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月,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雪見八景」票選活動票選活動。(居然是八選八,只是排個優先順序而已。)雪見八景票選結果如下:

1.大安溪谷風雲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後到了2006年由台南縣觀光協會主辦、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負責執行的「新南瀛勝景」選拔,經過鄉鎮公所推薦、民眾票選及專家評審等三波階段才完成的結果。第一階段是由台南縣各鄉鎮公所、農會提供共84個景點。第二階段則於七、八月份舉辦網路及報紙票選,開放民眾票選,讓民眾從自身對台南縣的認知與整體印象中,提出認為最具有代表性的名勝景點。票選之後,由主辦單位進一步在網路346千多票與16千多張明信片中,再選出30個景點。最後經由專家、學者針對票選結果,進行實地勘察,依據景點的知名度、豐富度、易近性及服務資源等四大指標進行評選,選出「八景、八勝、三園」的新南瀛勝景。

這樣1995八景十勝,被稱爲舊南瀛八景十勝。其實由於兩者不過是10年的差距,幾乎原有的勝景都得到保留,或者是增加其景點特色而已。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制前的台南縣為了推廣觀光事業,特地將轄區內的勝景及好山好水推薦給各地遊客,遂在民國84年(1995年)利用一年的時間讓遊客票選,再由專家實地勘查後,選定十八勝景,最後定名台南縣的「八景十勝」。

舊南瀛八景如下: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南投縣清境農場爲了促進觀光旅遊,在網站上所推廣的特色八景。

一、清境人文饗宴-國民賓館、博望新村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提到南投八景,似乎很多人都忽略了在清治時期的雲林八景,才算是最早期的南投八景,因爲清朝在嘉義縣與彰化縣之間設置新縣時,縣治位在沙連堡林圯埔近郊的九十九崁雲林坪上,遂將之命名為雲林縣,而整個南投地區就屬於雲林縣的管轄範圍,當然這個地區儘管是風景秀麗,卻是原住民的生活領域,漢族的文人詩客再讚賞其風景,相信也不敢冒著被獵頭的風險侵入。

光緒20年(1894)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出現古雲林八景: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次由南投縣政府舉辦的中興新村八景四勝票選活動,係先由學者專家選定十二個景點,再以網路票數高低決定八景四勝的順序名次,在2013326日完成票選結果如下:

中興新村八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民國五十六年十一月(1967年),金門政務委員會邀約地方文士傅必聰、戴海容、羅志超、王秉垣、李怡來、顏西林、李朝啟、曹之冠、夏明翼、黃璉等品定的「金門新二十四景」:

聖筆蘸雲、太武雄峰、玉柱擎天、海印鐘聱、太谷凝香、華表丹心、大智陽明、莒光還照、古寧回春、碧壘揚輝、浦江煙雨、古崗風月、漢影雲根、文台砥柱、魯墓靈光、延平劍氣、吳亭滄浪、太湖長澤、榕園綠蔭、料羅鼓棹、金湯觀海、馬山遠眺、龍山瑞靄、陵水澄波。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內政部,鄉林文教基金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單位,共同舉辦台灣十大最美濕地票選先從全台灣22個縣市政府遴選出各地濕地之代表共22處,再由全民網路投票,選出國人心中十大最美濕地。(自20131025日至1210日止)

1宜蘭縣雙連埤濕地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布農族打耳祭:南投縣信義鄉/臺東縣延平鄉---國曆3/4

布農族人傳統居住於台灣中部地區海拔15003000公尺的山區,是台灣原住民的第四大部落。布農族人視狩獵和種植小米為神聖的工作,因此日常生活充滿了繁複冗長的祭典儀式和宗教禁忌;還發明自己的行事曆及原始字畫,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擁有自己文字的種族。布農族沒有頭目制度,是屬於父系氏族社會,領袖之下有部落長老會議,長老聯合主持部落事務,敬老的觀念相當深厚,大家族型態可多達4060人共住一屋。布農族人具有非常卓越的和音感,還孕育出蜚聲國際的「八部和音」唱法。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賽夏族矮靈祭: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南庄鄉---農曆1015日前後

相傳在古代賽夏族和矮人大隘族毗鄰而居,矮人傳授賽夏人農耕的知識,給他們種子,並且教導他們祭祀儀禮和歌舞,所以賽夏人將其視為恩人;每當有祭典節慶之時,就請矮人前來飲酒作樂。有一次豐收祭之夜,矮人調戲賽夏少女,賽夏族人憤怒之餘,於是設計將所有矮人殺死。沒想到,往後年年歉收、災害頻繁,賽夏人認為這是矮靈作祟,於是將原來的豐年祭改為「矮靈祭」,祈求矮靈不再降禍於賽夏族人。時間訂在每年農曆1015日前後,由於祭司朱姓大宗住在「南賽夏」的苗栗縣南庄鄉,因此由南庄起祭,隔天,新竹縣五峰鄉的「北賽夏」續祭,祭期同為三天。在日據時期,改為二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每到祭典之日,外地的族人都會趕回來,以最虔敬的心來參與祭典。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