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花博公園的圓山園區跨過中山北路,要前往臺北美術館之時,應該可以看到人行道上有整排的大理石雕塑,儘管大多已經隨年代的消磨,顯現出難以清楚辨識的文字與圖案,大概也能知道這些是用來紀念台灣幾位較著名的藝術家,文字雕刻部分是藝術家的生平簡介,而圖案雕刻則是藝術家的著名創作。這些應該是用來搭配臺北美術舘的周邊設施。然而美術館建築多年來一再更新,卻讓這些表彰藝術名人的大理石作品棄置一旁任其凋零,讓經過的藝術界國際友人看到,真不知有何感想。這些像是墓碑造型的大理石作品總共有三十一座,(姑且稱之爲中華民國藝術家名人榜)我把他們一一予以拍照辨識,然後將各藝術家的生平介紹及著名作品,從網路上搜索出其原型或類似作品圖案,呈現於此網頁上作爲表彰及紀念,也讓眾讀者得以緬懷其個人事跡。

中華民國藝術家名人榜 -1(以筆畫順序):于右任,呂鐵州,李石樵,李梅樹,李澤藩,林玉山,林淵,林葆家,洪通,洪瑞麟,郎靜山,倪蔣懷,席德進,張大千,張才。

于右任(1879-1964)

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後取諧音「右任」為名,號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人,曾是清朝光緒年間舉人。早年受私塾教育,從傳統帖學開始學書,後熱衷於研究北魏碑誌書法,自此于氏的書法都帶有厚重恢弘的氣度,令他的碑學書風廣受國內外的高度評價。1932年于氏開始研究草書,並成立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為原則,整理千百年的草書,把草書規範化,研究出標準草書的範本。于右任的書法成就深遠,被後人譽為「一代草聖」。 

作品---草書對聯(明月一壺酒 清風萬卷書)

于右任-草書對聯.jpg   

呂鐵州(1899-1942)

桃園大溪人,膠彩畫家。父親呂鷹揚乃前清秀才,為人豪放豁達,擅 長詩文及書法。呂鐵州自幼接受庭訓,並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早年即以臨摹方式學習傳統文人及民間畫師的創作技法與形式。昭和二年(1927)於台灣總督府主導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中落敗,促成呂鐵州決心留學日本。昭和三年(1928)進入京都市立繪畫專門學校,跟隨福田平八郎學習「圓山四條派」的花鳥畫風。在學院訓練與名師指導下,摒棄了傳統僵化的模寫形式,改走典雅色彩、精確造形路線,創造出一種客觀自然、細膩優雅的寫實裝飾風格作品。

昭和四年(1929)因〈梅〉一作獲得第三回台展特選,讓呂鐵州創作信心倍增。昭和六年(1931)以〈後庭〉獲第五回臺展「台展賞」;昭和七年(1932)〈蓖麻與鬥雞〉二度榮獲特選。接二連三奪冠,媒體與藝評界相繼頒予他「東洋畫寵兒」、「台展泰斗」、「東洋畫壇麒麟兒」榮銜。

1930-1940年代初期為創作的巔峰期。參展作品展現精湛造型、嚴謹構圖、明亮色彩、生動 氣韻等特質。身為台灣東洋畫壇佼佼者,慕其名求教者絡繹不絕。學生群如:許深州、呂汝濤、余德煌、羅訪梅等人,在官展中皆有優異表現,媒體稱其為「呂鐵州 派」。曾私設「南溟繪畫研究所」傳藝;又與郭雪湖、陳敬輝、林錦鴻、楊三郎及曹秋圃組「六硯會」,籌辦講習會及募集興建美術陳列館資金。呂鐵州一生在創作 上的突破,及致力於民間美術教育的推廣,對近代台灣藝壇貢獻卓著。

作品---後庭

呂鐵州-後庭.jpg   

李石樵(1908-1995)

