒約有480萬人左右,分有出家僧侶與在家教徒,以在家信徒為大多數。而在家教徒依照耆那教的規定,應禮拜祖師聖像和建造廟宇,是以許多在家信徒,於家中設立神龕,每日獻花禮拜,稱為「禮拜儀式」(puja);此外每年每月都有例行的齋期和繁多的節日活動,如大雄誕生節、贖罪節等,會前往各地耆那教廟宇朝聖,如位於南印度的「斯拉瓦納貝拉戈拉」(Sravanabelagola)小鎮,此處聳立有十八公尺高的筏馱摩那像,不管是「裸行派」或「白衣派」的教徒皆會來此朝聖,向筏馱摩那像獻花、澆灌牛奶、擦油等。另外在加爾各答(Calcutta)的巴達里斯達爾廟(Badridas),則是供奉耆那教第十位祖師悉達羅(Shitala),而成為有名的聖地。而至今耆那教保有名為「薩萊克哈那」(sallekhana)的儀式,是一種透過絕食脫離痛苦而死亡的儀式,並認為透過此儀式死亡的人,其靈魂能夠在生死之間脫離輪迴。但「薩萊克哈那」儀式,並非一般教徒皆能施行,必須經過出家僧侶的同意,多半為患有不治之症或是年事已高受病痛折磨的教徒,才有採行此一儀式,目前在印度仍有爭議。

今日的耆那教除了在印度本土之外,也傳播至美國、中國等地,其特有的戒律思想和修行方法,持續進展並順應環境變化,特別是深入西方社會推廣「不殺生」、「非暴力」思想,十分迎合歐美國家的和平主義思潮。

  

佛教

佛教(Buddhism),是在公元前六世紀由釋迦牟尼(Śākyamuni,約生於公元前六世紀)帶領其弟子修行,並教導開悟的道理,此後流傳成為現今世界性的宗教之一。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2年發表的統計報告,在2010年全球58億有信仰的人口中,信仰佛教的人口接近五億,佔全球人口的百分之七。信仰之人數是僅次於基督信仰、回教和印度教。同一份統計報告顯示,99%的佛教徒是生活在亞太地區,集中在不丹、緬甸、柬埔寨、寮國、蒙古、斯里蘭卡和泰國。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創始人是釋迦牟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尚無法確定,而學界目前推斷的時間是介於西元前六世紀到四世紀之中。目前不同傳統的佛教對於佛歷的算法也有所不同。釋迦牟尼(Śākyamuni)是出生於印度北方的一個小部落。此處現今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部,在印度和尼泊爾的交界之處。「釋迦牟尼」之稱號意思為釋迦族的聖者,是佛教教祖其中一個稱號。目前的教外常用的稱號還有:佛陀(Buddha,覺者之意)、瞿曇(Gautama)、悉達多(Siddhārtha)。

佛教是由三寶(佛、法、僧)所組成的。佛就是釋迦牟尼佛,而法是經典(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僧則是學佛所學,行佛所行的修行團體。信仰佛教的佛弟子可以分為出家和在家兩種類別,而這兩種類型的弟子眾又有男女之分。出家眾為佛教的宗教師,是奉行梵行生活(沒有性行為)的修行人,而在家人則是一般的信徒,任務主要是提供佛教所需的資源。出家眾有比丘、沙彌、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尼,在家人則是有優婆塞和優婆夷。出家和在家的七眾身份各有不同的戒律來規範他們的生活。

