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12 Sun 2016 10:26
佛教神明系列3-----佛陀十大弟子的由來1阿難尊者
- Jun 12 Sun 2016 08:38
佛教神明系列2-----一佛二弟子的故事
- Jun 11 Sat 2016 22:00
佛教神明系列1-----從三位一體佛像談起
走進寺廟當然要虔誠的拜佛,對於跟我一樣沒有很堅强宗教信仰的人,當然是見神就拜也許就這樣得到庇佑更好。不過很多寺廟并沒有特別標明神佛的名諱,像是佛寺的正殿或是側殿也都有三位一體的佛像,而且隨著佛像雕刻師的製作手法差異,我這外行的信徒真的很難區分彼此。此外除了要確認這些神明的法相,也希望能多瞭解有關他們的故事,就這樣上網把這些資訊給弄明白了。原來這些三位一體的佛像有這麽多種類區別,三寶佛(橫三世佛),縱三世佛,西方三聖,東方三聖,釋迦三尊(華嚴三聖),還有一佛二弟子等等。然後在找尋相關的神佛相片,也發現了許多雕刻師的錯誤,像是神佛的所持法器不正確,以及左脅侍(面對主佛像的右方)與右脅侍位置的相反,還真覺得好笑。在方位上當然中央爲主佛,而左脅侍可視爲主佛寂滅後的接班人。
1.三寶佛(橫三世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
- May 31 Tue 2016 22:50
展覽館之旅-----臺北天文科學教育館3
- May 31 Tue 2016 22:42
展覽館之旅-----臺北天文科學教育館2
- May 31 Tue 2016 22:29
展覽館之旅-----臺北天文科學教育館1
炎炎夏日除了到百貨公司閑逛之外,還有哪些選擇?還是到門票低廉甚至免費的展覽館去吹吹冷氣吧。可是一般的展覽館大概不到一兩個小時就已經給走完了,那我就推薦北部的三大展覽館---臺北市天文科學教育館,臺北市臺灣科學教育館,及基隆市海洋科技博物館。即使要粗略游覽任何一個館,應該一整天的時間都不見得夠用,當然此間還可以得到知識教育的效用。當天也有學生團體前來參觀,場面十分熱鬧,我覺得學校老師及家長們在夏天安排這種參觀活動,是很有意義的事。此外世界各地的天文團體都在推動觀星的活動,臺灣也有小行星的觀測活動,其實臺灣的山地及偏鄉學校由於不受光害影響,衹要有小型的天文望遠鏡,就能得到觀察探索的效果。還記得多年以前,我在萁萊池山的避難小屋外,仰望一片浩瀚星空中的哈雷彗星身影,那種内心的感動一直難以忘懷。
- May 26 Thu 2016 10:08
臺北市寺廟之旅-----大同區游覽記事2
- May 26 Thu 2016 09:37
臺北市寺廟之旅-----大同區游覽記事1
大同區原名巴浪泵,乾隆28年〈西元1763年〉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時,載有「大浪泵庄」。道光24年〈西元1844年〉之契字述及「大隆同四十四坎」,即稱「大隆同」。大隆同有山,山形似龍,故有「龍穴」之稱,大隆同街得龍脈靈氣,山川鍾毓,人才輩出,遂成為淡北文人淵藪,後來邑人為酬謝龍山並傳之久遠,乃將地名改稱「大龍峒」,日據時有大龍峒町,臺灣光復之後35年2月規劃全市為十大區。合併大龍峒町、蓬萊町、太平町、大橋町、河合町為區,因轄區內有孔廟及大同路(現大同街),為紀念孔子天下大同之精神及取國父世界大同之崇高理念,配合舊地名而命名為「大同區」。
大同區的寺廟在臺北市民政局網站登錄的有29所,其中有被稱爲大稻埕三大寺廟的説法,爲
- May 25 Wed 2016 21:37
名人故居之旅-----李國鼎故居
李國鼎 (1910-2001) 是一位政治家兼經濟學家,曾任中華民國經濟部及財政部部長,在任時推動許多經濟建設,1982年推動修正《科學技術發展方案》,選擇了能源、自動化、材料、資訊、生物科技、光電、食品科技及肝炎防治等八項為重點科技專案,被譽為臺灣經濟奇跡的重要推手。(以上爲維基百科的記載)
應該説臺灣經濟奇跡有兩大推手,李國鼎與孫運璿。前者屬於規劃派,後者爲執行派。在臺灣十大建設進行時,孫運璿擔任經濟部長推動各項工程的進行,而李國鼎則擔任財務部長必須籌措調集所需的財源。(也因而李國鼎并不贊成進行十大建設)
- May 25 Wed 2016 10:56
名人故居之旅-----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孫運璿(1913-2006)是中華民國政治家、技術官僚、工程師,籍貫山東省蓬萊縣。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二戰後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任至臺灣修復電力,曾前後擔任臺灣電力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經濟部部長與行政院院長。在臺灣素有“永遠的行政院長”之稱。在將近20年的部長與行政首長的任內,他推行十大建設,與李國鼎共同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規劃臺灣早期科技政策;被許多人認為不僅是臺灣科技產業之主要奠基者,也堪稱是“臺灣經濟的推手”之一,也是臺灣經濟貢獻重要人物之一。
孫運璿應該是臺灣政界人士最受百姓景仰的人物,終其一生對於臺灣的貢獻深厚,也是不曾有任何身後受到排謗非議的人物。即使當年爲了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堅持獨立經營不受政府單位節制,而飽受異議人士的攻擊,爾後的臺灣電子業成果事實驗證了他的卓越遠見。衹可惜時任行政院長日正當中的他,在各方人士期待之下,卻因爲身體中風失卻了更上一層樓的機會,衹能以民間説法來解釋他真的沒有皇帝命,或者要説臺灣島注定是要走向民主政治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