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1更新版記錄:除了内容部分增添,并預備增添炮臺現況圖片。由於圖片多達60張難以全部放置,另外增加部落格文章,基隆炮臺巡禮全記錄2---炮臺現況圖片1,基隆炮臺巡禮全記錄3---炮臺現況圖片2。
基隆炮臺巡禮全記錄2---炮臺現況圖片1 weng3309.pixnet.net/blog/post/329127483
基隆炮臺巡禮全記錄3---炮臺現況圖片2 weng3309.pixnet.net/blog/post/329127885
基隆市最值得驕傲的古跡應該是它爲數衆多的砲臺,現有列入觀光手冊的不過只有5個,實際上的數字卻是有三十幾個之多,而其它的即將在市政府的漠視之下,隨著時光潮流沒入荒野蔓草之間。市政府連一座砲臺博物館的籌建,歷經十幾年還束之公文高閣,真讓人痛心疾首,幸好仍然有許多熱心人士,努力發掘歷史資料並勤加考證,希望留存給有志者憑吊參考。
要想清楚了解砲臺的歷史,就必須先從清法戰爭的過程說起,法國艦隊進入基隆港灣時,艦炮把所有清軍沿岸設置的砲臺炸毀,然後登上仙洞砲臺陣地,向淡水方向進攻,卻被守將孫開華擊退,只好由基隆往南圍攻清軍月眉山防綫,兩度激戰後清軍退守基隆河南岸防綫,而法軍亦無法繼續深入。這裡要説明的是,有許多所發現的砲臺遺跡,即可能只是壕溝防綫而已,當然有可能會配備小型山炮。另外許多砲臺位置資料是根據當初法國人繪製的戰場地圖,法文的Fort的定義有可能是砲臺或堡壘,因此有些駐軍的堡壘或壕溝會被誤認爲砲臺。
根據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臺灣外記資料
清法戰爭前砲台6座
1. 二沙灣砲台 (Fort Galissonniere)原在海岸邊,戰後重建于山頂。五門十七公分克魯門炮。毀于法軍艦炮。日治稱基隆小砲台,今稱海門天險。
2. 三沙灣砲台 (Fort Villars)位于内港東海岸邊,戰後未修復。毀于法軍艦炮。三門十八公分滑膛炮。
3. 仙洞砲台 (Fort Clement) 位于仙洞山頂。四門十八公分滑膛炮。日治仍有砲臺,現為軍營。
4. 仙洞鼻砲台 (Fort Lutin)三門十八公分滑膛炮。戰後廢棄。
5. 岸鱗墩砲台(白米甕)(Fort Chinois) 位于港灣西側入港口處之萬人堆鼻山。戰後廢棄。今改名光華砲台。
6. 社寮砲台 (Fortin)位于社寮島上,毀于法軍艦炮。戰後廢棄。
清法戰爭中新建砲台8座(我覺得這些應該是法軍建立的堡壘或小砲臺)
1. 小基隆山聯營:法軍佔領後改建三座砲台,Fort Ber今主普檀山頭,Fort Gardiol今中正公園觀音像,Fort Bayard,清法戰後廢棄。
2. 基隆小砲山:Fort Central,位于大德囯中附近,清法戰後廢棄。
3. 大武崙砲台:Fort Thirion,清法戰後廢棄,原位置在石皮瀨附近,日本重新改建現址。
4. 獅球嶺砲台:Fort Tamsui,清法戰後重建,但日治時期廢棄。
5. 紅淡山砲台:Fort Bambou臨時性堡壘,即鳥嘴峰碉堡,清法戰後廢棄。
6. 月眉山砲台:Fort De La Table,清法戰後廢棄,日本在附近另建深澳坑砲台。
7. 暖暖街山砲台:Ford Du Sud,位于暖暖北面山頭,清法戰後廢棄。
8. 八堵砲台:Fort Bertin。位置不明。
清法戰爭中的滬尾砲臺---(白砲臺與新砲台)