從兩千五百多年前創立教法之後,佛教也傳佈到世界上各個地方,而隨著跟當地文化的交融,各處的佛教都有其特色。現今對佛教組織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式,或按照修行目的,或按照所使用的聖典、或按照地理、或政治版圖等。就修行目的而言,傳統可以分成大乘佛教(Mahāyāna)和小乘佛教(Hīnayāna)。大乘佛教的修行者希望證得佛果,而小乘佛教的修行人最終目的是為了成就阿羅漢果。近百年來,隨著各個地方的佛教之間頻繁的交流和學術研究的進步,「小乘佛教」一詞的用法已經為大家所放棄了,取而代之的詞語主要是「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Buddhism)、「南傳佛教」(Southern Buddhism)、聲聞佛教。小乘佛教被捨棄的原因是因為「小乘」有卑賤之意,是羞辱他人的用語。1950年在斯里蘭卡所主辦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中,參與者們決議使用「上座部佛教」來稱呼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等地主流的佛教。「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之分類方式本來是以佛教往東傳的方向來決定,之前大家覺得大乘佛教是往東方傳,而上座部佛教則是往南傳,可是在近期的考古發現,在絲綢之路上有許多說一切有部留下的遺跡,而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地也曾有許多大乘佛教在該處繁榮發展的材料。因此如此的南北傳的區隔也不見得精確。

從文化和所使用的經典而言,佛教可以分為三種傳統: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中國佛教(Chinese Buddhism)和西藏佛教(Tibetan Buddhism)。印度佛教是指在印度文化圈中的佛教,包含了印度半島的佛教以及東南亞一帶的上座部佛教。以目前的政治版圖而言,中國佛教所涵蓋的地方有中國、台灣、香港、日本和韓國等漢字文化圈。這些地方的聖典為漢籍藏經,而許多的儀軌都有相似之處。西藏佛教則是以藏文大藏經為聖典的地方,涵蓋範圍有西藏、蒙古和不丹等地。雖然整套的蒙古大藏經,但是因為蒙古藏經是從藏文藏經翻譯過來的,而且蒙古文化受西藏文化影響非常大,所以可以將之也歸入西藏佛教的範疇中。

佛教與其他傳統的宗教其中一個最大的差異在於此宗教並沒有造物主。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通達了四聖諦(苦、集、滅、道)而成了覺者,而他也用同樣的方式來教導他的弟子們, 得跟佛陀一樣的境界。佛教的修行主要是要達致解脫的境界,永離生死輪迴。根據佛法的描述,眾生(有意識的個體)從無始以來就流轉於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地獄、餓鬼,或是不含阿修羅的五道)中,只要在一期生命結束之後,既又開始另一種生命形式的輪迴。在生命如此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的過程中,雖然會有短暫的快樂,可是大部分的狀態還是處於苦的狀態。佛教的修行就是要脫離無始無終的輪迴。

佛教會以「八萬四千法門」來形容教內多種的修行方式,而傳統上會把所有的修行方式歸納成三學(戒、定、慧)。「戒」(三學中稱為「增上戒學」)可以理解為生活規範,用以防止人做壞事,傷害到別人和自己;「定」(增上心學)則是讓心專注,不致散亂;「慧」(增上慧學)的重點在於讓人能夠正確認識世間的真相。在佛教的修行觀念中,這三者之間的排序是有意義的,在戒的修持上有相當的基礎能幫助定的修行,而定到了一定的功夫則能有助於慧的增長。當然,佛教的修行也與其他宗教有類似之處,即是強調信心。佛教所談的信心是對三寶(佛、法、僧)的信心,即表現在皈依三寶的行為中。所謂的「皈依三寶」是指以這三個為自己最好的依靠處,在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先從三寶中找尋解答。強調理性思維的佛教為了區別自家所談的「信」與別的宗教不同,會以「淨信」、「正信」等詞語做區隔。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在修行上的差別在於修行目的之不同,前者要成就的是聲聞菩提(或稱辟支佛菩提),後者則是要得到佛菩提。從自身解脫的目的而言,兩者都沒差別,可是在幫助其他人從生死輪迴中解脫的能力而言,佛的能力是聲聞無法比擬的。從大乘的角度來看,修學者為了能夠具備幫助眾生能力,他們需要經過極長時間的學習,而進行如此的修行方式就被稱為「菩薩道」。在大乘佛教中,不僅有十方無數佛,且每個眾生都具備成佛的可能性,可是在上座部佛教中佛就只有八尊,分別是過去的六個佛、釋迦牟尼佛和未來的彌勒佛。