李石樵生於日治臺灣臺北廳新庄支廳貴仔坑區(今新北市泰山區),1923 年考入台北師範學校,受教於當時任職該校的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在年少的李石樵心中,覺得老師的作品高不可攀,但石川老師對他在繪畫興趣上的啟迪卻意義深遠,加上他喜歡參加老師、學長組成的假日寫生會,使其繪畫有長足的進步。

十九歲即以〈台北橋〉一作入選台展,使李石樵往後有興趣向藝術之路邁進。1929 年到東京,雖經三度應考才考入東京美術學校,終得一償宿願。後因家庭遭逢變故,也使李石樵經歷許多家庭方面與經濟上的巨大壓力,但終能排除萬難,得以在日本及台灣官方展覽中一露頭角,並於 1941 年獲得第一位日方辦文展的「免審查」資格,這是台籍畫家當時無上的光榮,長久的努力終有回報。

台灣光復,對畫家而言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由於大量大陸人士來台,使台灣社會中產生了不一樣的風貌,李石樵在畫作中也描繪、反應了這種社會現象。他一輩子創作不斷,經歷過日據時代的風發意氣、光復後早期的困頓窒礙,終能秉承藝術道德為一貫圭臬,除了費時多年探討抽象繪畫,晚年復歸於寫實,畫風變化多端。

作品---田園樂

李石樵-田園樂.jpg   

李梅樹(1902-1983)

李梅樹台北三峽鎮人。自小喜歡美術和音樂,年少時適逢鎮上重修祖師廟,他被修廟畫師熟練的技巧所吸引,加上喜歡閱讀三國、水滸等通俗小說並隨興鉤畫故事中的人物,因而嚮往成為一位畫家。李梅樹讀了兩年農產實業科與國語學 校師範部,後任教於瑞芳公學校,利用課 餘時間和石川欽一郎習畫,當得知黃土水的雕刻入選「帝展」,更促使李梅樹學畫的決心。1928 年赴日習畫,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藤島武二等名師門下。學成返國,除了從事繪畫工作,1934 年也與楊三郎等人創組「台陽美術協會」。光復後歷任三峽農會理事、台北縣議員等職務,1964 年任教於文化大學美術系與國立藝專美術系,直至退休。

在李梅樹的繪畫生涯中,雖然抽出部分時間從事政治、經濟的工作,但他終生堅持自己的目標,不論外界的反應是什麼,始終畫自己的畫。重建清水祖師廟時也是盡心盡力,舉凡這座廟的設計、考證到監工、用料都親自規劃,耗盡心思、不計個人的奉獻。這是李梅樹將生活和藝術的美相結合,繁榮地方並引領民眾去親身體驗的一件社會功德。

李梅樹的畫風細膩,其風格轉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但其中一致可見的是他的努力與真情。不論其對人物或風景的描述,均見全然的投入。這也是他留給人們深刻懷想的藝術家生命的本質呈現。

作品---無題

李梅樹-2n.jpg   

李澤藩(1907-1989)

李澤藩出生於新竹武昌街。童年時期的他在經濟拮据的環境下成長,深知努力奮鬥以求出人頭地,因而養成平實認真的習性,對爾後個人的藝術創作與教育子女有很大的影響。

就讀小學時,他在美術上的天分已稍展露。後來進入師範學校,接受日籍老師石川欽一郎的創作指導,從此投入水彩畫的世界中。畢業後,李澤藩進入當時新竹最具規模、歷史最悠久的新竹第一公校﹝即今之新竹國小﹞任教。之後並曾到師大及國立藝專開課授業,教導學生無數。一生獻身於美術教育。

有些藝術家活在自我中心的世界裡,他們內心的煎熬與熱情的奔放,成就了許多不朽的傑作。而李澤藩不屬於這一類,他在現實與理想中,找到平衡點,展現面面俱到的成就。對於自己的創作,李澤藩從來沒有深奧難懂的理論,也絕不標新立異;他的四個原則是:觀察自然、把握靈感、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表現到底。他將鍾愛的大湖等地之家鄉風物,化感受為靈機,深入自己生長的土地,以上乘的技巧、靈敏的觀察、細緻的感受,傳達了台灣本土的特質。以平凡踏實的腳步,成就了他不凡的藝術世界。