白砲臺又名中崙砲臺,1876年丁日昌巡台時下令建造,戰爭中被摧毀。新砲臺是在戰爭中由德國貨輪運至基隆,因被法軍封鎖再轉運至滬尾,緊急設置的臨時砲臺,並曾經在追擊法軍時更改砲臺位置,所以有三個砲臺位置的説法,現在砲臺公園内之炮座古跡應該是其中之一。現有北門鎖鑰石碑的滬尾砲臺為清法戰爭結束后,劉銘傳于1886年重新建築。
清法戰爭中基隆河南岸的二綫砲臺
暖暖砲臺,碇内尖砲臺,粗坑頭砲臺,八分寮頂砲台。這一條防綫由西邊暖暖金山寺山頂,沿著碇内粗坑頭產業道路一直到八分寮,只有碇内尖為明顯砲臺痕跡,其他應該只是山頂上的防衛堡壘。據史料記載,昔日暖暖地方首領周印字玉謙,為了對抗法軍,曾號召500名鄉勇,由當地的金山寺開始,沿著頂寮山、龍門山 、福山宮 到五分山 ,修築好幾公里的壕溝和砲台陣地。
日治時期新建砲台9座
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槓子寮砲台,深澳坑砲台(四腳亭砲臺),木山砲台,八斗子砲台,八尺門砲台,綠丘砲台,牛稠嶺砲台。(後期還有金瓜石砲臺)
所有砲臺詳細資料如下:
二沙灣砲台--- 1840年建立,屬於國定一級古蹟,防守東岸的明砲台。二沙灣砲臺位於山丘之上,下臨陡坡,地勢十分險要控制社寮島與白米甕中央的基隆水道,與位於外海口門的社寮、白米甕構成鐵三角防禦網,屬於「高地砲台」中的「抱山式砲台」。東砲台區包括兩砲座及一個彈藥庫,仿製之美式阿姆斯壯12吋前膛砲。根據日據時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所記載,海門天險配備火砲有八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一尊、六吋徑英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二尊。北砲台區亦有二個砲盤,原本應是六吋砲,目前則放置了一門克魯伯小砲,這還是目前所有基隆地區唯一有放置火砲的砲臺。砲臺位置在基隆中山公園區域内,公路續行至役政公園旁的砲臺博物館預定地,有步道指標前往。
獅球嶺砲台---1884年建立,屬於市定三級古蹟,防守東岸的明砲台。因其高度為基隆諸砲台中較高者,視野良好,故必能有效控制全港。砲座正對著基隆港內港,是內港主要的防衛砲台。獅球嶺是基隆進入台北的屏障,清法戰爭時有發揮阻擋作用,總共駐了一營的兵力。獅球嶺防禦陣線很長,從接近三坑的東砲台到石皮瀨堡壘築起一道防禦攻勢。獅球嶺砲台總共有三個,分別是獅球嶺東砲台、獅球嶺中央砲台、獅球嶺西砲台,三者位置相距不遠,而遊覽告示牌顯示的僅是中央砲臺。獅球嶺東砲台亦名「鷹巢砲台」,位於獅球嶺山頂,可由中央砲臺下方步道循獅球嶺山指標續行抵達。原建有堡壘一座,配有80公分野砲二門四個砲座,現在除了堡壘幾乎被野草雑樹所掩埋。而獅球嶺西砲台位於往紅龍山的步道岔路上,比較不容易被找到,目前仍可見炮盤陣地及彈藥庫設施。砲座與獅球嶺中央砲台類似,屬於12斤前裝加農砲。
白米甕砲台---(約19世紀末)建立,屬於市定三級古蹟,防守西岸的明砲台。位於基隆港口西岸高地,與東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共扼住基隆港門,形勢非常險要,一字排開面對外海。有曲射砲、平射砲二種,砲盤共備有四尊砲,砲座直徑達15公尺,現置梅園之阿姆斯拖朗砲即原置於此。這個砲台區的西面有木山砲台,東面有槓子寮砲台,都是曲射砲,協同作戰,構成第一道防線,直接殲滅海面上的敵軍。如果不能克敵,還有第二道防線-大武崙砲台,它專門打陸地上的。由基隆中山4路至太白莊,循指標上山續行至砲臺停車場。