在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他的弟子們就開始把佛陀和聖弟子的教說集結起來,而也就形成了佛教藏經。佛教大藏經這類的叢書所收集的是佛陀的教法以及其後人的教法。在兩千餘年的發展過程中,佛教經典在不同的文化圈被翻譯成各種語言,而其編輯方式也有所不同。現存的主要三種大藏經有巴利三藏、漢文藏經和西藏大藏經。除了這三種主要的藏經以外,還有蒙文大藏經和滿文大藏經這兩種少為人知的藏經。滿文大藏經是中國清朝年間從漢文藏經和藏文藏經迻譯而來。至於在印度本土是否有整套的梵語藏經,學界目前是還在存疑中。巴利語藏經是的排序方式是律、經、論,而前兩者是佛陀所說,論則是弟子所說。漢文藏經除了收藏從譯自域外傳入的佛經之外,在隋朝左右就開始有「本土撰述」,即漢地大德的著作。藏文《大藏經》是由《甘珠爾》(Kangyur)和《丹珠爾》(Tengyur)所構成的。甘珠爾是釋迦佛的教說的匯集,而丹珠爾則是收錄祖師們的註解。在上座部佛教的信仰中,巴利語是佛陀所用的語言,而巴利藏經是沒有經過翻譯。不過,根據目前學界的共識,佛陀的母語可能是摩羯陀語,而擅長各種語言的佛陀應該不只是使用一種語言弘法。因此,用比較嚴謹的說法是巴利語是最接近佛陀的語言,可是現今巴利文《大藏經》卻仍是翻譯作品。

佛教徒會將釋迦牟尼出生及生前行走過的地方視為聖地,如藍毗尼園(Lumbinī,釋迦牟尼出生地)、菩提伽耶(Buddha-gayā,釋迦牟尼成道處)、鹿野苑(Saraṅga-nāthá,釋迦牟尼初次說法之處)、娑羅雙樹(Kuśi-nagara,釋迦牟尼佛涅槃處)等處,皆為佛教徒前往印度朝聖的必經之地。現今佛教徒遍布全球,其中尤以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東南亞一帶為佛教流行地區,全球信徒人數約有五億人口。其教義的五戒(戒殺生、戒盜竊、戒邪婬、戒妄語、戒酒氣)與修行思想頗為現今社會大眾所宣揚與認同,十分迎合當代國際間的和平主義思潮。

  

印度教

印度教(Hinduism)係指現今分布於南亞次大陸地區,由源自古代雅利安人吠陀教、婆羅門教發展而來,是該地區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在印度與尼泊爾,約有高達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為印度教徒。在近代,印度教經由印度教徒向外移民,傳播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區。雖然印度教是一種宗教,但其內容博雜,涵蓋社會制度、律法傳統、文學、藝術、哲學、習俗等層面。它不僅是一種宗教,也是印度文化與生活方式的體現。印度教本身作為一個宗教體系也是一個龐雜多樣,具形形色色信仰思想和實踐方式的集合體。相對於印度教這個英國殖民時期西方所使用的說法,印度教徒則以「永恆的法」(Sanātana Dharma)來稱呼自己的信仰,意謂透過對「法」的實踐以達到永恆的生命。

早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前,便存在印度河谷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現今印度教中的某些信仰與儀式,仍可看出是該史前文明的延續,如:火祭、地母神信仰、植物神與動物神的崇拜等。之後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從中亞高加索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吠陀宗教。它主要崇拜自然神祇,如天父神(Dyaus)、太陽神(Sūrya)、雷神(Indra)、火神(Agni)、酒神(Soma)等,祭祀與讚頌這些自然界諸神是吠陀時期主要的信仰內容。在此時期所編纂的四部吠陀(véda)是主要的經典,為印度最早的文學作品,也與宗教祭儀相關,以詩歌的形式寫成,其中又以《梨俱吠陀》(ṛgveda)最為古老。