作品---孫小姐

李澤藩-孫小姐.jpg   

林玉山(1907-2004)

畫家林玉山出生於嘉義美街,本名英貴,號雲樵子、諸羅山人及桃城散人。畫藝之啟蒙,受到幼時家中聘請的民間畫師影響,自小展露出繪畫的天分。林玉山早年的家庭背景及師承,交融了民間畫師與文人畫家的角色。

十九歲負笈東瀛,留學東京川端畫學校,開始接受完整的專業美術教育。一年後暑假返台期間,參加第一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即獲入選,並與郭雪湖、陳進同被譽為「台展三少年」,自此崛起畫壇。1935 年,二度赴日深造,建立了個人風格,壯年時期已是領導嘉義地區的人物了。林玉山對於自己的畫歷過程,曾提到兩次變化的過程,均在青壯時代,第一次是川端畫學校回來後,問學於悶紅老人,由寫生派參透文人畫的契機;而京都時期是摹古考古期,摹取的對象是中國宋人的畫作。另一方面,個人的漢學詩文修養,使他往後精神上融入傳統中國繪畫而得心應手。

光復初期時,林玉山擔任省立嘉義中學美術教師,1951 年轉往師大美術系執教,直到退休,一直都在教育界。「寫生」的觀念,始終是林玉山創作的源頭與鼓吹的信念,不僅實踐於畫中,亦常在其文章中提及。他不論在藝術成就或風骨上均受眾人景仰,學子遍及各地,影響相當深遠。

作品---歸途

 林玉山-歸途.jpg  

林淵(1913-1991)

出生於南投魚池佃農之家,林淵童年喪母,進公學校沒多久就輟學做工。及長結婚,育有五男三女,家中食指浩繁,農閒時必須打零工貼補家用。因居住在偏遠的鄉村,交通不便,物資缺乏,同時也為節儉起見,日常生活器物都靠自己親手打造,於是耕具、編籃、鋤柄、桌椅等等都出自一家之主的林淵,就這樣練就出一雙巧手。克勤克儉幾十年後林淵終於擁有薄產,總算擺脫佃農的身份,苦盡甘來但老伴卻來不及享受辛勞一生的果實了。

六十出頭的林淵,已不再下田工作,失去老伴之後只能在家含飴弄孫,打發寂寞的光陰。有一天正巧看見鄰居託人運來整車砌田埂用的大石頭,就去要了兩塊,閒來無事就開始打石頭為樂,居然愈刻愈起勁,幾乎停不下手來,就這樣刻了許多石雕作品,堆得到處都是。這些樸拙的作品引起地方文史工作室的注意,報導了林淵的消息刊載於「埔里鄉情季刊」。埔里出身的黃議員獲悉此事之後,不但買下他全數作品,還持續支援他,提供工作場所、材料及日常所需,讓他專心雕刻石頭。

198211月號《雄獅美術》推出「林淵石雕特集」,林淵的石刻正式被冠上樸素藝術的學術觀點,由學者專家進行深度的探討與評論。其後有關林淵的報導,不斷登上媒體,林淵的石雕展覽也從南投擴及台中、台北等地,樸素自然的風格吸引了無數石雕的愛好者。

1987年黃議員創立位於埔里的「牛耳石雕公園」揭幕,展出所收藏的林淵石雕作品,若稱之為「林淵石雕公園」亦不為過。隨後又加建「林淵美術館」,陳列林淵的平面繪畫及綜合媒材立體作品。以牛耳為名則是因為此地古名「牛耳觸」,且林淵生肖屬牛,兩項巧合故名「牛耳石雕公園」。被稱作素人雕刻家的林淵,從不知道美術為何,只曉得一手拿鑿子一手持鐵鎚,隨著自己的興緻把一塊大石頭打出動物、或人的面孔。

作品---武則天

林淵-武則天.png   

林葆家(1915-1991)