大武崙砲台---(約19世紀末)建立,屬於國定二級古蹟,防守西岸的暗砲台。是扼守基隆港囗西側的重要據點,屬於暗砲台與白米甕砲台都是昔日港區的左護衛,一暗一明捍衛著基隆外港的安全。砲盤區原有四尊大砲,兩兩一組安置在二個砲盤。由基隆基金1路往大武崙方向,經情人湖停車場,公路續行抵達砲臺停車場。
槓子寮砲台---(約西元1900年)修建,屬於國定古蹟,防守東岸的暗砲台。砲盤區原有六尊大砲,一字排開,兩兩一組安置在三個砲盤區,槓子寮砲台與白米甕砲台互為犄角,是昔日港區的左右護衛,捍衛外港的安全,槓子寮是曲射砲。可由基隆立德路經二信高中後,循指標抵達,或由海洋大學宿舍循步道登山抵達。
社寮島東砲台---1912年建立,屬於市定古蹟。為防守基隆港灣的重要軍事據點。東砲台配備有四門27公分加農砲,砲座在東邊稜線最高的山頂上,可控制基隆港門戶東側海域的船艦活動,和位在天顯宮後山軍事管制區內的社寮西砲台,為防衛基隆港門戶東邊海域的兩個火砲陣地,抱山式。往基隆和平島方向,過橋沿著和1路2巷續行,經過龍目井古跡,即可看到東砲臺指標。
社寮島西砲台---社寮島西砲台位於社寮島中央山頂,即西荷時期的維多利亞堡。社寮島西砲台從1626年即開始建立砲台,屬於西班牙人所建柯模堡的位置,1642年遭荷蘭人佔領,改名為維多利亞堡。1886年劉銘傳於此地建立砲台,成為基隆軍事堡壘。1907年日軍重建為新式砲台,約於1924年完工,配備有三門9公分加農砲。目前為軍事營區,應該駐防有飛彈部隊,不對外開放。
四腳亭砲台(深澳坑砲臺)--- 1901年至1924年間完成。風格為日本式砲台,鎮守範圍為基隆山、瑞芳、四腳亭一帶的基隆河谷,屬於內陸砲台。共計有高砲臺陣地1座兩門砲位,低砲臺陣地2座四門砲位,配備12公分加農炮6門及三一野炮4門,軍營建築完整,甚至有火砲炸藥填制設施。唯一歸屬新北市有管理員環境整頓及導覽的砲臺。可惜地勢隱密,出入不太方便。從四腳亭車站循指標至終點停車場,仍需步行登山40分鐘。(若不忌諱,可經由基隆培德工家職校,到達天外天墓園門内停車場,再依路牌走15分鐘平路抵達。)
頂石閣砲台---(約19世紀末)建立。頂石閣的配置觀念與同期的社寮、二沙灣砲台相近,均將營社配置於背敵面,是屬於抱山式砲台,但頂石閣一帶地勢平緩,故採用雙層拱圈的方式增加營社空間。大沙灣山麓,與仙洞砲台互為犄角,是防止敵艦進入基隆港門的絕佳地點,並與二沙灣砲台構成鐵三角。砲座則分散開來,一共有五座,一直延續到海洋大學,砲台地點仍有待考證。現在僅存有軍營建築,在基隆正濱囯中門口右側斜坡下方。
內木山砲台---1900年建立,位於中山區德安路山區,由日軍築城部設計興築,光復後由國軍派兵駐守至今,現存構造物仍可清楚辨識原有砲台工事配置與格局,另有兵舍基礎遺構及多處日治時代掩體、擋土牆設施。目前為軍事管制區,不開放參觀。
旭丘砲台(八尺門砲台)---1937年建立,防守東岸的暗砲台。八尺門砲台是日人為了防止美軍轟炸而建立的高射砲陣地,是繼八斗子砲台射程第二遠的砲台,屬於半型式。可由基隆祥豐街727號旁的階梯辛苦上登,或是進入正濱囯中操場後方小徑輕鬆抵達山頂的旭丘公園。公園旁的小徑續行至荒廢的菜園内,即可發現路旁荒草覆蓋的營房建築及菜園内3座平行的砲盤陣地。
八斗子砲台---八斗子砲台是射程最遠的砲台,大約有200度以上。可由八斗子公園內的登山小徑,往上爬找到的砲台區,只見1座砲盤,而且是重新施工過的,遺跡損毀嚴重,早已消失。記得我四十年前第一次到八斗子玩,因爲山頂海風強勁,幾個朋友只好躲在炮盤區内野炊。