吠陀教晚期祭祀變得越來越重要、複雜,祭司的地位也亦顯重要,婆羅門信仰(Brahmanism)逐漸形成。此時期依舊以吠陀為主要經典與依歸,但又增補各種《梵書》(Brāhmaṇa),是闡述吠陀祭儀、目的、咒語的文集,總的來說是關於祭祀儀軌的規定。在梵書之後又增補《森林書》(āraṇyaka ),內容是關於在森林從事修煉以及宇宙奧秘的探究;而《奧義書》(Upaniṣad )則是對《森林書》的詮釋文集,是重要的哲學論著,以「梵我合一」為中心思想。另外,還有《法經》(Dharmaśāstra)作為宗教社會生活的法律書,是以吠陀為基礎明訂各種權利義務、生活規範,為後來《摩奴法典》(Manusmṛti )的前身。可見在婆羅門時期,以吠陀為基礎的宗教,更依據吠陀自然神神話發展出神學概念,並提出實踐的方法以及生活的方式。

婆羅門教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吠陀經典由創造神梵天(Brahmā)所啟示,具有絕對的神聖與權威;婆羅門教徒必須終生按照規定舉行各種儀式,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的種種儀式都有明確而有系統的規定,透過對諸神進行儀式與獻祭,能獲致現實生活所追求;反之,若沒有進行正確的祭祀行為,其結果便無效;也因為對於祭祀的重視,婆羅門祭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以婆羅門為最高階級的社會種性制度其他相關倫理規範逐漸確立。在婆羅門教時期,思想上提出以梵(Brahman)為終極實在的一元論,而其神格化的顯現:創造之神梵天、保護之神毗濕奴(Viṣṇu)與破壞之神濕婆(Śiva)分別代表世界之創造、發展、毀滅的過程,是「三神一體」的化現,為後來印度教徒崇拜的三大主神。因此在此時期可以說由多神崇拜逐漸演變為主神崇拜的信仰形式,其中隱含著實為一神的信仰。另外,還有其他重要的思想與實踐,包括輪迴、業、解脫、瑜珈等,也都在此時期的古《奧義書》中確立。

婆羅門教在公元四世紀起建立的笈多王朝再次獲得復興,不僅宗教信仰與哲學上有了系統化的發展,王朝對於毗濕奴與濕婆的崇拜更為流行。直到八世紀印度聖哲商羯羅(Adi Shankara, 788-820)對婆羅門教進行改革,完成從婆羅門到印度教的轉變。他承繼《奧義書》發展「梵我不二」的思想,認為梵(Brahman)是宇宙的本源,而人的靈魂(Ātman,阿特曼)在本質上和梵不二的。人只要擺脫無知,便能擺脫輪迴,達到梵我不二的解脫境界。除了思想改革之外,他還建立寺院、教團,推動印度教的傳播與發展。在他之後的十一世紀時,則有一波虔敬派(Bhakti)運動,其先驅為羅摩努闍(Ramanuja, 10171137 CE)。他批判印度教諸多繁瑣宗教儀式,提倡「虔信熱愛」的實踐道路,認為只要虔敬熱愛崇敬神,便能獲得神的恩惠,達到解脫。強調對神的冥思、不著重外在的崇拜形式,而重視內在的精神狀態,並透過導師(guru,古魯)而不是祭司的指導以正確地認識至上神。