陶藝家林葆家出生豐原郡神岡庒望族之家,7歲入當地唯一的岸裡公學校就讀,與音樂家呂泉生、畫家廖德政同鄉。林葆家1934年自台中一中畢業後即赴日習醫,卻發現和自己的志趣不合,轉入京都高等工藝學校(今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窯業科,從此畢生投入陶業研究、潛心陶藝創作,首開台灣陶瓷科學智識提昇至藝術水準之先河。林葆家學成返台後,立即在故鄉成立製陶所,生產日用陶器,並踏查全島,採集優質陶土。戰爭中,製陶所與軍方合作製造工業陶瓷與建材,直到戰爭烽火炸毀工場,被迫歇業。

1960年代,林葆家出任北投「中華藝術陶瓷公司」廠長,正值台灣觀光事業的萌芽期,逐年湧進大批美、日觀光客,而林葆家所領軍的陶瓷廠,以新科技研發新釉藥製作仿古陶磁器,生產出精美的古典作品深受市場歡迎。隨著觀光業鼎盛的年代來臨,「中華藝術陶瓷」這塊金字招牌,更為台灣賺取了大筆外匯。

1970年代以後的林葆家,已從指導窯業的第一線轉到著述與傳授的教育階段,開始在各大學藝術科系兼任陶藝教學。恰逢台灣學陶風氣初興,陶藝觀念正式確立,林葆家成立「陶林陶藝」教室,培植陶藝新人,林葆家投入的是創作觀點,而非玩陶趣味,經由他積極傳播的陶瓷理念與實技經驗,才使得台灣現代陶藝落地生根。林葆家提倡「新古典」的陶藝美學新主張,透過坯土、造型、發色、燒製等多面向的創新手法,1986年獲教育部民俗藝術薪傳獎,確立林葆家在現代陶藝的宗師地位。

作品---雅俗共賞

林葆家-雅俗共賞.jpg   

洪通(1920-1987)

臺南北門鯤江蚵寮人,又名洪朱豆,知名素人畫家,50歲時開始學習作畫,於1972年嶄露頭角,1976年舉辦個展成為全臺焦點人物,受媒體後炒作之久。曾被譽為「東方的畢卡」。

洪通隱居後迅速被大眾遺忘,窮困終老。其畫作元素多元,神祕的文字畫與用色豐富的畫風至今仍為人稱道,因作品的特殊風格,洪通又被稱為「靈異畫家」。

洪通的藝術,使用原始主義(Primitivism)裝飾藝術最常見的幾何紋漾,這些鋸齒「類編織」線條,幾乎是他作品風格的基本款。而在豐富的色彩與多變的形式當中,他經常使用「圓」作為畫面的統合,為現代主義(modernism)與原始主義(Primitivism),搭起了十分趣味的黏合。另外!我們看洪通的藝術,時不時都蕩漾在他隨意賦形的形式美當中,他開創了素人畫家作品的原型,那就是原創、拙樸與不花俏的技巧,因而有「臺灣樸素藝術之父」的美譽。

作品---無題

 洪通-2n.jpg  

洪瑞麟(1912-1996)

生於台北大稻埕,由於父親對傳統文人畫的素養,自小便對繪畫發生了興趣,1929年進入台灣美術研究所習畫,1930年啟程赴日,1931年進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並於1936年畢業。畢業後曾創作大幅作品「山形市場」,取材自日本東北的村落,已展現與眾不同的視野,拋開洋畫的人像創作習慣,把眼光放在庶民及勞動人群。

19387月回到台灣,並到倪蔣懷經營的瑞芳煤礦工作,與畫友成立「MOUVE美術集團」,自此開始以礦工作為創作題材,建立出與眾不同的繪畫風格。洪瑞麟的礦工畫,常以簡練、流暢又粗獷的筆觸來勾畫線條,因而礦坑內獨特的情景、礦工們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孔、黝黑緊繃的肌肉,就在畫家的彩筆下鮮活起來。由於他的畫中會自然散發出一股強烈的情感,往往不自覺就打動了每一位觀賞者,洪瑞麟的作品深深充滿了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

