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宗教歷史與神明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藏傳佛教簡史 

藏傳佛教是指傳入藏區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並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漢地傳入藏區。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來到藏區,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時期稱為前弘期。此後經朗達瑪滅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經過朗達瑪時期滅佛運動的破壞後,約百年之久,到了宋朝初年,才又漸漸復興起來,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覺囊、格魯等各派的傳承,此一時期稱為後弘期。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這個民主自由的地方,真是各類宗教發展的勝地,各教不同的派系,甚至不同神明的宗教,在台灣各處都能建立據點傳教,不受政府的排外限制,也鮮少有信徒間不同信仰的糾紛。但是近年來藏傳佛教進入台灣,在中南部多處蓋起豪華氣派的廟宇,而且某些還以密宗的神秘色彩吸引信徒,許多知名的政治大佬也參與活動,結果是互相爭是非,而且還有斂財及情色糾紛發生。我從網路上收集到這些藏傳佛教的資訊,揭開這片迷雲給大家分享。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又找到釋迦摩尼佛三十二相成道的古典圖像與説明,對於佛陀一生的經歷故事,有比較詳盡扼要的陳述,提供於此給大家共享。

佛陀示現-三十二相成道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成道圖

《佛陀成道圖》,係指繪製或者雕刻佛本行故事的連續圖,常見的有四相圖、八相圖與十二相圖,少數有以三十二相或者一百零八相者,用以描繪佛陀一生重要情節。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台灣人這一生多少要進出許多宗教廟宇,如果只是以觀光或游覽的目的進出,感嘆于廟宇的豪華宏偉及神像的精雕細緻,卻沒有去對其中所代表的内涵,那就未免太可惜了。能夠以欣賞的態度去發掘其中暗藏的規律及源流的文化發展,應該會更有意義吧。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敘事詩---《摩訶婆羅多》

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意譯為“偉大的波羅多王後裔”,描寫班度和俱盧兩族爭奪王位的鬥爭,寫成於西元前1500年,距今約有三千五百多年了。據說書中記載的史實比成書時間早了二千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發生在距今約五千多年前。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相神---梵天,毗濕奴,濕婆。

三女神---辯才天女(梵天之妻),吉祥天女(毗濕奴之妻),雪山神女(濕婆之妻)。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本地興起的宗教---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錫克教

印度教應該算是人類最早成型的宗教,為印度河流域當地人們的原始信仰,早期稱爲吠陀教或被稱為婆羅門教,興盛了一千年之久(西元前1500年至前500年間)。直到西元前500-600年佛教及耆那教同時在印度出現,以後阿育王統一印度(西元前270年),改信興起的佛教,直到笈多王朝(西元320-550),婆羅門教又融合農村一些民間信仰,作爲新印度教的復興,而佛教在印度則逐漸消失,轉往中南半島(南傳),西藏(藏傳),中國(漢傳),日本等地發展,在印度晚期又有錫克教(十六世紀)出現,因此可以説這裏是各種宗教思想的發源地。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店桂山路茶山聖母洞的苦路石雕

1.耶穌被宣判死刑

文章標籤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穌受難苦路十四站是依循著天主教信仰傳統中對耶穌受苦過程的默想,這傳統已被冠以一個名稱:「十四站苦路默想。」

「苦路默想」最早出現於十二世紀,當時出現一種朝聖風潮,歐洲各國的信徒絡繹不絕地去聖地朝聖,竭力尋找耶穌受苦的地點,回家後,仿照在聖地所看到的情景,做了許多紀念耶穌苦難的亭子與紀念碑。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