印度教信仰紛雜、派別多、所奉主神不盡相同,主要可分為三大派別:毗濕奴派(Vaishnavism) 、濕婆派(Shaivism)、性力派(Shaktism)。毗濕奴派主要崇奉毗濕奴神,以及祂的種種化身與配偶。羅摩努闍為其代表人物。他認為宇宙本體梵也就是毗濕奴神,個體應該透過對神的虔敬,進而達至與梵的合一以獲得解脫。對毗濕奴的虔敬奉獻是不分種姓高低男女性別之分的。進行膜拜時默唸神名並坐禪,其他的修行還包括:苦行、素食、禁欲等。毗濕奴派主要流行於印度北部和西海岸地區,尼泊爾也有大量信徒,英美等西方國家也有此派的支派活動。濕婆派主崇拜濕婆,信徒崇敬濕婆的強大的毀滅力量與創造(生殖)力,希望透過對濕婆的虔敬膜拜而獲得恩惠達至解脫。濕婆派有許多支派,其中林伽派以配戴林伽(linga,生殖器)飾物為標誌,崇拜其生殖力。生殖崇拜在印度為時已久,一般認為在12世紀後才成為濕婆派的重要支派,主要分布於南印度。質疑吠陀的權威與婆羅門的至上地位,同時也反對對婦女的歧視。性力派是獨立於其他教派對生殖力的崇拜發展出來的,側重女性性力( shakti )神格化的女神崇拜,如:濕婆神配偶難近母(Durgā) 、毗濕奴神配偶吉祥天(Lakṣmī )、黑天(Kṛṣṇa)配偶羅陀(Rādhā)。性力派認為女神性力是宇宙萬物創生的動因,是最高實在顯現的一面(相對的則是男神的面向)。該派又分左道與右道派。左道一般採秘密祭儀、修持瑜珈、男女交合、以動物犧牲為祭祀,反對種姓制度與婦女歧視。右道則由左道分出,舉行公開儀式,過清淨修行生活,在孟加拉省相當盛行。

   從印度教的發展來看,儘管歷史流長,神學、哲學、儀式等各有差異、內容不一,但從其宗教實踐傳統來說,主要有三者途徑(marga)或稱為三種瑜珈(yoga:智(知識)瑜珈(Jñāna Yoga)、業(行動)瑜珈(Karma Yoga )、虔信瑜珈( Bhakti Yoga),雖有三種方式但事實上導向同一個目標:從自我解脫,與終極神聖合一。對這三種道路的討論乃是根據印度兩大史詩之一《摩訶婆羅多》( Mahābhārata )一部分的<薄伽梵歌>( Bhagavad Gītā)而來。故事中,黑天化身為阿周那(Arjuna)的馭車手,說服他投入戰場,其中的討論宣揚了印度教的哲學與倫理道德觀,而其中關於責任、智慧和奉獻等主題即是相應於前述三種瑜珈實踐。簡言之,智瑜珈是透過學習吠陀經典、思考教義,進而認識到個體靈魂與梵之間無別,即是以知識理解終極實在的梵作為解脫的方法。業瑜珈中,「業」即是行動,而每一種行動都有其後果。業瑜珈的目標則在於消除對業在自我果報上的執著,不著眼於自我利益,善盡社會義務與責任,那就是一種無我無私的行動了。這種超然無我的行動促使自我靈性與神性的合一。虔信瑜珈則是愛與奉獻的修練,全心全意地崇敬、奉獻予神、信賴神,這裡所說的神可以人或者其他各種方式呈現,通過朝聖或誦念神的名字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印度教的實踐讓信徒完成世俗生活之際也能達至解脫,因此相應於上述三種目標,把人生分為四階段或四行期(āśrama:梵行期(brahmacārin)、家居期(grihastha)、林棲期(vānaprastha )和隱世期(saṃnyāsa)。信奉印度教的家庭,家中孩童於5-7歲時,要拜婆羅門為師學習吠陀經典,為梵行期;成年後結束梵行生活娶妻生子,履行家庭社會義務,稱家居期;五十歲左右,離家到森林隱居,過修行生活,為林棲期;之後走出森林,雲遊托缽,以追求解脫為目標,是為隱世期。

印度教重視節慶祭儀,一年中有不少節慶與相關活動。每年三月間舉行的灑紅節(Holi),是為慶祝豐收或紀念英雄、驅邪避凶的節日。人們可以打破種姓與宗教的限制,互灑紅粉或紅水。不同地區的過節方式依其地方或宗教傳統而有不同。濕婆節是印度教徒朝拜濕婆神的重要節日。在當天人們湧進濕婆神廟,吟唱濕婆頌歌、對濕婆林伽膜拜,或進入恆河淋浴、並進行齋戒等活動。黑天誕辰節,是毗濕奴派教徒慶祝黑天神生日的節日。教徒進入神廟誦讀《摩訶婆羅多》,向黑天祈禱,齋戒禁食,以表對黑天的崇敬。杜爾伽女神(難近母)節,為紀念濕婆之妻戰勝牛魔王的節日。期間信徒誦念《杜爾伽經》並製作女神神像與神車,環街遊行,婦女盛裝圍繞女神舞蹈。

