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臺灣鄉鎮風景系列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瑞里風景區位於嘉義縣梅山鄉,海拔1,200公尺左右,除了雲海、日出、梯田與竹林等美景,每年寒冬至四月,滿山遍野的梅、李、桃、梨、山櫻,形成世外桃源,瑞里八景為此區聞名景點。2001年與瑞峰風景區、太和風景區一併劃入新成立的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範圍內。

瑞里的景點主要分佈在三條路線上:第一條是從瑞里到交力坪之間,包括雲潭瀑布、燕子崖、千年蝙蝠洞、青年嶺等景點;第二條在瑞里到奮起湖線上,包括迴音谷、迷魂谷和回頭嶺等瑞太古道上的景點;第三條路線包括了石厝、猴群瀑布和綠色隧道等二處步道的景點[2]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崎頂舊名「老衢崎頂」,日治時期刪去「老衢」而簡稱為「崎頂」;由於閩南語稱山坡「崎」,因此「崎頂」正好生動地說明了丘陵起伏的村落地理環境;早年是從新竹前往大甲的交通要衝,清代大官道就從新竹、香山、內湖沿公義路直走至尖筆山往南至大甲。

崎頂的開發可追溯到光緒年間,林開先生及其族人將崎頂里山頂庄(即現在8-11鄰)漫淹荒埔銳意開墾為連綿田園,連年雇工耕作,爾後人煙才逐年日增,簡單的散居型態就形成了海岸邊一處典型靜謐的小村落。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何時出現的南橫精華八景,也就是臺灣南部橫貫公路東綫部分的熱門觀光景點,只可惜從上次莫拉克風災之後,就因爲西綫無法通過,使得遊客大減,至少要到2014年中才會恢復吧。南橫精華八景:天龍吊橋、霧鹿峽谷、利稻河階台地、摩天、向陽、埡口、檜谷、天池。

南橫八景-1【天龍古道/天龍吊橋】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里名稱由來---明朝崇禎五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降服武澇灣番社三大部落,規地南至竹塹(新竹),東至宜蘭,據其舊錄所載,有地名「Parecuchu」,是為八里區舊名八里窟社之譯音;另傳說早在西元1358年,盤據今八里地區之蕃人取名「Arieun」,是為八里坌之原名,但現也無法考證。八里八景如下:

1.彩虹龍門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8月,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雪見八景」票選活動票選活動。(居然是八選八,只是排個優先順序而已。)雪見八景票選結果如下:

1.大安溪谷風雲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南投縣清境農場爲了促進觀光旅遊,在網站上所推廣的特色八景。

一、清境人文饗宴-國民賓館、博望新村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次由南投縣政府舉辦的中興新村八景四勝票選活動,係先由學者專家選定十二個景點,再以網路票數高低決定八景四勝的順序名次,在2013326日完成票選結果如下:

中興新村八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鹽水繁華時期,詩人們將鹽水八個比較美的景點,以詩文方式表達出來。這八景經過環境變遷,有的仍然留有殘跡,有的已經消失在歲月之中。這八景分別是:

興隆水月,聚波漁火,蓮寺荷花,東門曉月,釋寺甘泉,里仁松濤,赤兔望月,月池蛙鼓。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人有詩提及雙溪八景如下:

南天花苑、蝠山遠眺、苕谷觀瀑、蘭溪消夏、貂山春色、聖寺鐘聲、嶺頭觀日、虎豹清潭。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大甲八景:雙溪匯海、鐵砧劍井、孔碑夕照、懸崖聽水、節坊迎曦、雙湖鷲鷺、農黌香圃、大安飛帆。(這些幾乎都是在鐵砧山上觀賞的風景。)

今大甲八景:(這是我幫大甲鎮公所挑選的啦)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中和的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此地的原來名稱「漳和」的台語音與「中和」近似,所以命名此地為「中和」;另一種說法是指,「中和」這個地名是從此地境內的「中坑」、「漳和」兩個聚落名稱中各取一個字而成的。中和因開發甚早,其風景優美,在台北地區自古就頗具盛名,再加上人文發達,故早有「中和八景」之稱。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溪鎮古有八景之勝,因行政區調整或地理水文之變異,而有不同,其八景為︰

1.溪園聽濤-大溪公園臨大嵙崁溪,絕壁松濤與溪流清韻的雅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老巷弄典故(***目前尚存戲館巷,挑水巷,米市巷。)

細姨街不見細姨—細姨街,錯身刹那臉兒紅—摸乳巷,雙手拉起那板車—土車間,鑼鼓喧天龍門陣—戲館巷,一種鹽百種滋味—鹽館,一根扁擔挑水喝—挑水巷,一路豐收米市巷—米市巷,豬哥巷中住財神—豬哥巷,鹹菜醃漬甘苦含—鹹菜巷,大小豬熱鬧趕集—豬埔仔。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閱讀了一本關於臺灣各地老街的介紹,發現居然在新北市新莊區也有老街,記得多年以前曾在新莊化成路附近工作過,倒是不清楚老街在哪里。前幾天又都是春雨綿綿的氣候,哪兒都沒得走,就決定搭乘臺北捷運過去瞧瞧。還真是不去不知道,去了還真嚇一跳,新莊老街的名稱,現在應該已經改為較為符合現狀的廟街,古厝雖然已經很少,倒是老廟,老店,老巷弄,老樹是處處可見,很是值得一遊。一條不算很長新莊街,可以有一間二級古跡,三間三級古跡的老廟,外加周邊總共有十四間廟宇的街市,在臺灣應該算是獨一無二吧。

建議廟街步行遊覽路線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苑裡地名源自於平埔族道卡斯族苑裡社(Wanrie)譯音而來,原譯為「裡灣裡」,簡化為「彎裡」、「灣麗」,後古文獻稱「宛裡」、「苑裏」,及至今日的「苑裡」,指的都是栗縣苑裡鎮。

苑裡鎮,有著「苗栗穀倉」的美稱,位於苗栗縣境西南隅,南以大安溪為界,和台中市大甲區相鄰,北以白沙墩莊北之小溪為界(今白沙屯),緊鄰通霄鎮,東依火炎山與三義鄉為鄰,西濱台灣海峽,是苗栗縣最早開發的鄉鎮之一。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1921的鹿港八景

日領時期的鹿港八景詩,以當地創立於大正6年(1917)的大冶吟社集體創作最為豐富,可惜舊稿如今已經零落。曾任第二任社長的莊太岳詩集中,1921年就有一組七言絕句的組詩最為完整,描寫的就是鹿港的早期八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淡水地區的風景系列演變

1. 首次登載於清康熙卅五年(1696年)《臺灣府志》之「淡水廳四景」。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北投雖已是台灣十二勝景之一,鐵道部更在北投圈出「北投八景」,很難得在網路上找到一些老照片請大家緬懷共用。日本在統治臺灣時期,相信是為了鼓勵本土民眾移民來臺灣,除了有許多獎勵政策之外,也利用對於臺灣風景的介紹,甚至昭和二年(1927年)八景十二勝的投票選拔選來達到宣傳目的。 早在1937年也已經在臺灣成立了三個國立公園,也就是陽明山,太魯閣,玉山國家公園的前身。

遺憾的是在民國時期,北投除了以酒家及色情文明之外,也極少在風景上有所著墨,近年來雖然已擺脫惡名,所為人知的不過是美麗獨特的捷運車站,與溫泉博物館而已。希望臺北市政府或北投區公所能夠以北投新八景的選拔,重振當年的雄風。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