洪瑞麟除了礦工之外,也曾將原住民,裸女與風景等題材加入作品之中。對於洪瑞麟而言,繪畫是個人情感的宣洩,也是藝術家對生命最真誠的表白,因此洪瑞麟的礦工系列所探觸的不是它者,而是並存於心靈探求和身驅勞動兩者之間最深沉的人性,這就是洪瑞麟藝術生命的源頭和最珍貴的寶藏。1972年自礦場退休後,移民美國,勤於到世界各地旅遊寫生,留下許多風景創作。

作品---礦工宅内

洪瑞麟-礦工宅内.jpg   

郎靜山(18921995

浙江蘭溪人,中國最早的攝影記者。郎靜山創立的集錦攝影,在世界攝壇上獨樹一幟。一生酷愛攝影,共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世界的沙龍攝影界展出。曾經獲得美國紐約攝影學會頒贈的1980年世界十大攝影家稱號。他是以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第一個人。他總是一身長衫,清癯安寧,靜靜地站在那裡,就有一種超然的氣度和個性。

略懂一些攝影或書畫的人,對「郎靜山」這個名字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民國極負盛名的攝影家。在其近百年攝影生涯中,創下了不少「第一」的頭銜:中國第一個拍下女性裸體的攝影師;第一位以「集錦攝影」表現中國畫意的攝影家;第一位擁有世界各國最高名銜的華人.

作品---雲峰鳥語

郎靜山-雲峰鳥語.jpeg   

倪蔣懷(1894-1943)

倪蔣懷是台灣第一位西畫家,他的老師正是最早來台傳播西畫種籽的石川欽一郎。石川欽一郎任教於國語學校,該校是殖民地推行普及教育的師資養成所,普及教育引進西式課程設有圖畫課,因此國語學校也有一門圖畫科,教導準老師們將來怎樣教小學生畫圖。倪蔣懷是第一位接受石川老師薰陶而熱衷於繪畫的國語學校畢業主。石川欽一郎是水彩畫家,倪蔣懷也自然從水彩入門,入學得早,親炙教誨也早,所以是石川欽一郎首位門生,跑出台灣西畫第一棒。

倪蔣懷畢業後,國語學校改名師範學校,石川欽一郎再度來台專任師範學校美術教員。對美術有興趣的學生愈來愈多,台灣畫壇始初現萌芽。倪蔣懷後來投身煤礦業,在石川老師鼓勵下出錢出力贊助,推動萌芽中的台灣畫壇,並使之茁壯。

作品---淡水教堂

倪蔣懷-淡水教堂.jpg   

席德進(1923-1981)

在四川嘉陵江上游的一處小鄉村出生。家境尚稱富裕,頗有田產。 他有兄弟三人,席德進排行第二,還有六位姊妹。當然,在富裕的環境中生長,席德進也接受過私塾教育,讀三字經、百家姓,1931 年,在私塾國畫老師的指導下,與 繪畫結下一生的緣。1933 年,席氏舉家逃難到四川南部縣城,進入公立小學就讀,接觸新式教育,席德進眼界為之一亮。戰亂中,席德進完成了他的學業,先進入「天府中學」,後轉入「甫澄中學」,畢業後考進「成都技藝專科學校」,受到留法畫家龐薰琴的啟發,從龐氏處,接觸到馬蒂斯﹝Matisse﹞、畢卡索﹝Picasso﹞等畫家作品。 接著轉至沙坪壩國立藝專,受教於林風眠,並與趙無極、朱德群、李仲生諸畫家多所往來,追求藝術的心志更加真切而認真。抗戰勝利後,國立藝專遷回杭州西湖,席德進隨之離開四川遠赴杭州,此次離鄉,從此不再有機會回鄉。

