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王,即十尊面現忿怒相之明王。不動明王爲大日如來的化身,大威德明王爲阿彌陀佛的化身,烏樞沙摩明王爲不空成就如來的化身(與金剛夜叉明王有同體異體之論,其本地另有釋迦、普賢、不動、金剛手等異說。),降三世明王爲阿閦如來的化身,軍荼利明王爲南方寶生佛的化身,大輪明王爲彌勒菩薩的化身,馬頭明王爲觀音菩薩的化身,步擲明王爲普賢菩薩的化身,無能勝明王爲地藏菩薩的化身,愛染明王爲金剛薩埵,或金剛愛、金剛王等菩薩的化身。
【降三世明王】
十大明王,即十尊面現忿怒相之明王。不動明王爲大日如來的化身,大威德明王爲阿彌陀佛的化身,烏樞沙摩明王爲不空成就如來的化身(與金剛夜叉明王有同體異體之論,其本地另有釋迦、普賢、不動、金剛手等異說。),降三世明王爲阿閦如來的化身,軍荼利明王爲南方寶生佛的化身,大輪明王爲彌勒菩薩的化身,馬頭明王爲觀音菩薩的化身,步擲明王爲普賢菩薩的化身,無能勝明王爲地藏菩薩的化身,愛染明王爲金剛薩埵,或金剛愛、金剛王等菩薩的化身。
【降三世明王】
明王(梵文:vidyā-rāja),又作金剛明王、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是佛教護法神,屬於天界的天人,是執金剛神之一。據稱是佛陀、菩薩的忿怒化身,密宗修行者經常以明王為本尊,以修行天瑜伽。明王的明(vidyā),為智慧光明的意思,在密宗,指的是真言陀羅尼。王(raja,拉者),則是尊勝、具威力的意思,是對於君主或皇帝的一種尊稱。明王的意思即是真言陀羅尼的持有者。
明王在佛教中歸屬在佛部、菩薩部之下,屬(鬼神)明王部,共三十四尊。明王屬於佛的教令輪身,剛強眾生難以用說法柔順調伏,須以威猛教令強制調伏之。明王是諸佛、菩薩用以降服妖魔的忿怒形像,以衛護佛門為己任,並教化、調服不信從佛法的剛強眾生,使用善巧方便方法以大威力大忿怒相令其敬畏降伏,歸依佛法。
關於佛教著名的八大菩薩依據各經典的不同,有多種說法。依據《八大菩薩曼荼羅經》裡所稱八大菩薩分別為:妙吉祥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慈氏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手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王菩薩。其次依據《藥師經》的說法則爲: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大勢至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
位於臺灣臺北市的關渡宮古佛洞裡即有供奉此二十八天王(部眾),與日本京都的蓮華王院三十三間堂裡的二十八部眾之神像形體名稱皆相似,應該是臺灣參考日本的佛像製作。但二十八位神尊卻是略有差異:摩和羅女,五部淨,摩睺羅王,緊那羅王,金色孔雀王,迦樓羅王,阿修羅王,前闥婆王,毘婆迦羅王,善主大將,金毘羅王,金大王,滿仙人,滿善車王,歡陁龍王,沙羯羅龍王,毘羅博叉,毘樓勒叉,東方天,毘沙門天,神母天王,婆藪仙人,大弁功德天,密遮金剛,那羅延天,摩醯首羅王,帝釋天,大梵天王。
觀音二十八部眾,是千手觀音在弘法上的二十八部眷屬,也是擁護觀音法門修持者的良善鬼神眾。千手觀音是國人所常持誦之大悲咒的本尊;持誦大悲咒的人,除了蒙受到該神咒的直接法益及觀世音菩薩的護念之外,大梵天王還會派遣二十八部善神,各率五百眷屬及大力夜叉來保護他。
在【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裡雖有形容各個本形樣貌與其密語,不過在【千手陀羅尼經】裡所提之護法應該不只二十八位,此外其間經過百千年的流傳所演變出來的二十八位神尊出處亦不可考,如金大王、滿仙人、婆藪仙人等三位神尊名於經文裡亦找不到。
這個2014年底才出現的新展覽館,位置在南港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的大樓底層,它取了一個很高雅的名稱文薈館,内容主要有兩部分,介紹中國信託公司的成長,以及掌門人辜濂松的紀念館。雖然展示面積不大,大概半個小時就可以走透透了,充分代表中國信託公司一向低調處事的作爲,裏面的一些特殊佈置還是值得前往一游。尤其最後方的感受金錢的重量與價值單元,不但讓我們能夠瞬間享受擁有1000萬元的快感,也能充分體會出金融公司的財大氣粗。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68號A棟1F
5F-物質科學展示區:包含科學發現步道、科學遊戲的世界、探索物理世界及奇妙的化學世界等四個展覽區。
6F-物質科學展示區:包含奇妙的數學世界、探索我們的世界等兩個展覽區。
4F-生命科學展示區:由「生物多樣性」以及「人與環境」兩大展示區構成,包含「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臺灣的生物多樣性」,以及「人與環境」四項主題。另有兩項特展分別爲科學攝影---自然與藝術之謎,及零極限半導體展。
生物多樣性展示區
這在臺灣也算是個超大型的展覽館,除了四層樓面空間的一般展示館區之外,還有形形色色的收費型特展館及放映特效電影的劇場,所以即使以一整天的時間也衹能大體的瀏覽一下,再加上使用現場的幾項益智設施,很適合在這個暑假期間帶小孩來這裏熱鬧熱鬧,還能增加科學知識的領域,衹是得小心別被小孩提出的一些奇怪問題給難倒了。
門票資訊:常展門票100//老人幼兒免費//特展及劇場另定
由於北投地近山區因而廟宇衆多,且多數爲近代新設的大型廟宇,也有許多未登記的小廟作爲私人團體的禪修拜佛場所。根據臺北市民政局資料登記廟宇有47所,經過一一詳細探訪得知,有規模較大推薦游覽的寺廟有以下10所,其他具中型規模或歷史性特點尚可值得參觀的有12所,其他小型或非開放性廟宇有25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