印度教除了有豐富的哲學思想與宗教信仰、祭儀、實踐傳統,其種姓制度也規範了社會地位、義務與責任。「種姓」是一種世襲的社會階層制度,源自於吠陀時期,於婆羅門教時期的《摩奴法典》中已有對不同種姓的規定。種姓制度規定嚴格,包括職業世襲、內部通婚(不同種姓不能通婚)、飲食的規範等。印度教區分種姓為四個等級:婆羅門( brāhmaṇa )為最高等級,包括祭司或學者,掌握宗教與精神特權;剎帝利(Kṣatriya)為統治階層,如王族;第三階層為吠舍(vaiśya),是從事農工商等平民;第四等即為首陀羅(Śūdra),為奴隸。在這四種姓之外,還有賤民,被排除在種姓之外,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呼。是印度最底層的一群人,深受歧視與壓迫。時至今日,儘管印度的種姓制度依然存在,但外在社會的變動與複雜日劇,加上西方思想、教育的衝擊,印度社會產生一連串種姓制度改革的社會運動。如:甘地(Gandhi, 1869-1948)的不合作運動訴求中,將賤民稱為「神之子」,極欲解放賤民在印度社會中被壓迫的地位。

印度教不僅在南亞地區盛行,其思想如輪迴、轉世等概念亦通過例如佛教在其他地區散佈至其他地區,還有神祇的崇拜與廟宇建築等,從印尼到日本均有其足跡。印度教也因為印度的移民,將其信仰帶到了歐美地區,特別在英美等地,印度教徒均接受高教育,許多人將他們的信仰帶至移民的新社區加以保存。早在公元18-19世紀,印度教的思想通過經典的英譯作品被美國的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簡稱TM)文學家,如愛默生(R.W.Emerson, 1803-1882)、梭羅(H.D.Thoreau, 1817-1862)吸收,透過其作品在美國與歐洲流佈。還有包括崛起於1960-70年代的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1966年成立的國際奎師那意識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Krishna Conciousness,簡稱ISKCON)等宗教或靈修組織,還有不管以健康或靈修為號召的各種瑜珈修練,都讓印度教的傳統思想與修行方式,以不同的面貌在世界其他傳布。 

 

錫克教

錫克教(旁遮普文ਸਿੱਖੀ, sikkhī,英文Sikhism)建立於西元第十六世紀初,位於印度西北部,被譽為「印度糧倉」的豐饒之地—旁遮普(Punjab)地區。錫克教建立的時期在印度文明中屬於「印度教與穆斯林文明」(Hindu and Muslim civilization)階段,這個時期包括莫臥爾(Mughals)帝國在德里(Delhi)的統治以及傳統印度教的鞏固。錫克教源於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兩大宗教的碰撞,與印度教的虔信運動有很大的關聯。虔信派運動的領袖伽比爾(Kabil, 1440-1518)出身於下層種性,父親與母親分別為伊斯蘭與印度教徒,他的哲學融合了印度教吠檀多哲學與伊斯蘭神祕主義,成為錫克教重要的理論基礎。虔信運動中強調至高之神是無形無性的這一個派別與伊斯蘭教只敬拜唯一神阿拉的傳統之間有共通之處,在伽比爾之後的那納克(Nānak, 1469-1539)也將二者的要義結合,成了錫克教傳統所承認的第一代上師。

那納克來自於婆羅門的階層,傳說他在某次例行性地到河中沐浴修持時,受到神的召喚,失蹤了三天,回來之後的第一句話是:「印度教徒並不存在,穆斯林也不存在,因此,我還可以追隨誰的道路呢?我將要追隨神的道路。神不是印度教徒,也不是穆斯林,我所要跟隨的,是神的道路。」那納克在這個經驗之後,成為四處遊方的修行者,足跡包括印度各地,還遠至麥加與巴格達。事實上,在這個傳奇的經驗之前,那納克已經開始宣傳一種跨越外在宗教藩籬的新信仰,他與馬達那(Mardana這位穆斯林詩人一起創作了若干聖歌,之後成為錫克教崇拜儀式中被唱誦的聖歌。