席德進受馬蒂斯影響喜歡強烈色調,至杭州藝專受林風眠的影響,發展出剛勁有力、粗黑線條的繪畫風格。後赴美考察,受普普、歐普、硬邊藝術的影響,作品中加入許多歐普和硬邊主義的形色表現。晚期他經過一再省思,還是轉回歸到他最原始而自然的本土家鄉,席德進的繪畫創作類型多樣化,總合一生藝術追求的成果,為融合傳統與鄉土,結合水彩、水墨與油畫,兼納東方與西方繪畫的特長,開創出他個人雄渾動人氣魄的獨特風貌。

作品---無題

席德進-2n.jpg   

張大千(1899-1983)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他從小隨母親學畫,1917 年與兄長同赴日本京都,學習繪畫及織染工藝.1919 年返上海,拜曾農髯、李梅庵為師,學習詩文書畫,受石濤跟八大山人的影響很深。1927 年始遍游名山大川,包括黃山,峨眉山,敦煌。1929 任第一屆全國美展幹事,1933 年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一年。1941 年至 1943 年間赴敦煌,臨摹敦煌壁畫,他描摹壁畫時,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層後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層,被揭露後又抵賴辯解,且自稱對敦煌壁畫的文物保存也有相當多的貢獻。1943年他出版的《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讓藝術界開始重視中國文物的保存和精華。

張大千於 1949 年移居香港,1951 年移居阿根廷,1953 年從阿根廷移居巴西聖保羅,從此畫作開始聞名國際,包括法國羅浮宮也前來邀展。1956 年,他曾與畢卡索切磋同談。開始將西方抽象主義的理念應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上,並發展出了潑墨山水的風格。1958年,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以「秋海棠」圖,譽為世界偉大畫家。之後,他在 1969 年居美國,至 1977 年回臺灣定居,建摩耶精舍。1983 年過世,是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畫家之一。

作品---廬山圖

 張大千-廬山圖.jpg  

張才(1916-2014)

攝影家。出生於臺北大稻埕,幼年喪父,就讀太平公學校(今臺北市太平國小)時即隨兄長張維賢參加「星光新劇團」演出。張維賢是日本殖民地體制下活躍於臺灣、日本、上海的無政府主義黑色青年,也是臺灣新劇運動的領袖人物,張才自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今國立宜蘭大學)肄業後,曾隨張維賢創立的「民烽劇團」到處活動,因此成長過程及人格特質,頗受張維賢及其周遭文化青年影響。張才聽從張維賢建議,於1934年赴日學習攝影,於東京武藏野習得經營照相館的操作知識;經由《寫真時代》主編木村專一的引介,攝影美學啟蒙自1930年代「新興寫真」運動中德國「新即物主義」(Neue Sachlichkeit),以客觀寫實立場對社會、人、事物進行銳利描寫的精神。

1935年作品《我的大哥與詩人楊雲萍》為早期代表作,捕捉到詩人激昂論辯的瞬間,精確表現詩人的個性。1936年於大稻埕成立「影心寫場」,從事營業攝影。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躲避日軍徵調,攜眷前往上海。上海時期,張才除了和張維賢一起從事南北貨生意,並拍攝了一系列揭發半殖民地暗部極具批判意識的城市紀實影像。租界裡殖民宗主國金髮碧眼洋人高亢高昂的身影,與處在生存邊緣乞活的貧者,華錦與瑣末並陳的世相對比。《黃浦江上的乞婦》、《告地狀》、《洋人婦與中國男人》是此一時期的代表作。

戰後,張才於1946年返臺,1947年經歷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兩天拍攝之社會現況照片自毀於1960年代),1948年於臺北中山堂舉行第一次個展。作品《永遠的歸宿》攝自臺南安平墳場,是巨大變幻時代的隱喻;不同種族、宗教的芸芸眾生,在皎月照臨下的荒原偎依,恩怨於塵土中止息。張才完成於戰後的作品群,有一系列是原住民肖像及其記錄生活的紀實影像,尚有一系列以正面快拍手法拍攝的民間節慶及庶民生活之作。

作品---日正當中

張才-日正當中.jpg  

 

arrow
arrow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