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佛教道教寺廟 (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歷史沿革 

(一)中山區在乾隆年間,僅建有上埤頭庄、下埤頭庄、周厝崙庄、新庄仔等村落而已。至日據時期發展為圓山町、宮前町、三橋町、大正町、御成町、大宮町、上埤頭、下埤頭、朱厝崙、西新庄子、中庄子、大直等。日據末期又合併為大正區、御成區、中園區、宮前區、大宮區、下埤頭區等六個區會。
(二)「中山區」名字由來: 中山北路一段火車站附近之「梅屋敷」為日據時代最高級之旅舍。 國父來臺,在此落腳休憩,「梅屋敷」光復後改名為「國父史蹟紀念館」館內陳列開放供人參觀。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締造民國之偉業,將上列六個區會合併,並命名為「中山區」。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台北北投普濟寺(鐵真院)

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112號。1905年原為臨濟宗妙心寺派所建。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佛教八大宗派
所謂佛教八大宗派,係指大乘佛法的八大宗派: 法性宗,法相宗,天臺宗,賢首宗(即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即真言宗)。也有將小乘佛法的成實宗及俱舍宗列入,為十大宗派。然而在臺灣得以蓬勃發展的佛寺,幾乎都是屬於禪宗的體系。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區原屬本市城中區和古亭區,民國79年3月12日臺北市區里行政區域調整時,將原城中區〈位中華路以西之福星、慈壽、萬壽等三里除外〉及原古亭區〈靜安、崇仁、自力、騰霄、忠貞、久新、久安、新勝、新和、凌雲、球場、忠恕、古亭、國校、大學、農場、富源等17里除外地區〉併原大安區文光、普愛、信愛、惠愛等四里及原雙園區夏安里合併而成,取區內的中正紀念堂作為新的行政區名。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山區部分推薦寺廟景點如下:

1.妙光寺(應為妙侊寺) 至善路1138248 1950創立主祀釋迦佛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士林區簡介:士林區原為平埔族「麻少翁社」居住地,明末清初漢人陸續由滬尾(今淡水)溯基隆河入墾,因當時本區多產蘭花,故舊名「蘭林」。「芝蘭」在漢人典籍中最早的記載可溯自雍正2(1724)黃叔敬《台海使槎錄》〈藩俗六考〉中:清代地方行政區名叫做「芝蘭堡」。

雍正元年(1723),在大甲溪以北設淡水廳,下設竹塹與淡水兩堡,下又有18莊,其中一莊名為八芝蓮林莊,即今日之士林地區。乾隆11(1746)「八芝蓮林莊」改為「八芝連林莊」,實為不同之音譯。乾隆29(1764)以後方改稱「八芝蘭」或「芝蘭」。光緒23年改正地方制度,縣下去支廳,改設辦務署,遂有「台北縣士林辦務署」,下轄芝蘭一堡。「士林」之名稱自此正式出現。這是因為當時士林區普設私塾、社學、義塾,文風鼎盛,遂以「士子如林」而改稱為「士林」。(很難得的是地名沒有被日本人統治時變更過)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山區簡介:位處臺北市南郊、新店溪以東,東臨新北市深坑區,西與新北市新店區、永和區及中和區相望,地勢為一小型之盆地,開拓之初湖澤遍地,乾隆年間,先民由景美沿溪入墾,至嘉慶道光之際漸成街肆,西邊設有萬盛,十五分兩莊,東邊沿河以木樁圍柵。光緒初年置臺北府時,仍屬淡水廳,日治時期劃歸臺北州文山郡,並隸屬深坑莊管轄,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政府為便於政令之推行與事實之需要,乃將深坑鄉劃為景美、木柵、深坑三鄉鎮,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改隸臺北市,分為木柵、景美兩區,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臺北市行政區調整,又將景美與木柵合併為文山區。