牛稠嶺砲台---備有21公分加農砲四門,現僅存有兩個碉堡,及長達三十米的砲台圍牆,這個砲臺幾乎要被荒草掩蓋。與槓子寮砲臺、社寮島東砲臺、八斗子砲臺互為犄角,形成交插火網以防禦八斗子與基隆港北面海域。可由槓子寮砲臺的山路辛苦翻山續行,或是由八斗高中進入,經活動中心後方的山徑上登15分鐘可達。
滬尾砲台(淡水鎮)--- 1890年建立,屬於國定二級古蹟,固守臺灣北部海疆。1886年劉銘傳聘德人重建新式砲台兩座,其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之滬尾砲台,另一為「保固東瀛」,但已經遺失。劉銘傳還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三十一尊,並全數安裝於砲台上。但滬尾砲台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
綠丘砲台---綠丘砲台位於砲子臺山,亦即綠丘之山,備有四門砲。役政公園路旁左側山頂就是砲子台山,屬於軍事禁區鐵門封鎖,但現在已找不到砲台遺址。此砲台的年資最淺,也最簡陋。那是因為日本在敗戰前,軍情吃緊,就在要塞司令部後方、豐稔街底的山上,建立為海軍砲的基地,可對海對空射擊,火砲最猛、任務最重。
八堵砲台---位於八堵北方山頭被稱為「Bertin」的堡壘,配有80mm山砲兩門,一個中隊。可以直接控制基隆河及八堵地區。砲臺位於三角洲嶺山,可由獅球嶺砲臺經由長壽公園續行,在登頂山徑上殘存有類似壕溝。
南方砲台---又稱暖暖街山砲台,位於南榮公墓最高點,可由暖暖興隆路公路上登。原配置8公分山砲兩門,可以監控基隆河谷以及暖暖地區。目前砲台幾乎快被金寶山墓園吞食殆盡。
中央砲台---根據法軍地圖,應該位於大德山或飛鳳山山頂,備有80mm山砲。現在飛鳳山存有砲臺陣地遺跡,但是磚塊部分是否後期所修建,頗爲存疑。
仙洞砲台---原來位於火號山山頂,備12斤旋條山門砲二門。循中山三路103巷往山上直行,到達路的盡頭即是火號山,旁邊鄰近仙洞公園,目前山頂為軍事管制區,應該已無砲臺遺跡。
仙洞鼻砲台---位於仙洞最前端。(無確認位置資料)
紅淡山砲台---1884年清軍建立,控制石硬港的河谷地,後來被法軍摧毀。法軍稱為Fort Bambou(竹堡),亦即為紅淡山堡壘。主要是四條壕溝構成,保護正中央的竹堡。
桌山砲台(月眉山)---桌山砲台屬於中法戰爭1884年到1885年之間的臨時性砲台,在月眉山防禦陣線裡。1885年1月清軍在月眉山開闢了一條長達六百公尺的壕溝,由於遠望山頂平坦,故被法軍稱為「桌山」。這條塹壕高度有兩公尺,掩蔽性良好,清軍使用克伯鋼砲,法軍接收後建立堡壘,並配置兩門80mm的山砲與兩個中隊,並取名桌山砲台(Fort La Table)。這個砲臺在月眉山主峰附近,由基隆天外天墓園進入,循墓園區頂端山徑布條,經過月眉山東峰,約20分鐘可抵達。砲臺陣地及壕溝雖然完整,但均覆蓋雜草。
岸鱗墩砲台(萬人堆堡壘)---岸鱗墩砲台位於基隆海岸萬人堆中,故稱之為岸鱗墩砲台。該砲台是中法戰爭前緊急修建的砲台,可惜未完工就發生戰爭。1895年之後砲台逐漸往高處發展,現在僅存後期山上修建的機槍堡壘,低處已經沒有砲台遺跡。可由基隆光華路底的上山路,經由光華燈塔門口直上山頂。
曾子寮砲台---位于飛鳳山上(又稱曾子寮山),也就是有英文KEELUNG標誌的山頂上,磚頭建造的砲臺,應該是日本後期建造的。(但也可能是光復後才有的?)