由那納克所推動的這一場運動突顯了上師(guru)的重要性。「錫克」是梵文Sikha與旁遮普語Sikh的音譯,意思是是「門徒」,因其信徒自稱是那納克祖師之門徒而得名。錫克教所尊崇的上師並非神的化身或顯現,而是人們通往真理之路或是神之路的引導。那納克反對種性制度,承認輪迴轉世的說法,相信至高之神最可靠的象徵是源自吠陀的神祕音節「唵」(Om)。錫克教發展初期依靠的是旁遮普地區不同種性的聯合,尤其是農民與商人的聯合,他們成為錫克教傳統這種虔信派宗教最有力的支持者。 錫克教重要的經典包括《難薩契》(Janamsakhi),是以旁遮普語所記錄之那納克上師生平的著作。《基本頌條》(Mool Mantra)是那納克上師與信仰相關的短篇創作,其內容肯定神的唯一性。

在那納克之後的繼承者共有九位,都是這個新教派之運動的首領。於15811606年間領導錫克教的第五代上師阿爾詹(Arjun)在阿木里查(Amritsar)建造了金廟(Golden Temple),開展收集聖典資料的工作,並與當時莫臥爾帝國的皇帝賈漢吉爾(Jehangir)發生了衝突。在錫克教發展的初期,原本並沒有將自己別從周遭的印度教環境中區別出來。有一些那納克的追隨者還是留在印度教社會中,遵循虔信派的路線。但在阿爾詹之後,與帝國的衝突導致錫克教徒更加強烈地把自己界定為一個外向的、具有軍事性質的宗教團體。錫克教從一種原本以調和與和平的方法結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那納克的宗教,轉變為結合宗教與軍事的組織,這樣的型態在最後一代上師戈賓德•辛格(Gobind Singh)的改革中完成。在錫克教與統治者的衝突之中,這個宗教的新團體靠著外部的標誌(例如表示特殊關係的男子頭巾)以及對於上師的宗教忠誠而建立起來。這種組織將武士精神與宗教忠誠結合,成為男性錫克教徒學習的楷模。

對錫克教徒來說,戈賓德•辛格是勇敢、對神忠誠、富於自信與武士精神的典範。既精通梵文、波斯文、旁遮普文,也是詩人。他的父親是錫克教的第九代上師得格•巴哈杜爾(Tegh Bahadur),被莫臥爾皇帝處死。戈賓德在繼承父親上師的位置後,打勝了幾場戰役,在阿那德普爾(Anandpur)建立首都。1699413日他為錫克教建立了一個特殊的儀式:在早禱後,戈賓德將教徒召集至一座帳篷前,要求當中一些人走出來,獻出自己的頭顱作為犧牲。最後有五位男子出列。戈賓德將他們帶到帳篷後面,當戈賓德再度現身於群眾之前時,手裡拿著滴血的寶劍。不過寶劍上滴的血並不是五名男子的,而是五隻山羊的血。五名男子從帳篷後重新現身時,戈賓德指定他們作為新團體—卡爾薩(Khalsa,意思是「純潔者的團體」)的基本成員。這五名男子接著共飲一碗水,並把這水稱為永恆不朽的「甘露」(Amrit)。「甘露」之後成為錫克教入教禮的名稱,行禮時用經過雙刃劍攪動的甜水灑身,入教者並宣誓遵守拉希特(Rahit)法典。「甘露」的建立也意味著種性壁壘的打破。新團體的成員必須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辛格」(Singh),意思是獅子。