文山區在臺北市民政局網站上登錄的寺廟有18座,挑選出較爲值得前往探訪的,依序有下列10座廟宇,其中前四名均為百年古廟。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安區名之由來,本於舊地名「大安庄」。爰光緒元年,臺北設府,轄二十二街庄,其中之大安庄(大安、龍安、坡心)、下內埔庄與六張犁庄均在大安區內。民國九年改市制時,除上述三庄外,包括古亭、東門之一部,分即以後之錦町、古亭町、昭和町、福住町亦在大安區轄內。光復後,將上述區域合併為區,因大安庄佔地廣且位於中心,故命名為「大安區」。
林安泰古厝大安區初闢於康熙末年,最初至大安移墾的,多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人,當時較顯赫的家族有陳姓、林姓、周姓、廖姓、凌姓等數家。各家族曾擁有幅員寬闊的田產,建了不少棟相當考究的華麗古厝。今日在原地仍保有昔時風貌的已不多見,陳姓古宅、義芳居、芳蘭大厝及黃家古厝,則是少數僅存之古厝。至雍正、乾隆時範圍漸大。時為農業區,農作之成長首重灌溉,先民初乃利用天然池沼築坡造埤,下雨時儲水,利用雨水灌溉田園,類此儲水池沼,昔時稱埤或陂(坡),故有上陂、下陂、土地公陂(今金山南路郵政包裏大樓北側)、柴頭陂等。後因陂水不敷使用,於雍正、乾隆間築第七股圳、繼築塯公圳,圳道陂池遍佈全區,農事大興,居民以種植水稻為主,蔬菜次之。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內湖區之「內湖」名稱,始見於清乾隆13年(西元1748年)古契文「立給佃批」中的「內湖庄」,因其境內多山丘,形成多處小盆地地貌,當地漳州籍人閩南語稱盆地為「湖」,故內湖是「內部盆地」之義。閩南語「內面即湖」或「內面彼湖」之稱謂;所指的盆地範圍係以北側自大金面山到碧湖國小的山陵,東緣從綠大地社區、成功公園到清白新村,南邊從白鷺山延伸到公館山之山丘北坡,西方是江南街處,在其中間形成一山坳型盆地。內湖區境內尚有「畚箕湖」、「北勢湖」、「白石湖」和「牛稠湖」等老地名,命名方式,亦是依地形和先民開墾事蹟有關連性,而非指有水的湖泊名稱。

位于内湖區的寺廟共有16座,這是在臺北市民政局的網站上有正式記錄的。大型寺廟多數位于碧山路至金龍路一帶的山區,其中較具有知名度的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市政府為健全基層組織,充分發揮市政功能,於民國79312日將原有16個行政區調整為12個行政區,本區由原松山區縱貫鐵路以南地區與大安區和平東路3段以北合併而成,命名為「信義區」。由於本區中心點的臺北市政府、臺北市議會、國父紀念館、世界貿易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國際貿易大樓、君悅大飯店、各大企業總部等大型建物,構成北市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尤以全世界最高之ㄧ臺北101大樓結合未來捷運信義線通車後,則本區勢將成為我國甚至東南亞地區的金融貿易重鎮。 

位于信義區的寺廟共有21座,這是在臺北市民政局的網站上有正式記錄的。多數位于福德街至松山路一帶的山區,其中較具有知名度的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松山舊稱錫口,原意為河流彎曲處,而饒河街原稱錫口街,創建於清乾隆年初,為基隆河的航運中點,由淡水、艋舺通往雞籠(基隆)、葛瑪蘭(宜蘭)的船隻,通常在此停泊;同治年間的繁華盛況比剛興起的大稻埕更熱鬧;後來連年水氾,河道淤塞而逐漸末落。早期錫口一帶有鯉魚穴的吉穴說法,清朝時期,依據風水建三座土地公廟;由一塊石頭雕成三尊土地公,供奉在鯉魚穴的三個部位;嘴在頂街慈福宮,身體中間在饒河街中街的福德宮,鯉魚尾在八德路上聚福廟。 

位于松山區的寺廟共有14座是在臺北市民政局的網站上有正式記錄的。其中較具有知名度的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南港區名之由來,取自舊地名「南港仔庄」及「南港仔街」。南港區位基隆河南岸,昔時新北市汐止區內有北港,南北對稱故名;另謂與基隆港對稱,故稱南港。迨日據時期,屬臺北州七星郡內湖庄。光復後,隸內湖鄉,民國35年7月6日與內湖鄉分治,設立南港鎮公所,民國57年7月1日劃入臺北市為「南港區」,計有南港、三重、中南、東新、西新、成德、玉成、舊莊、大豐、四分、麗山等11里,306鄰、7,798戶,41,038人;歷經57年7月1日、63年2月27日及74年4月等3次行政區域調整增為23里。至79年3月12日奉行政院79年2月27日台內03681號函,欲將本市16行政區調整為11區,並合併南港、內湖兩區為南湖區,後因兩區民情反彈乃暫維持現狀,嗣經檢討仍沿襲南港區治不變而為12區。本區並將原23里裁併為南港、三重、中南、新富、東新、東明、西新、玉成、合成、新光、聯成、成福、萬福、鴻福、百福、中研、舊莊、九如等18里。因人口成長之故,於91年9月1日由成福里劃分新增1里為仁福里,99年7月1日由東新里劃分新增1里為重陽里,本區目前為20里,454鄰。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