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中正紀念堂有這麽一個大型的特展,主要是以大型的油畫作品展示對日抗戰的過程,標題爲對日抗戰真相當然就是針對對岸在去年辦理七十周年紀念時,所持的扭曲事實居功態度表示不滿,但可惜的是在現場并未對於大陸一再强調的所謂百團大戰及太行山大捷,未予以揭露實際的戰史或其對於抗日整體的成效,難得有此對岸觀光客衆多之際,也應該給予正確的思想教育,實在令人扼腕。

抗戰真相展.jpg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年前就曾經來此一游,對於它的八二三炮戰體驗區印象很是深刻,在小房間内聆聽震耳欲聾的炮彈聲及觀看銀幕上的劇烈爆炸畫面,帶來真有驚天動地的臨場感。這個位于西門捷運站附近的展覽館,卻是來訪的游客甚至聞名知曉的國人都不多,所有的道路指標都寫的是國軍英雄館,然後你上網谷歌一查,原來是軍方經營的旅館,而且連它的網頁都不曾介紹這個展覽館的存在。展覽館的門口面對的是貴陽街,而不是八綫車道寬敞的中華路,就更難招引人車的眼光注意。
展覽館共有三層,五間常展室及一間特展室,總面積450坪。常展室的固定主題分別爲黃埔軍校的建軍及發展,對日抗戰,戡亂及臺海戰役,國軍武器研發,國軍輕型兵器陳列室。另外除了有各種不同主體的影片放映之外,還可電腦查詢各種陸海空軍事裝備的性能及動態展示,當然更加吸引游客的是原有的八二三炮戰體驗區,及增設的有三種不同型號步槍的射擊體驗區。一般游客在星期一會發現大部分的展覽館都在休館很是掃興,然而這個國軍歷史文物館卻是衹有周日休館,正好可以彌補失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館就在基隆文化中心旁,不起眼的小門入口,不注意就會走過頭,而裏面就這麽一層樓的小空間,要來說盡基隆百年的故事,實在是太勉强了吧。 游客衹要利用參觀基隆文化中心之便,順便來這裏逛逛也還不錯,然後可再去附近市政府的藝文中心,以及基隆公園範圍内的基隆史蹟館,中元祭祀文化館,應該就能滿足一趟的文化之旅。

左邊那個奇怪的符號還真不知道它的意義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館就在基隆火車站對面,一棟標準的日式洋樓,不過藝術館的入口是躲在建築物的後面。很多年前就來過這裏,現在算是舊地重游,順便照幾張相片給朋友們介紹一下。陽明海運以前就是國民政府時代的招商局,歷史可悠久了,以前在大陸與撤退至臺灣這段期間,也建造了許多船隻,直到後來公司民營化衹管運輸業務,把造船業務撥給了後來的中船公司。
展覽館不算很大,雖然外觀是有四層樓房,一樓爲入口及餐廳,二樓爲特展空間(經常會變更展示品及主題),三樓爲常展空間(藝術館主題的永久展示),四樓小空間提供一般畫作的外租展示。比較特殊的展示品爲可供游客操作的航運儀器設備,及有歷史性的船舶介紹。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市區内能夠同時觀賞櫻花及梅花的地點大概衹有中正紀念堂了,這裏的梅花有單瓣白梅(果梅),重瓣白梅,重瓣紅梅(宮粉梅),及純香白梅共四種。櫻花可就更多了,臺灣山櫻花的緋寒櫻及八重櫻,來自日本的吉野櫻,河津櫻,大漁櫻,及修善寺寒櫻。尤其最後這兩種櫻花,應該是臺灣其他地方很難見到的。有這麽多的不同品種要想欣賞它們同時盛開的美景,當然是一件不可能的願望。以我的觀賞經驗要區分爲三至四個梯次觀賞,一月中旬的白梅,二月上旬的臺灣山櫻花,二月下旬的河津櫻,修善寺寒櫻,三月中旬的重瓣紅梅及吉野櫻。今年的連續寒流到訪把怕冷的品種延後開花,而來自日本習慣耐寒的品種不受改變,就很難得的讓幾種花都產生共同聚會了,現在大家趕快去中正紀念堂賞花咯。

