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地的公會堂

臺灣最早興建的公會堂為1902年的基隆公會堂,其次是1911年興建的「臺南公館」(臺南公會堂),主要供民眾及團體使用。1918年至1935年之間,各市、街、庄亦陸續興建,估計應有70所以上。發起單位或主事者常有濃厚的官方色彩,落成後也多半交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利用公會堂進行宣傳政績或教化百姓之活動。建築風格則隨著時代而有所改變。日明治、大正年間,建築主體多採磚木構造,僅少部分為木構造。日昭和時期則以鋼筋混凝土或鋼骨鋼筋的混凝土構造,立面造形也呈現現代建築的簡潔風格。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桃園地區的日本神社幾乎都已經破壞殆盡,可能是當時蔣公住在大溪的緣故吧,衹有被用來當作桃園忠烈祠的虎頭山桃園神社,能夠因而保留下來,雖然1985曾經打算拆除改建宮殿形式,(大概是參考臺北的阿房宮),幸好各地學者專家聯合反對而制止,然後也已原有建設費用預算而被完整的整修復建,還可號稱爲全臺灣最完整的神社。唯一可惜的是已經失去原有古跡的外貌,成爲日本神社的教育樣板,盡管如此還是值得走上一趟,認識日本神社的整體結構。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規模最大且較完整保留的是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内的金瓜石社,不過需要辛苦的走登山臺階,市區内的汐止神社是最輕鬆的選擇,另外也推薦去瑞芳侯硐介壽橋(可順游當地的貓村)以及新莊的地藏王廟(可順游當地著名的廟街)走走。

臺北州/新北市(共22所)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在臺灣規模最大的日本神社,當然是位在圓山山上的臺灣神宮非此莫屬了,也應該是日本在海外最大的神社。現在雖然已經被拆毀改建成氣勢雄偉的圓山大飯店,而從它原來神社的遺跡物件流落四方,被各個單位或建築所收容利用,也可見其過去的勝跡,推薦可探訪圓山飯店及228公園兩處分別找尋其相關的遺跡。另外我也建議有興趣的人可稍微辛苦的登上小山,探訪設施仍保留完善的圓山水神社,規模雖小卻是五臟俱全,而且是原味十足,不像是桃園忠烈祠所在的神社,總有幾分造假的感覺。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隸屬臺北州的基隆市内,共有12所神社,僅有基隆神社及基隆女中校内神社兩處值得游覽,另外有臺灣極少見到的末廣稻荷社神社狛狐,位在紅淡山的三角點旁,若體力許可也建議一游。(可順游寶明禪寺)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説前一陣子爲了找尋在臺灣廟宇所祭祀的外國人神明資料,以便完成《臺灣的異國神明》一篇文章,卻在網路上發現有許多人正努力從事于找尋臺灣各地現有的日本神社遺跡,而各地方政府也陸續撥款在整修或維護這些曾經被嚴重破壞過的建築,以文化觀點而言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當然也有些人以政治觀點來檢視,認爲復建侵略者的神社非常不妥,也把神社誤當作靖國神社予以詆毀。其實日本神社主要是祭拜日本的神道神明以祈求庇佑,與臺灣的道教信仰寺廟并無軒輊,把它誤爲類似忠烈祠的靖國神社更是可笑。也許以來自大陸的臺灣第二代被父母教育,認爲日本是中國的侵略者,這點并無錯誤,但是對於本土臺灣人而言,日本是統治者并非侵略者,臺灣是被清朝政府丟給日本統治,二戰之後又被丟給國共戰爭敗退的國民黨政府統治,如此而已。臺灣既然沒有建國,自然可以合理吸收納入各個不同統治者的文化。

原來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政府關係良好,但是就在日本與中國大陸建交之後,惱羞成怒的發佈命令要去除臺灣所有足以褒揚或紀念日本統治的文化及建築事務,結果幾乎所有的日本神社建築就慘遭破壞,反而是許多已經被官方占用的建築物,實在捨不得拆除重建,就這樣保留成爲臺灣難得擁有的古跡或歷史建築,但更好笑的是被拆除或破壞的日本神社建築,由於大部分是精細美觀的石製品不易被破壞,衹好予以竄改文字用途或被臺灣民間寺廟收購利用,就這樣給保留下來了。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1.屏東縣東港靈聖堂:三船太郎、山村敏郎、山村久美、驅逐艦

201212月屏東東港靈聖堂舉辦大型超度法會七天。除了準備豐盛的日式祭品外,更打造十一艘日本軍艦模型,讓日軍亡靈能搭船「返鄉探親」,全台罕見。廟方表示,法會結束後,超過八百桌的供品將贈送給地方上的弱勢團體。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1.嘉義縣中埔鄉開凰宮旁小廟:千葉少尉(憲兵千葉太久馬)

嘉義縣中埔鄉深坑村境「開凰宮」右側,有一座供奉「英勇護庄千葉少尉」的小廟。根據中埔鄉公所官方網站「文化古蹟:英勇護庄千葉少尉」的說法,該廟是「為了紀念日本時代,一個憲兵千葉太久馬少尉要去打土匪的故事」。該文說:「現今往三層村隧道紅水泉仔,當時那裡是一處險峻之狹路。土匪正埋伏在山洞上面,往下看的一清二楚。千葉少尉與軍隊一行人正好走到此處,忽然間彈藥四起,十四個憲兵與土匪經過一番激戰。結果犧牲掉十三個,一個人回來報告。今於嘉義縣中埔鄉深坑村境開凰宮右側建廟恭奉。」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用民胞物與這四個字來形容臺灣人對於宗教的寬容態度,是再適合不過了。不僅是各教派信徒之間沒有紛爭,廟門對所有人開啓歡迎。而祭祀的神明不論其位階高低,也許還是來自其他宗教教派的神祗,都有可能被安排在主殿内供奉。更有趣的是連曾經來過臺灣的外國人士,也會在死後藉由某些托夢或顯靈事跡,得以在宮廟内取得一席之地,這在國外應該是極爲罕見之事。經過網路的搜尋結果,將這些存在於臺灣宮廟的異國神明事跡介紹如下。 

1.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八寶宮:荷蘭八寶公主瑪格麗特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一般城隍廟裏都至少供奉有六位司官,像是新竹都城隍廟城隍在左右文武判官外,下設六司:即延壽司、樂善司、糾察司、速報司、罰惡司、增祿司。而基隆城隍廟的六司官則是延壽,速報,糾察,奬善,罰惡,增祿等六位(現已增爲八司了)。臺北省城隍就增加到八位,而全臺灣城隍廟唯有屏東東港東福殿城隍廟有最多的二十四司官,而且還把每個司官的職責定義得很仔細,還真是難得呢。兹列出如下,謹提供參考。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