入教時所宣示遵守的拉希特法典中明載錫克教徒要遵守的道德與禮儀規範,包括「五K」,即蓄髮留鬍(kais)、帶梳子(kangha)、穿短褲(kacchā)、配短劍(kirpan)、帶手鐲(karā)。長髮上面以頭巾帽覆蓋,帶梳子是為了保持頭髮的整齊,穿短褲的規範後來為戰士所採用,手鐲則是忠於上師的象徵。這五種標誌分別象徵神聖、清潔、警覺、戰鬥和決心。他們是男性錫克教徒的標誌,也代表他們之間親密的聯繫。

戈賓德對錫克教所進行的重大改革還包括宣布在他死後,錫克教徒必須把經典《阿底•格蘭特》 (Adi Granth)視為他們上師。《阿底•格蘭特》意為「原初聖典」,這部經典收集了歷代上師的著作,也包括那納克之前一些聖者的著作。這部經典最後的修訂本由戈賓德所編撰。其最初版本收藏在旁遮普阿木里查的金廟,金廟則成為錫克教徒的精神中心與朝聖地。這部經典也是錫克教的禮拜堂,或稱「上師房」(Gurudwara)中最重要的崇拜對象。《阿底•格蘭特》主張打破種性的藩籬,譴責因為種性帶來的差別,並主張行為之純潔動機的重要性,認為一個人若只有外部的行動、缺乏內心的虔誠,就無法贏得神的慈悲。《阿底•格蘭特》強調對於真理的實踐、行為的真誠,保持平衡,以及證悟最高之神的義理。

錫克教是嚴格的一神論,認為至高的神是唯一的、永恆的。祂是宇宙的創造者,全知全能,公正仁慈,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給予祂不同的稱呼,其實只是唯一神的不同名稱。錫克教反對偶像崇拜與繁瑣的祭祀儀式,其寺廟只恭奉聖典《阿底•格蘭特》,而沒有神像。錫克教認為在神之前人人平等,不分貴賤,並主張積極入世的社會生活,認為信徒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勞動,負擔起社會與家庭的義務與責任。錫克教對於上師極為看重,認為人只有在上師的指導下刻苦修行,才能得到解脫。

錫克教在蘭季特•辛格(Ranjit Singh, 1780-1839)的領導下最終在旁遮普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但不久之後就被英國打敗,併入英屬印度。時局的變遷也帶來錫克教的改革,各地相繼出現一些改革派別。二十世紀初的阿卡利運動是一場反對上層僧侶的宗教改革運動,這個運動催生了錫克教的政黨—阿卡利黨(Akali)。阿卡利黨主張非暴力抗爭,當中許多人後來投身到甘地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中。1947年印度獨立後,錫克教人感受到在新政局中沒有獲得平等的待遇,強烈要求建立單一的旁遮普語言邦。70年代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更刺激錫克教人要求更多的自治權力。阿卡利黨也在此時出現內部的分裂,極端派主張以武力尋求獨立,旁遮普地區的錫克教就在這種動盪中發展。

錫克教最初源於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混合,但最終成了第三種力量,以及一種新的宗教。最初的錫克教可以說是印度教的一種變體,例如伽比爾運動與那納克運動。但當最後錫克教成為一種結合宗教與政治的團體後,他與其他宗教之間的疆界就變得比較明確。當今的錫克教信徒自認為他們的宗教是一種獨立的宗教,也對於印度憲法沒有從法律角度承認其獨立地位有所不滿。目前錫克教的所在地旁遮普地區仍然充滿動盪。

錫克教的信徒目前約佔印度總人口的2%。在印度的錫克教信徒大部分居住在旁遮普地區,除了印度之外,錫克教的信徒亦因種種因素離散至其他國家,1947年印度與巴基斯坦分治,旁遮普地區被一分為二,促使一批錫克教信徒移民至其他國家。1984年錫克教聖地發生金廟事件,極端的錫克人以武裝佔領金廟,與印度政府之間發生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又促成另一批的錫克教信徒移民至其他國家。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錫克教信徒以英國、加拿大與美國最多,其他還包括馬來西亞、巴基斯坦、澳洲、義大利、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以及菲律賓等地。

 

參考資料:(内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