日本河津櫻---20160225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由於連續寒流來襲,原來應該在12月就需現蹤的梅花,多數均延後開花,且花苞長成稀少花況不佳。反而在2月農曆年後,重瓣的白梅,紅梅,臘梅表現良好,很值得贊賞。
最早盛開的仍然是12月的桃園復興賓館,隨後爲1月份的士林官邸,中和紫竹寺梅園,中和烘爐地,陽明山王陽明銅像及下方隱潭,士林志成公園,中正紀念堂梅園,故宮至德園。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往年的櫻花季是以單瓣鐘形紫色的緋寒櫻展開序幕,尤其顔色較爲淺粉紅色的竹子湖品種搶先,今年也是如此,在烏來西羅岸道路上,就能順利比較竹子湖櫻與霧社櫻的兩種顔色區別,隨後應該是重瓣深紅色的山櫻花,也就是俗稱八重櫻跟進,再來是五花瓣張開且分離的昭和櫻,接著爲相對花瓣粉紅色卻有深紅花蕊的寒櫻,由於花朵成長的變化過程,它在叢生的樹枝上可以顯現三種顔色的花朵,所以也被稱呼爲三色櫻。以後就應該是雪白花瓣的吉野櫻了,但是這幾年臺灣各地又出現了從日本引進的河津櫻,低矮的樹幹搭配粉紅嬌嫩的花瓣,很適合就近欣賞,而且在微風中搖曳很是好看。
今年一二月份的嚴寒氣候,可以説把臺灣山區的山櫻花摧殘殆盡,衹有在市區的山櫻花還能勉强延後開花,但花朵也比往年的小,盛開的花期也縮短許多,很是讓人失望。有趣的是原來會較山櫻花慢開花的寒櫻及河津櫻,可能是具有日本櫻花的血統之故,完全沒受到寒流的影響,仍然依照原有的花期盛開。目前在北部引進河津櫻的地區有新竹市的麗池公園規模較大,其次爲新店陽光運動公園,公館自來水博物館園區,及中正紀念堂等處。可能由於這些地區都位在市内平地,從二月底開始均已同時盛開很值得一游觀賞。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就已經來過這裏,過了半年于雨中再次來訪,感覺改變不是太多,好像衹是多了一個可以選擇與喜歡總統合照的互動設施。展館位置在總統府的正後方,門口挂的招牌是國史館,内部幾個展覽室仍然是以總統文物爲主,而且展覽品是遠遜于總統府,唯一好處是這裏周一至周六都可參觀,不像總統府每個月衹有一天。假日帶小孩子來這裏參觀,讓他們感受總統選舉及宣誓就職的場面,因而立下長大後要做蔣總統的志願。

 國史館2016-1.jpg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農曆過年似乎比往年沉默許多,當然政府的改朝換代對於某些人也是原因之一,不過前一陣子的寒流固然帶來了賞雪的驚喜,而它也帶走了春游賞櫻的樂趣。儘管仍不斷有網路帶來某處櫻花初開的訊息,號稱已經有三成盛開了,結果是過了一個月還是維持不變,原來是三成已經長滿綠葉了,還有三成連花苞都看不到。尤其是臺灣山櫻花(正名爲緋寒櫻)不管是單瓣或是重瓣(俗稱八重櫻)的,即使勉强開花也衹是懸挂高處的少量而已,何況一整條道路上是開得稀稀疏疏的,還紅花綠葉枯枝雜陳,讓人連照相機都懶得取出來用。
近幾年來新栽培的寒櫻,倒是由於花色富有變化可由白,粉紅,轉爲深紅,(難怪有俗稱三色櫻)逐漸取代了櫻花盟主的地位。它具有臺灣緋寒櫻與日本山櫻花的血統,耐寒早開花及顔色變化的特性,各地都紛紛引進種植,剛好在這陣子的寒流中出人頭地。以雙北市爲例,現有的五大景點排名爲士林平菁街,淡水天元宮,内湖樂活公園,新店花園新城,屈尺櫻花公園。由於寒櫻比較不受到氣候及濕度影響,每年花期的變化不大。(似乎平菁街及天元宮因地勢較高,會比其它地區早上一兩個星期開花)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剝皮寮”之名始於戰後的1950年代,而“剝皮寮”的地名由來有爭議,其來源有二說,根據《臺北市志》:“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牲制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意即剝獸皮而得名。但根據地方耆老所言,剝皮寮乃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現鄰近康定路、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則因早期發展為煤炭販售散地而通稱“土炭市”,當時曾是商業交易熱絡的街道,擁有不少精緻洋樓房屋,該街道約成形於1850年代的臺灣清治時期,而臺灣日治時期實行“市區改正”將原本窄小彎曲的道路拓寬、拉直,自臺灣清領時期至今,仍保有初期開發的空間特色與都市紋理。除了有歷史背景之外,該街道亦為唐景崧力主臺灣民主國,1895年(清光緒21年)5月27日發起臺灣仕紳遊行的起點。
我來這裏前後參觀了兩次,現在整體已經區分爲兩部分,歷史街區與鄉土教育中心。前者缺乏文物又似乎沒有組織管理,比不上後者有市政府團隊在用心經營,而且加强了與學生兒童的互動安排,優勝劣敗可想而知.建議家長或學校多安排學生來此課外教學增長見識。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