五坑山砲台---搭乘「基隆─金瓜石」在五坑站下車,進入深澳坑路141巷内,然後沿著總督嶺步道往上走,到達五坑山的山頂。目前尚存一些遺跡,像是壕溝、砲座和圍牆等。繼續往前走有觀景平台,可以看見整個八斗子和基隆嶼,也可以看到旁邊的基隆山,視野不錯。
粗坑頭砲台---粗坑頭砲台位於瑞芳四腳亭粗坑頭山上,應該屬於二綫的防衛砲臺。粗坑頭山山頂發現有壕溝遺址,而山北面也有漫長之壕溝,另外也發現砲台遺跡。可由四腳亭車站沿粗坑頭步道走上粗坑頭產業道路,繼續東行至福安宮土地廟,于廟對面的山路登上粗坑頭山。(亦可不需步行,由暖暖東勢坑或碇内直接開車到達福安宮)
暖暖砲台---屬於二綫砲臺由清軍建立,與法軍的南方砲台剛好隔基隆河谷對峙。暖暖砲台位於暖壽山上,也就是金山寺後方,剛好與法軍的南方砲台隔著基隆河對峙。網路資料:暖暖砲台有小型砲台陣地與壕溝。有座標資料位於北緯25°06’04”,東經121°44’26”。
碇内尖砲台---碇内尖砲臺位於暖暖碇内尖山頂,應該屬於二綫的防衛砲臺。山頂發現有壕溝遺址及砲台遺跡。可由基隆暖暖經由碇内街的公路直行,到達碇内尖山登山口上山。
金瓜石砲台(瑞芳鎮)---位於金瓜石與水湳洞,日軍所建。大約是1940年左右太平洋戰爭時代興建的,主要是日軍為了抵擋美軍所建的砲台。
蘇澳砲台(蘇澳鎮)--- 清法戰爭時,駐防蘇澳的清軍及鄉勇曾在這座山丘構築工事,架設火砲,以防範法艦入侵蘇澳。戰後清軍正式在山頂構築砲台陣地和營房,以強化蘇澳的防禦。這也是今日砲台山名稱的由來。由蘇澳鎮中山路白米橋橋頭轉入通往花蓮的9號省道,在約1公里處的右側,有條山徑可直達山頂。目前山上為風景區,放置兩門仿嘉慶二十二年鑄造的古砲供民眾觀賞。
芝山岩砲台(台北市)--- 臺北士林區芝山岩風景區,光復後山上修建有東,西兩座砲臺,應該是爲了保護總統居住的士林官邸而設置的高射炮火力。
參考資料
http://www.wretch.cc/blog/irvingchen/12436227
http://www.wretch.cc/blog/apexcheng/33471124
https://sites.google.com/site/notcoolbiz/home/scuhis
http://jeffchou.net/yourdon/2004/011/
http://blog.xuite.net/lee325/mountain/66059676
http://tw.myblog.yahoo.com/ding.shiang100/article?mid=865&prev=866&next=856
http://blog.xuite.net/blue.joe/joe/6230817
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臺灣外記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